高阶思维视域下小学数学学习活动探究

2022-03-18 05:40
读写算(中) 2022年8期
关键词:高阶思维能力思维

陈 淼

(常州市新北区孟河实验小学,江苏 常州 213138)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教育部以及教师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希望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全面的发展。而在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主要以记忆和理解为主,最后再到知识的应用,而高阶思维能力则是借助针对性的问题,开展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高阶思维能力不仅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探索欲,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增强其挑战欲望,进而提升小学生数学水平。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学习活动过程中,从活动组织和指导阶段便开始重视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

一、高阶思维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渗透现状

(一)高阶思维渗透缓慢

在小学数学教育开展期间,教师非常重视从思维角度出发培养学生。但是,他们在培养期间忽视了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能力是有限的,无法在短时间内达到教师预期的程度。为此,很多教师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就会放弃引导学生。他们认为学生在小学阶段不适合发展思维,所以会将中心放到知识教学上。这就导致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期间,只能处于一个比较被动的位置,听课时也只能按照教师所说的内容学习。久而久之,学生所学的知识会增多,但是他们的思维能力不足以支撑他们从综合角度整理这些知识。这种情况就会导致学生学习速度越来越慢,而高阶思维的渗透也会越来越慢,严重影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习。

(二)学生缺少思考机会

教师在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进行教学时,第一步应该教授他们知识,第二步引导他们自己思考。因为学生只有自己思考的时候才能够真正地掌握所有的知识,并一定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所以,数学教师想要在课堂学习活动中锻炼学生的高阶思维,就应该给予他们思考的机会。但实际上,当前学生并没有太多这样的机会。当前教师很少会使用比较落后的教学方法,但是他们在利用案例、情境等方式开展教育工作的时候,也总是通过走过场的形式开展教学,更多的注意力还是会放在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上,希望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成绩。这就导致学生没有机会思考,甚至只能听从教师的安排,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高阶思维的发展。

(三)忽视实践活动价值

课堂学习活动不仅指让学生自己学习知识,还包括一些以学生为中心开展的实践活动。在此类活动中,学生有机会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并通过自主探索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综合思维会得到锻炼,高阶思维也可以得到发展。但是,数学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实践活动期间,他们并没有将学生的发展考虑其中,更多的是从活动的呈现效果出发进行考虑。这就导致数学教学期间的实践活动开展过于形式化,难以发挥其原本的价值。

二、高阶思维视域下小学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组织与指导

(一)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

在小学阶段开展数学教育,教师首先应该重视的就是学习环境的营造。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心情以及学习效率。为此数学教师在组织和指导学习活动期间,应该从小学生的特点出发,设计合理的活动开展过程,准备足够的教学资料以及相关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对《长方体和正方体》这部分的内容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不能单纯依靠教材开展教学,还应该了解小学生,多与小学生进行沟通。在沟通期间了解到,很多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不太好,所以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相关的教具,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平时的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过与此相似的长方体或者正方体。在这种的环境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互相交流,气氛也会更加活跃。良好的学习环境也方便后续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达到教师预期的教学效果。另外,为了使学习环境更加轻松,教师可以提前与班主任进行沟通,和学生一起布置教室,在墙面上粘贴一些与小学生当前所学的知识相关的内容。比如可以让学生以不同学科为主题制作手抄报,教师也可以打印一些有趣的与知识有关的图片,张贴到墙面上。这样学生在学习期间也会更加积极,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使学生在此期间得到发展。

(二)结合实际制定层次化学习活动目标

基于高阶思维组织和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期间,首先应该重视的便是学习活动目标。单纯制定一个总目标并不能对教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甚至有些教师会因为制定的目标过大,而产生懈怠心理。所以,在制定目标期间一定要制定层次化的学习活动目标,这样教师和学生才会更积极地投入其中。而且,在制定层次化的目标时,教师会发现学生之间的差异,从而让学生可以在此期间有条理地学习知识。在完成不同目标期间,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回答。这时教师就可以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让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期间都能够完成某个阶段的目标,保证教学的有效开展。

以《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这部分的内容具有一定的综合性,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之前,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具有层次性的目标。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分层,设置问题:“同学们,大家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都知道哪些策略呢?”当教师提出这一问题后,有部分学生会回答“画图”“假设”,但也有部分学生不理解问题是什么意思。此种情况下,教师就要让学生自己对教材进行分析,并为他们制定不同的活动目标。对于能够回答出问题的学生,则让他们通过自学总结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并掌握是如何利用此类方法解决问题的。对于没能回答上之前问题的学生,则让他们通过自学总结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策略,并了解相关概念。在此期间,学生会非常积极地进行自主探索,并总结相关内容。在此期间,学生不仅能够完成教师制定的目标,还能够自主地对知识进行整理,将其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在整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还能够有效推动学生高阶思维的形成。

(三)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话语权

教师在指导和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活动之前,就应该充分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并引导学生思考、发表意见。在这样的氛围当中,不仅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尤其是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背景下,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时,会更在意学生的想法。所以,让他们自主思考,将话语权交给学生,刚好符合当前的教育发展标准,同时也可以实现高阶思维在教学中的渗透。

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为例。教师可以先根据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期间一定要重视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才能够拉近教师和学生间的距离,学生才愿意积极投入到学习活动当中去。在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指导学生。因为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原理与一般的四则混合运算有一定的联系,教师就可以为他们布置任务,让学生先解决一般的四则混合运算习题,然后再解决分数的混合运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将前后学习的知识整理到一起,并学会从综合角度看待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完善学生的高阶思维。在学生解决完相关问题后,教师可以让他们自己总结这个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讨论。当学生充分掌握了学习活动中的话语权时,他们的学习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四)活动过程融入数字化学习模式

当前教育发展背景下,传统的学习模式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教育发展需要,教师在组织学生参加学习活动时从多方面出发去考虑。尤其在信息时代背景下,教师需要将其融入学生的学习当中,保证可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发展。并且在此种背景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得到提高。当前人们的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手机、电脑等设备也得到了普及,学生可以直接通过电子设备学习更多的知识。在此期间他们的思维和逻辑也可以得到锻炼,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

以《图形与几何》为例。其中涉及的知识大多与空间想象力有关。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比较差,所以需要通过数字化的学习模式进行辅助。比如,教师可以在教学期间利用多媒体让学生通过更直观的方式观察图形,了解几何的特点等等。之后再让学生自主解决相关问题,在此期间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会得到锻炼,综合能力也会在此期间得到发展。

(五)重视活动实践培养高阶思维

在数学教育开展期间,教师想要让学生的高阶思维得到发展,就应该重视活动实践的有效开展。一般情况下,教师在开展教育工作时会过分重视教材中的内容,从而忽视了对学习活动的设计。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会缺少实践,影响他们思维以及各种能力的发展,这非常不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影响其高阶思维的形成。为此,需要教师将实践活动重视起来,让学生有机会在学习期间进行锻炼。

以《统计与可能性》为例。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实践相关的活动内容,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可以让学生统计学校六年级每个班级中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在此期间,学生会主动和其他班级的学生进行交流,并做好相关的记录,最后得到相应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思维会得到锻炼,在统计过程中他们也会充分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此类复杂的问题,使其高阶思维得到锻炼。

(六)善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高阶思维广度

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以基础思维能力为基础,并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因此,无论基础思维能力还是高阶思维能力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以“长方体和正方体”为例。教师可运用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由平面图形引到立体图形,借助多媒体演示立体图形由面到体的过程。如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然后将许多同样的纸放在一起,让学生们初步了解什么是立体图形,接着教师出示提前制作好的长方形纸盒,让学生触摸和感知长方体的特征。教师借势通过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立体图形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如,借助多媒体显示长方体物体,并设计以下问题:“长方体一共有几个面,从不同角度观察,最多能看到长方体几个面?”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提出自己的想法,促使学生勤动脑、敢尝试,并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七)利用课外教材,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拓展和延伸能使平静的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能为学生的课后复习和实践做好铺垫和延续。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课外教材及生活情境进行拓展和延伸,让学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

例如,在学习《正比例和反比例》时,教师首先利用生活化场景引课,引发学生们的思考。教师提问:“同学们,生活中经常见到绿油油的小草,那谁能计算出一棵小草的身高?”学生回答:“可以用尺子量一下”。教师又问:“那有什么办法计算出一棵大树的身高吗?”学生回答:“可以用尺子,也可以计算。”质疑:那到底怎样计算和测量呢?引发思考进入初步探究阶段,如影子的一般规律、实物与影子的规律,随后进行深入探究阶段(实践过程)。教师将学生们分成两个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展开测量实践活动,第一组为高度相同的标杆,让学生们展开实践并依次汇报测量时的数据和各自的猜想,总结得出,同一地点同一时间测量同样长的标杆,影长相等,杆长与影长比值相等。第二组为高度不同的标杆,让学生们通过测量数据说一下自己的猜想,如“在测量时为什么要强调同时测量?”从中体会到数学方法的严谨性与数学结论的确定性;“在测量竹竿的影长之后,如果过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再测量大树的影长。这样计算出的结果还准确吗?为什么?”等,最终得出结论:同时同地,实物高度与影长的比值相等,成正比例关系。这样教学过程下来,让学生摆脱定势的束缚或禁锢,变得越来越喜欢思考,从而使自己的应变能力和思维能力更加灵活。通过这样的课外延伸,让难懂的数学知识变成生活化情景,不仅利于理解,还对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教学方式,一方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断提升。此外,教师还可根据本课内容进行课堂延伸,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行,让学生各自充当不同的角色进行分组表演。这样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收获快乐与成就感的同时,也促使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不断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师在从高阶思维的角度出发组织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时,应该充分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合适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在此期间得到发展,充分发挥学习活动的价值。

猜你喜欢
高阶思维能力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有限图上高阶Yamabe型方程的非平凡解
高阶各向异性Cahn-Hilliard-Navier-Stokes系统的弱解
培养思维能力
滚动轴承寿命高阶计算与应用
培养思维能力
基于高阶奇异值分解的LPV鲁棒控制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