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伟
自制玩教具对于幼儿园来说,其价值体现在能够拓展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符合特定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能够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利旧利废,并变废为宝,充分发挥其拓展教育资源的作用。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创造和制作大多来源于教师的教育实践需求,由幼儿园教师根据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的内容需要,由教师自己制作的,对比那些购买的成品玩教具,更加符合幼儿园特定的教育活动目标和教师创设的游戏活动内容。
在对幼儿园教师的访谈中,很多教师(本文分别用T1、T2……代表不同的教师)认为,自制玩教具符合幼儿园特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和游戏活动内容,对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游戏活动的实施,教学效果和游戏体验更加明显。例如:
T1: 因为有具体的教育需要而制作相应的玩教具,对实施活动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形式, 幼儿园玩教具增添了活动的趣味性, 通过实用的玩教具, 也增加了幼儿对知识的理解, 让活动更凸显有效性。 幼儿在玩中就会获得需要的满足感。
T2: 根据教育目标和内容进行制作一定是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展开, 这是符合教学目标的展开的一个活动, 自制玩教具是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到, 是完善教学目标的一个手段。
T3: 教师在日常活动中组织幼儿根据本次游戏活动的内容来创造性地设计、 制作玩教具, 不仅要考虑运用到教学中哪个环节, 又要考虑到如何收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围绕教育目标制作的玩教具, 实用性更强, 教师通过合理组织、 安排, 邮递方式的运用得当, 可以充分发挥幼儿园自制玩教具的辅助作用, 对幼儿进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帮助很大。
自制玩教具是教师和幼儿共同创造的成果,其使用材料多是一些废旧材料,经过教师和幼儿创造而成的玩教具变废为宝,有利于充分发挥玩教具的作用,灵活多样组织游戏活动,满足幼儿园活动需求。这些自制的玩教具都是由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制作而成,幼儿制作玩教具,能够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同时也可以使用这些玩教具,开展不同领域的游戏活动,发挥玩教具的作用。对幼儿园环境的装饰,让环境发挥教育作用。
这类自制玩教具主要是模仿制作生活中的物品的原型,以立体感的形象吸引幼儿,可以用作进行角色游戏,故事讲述、表演等活动。如各种指偶、废旧材料搭建的房子、道具等。
T1: 我在设计制作玩教具时, 大多使用废旧材料, 如: 纸杯、 纸盒等。 主要来源方便、 安全、 可塑性强、 生活中常见的。 自己设计的“鲸鱼吐珠”玩教具, 是用报纸做一小球, 用牛奶的纸盒粘出鲸鱼的外形, 在纸盒的一端钻一个洞, 放一个带转接的吸管, 在吸管剪几下, 让吸管展开, 把小纸球放上,在另一端用嘴吹, 小球就会悬空。 因为在幼儿阶段,有很多科学现象运用严谨的科学原理幼儿并不能理解, 而通过这样的玩教具, 填补幼儿活动的空白,补充了科学活动资源的不足。
T2: 用生活中的一些废旧的材料, 如饮料瓶、 奶粉桶、 报纸、 蛋糕盒、 纸壳箱、 各种纸碗等来制作玩教具, 让这些废旧的材料通过教师的巧妙设计和制作, 变成了一件件实用的玩教具, 可以解决幼儿园玩教具缺乏的问题。 例如在体育活动中, 用纸箱做成的隧道, 幼儿通过钻、 爬等动作练习, 达到发展四肢协调性的目的。 因为是废的纸箱做成的, 幼儿觉得新鲜有趣, 这是一些现成的教具所不能具备的。
T3: 我们制作玩教具大多使用废旧材料, 把几个废旧的饮料瓶里装满沙子, 就可以变成小沙锤了;把易拉罐、 矿泉水瓶都摆在一起, 有高有低的, 就变成了幼儿喜欢的小乐器等, 因为就是些平时常见的物品制作的, 但让幼儿没想到的是这些原本已经没用的东西却特别好玩, 所以充满好奇。 再加上老师的引导“猜猜它们还能用来做什么?”或者说“试试看还能怎么玩?”让幼儿在探索中学习。 所以我们身边的教育资源是十分丰富的。
幼儿园自制玩教具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自制玩教具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力,提高了幼儿创造力,增进了幼儿同伴之间及教师的合作,提高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玩具自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幼儿的发展,更促进了幼儿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本研究认为,自制玩教具对于幼儿来说,其价值主要体现在能够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既能够在游戏活动中最大限度地满足幼儿游戏的需求,也能够引发幼儿在游戏中伙伴之间的互动,还能够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获得更多的成就体验。
幼儿园的自制玩教具是伴随着幼儿的游戏活动需求产生的,伴随着幼儿游戏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它更能够满足幼儿渴望创造和在玩中学、学中玩的意愿。
这些自制玩教具可以通过有趣味性的操作来发展幼儿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作用。幼儿通过触摸、观察,能十分有效地活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使幼儿的智力水平得到发展。由于这类自制玩教具的游戏性强,对于帮助幼儿理解复杂的逻辑关系更有帮助。
在观察中发现,幼儿非常愿意操作自制的玩教具,这些玩教具能够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
【案例1】体育游戏: 看谁抛得高
游戏材料:自制的抛接球(用报纸等废旧纸张团成拳头大小的球状, 纸球外用透明胶带缠绕, 最后用彩带装饰。)
活动实录:
师:“这个球和我们平时玩的皮球有什么不一样?”
幼:“它有个尾巴; 比皮球小; 很轻; 这个球没有气……”
师:“小朋友就来试一试, 这个球怎么玩?”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 有的幼儿抓着球上的彩带使劲地往天上抛; 有的抓着球往前抛; 还有小朋友找伙伴互相抛接。 自由游戏大约五六分钟后, 教师组织幼儿,“你是怎么玩的? 给大家示范一下。”教师请小朋友们展示自己玩球的方法。)
师:“老师发现很多小朋友用了这样的动作(教师示范抛的动作), 有向上抛的, 有向前抛的, 还有向后抛的。 今天我们来比一比谁抛得高。”
幼儿以玩具为中介,与同伴间的交往行为是在幼儿的游戏活动中完成的,这其中有与同伴的交往,也有与他们在游戏中想象和虚构出的角色的交往。而玩具应该引起交往,而不是中断、遏制交往。有研究指出:幼儿可以通过在游戏中玩玩具,从中学习相互礼让、合作、协商,学会与伙伴分享自己的玩具,对人有礼貌,以及守规则等人际交往的基本的行为规范要求。
【案例2】角色游戏情境: 医院
活动实录:
医院活动区, 一下子来了六七名小朋友, 大家都争抢着要当医生。
幼1:“我先来的, 我当医生!”
幼2:“你昨天就当医生了, 今天我当!”
幼3:“当医生可以穿白大褂, 我还是要当医生。”
2017年版课标,重新定位了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小学科学《课标》认为,早期的科学教育,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小学的科学教育中,探究活动作为学生科学学习的核心,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学习的目标。而进行探究活动最常用的办法就是实验,可见,实验教学在小学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验教学,不仅有助于科学知识的探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生活学习态度。教学中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严谨,对学生一生的成长,有着长远的影响。
幼1:“男孩子当医生, 女孩儿还可以当护士!”
一个女孩儿拿起用纸卷制作的“注射器”说:“护士就用注射器来打针吧。”
这时, 有个幼儿看到医院里挂着个吊瓶(用一个饮料瓶, 在瓶口连接了几根吸管一直垂下来),那谁来打吊瓶呀?”
大家一下子被吊瓶吸引住了。
幼4:“我愿意当病人, 给我打吊瓶吧, 我生病时打吊瓶都不哭。”
幼5:“护士一个人不行, 医院都是好几个护士。”
幼2:“那×××就当护士给病人打吊瓶, 我来给病人打这个‘针’。”
幼1:“还有两个小朋友怎么办?”
这时一个名幼儿看见医院里还有用纸箱搭起的一个小窗口, 说:“这里可以当药房, 我妈妈领我上医院都是上药房拿药。”说着把一些纸盒和塑料瓶拿到小窗口后的架子上, 自己坐在了窗口后面。
……
在这个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各种玩具(听诊器、注射器、吊瓶等)来明确各自的角色,并在角色扮演中明确任务和职责,相互交流与合作,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
幼儿是自制玩教具的主体,他们在自制玩教具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多的成就体验。好的玩教具能够拓展幼儿的发展空间,引导幼儿利用材料,建立广泛而独特的与周围世界、与同伴的联系,从一个狭小、自在的生命体成长为一个开放能动的创造性个体。
例如,幼儿在进行美工活动时,将剪下的废纸放进了用废旧纸盒做成的盛放装饰物的盒子里。幼儿已经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地将自己游戏活动中剩余的材料进行收集,在其他活动中会不自觉地想着要用什么东西来替代,或是用什么可以进行制作,这些都说明幼儿环保节约意识的增强。以下是幼儿园大班的一次主题活动——“动物”。
【案例3】主题活动: 动物
活动背景:幼儿园鼓励各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班级特色活动。 这个大班的班级特色活动主题是“动物”, 幼儿通过收集各种动物资料, 认识和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活动时间:早晨自选游戏时间
活动实录:
早晨, 班级里陆陆续续来了十几名幼儿, 大家对刚刚做好的“动物”们, 非常喜欢, 先来的两个小朋友用美工区的颜料给制作的动物进行装饰, 有两个男孩子拿着各自喜欢的动物比划着。
过了一会儿, 新来的几个小朋友, 围着美工区的小朋友看, 其中一名幼儿说:“你们画得真好”。旁边一个女孩子说:“咱班都成了动物园了!”画画的幼儿抬头看看她,“对呀, 咱们也建个动物园吧!”女孩听了说:“好呀! 动物园里不光有动物,还得有房子什么的。”拿着长颈鹿的小朋友听了,说:“长颈鹿的房子得高点。”“动物园里的鸟都得住在一起。”“还有树, 很多树。”
幼儿的议论被老师听到了, 老师坐过去说:“你们的提议真好, 我们就建个动物园吧, 用什么来建呢?”
幼1:“用纸箱子!”
幼2:“用绳子。”
幼3:“用这个做(他拿着一根保鲜膜的纸筒)。”
……
在这一主题活动中,幼儿参与“动物园”的建设,并在建设过程中相互交流与合作,积极投入游戏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体验,构建幼儿学习和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