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彩丽
校长是学校的一面旗帜,一个好校长在学校发展的整个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校长要有用情干事的教育情怀、用智谋事的教育思想、用章理事的管理原则和用德成事的品行涵养,强化校园管理,发展优质教育。
目标就是方向,实干就是能力。学校要始终坚持以争创“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办学条件、一流的教育质量”为办学目标,秉承“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为教师的事业和人生添彩”的办学理念,以“博学、睿思、爱生、求实”的教风,汇集教师的职业理想,以“惜时、勤学、博采、创新”的学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以“全面+特色”的办学思路、“合格+特长”的人才标准,注重教学研究,强化课堂质量,抓好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特长,创办特色学校,实现跨越式的新发展。
教师是学校的一面镜子,教师素质的优劣,是教书育人、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的管理最主要的是人才的管理,要做到“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校领导班子是学校队伍建设的核心,班子成员要做到在政治上互相信任,思想上互相沟通,工作上互相协作,生活上互相关心,形成协调、团结的整体。大胆放手让下属决定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让下属有职、有权。让学校成为教师展示才能的舞台;让课堂成为教师学术交流的讲坛;让办公室成为教师发表意见的中心。学校呈现出“职责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标上合”的良好工作氛围,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
学校队伍应该做到网格管理,即:分层管理,分级管理。学校对每个班子成员从职务上进行分工后,副校级领导再根据本口工作和所分管的每个中层领导的实际情况再做具体分工,做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要求每位领导要做到“想事、干事”,做到“眼勤、腿勤、嘴勤”,工作要沉下去。使他们在工作中悟到“主动发现并解决一个问题比被动接受一百个工作要重要”,引导他们用100%的热情主动去解决好1%的问题。
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高质量的教学,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才有高品位的学校。因此,学校队伍建设要始终把教师的师德工作放在首位,经常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十条禁令”等有关师德方面的材料,对教师师德实行量化考核。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忠诚于教育事业,这是师德的方向;二是要爱岗敬业,这是师德的核心;三要教书育人,这是师德的重点;四要为人师表,这是师德的基础。大力提倡“四种精神”,即无私奉献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敢于创新的精神。
名校育名师,名师创名校。学校要打造一支素质优良、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在抓好教师素质提高的同时,重视抓好教师文化、业务能力的提高,采取多种渠道,搞好教师的岗位培训,例如:学校充分发挥校本培训主阵地作用,组织教师学习新理念、新教材、新课标,开展新课程知识竞赛、教师阅读名著、教师论坛、网上评论、论文交流、教案设计、朗读、说课、备课、演讲、三笔字等教学基本功活动,同时还要求教师善于在培训中学习,善于在培训中总结,善于运用成功的管理方法,向前人学,向书本学,向同事学。达到在学习中培训、在课堂中培训、在反思中培训、在交流中培训的目的。教师学习已蔚然成风,一个学习型的教师群体已悄然形成。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本质所在。要想办出有品质的教育,学校必须注重文化建设,注重文化品质。
学校以“身心健康、审美素养、科学精神、时代视野、人文底蕴”五大素养为依据,秉承“为学生的发展和幸福奠基,为教师的事业和人生添彩”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学校的核心文化,是一股催人奋进、开拓创新的教育力量。这种教育力量引导学生乐学向上,学生在这里播下自信和成长的种子,使优良的校风和浓烈的学风进一步形成,高水平推进学校素质教育,高位引领学生奔向辉煌的明天。
第二实验小学以“文明、礼仪”为主线,集绿化、美化、教育化为一体,提升学校文化品位,秉承着“让每一面墙壁说话,让每一个角落育人,让每一棵花草传情,让每一条提示伴随学生”,让“孝行、激励、关爱、文明”在校园里“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每一条校园文化背后都积累着鲜活生动的教育,记载着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真正做到了环境育人,润物无声。
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学校坚持以“活动育人”为中心,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以“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班级队伍建设、学生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着力点,通过“环境育德”“活动育德”“网络育德”等生动的德育载体,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和积极向上的道德品质。
日常活动,教乐结合。利用“国旗下讲话”滋润学生的心田,并启迪其心智;通过“文明班级”等评比活动给予学生激励,并保持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近年来,学校除每周组织进行主题班会活动外,还陆续开展了“书香校园”读书漂流活动、“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学雷锋,做好事”系列活动、趣味运动会活动以及中华经典国学教育活动等,以传统文化为契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格养成教育。
多方合力,共同育人。学校成立并完善了家长委员会,启动了家校互动平台;多种前沿性、实效性、科学化的德育活动,塑造了学生美好的人格。
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品质教育的核心。牢固树立学校以质量立校、教师以质量立身的观念,向过程要质量、向科研要质量、向课堂要质量,减轻学生负担,使打造质量品牌成为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三种理念”。
教研促课改,课改提质量。学校在推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始终紧抓教学质量不放松,创新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实验校的功能和引领作用,将“自主、合作、探究”作为学校课改切入点和突破口,巩固“五步教学法”“思维导图”“差点教育理念”和“语文主题学习”课堂模式成果,构建和实施以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于每年春、秋两季举办校内传统性赛课活动,分别冠以“春华杯”和“秋实杯”之名。旨在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鼓励和提倡广大教师,积极投身到教学实践的研究和探索之中,感受教育四季中的耕耘之乐、收获之丰。教研有序推进,行远自迩。
学校遵循着“科学、有序、高效”的原则,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贵在创新,教育创新,贵在实践,学校要时时刻刻都体现素质教育的理念,成功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实现了教育质量的飞跃。
在教学中创新,在创新中教学。创新和教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步前行,这是一个不断丰富、完善、深化的过程。学校全体教职工要用发展的眼光、用发展的方法、以发展为目标,在不断创新中求取学校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