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芸萱
(日照市碑廓镇中心小学,山东 日照 276600)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之一,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环节,对语文教学整体状况和教学质量有着重要影响。但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大部分学生对写作充满了排斥心理,在写作中没有写作灵感,作文内容空洞,甚至无内容,东拉西扯胡乱拼凑一篇文章,其原因是因为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没有形成对写作素材积累的意识,缺乏生活阅历,所以很多学生写作的内容比较单调,不够丰富、深刻。想要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写作素养,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对作文素材进行积累,让学生对作文素材有深刻的记忆,做好引导和启发,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作文教学活动中,素材的积累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积累大量丰富的写作素材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深入挖掘教材和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做到善于观察思考,勤于积累素材,有助于学生在作文写作过程中,头脑灵活、思路开阔敏捷,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开拓眼界、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加强素材积淀。写作素材中包括有描写自然景观、叙述生活中的现象、文学常识等不同方面的内容,这对于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化素养有着重要作用,长此以往,可以增长学生的见识,提高修养、陶冶情操。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再加上知识储备量有限,因此,大部分学生在作文写作时,经常会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小学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素材的积累更是重中之重,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充分认识到作文中素材积累的重要意义,结合当下小学生的认识发展特点和不同的兴趣爱好,平衡学生的消极情绪,学生在作文素材积累时,通过对写作素材的掌握和理解,使写作思路更加清晰,有效提升了学生的写作水平和知识运用能力。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下实施以生为本,营造高效语文课堂,以学生的学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前者是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后者是教育的归宿和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作文写作的积极性,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汇总能够掌握写作素材积累的正确方式,推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强化生生合作互动交流,实现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的目的。
语文课本是众多语文学科的专家经过多年苦心钻研的成果,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目的、课程结构和内容等多当面进行了创新与改革,坚持“以生为本”,“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教学观念。教材内容涉及了很多方面,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丰厚深邃的人文与自然文化内涵,适合大多数学生进行阅读。这些内容不仅能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还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养成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进而提高写作水平。语文教材是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为频繁的教材之一,语文教材中涉及到的词汇和文章内容、难易程度与小学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相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教材的学习积累写作素材,养成积累写作素养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此外,由于小学生所处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比较有限,特别是对于寄宿学生而言接触外界事物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对学生素材积累的空间造成了严重的限制,使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厌烦情绪,存在畏惧心理,甚至是“谈文色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通过对语文教材的学习进行素材积累,激发写作的积极性,实现学生从“谈文色变”到“乐此不疲”的转变,让学生爱上作文,例如: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威尼斯的小艇》这篇课文以轻松、优美的语言介绍了小艇的重要作用,为学生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风光,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时,可以积累优美的语句,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进而提高写作能力,如:课文中运用了三个比喻句来写小艇的样子。第一句写制作比较讲究,长、窄、深,联想到“有点像独木舟”;第二句写小艇的形状,“像挂在天边的新月”;第三句写小艇的行动,“仿佛田沟里的水蛇”,轻快灵活。对小艇由静到动的描写生动、形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课文中还有很多生动的词汇和优美语句可以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不仅增加了学生对写作素材的了解,还使学生对课文中优美句子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让学生了解了作者是如何恰到好处地应用了比喻、夸张、拟人等修辞方法,懂得要细致描写事物,养成经常观察的好习惯,善于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发现事物的主要特点。
事实上,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提取出很多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像自然界中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等。而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也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方式,在生活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最明显的优势是所有学生都能够实现,没有难度。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践,在实践中积累作文素材,并做到有效应用,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善于发现身边素材的习惯,使学生写作内容有内涵,充满活力。例如:学习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四季之美》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在四季中植物、天气等变化,学生通过简单记录,积累有关四季的生活经验,初步感受过四季的特征,体会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在生活实践中积累写作素材,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能够自然地加入自身的情感,增强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写作质量和写作技巧。
教师在展开作文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应心感悟生活、体会生活,认真感受自己身边发生的每一个现象,从生活实践中发掘写作灵感,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写作素材,在真实体验中进行写作,用心发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人物等,让学生在感受、分析以及积累中形成作文素材库,使学生能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自主思考、自觉积累作文素材的好习惯。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以鸟为话题的作文,可以让学生先进行仔细地观察,从鸟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从多角度丰富写作内容。另外,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写日记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在日记内容中可以对生活各个方面进行描述,记载自己的所见所感,将一天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用二百字进行记录,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例如:假期前,教师布置假期作业时,可以以发现生活中的美为主题,给学生布置一篇作文,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对生活中发生的事进行表述,在写作时融入真情实感,进而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提取出更多有价值的素材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应结合阅读教学,实现阅读写作一体化,将阅读写作进行充分的融合,能够开发学生潜在能力,推进学生智力发展,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使学生综合素质等到全面提高,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在阅读写作时,可以巩固已学过的知识,形成独特的思维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良好的阅读空间,以便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章所要传达的感情,为今后的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可以将文章中一些优美的语句摘抄下来,为将来的作文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如:“秋天,树叶黄了,枯了,快要脱落了。枯黄的叶子离开了枝头,在风中飞舞着,怀着对金秋季节无比眷恋的心情离去。假如我是落叶,我愿意很快地落在地上,又很快地被水溶化,然后钻进又黑又香的泥土里,尽情拥抱这些又大又小又粗又细的树根。”“倘若希望在金色的秋天收获果实,那么在寒意侵人的早春,就该卷起裤腿,去不懈地拓荒、播种、耕耘,直到收获的那一天。”“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依然纯洁明净。”等等。学生可以通过广泛阅读有益的课外书籍来弥补生活经验的不足,从而接触更广阔的生活空间,获取更生动、更丰富的写作素材。这样,学生在写作时,就可以把从作品中汲取的间接生活素材,巧妙地挪移到作文中,初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也有效提高了写作水平。
要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作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对素材的积累,就需要教师做到积极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生活的良好习惯,从生活中挖掘写作素材,通过组织课外活动也可以达到积累写作素材的目的,加强教学有效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习惯,以促进学生文字素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