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香娜
(承德市教育局教研室,河北 承德 067000)
2011 年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2011年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从其中不难看出,道德与法治课程要求从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并在总目标的指导下按分目标的要求去引领,使儿童形成持续的成长和发展,以使其自身价值得到不断地提升。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道德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当一个人还在少年时代的时候,就应该在宏伟的社会生活背景上给他展示整个世界、个人生活的前景。”
对于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来说,道德教育是狭义的德育,即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无疑是实现德育目标的最佳途径,而道德与法治课堂更是最佳途径中的捷径。
德育目标的达成不是写在课程表上的课时数,而是思政教师落实到课堂上的具体教学实践。下面,笔者将就如何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做几点探讨。
2011 年教育部修订的《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随着教育科学理论的不断发展,教学情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学者和教师的关注。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教育的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而有效的教育必须通过儿童乐于接受和适于接受的方式来实现,有效的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实现德育有效性的不可或缺的方法和不二选择。道德与法治课就是“活”的德育课,是真正让学生“动”起来的课。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在品德课堂上注入“活”的因子,给学生以“动”的能量,让学生在“动”中深入感受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
品德课上的活动体验,指的是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使他们从中获得亲身感悟和心理内化。活动的具体设计要结合学生实际,围绕德育目标,让学生进行实践性的体验。
比如教师讲《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美好生活哪里来”的第三个主题“生活离不开他们”时,为了让学生认识到劳动者的辛苦、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设计了体验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职业:体验被刁难的服务员、颠大勺的厨师、被医闹的医生、被调皮的学生气到的教师等等。从而让学生学会理解他人,珍惜他人的劳动。教师还让学生模仿农民弯腰插秧的动作,体验农民劳动的艰辛;接着让他们了解大米由种植到生产到销售的过程,深入感受农民的劳作之苦、农民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由此得出任何物品都来之不易,激发学生对劳动成果的珍惜之情,对劳动者的尊重之情。
教师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教学情境,作用于学生心理,使其产生相应的内在体验,从而激励他们积极探索新知,同时在充分参与活动的基础上获得个人成长。学生的成长便是德育目标得以实现的最好见证。
道德与法治教学必须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才能促进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授课时,教师不能局限于讲教材内容,还要涉及一些学生身边常遇到的和社会上常发生的、同课本内容相关的事件,使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自己身边的事,更好地认知自己生活的世界。
比如教师讲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第三个主题“我很诚实”时,学生能说出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事情和新闻报道中的案例。学生了解的信息不少,对事件讲述表现出很高的兴致,也有表达自己见解的意愿。有学生举的例子是实实在在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日常之事。如:“我和朋友约好了先碰面,然后一起出发去公园玩,可朋友没按我们的约定就自己先去公园了,害我在那儿着急地等他。”其他学生在听了他的发言后,都能感受到因为小小的“不守信用”带来的不良后果。从而让学生对这种“不守信用”类的事情产生厌恶之情。又如:有的学生提到了在新闻中看到的案例,讲到“毒大米事件”时,好多学生都很激愤。他们认识到一些商家为了赚“黑钱”,做生意不守诚信、昧着良心做违法的事,造成许多人“吃毒大米肚子疼、腹泻、呕吐、生病,甚至致癌”。这时学生自然而然地联系到身边的生活,感受到不讲诚信的危害。可见,让学生在现实世界中观察思辨,比枯燥的讲解和简单运用书中小故事,效果要好得多。
实践证明,德育教学只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才能使学生比较正确地对待各种社会现象,同时对于教学德育目标的达成也是事半功倍的。
师生的平等沟通、课堂的良好氛围,更能使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教学过程在真正意义成为构建道德认知的过程。在平等的对话中,学生能够被充分地视为具有独立生活见解的个体,他们依照自己的认知和感受由衷地、现实地认识生活,并提高道德认识和行为能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大道理的灌输。
孩子们的童言稚语毫无禁忌和掩饰,尤其是小学生,许多思维活动都是表象的、肤浅的,甚至是极其幼稚的。因为孩子眼里的世界与成人认知的世界是不同的,他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所以,道德与法治教师更要带着耐心和平等之心去面对学生,不可断然否定孩子童稚的回答,要允许孩子以他们特有的表现来充实课堂,让学生能在一个宽松自由的思维环境下体验不同的情感,从而使课堂氛围充满温情、和谐,使整个教学过程轻松活泼,使德育目标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实现。
比如讲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安全护我成长”第三个主题“心中的110”时,教师让学生分角色融入到预设的活动中。有的扮演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怀揣不同目的的陌生人或家长的同事、邻居,有的扮演家长、教师,有的扮演孩子,以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深入感知防范危险的重要性。演到教师预设的“你一个人在家,邻居爷爷来敲门”这个场景时,扮演“独自在家的孩子”的学生毫不犹豫地给“邻居爷爷”开了门。教师作出质疑时,台下大部分同学支持开门的做法,少部分同学反对开门。很多同学认为“邻居爷爷”是熟人,不是陌生人,不需要提防。在教师和同学进行了充分的场景演示和思辨之后,学生才认识到“除非家长提前嘱咐什么时间要给什么样的客人开门,否则自己一个人在家时不要给任何人开门”的重要性。
让学生从自己的视角认识各种不同的危险状况,感受各种危险对自己可能造成的危害,以及如何应对那些危机情况。让学生分角色去体验遇到危险时的情景,比教师一言堂、居高临下的讲授方式要好得多。而且这样的角色扮演,不仅使学生在与文本对话中获得体验,也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搭建了平台。表演之后,学生就会对“遇到危险时要镇定、要机智应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悟。
这种平等、和谐的教学形式,可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心情愉悦地在平等交换认知和情感的过程中,掌握新知、提升感悟。
品德课堂教学对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对知识的理解力、情感的表达力大不相同。面对差异,教师不能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学生,要允许学生存在差异,也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见解和思考的视角。
例如讲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和我的同伴”第一个主题“我是独特的”,教师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平时做不好的事情讲出来,大家帮着想想办法,试着战胜它、克服它。有些本身胆子很小的同学,上课不敢举手发言,面对教师这样的问题,他依然不敢与大家分享。教师因势利导地让胆小的学生先在小组中说说,让他练练勇气;慢慢地在小组其他同学的鼓励下,他可能就愿意把自己做不好的事情分享出来。教师在参与小组讨论时,引导学生互相鼓励,同学间鼓励的话语,也能帮胆小的同学鼓起勇气。在接下来设计的全班交流的环节中,因为有了之前小组交流的铺垫,学生已经信心倍增。教师适时地通过自己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对学生进行鼓励,伸出赞赏鼓励的大拇指、把微笑卡送给他、为他粘贴小奖章等等。用带有激励性的评价语评价学生,既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在相互尊重、相互倾听、相互合作、相互欣赏的氛围中,促进了学生的德育发展。
“品德是要抓而不是要教育的东西”“人的品德会受所处环境的影响,因此,抓品德教育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把你和你的孩子放到同一个环境中,以培养你所期望的思想品德和习惯。”
总之,在德育的教学中,教师要力求把自身的正能量,以及真善美和向上的精神传递给学生,用这样的精神和能量去指引他们奔向更美好的“个人生活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