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兴趣激发与探究激励的有效方法分析

2022-03-18 04:14:26郭学义
读写算(中) 2022年6期
关键词:科学小学生探究

郭学义

(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合水路小学,甘肃 兰州 730060)

小学生往往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也十分愿意探索新事物,所以此时正是对其进行科学教育的黄金阶段。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科学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科本质,明确教学目标和任务,然后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发展特点,选择更加具有实效、富有趣味的方法指导他们学习,使之在参与中发现科学的魅力,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敢于探究、主动探究、学会探究,能够将各种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感性的认识,由此不断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激发小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培养其探究能力的重要性

(一)能够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这是因为有了兴趣的引导,学生才更愿意配合教师完成各项学习任务,也才会主动思考问题、不断挖掘真理,从而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获得更多启发,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能力,小学生才能围绕具体的科学问题进行有价值、有意义的探索,并提出创造性的想法,或是在此过程中及时总结经验、迁移应用,真正将所学内化于心。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在组织日常教学工作时,可从以上两方面入手,给予学生更加有效的指导,以便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二)能够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当小学生能够在兴趣的驱使下进行学习时,其思维往往会处于十分活跃的状态,能够根据表象联想到更多深层的内容,也会更加乐于发现新问题,并展开探索,从中获得丰富的信息,通过梳理、整合之后融入个人的知识体系中。而在具体的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各项能力也会得到训练,如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综合应用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同时会树立严谨、理性的探究意识,有助于促进其科学素养的稳定发展。

二、当前小学科学教育中学生探究能力和学习兴趣的发展现状

小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认知能力有限、自我控制能力不高。所以教师在引导他们学习时,必须依据其实际设计教学方案,且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在情感,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为着手点,引导他们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同时注重训练学生的能力,使之凭借个人努力获取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以及教师指导方法的不足,科学教学工作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课堂参与度低

由于认知水平有限以及教师所用教学方法不够新颖和有效,很多小学生对科学这门课程缺乏学习兴趣,总是认为知识太难、学习过程太过枯燥。这也直接导致他们参与课堂的动力不足,不愿意配合教师开展各项学习活动,甚至还会无视教师的指导,利用科学课的时间做一些无关的事情,进而影响他们最终的学习成果,这样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也不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学生不具备良好的科学探究能力,学习效果不佳

当前,仍有很多小学生在学习中比较依赖教师,很少主动发现、思考和分析问题,且个人的探究能力较差,即便知道了具体的学习步骤和相关问题,也难以找到准确的切入点,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所以最终的学习效果往往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学生的素养也难以得到提升。长此以往,小学科学课只会沦为形式,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价值。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兴趣激发与探究激励的有效方法

小学生正处于学习和发展的关键阶段,此时科学教师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与探究能力,可以使之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并在他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使之在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创新,进而推动他们的全面发展。

(一)激发学生科学学习兴趣的策略

1.以现实生活为依托,挖掘学生感兴趣的元素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素材,将其应用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化抽象为形象,辅助学生基于熟悉的事物、场景解读复杂的科学知识,继而增强教学效果。鉴于此,在小学阶段,科学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从现实生活中筛选合适的教学素材,以触发小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带着兴趣开展学习活动,从而提升教学质量。例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教科版三年级下册中的《阳光下物体的影子》时,可以选择贴近学生实际的案例:在一个晴朗的早晨,小明发现自己的影子很长,到了中午之后影子却又变短了,到了下午则又慢慢变长了,而且在一天之中的不同时间段内,小明的影子方向也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据此,学生们会主动联系个人的生活进行思考,教师也可当即组织学生到教室外面感受影子的神奇之处,然后以此为切入点引导他们分析影子变化的原因,再通过简单提示使之联想到太阳位置的变化与影子变化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综合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有利于切实激发他们的兴趣,让科学课更加具有活力,并从整体上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2.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构建富有趣味的情境

对小学而言,富有色彩且灵动立体的事物往往比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具吸引力,故科学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为学生构建富有趣味的学习情境,从而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顺利地推进。例如,教师在讲授教科版五年级上册中的《地震的成因及作用》时,就可以将这种远离学生实际且不容易理解的地壳运动知识转化为视频、动画,即可以提前下载与之有关的科普动画,也可以利用网络技术制作一段视频分解地震的成因、危害。然后利用信息技术播放出来,让学生在动态的情境中准确把握地震的形成、产生过程,了解地壳运动对人类生活带来的影响,也可以播放与“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等有关的真实的影像资料,激起学生敬畏自然的意识。同时可以依托信息技术播放关于地震自救、互救技巧的短视频,并组织学生模拟、演练,强化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更高效地理解和吸收所学知识,不断降低教学难度,并借此机会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

3.利用趣味科学实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指导小学生学习时,科学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富有趣味的演示实验,以此触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实践中获得更加积极的体验,并感受科学世界的奥妙,进而更加主动地参与各项学习活动。例如,在讲解教科版三年级上册课本中的《水结冰了》一课之前,科学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演示实验,即拿出一瓶尚未结冰但即将结冰的汽水,打开瓶盖后,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和结果。这时,学生会发现本来并未结冰的汽水中突然出现了许多冰块,学生的好奇心会被迅速调动起来,而教师则可趁机引出新课内容,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探索和思考。在此期间,学生不仅需要认真研读教材,也需要根据已知信息进行深入思考,并提出猜想,与同学、教师一起验证,从而真正弄清楚实验中汽水由未结冰到结冰的原因,也可让学生换一种物品进行实验,并为其分发温度计,让他们测量刚从冰箱取出的尚未结冰的汽水温度。之后再测量已经开始结冰的汽水的温度,然后进行综合分析,了解“冰点”的概念以及汽水变化的原因,进而得出相应结论,由此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质量,并使之体验到学习科学知识的乐趣。

(二)激励学生参与科学探究的方法

1.借助任务导学法,培养学生探究思维

在小学科学课上,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学生是发现者、探究者和创新者,此时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双方的角色定位,利用任务导学法辅助学生学习和探究,以增强其探究意识、探究思维,推动他们高效学习。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教科版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声音的强与弱》一课设计以下导学任务:根据教材内容分析声音的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尝试探究物体振动幅度与声音强弱变化的关系;合作设计实验方案,并通过探索准确把握声音强弱变化的原理。由此一来,学生们既会通过独立学习把握课本中的关键信息,也会调动小组的力量,积极协作,及时分享所得知识、完成实验探究任务,有助于巩固他们的认知,使之了解知识的内涵,并形成科学探究的意识,进而有效提升他们的科学素养。此后,教师也可组织学生在班级中讨论,通过互相质疑、提问解答深化学生的印象,同时有助于启发他们的思维,使之明确探究科学知识时应当秉承客观的态度和严谨的逻辑,从而为其科学精神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注重分层提问,唤醒学生的探究积极性

学生之间的差异表现在各个层面,包括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文化基础以及个性特点等,而且每个人在学习中能够探知的知识深度也是不同的,所以科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化特点,通过分层提问激励他们参与课堂探究活动,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例如,针对教科版五年级下册课本中的《水的蒸发和凝结》一课,教师可以为学习能力一般、思维能力较弱的学生设计难度较低的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跟课本中列举的比较相似?”以此使该类学生主动思考,更加快速地给出答案,有助于激发他们的自信心,也可为之后的探究活动提供助力。而面对班级中学习能力强、思维灵活的学生,教师则可以提问:“设想一下,水在蒸发或凝结时,会受到哪些因素影响?有没有可能当水的温度达到一个固定点之后就会出现蒸发或凝结的现象?如果要你验证,你会采用什么方法?”这样一来,不同的学生都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展开探究,也都能获得成就感,同时主动与同学、教师互动,在良好的氛围中完善个人的认知,有助于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让学生在探究中实现均衡发展,进而增强他们的综合能力。

3.发挥思维导图优势,完善学生的探究路径

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是有规律的,往往需要按照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顺序,且要由点及面,在不断拓展、延伸中建构知识体系。为此,小学科学教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对学生进行指导,辅助其有序地学习和探索,并将获得的碎片化信息整合起来,最终形成完善的学习思路,取得丰硕的学习成果。例如,教师在教授教科版四年级下册中的《简易电路》时,可以以课题为核心词汇,然后运用思维导图分别显示出一个完整电路的必要元件,即所需材料,将此作为第一层级的内容,之后再于第二层级展示设计电路时需要注意的关键问题以及要避免的错误,便于学生据此规避失误,而后可于第三层级展示正确的电路图,让学生对照,观察自己设计的电路,再提出各自的疑问。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以更清晰的思路把握本课的要点内容,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还能自主动手设计和制作电路,并绘制电路图,学会判断电路出现各种故障的原因,有利于加深他们的印象,使之在探究中体验乐趣,同时树立安全用电、节约用电的意识。

4.善于使用激励策略,提高学生的探究水平

在日常教学中,科学教师还应采用激励策略引导学生,促使他们产生学习动力,并引导其深入探究科学知识,辅助强化他们的学习能力。例如,在上课之初,教师可以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解答,然后借机表扬他们,使之受到情感激励,以更专注的态度参与后续的探究活动。而且讲课过程中,教师也要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如能够针对教师的问题提出不一样的想法,或是学习态度比以往端正,或是善于与人合作、愿意帮助他人等,这些都会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驱使他们不断扬长避短,更加高效地探究所学内容。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教师要继续对学生进行激励,如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对他们进行针对性点评,明确告知其在课堂中的优异表现,同时可以在激励学生的基础上附带一些诚恳的建议,告知学生更多有效的探究方法,以此增强其接受度,也可专门比较学生在不同阶段的表现,使之发展个人的进步之处,继而获得更充足的学习动力。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得到进一步激发,其探究科学知识的热情也会愈发高涨,同时能够积累更多经验,不断完善自身的学习思路与探究路径,有助于切实增强他们的科学素养,推动教学成效稳定提高。

四、结束语

简而言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究能力对学生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提升教学质量、落实课改要求的必然途径。小学科学教师应立足全局,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喜好以及教学方法等因素整合起来,有效点燃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探究热情,促使他们更主动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同时配合教师完成相应的任务,并在此过程中树立探究意识,运用有效方法挖掘知识内涵,继而感受到科学的魅力,不断完善自身的思维,有助于推动他们的终身发展。

猜你喜欢
科学小学生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中等数学(2021年11期)2021-02-12 05:11:46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科学大爆炸
小小艺术家(2019年6期)2019-06-24 17:39:44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快乐语文(2018年13期)2018-06-11 01:18:16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中等数学(2018年11期)2018-02-16 07:47:42
科学
我是小学生
科学拔牙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