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应用试论

2022-03-18 04:14:26陈艳玲
读写算(中) 2022年6期
关键词:评价数学过程

陈艳玲

(新疆喀什地区巴楚县友谊小学,新疆 喀什 843899)

现如今,我国已经逐渐进入信息化、知识化与整体化的全新时代,在伴随着科技发展的大环境影响下,社会各界的职业分工变得越来越精细化。在做任何事情过程中,单凭个人力量往往很难完成整件事情,甚至无法取得预期的效果。因此合作便逐渐凸显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人们对合作的认识与了解不断加深,合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通过合作达到取长补短、实现相互共赢的局面,而在此之间,一个人是否具备完善的团队意识与协作精神,也成为新时代人才的重要衡量标准。所以在现阶段的教育领域中,培养学生们的合作能力逐渐成为重要难题。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准备不充分

在教师的引导下,许多学生都重视起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提高对小组合作的关注力度。然而在实际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很多小组成员们并没有提前得知教师在课堂合作学习中布置的相关信息,也没有在这其中做好充足的课前预习与准备工作,导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实际合作学习时间普遍比较短。由于缺乏有效的准备工作,小组成员们在合作学习中无法深入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小组合作讨论也失去了应有的学习价值,在这样的现象影响下,很多学生逐渐丧失了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兴趣,甚至对小组合作学习产生了一定的心理抗拒感。

(二)形式化现象比较常见

在很多学生看来,小组合作学习无非是小组成员们坐在一起完成合作学习任务的过程。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观念问题,很多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并非真正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而是将其看作一种教学政绩表现的过程。盲目搬弄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而缺乏实质性的教学研究成果,导致在小组合作学习组织过程中忽略了学生们的数学学习需求,更引起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化现象。因此在一部分小组合作学习教学中可以显然看到,很多学生并没有真正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甚至表现出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还有个别学生更是将小组合作学习变成了自己畅所欲言的聊天环节,看起来在讨论数学问题,实质上讨论的内容完全与学习无关。在种种形式化现象的影响下,教师如果不采取正确的引导措施,则很难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效果,无法促进学生们的学习综合能力得到提升,更无法实现教师的预期教学目的。

(三)缺乏完善的评价体系

许多小学数学课堂尽管具有一定的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经验,但是并没有比较完善的学习评价体系,实际评价方法相对比较单一,无法体现出小组合作学习的针对性评价原则。很多时候,教师在组织学生们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关注的仅仅是学生们是否完成了小组合作学习布置的任务、是否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有着较良好的表现。在这样简单的评价方法应用中,既没有针对性地结合每一位小组成员们的实际状况进行客观性评价,也没有体现出评价结果的多元化特征。导致教师无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及时发现学生们的学习缺陷所在,甚至在一些学生看来,这样的评价方法显然缺乏公平性,因为很多时候教师在评价学生们的任务完成状况时,实际评价结果普遍带有一定的主观意识影响,导致学生们对评价结果心生不满,甚至严重打击了学生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

二、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一)正确认识小组合作学习、端正学习态度

对于教师来讲,要能够重视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应用价值,避免将小组合作学习变成了作秀工具,要能够将其变成课堂教学中自然而然的教学习惯,要让学生们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够自然地开展课堂讨论,通过小组之间的习惯性讨论,促使学生们数学学习积极性得到有效提升,同时有利于课堂营造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激励彼此之间的共同进步。对于学生们来讲,出现小组合作学习积极性下降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他们在其中没有收获学习成就感,无法在正确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作用,导致实际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们时常处于被动性学习的局面。因此要让学生们正确看待小组合作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的努力,还要能够发挥教师的正确引导作用,要让学生们感受到小组合作学习带来的优势、产生的学习趣味性,帮助学生们在一次又一次小组合作学习中建立对这种学习模式的兴趣,从而在收获学习成就感、提高自我价值感的同时,有效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质量。

以三年级《面积》一课为例,要让学生们理解面积的概念,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在此之间,教师要引导学生们重视小组合作的积极作用,比如在对比黑板面积与铅笔盒面积中,由于铅笔盒可以一个人完成测量,如一个铅笔盒大约属于一个半手掌的长度、一个手掌左右的宽度大小,铅笔盒的长方形面积等于长和宽的乘积。但是在测量黑板面积中,一个人的能力始终是有限的,所以在小组合作中可以通过学生们之间的合作测量求得黑板面积大小。教师此时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思考:多少个铅笔盒可以填满黑板?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发小组各同学们的思考与探究兴趣,让学生们初步理解面积单位的概念,在对比物品面积大小的同时,促进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得到更有效的提升。

(二)合理分配小组成员、提升小组合作质量

分配小组成员属于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关键环节,也是影响小组合作学习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小组成员们的分组规划工作,确保能够提高小组分组的针对性与有效性。就小学生群体而言,尤其是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他们在自主能力、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层面与低年级小学生相比,均具有一定的提升与进步,甚至了解学习的全过程,能够懂得如何在两个人之间的相互帮助与合作中完成教学目标。然而小组合作并非两个人在一起进行合作,而是在多个小组成员的共同合作中,通过分工合作完成预期的教学目标,以往两人分组的教学模式早已不能适应学生们的实际发展需求,因此要在小组分组与合作分工中,尽可能地将小组人数控制在4 人至8 人之间,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人数优势,使学生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人多力量大的意义。此外,在实际分组过程中,人数也不能依靠以往以座位排序进行顺序分组,也不能在分组中以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那样无法体现出小组合作的互补性优势。所以教师在分组过程中,要注重平衡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能力差异,将学情水平较好的学生与学情水平较差的学生,采取一种更均衡的分配方式合并在一组中,确保能够实现“一带一”的合作目标,通过优秀生带动学困生,实现彼此之间的共同进步。

比如在四年级《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教学中,由于个别学生对乘除法的认识与理解还不够通透,没有正确理解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小组成员们之间的学情差异。如优秀学生在乘法学习上的表现比较优异,能够正确理解乘除法之间的关系,在除数是两位数学习中有着良好的表现,而学困生普遍连乘法基本理解都存在着问题。所以在小组合作中,可以安排两两合作的方式,优等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引导学困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除法的应用,其中学困生可以不断加深自己对乘除法知识的理解与认识,优等生也能够巩固学习成果,在发散性思维思考中分析一位数乘除法与两位数乘除法的联系、规律,让优秀生带动学困生进行学习,引导学困生在联系、回顾乘法知识的同时,促进对一位数除法、两位数除法的理解得到提升,同时有效巩固优等生的学习基础,推动双方整体学习效果得到进一步发展。

(三)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加强教师引导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是学生,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避免置身事外,要真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教学引导作用,而不是放之任之不管,由学生们任意开展小组合作,教师需要尽可能地参与学生们的小组合作过程中,便于及时掌握实际合作动态信息,从而提高对小组合作的正向引导作用。比如在合作前期阶段,教师可以先针对小组们的基本课堂纪律进行检查、巡视一遍课堂,通过抽查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们是否明确了自己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主要任务、是否真正进入小组合作学习状态。继而需要解决小组合作过程中存在的表象性问题,如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是否方向与正确答案越来越远、是否出现讨论僵持的局面等等,在帮助学生们解决这些问题中,促进小组合作质量的不断提升,使每一个小组内的所有成员都能够在一个相对较融洽的合作氛围中完成预期的小组合作任务。当小组合作进入尾声阶段之后,教师要针对小组们的合作讨论结果进行检查与分析,观察这些小组中哪些小组的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价值,其目的是能够方便接下来更好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汇报工作,使小组们按照流程规范汇报合作探究结果,总结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所以从整体上来看,教师必须要扮演好基本的引导者角色,构建更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学会利用欣赏者的视角观察学生、鼓励学生,使每一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效得到提升。

比如在《四则运算》教学中,在学生们的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他们之间是否存在着与正确答案思路越走越远的现象。如学生们在探究含括号的四则运算中,时常忘记考虑到加减乘除运算中乘除优先的原则,仅仅是关注括号的影响而忽略了乘除法优先原则导致计算结果出现差错,如“2+(3×6)×(6÷2)=?”计算过程中,出现了这样的错误“2+18=20 20×3=60”,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学生注意力主要放在了先计算括号内再计算括号外,但是忽略了乘除法优先原则,导致实际计算结果出现严重偏差,因此针对这些问题教师要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们正确认识优先原则,提高小组合作的探究质量。

(四)促进小组合作学习体系制度得到完善

体系制度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保障,也是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应用价值得到更进一步发挥的重要因素。对于很多小学生们而言,他们普遍渴望在课堂上进行表现,想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给教师、同学们,所以对教师的评价与鼓励尤为重视,甚至教师的一句负面评价都会影响学生们数学的学习积极性。所以在教学评价中,要能够合理运用评价体系、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与人文性。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感性功能,通过教学评价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师生感情。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而言同样如此,必须要构建更完善的评价体系制度,促进小组合作学习质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在评价体系完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凸显出学生们的个体化地位,要让学生们在评价结果中感受到自己对整个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的重要性,所以在评价中可以关注学生们的实际表现进行评价。然而教师不可能注意到每一位学生的实际表现状况,所以在个体表现评价过程中,可以将评价权交由小组完成,通过采取小组评价的方式,更为客观地展现出学生们的实际表现状况、对学生们进行更真实的评价。同时在小组评价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们的共同合作质量,重点分析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以及合作任务完成状况,从而在评价过程中凸显出每一位小组成员们在小组合作学习的主体性。同时,在评价方式中要注意加强对评价的多元化开发,避免评价流程化、表象化的现象产生,要让评价体系在学生们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形成一种更自然的竞争氛围,从而在评价体系制度的约束与激励中,促进学生们小组合作积极性与参与热情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结束语

在近些年来小学数学教育的发展与进步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逐渐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有效促进学生们的自主能力与创造力得到提升,帮助学生们在数学学习中不断完善对数学的认知,促进学生们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与发展。在此之间,教师要重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端正态度、合理分组、加强引导、完善体系制度中促进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发挥更优异的教学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评价数学过程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我为什么怕数学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8:12:04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新民周刊(2016年15期)2016-04-19 15:47:52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Coco薇(2015年12期)2015-12-10 03:54:58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圆满的过程
商业评论(2014年11期)2015-02-28 04:35:20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体育师友(2012年4期)2012-03-20 15:3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