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育导向教学理念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探究

2022-03-18 04:00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工具性大学语文人文

肖 阳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124)

“大学语文”课程是高职教育的一门核心基础课程,在增强高职学生知识底蕴、培养高职学生审美情趣、提升高职学生意志品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与意义。教育部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中,提出要构建“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要求在高等教育各个类型的课程教学中,梳理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推进课程育人。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适应“三全育人”综合改革需要,遵照“十大”育人体系尤其是课程育人体系构建的要求加以改革,是新时代高职“大学语文”课程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而构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德育导向教学理念,是回应并解决好这一问题的首要前提。

一、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不同教学理念的内容探究

高职院校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与高职教育的兴起、发展、改革息息相关。21 世纪之初,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职院校逐渐兴起。在高职教育改革过程中,作为人文基础类课程的“大学语文”按照要求必须开设。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出现了地位不牢固、作用不突出等问题,所有问题都与高职教育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培育息息相关。教学理念是指教育者在从事教学过程中,头脑观念中存在着的有关教师、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质量等方面的诸种信念和理论的综合体[1]。综合已有文献资料,在高职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理念主要分为人文性、审美性和工具性三种。

(一)以人文性为主导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是教育本质的一种回归

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育,其价值当然有所不同,但是就教育的本质而言,任何教育其最终的目标依然在于培养人感受真、善、美的能力。对于高职“大学语文”来说,在工具性理念影响下的职业性培育目标,也应该服从、服务于课程的人文性追求。人文性作为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属性,其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人文性理念强调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应该在能力层面上凸显审美能力培养,在知识层面上掌握欣赏优秀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在态度层面上激发学生的文化自信。人文性理念要求课程的教学内容组织应打破文体种类编排的教学逻辑,围绕真、善、美等方面的主题,按照文质兼美的标准,从经典性等方面精选文学篇章,同时适当提供课外阅读篇目,以支撑人文性理念的实施。从教学实践成效分析,人文性理念的实施必须有相应的教学方法配套。由于教师可以结合现代视听设备等,组合形成激发学生情感思维的情境,故而情景教学法成为了教师主要应用的教学方法。

(二)以审美性为主导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是素质教育的一种表征

在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育中,素质教育始终是中国教育的一个重要要求。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是有充分的必要性的。在一些文科类的高职专业教育中,开设“大学语文”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为学生今后从事职业工作提供较为充足的文学养料;而在一些理工类的高职专业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也可以起到开拓学生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储备、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等作用。也正是回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大学语文”课程不仅进入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成为公共必修课程,而且在其中还占据了核心位置。在二十余年的高职教育发展历史中,以审美性为主导的“大学语文”课程的开设,确实在弥补职业教育的专业性方面起到了正面作用,在培育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发挥了积极价值。以素质教育的要求延续高职“大学语文”的改革与实践,可以巩固课程的地位,丰富职业教育的内涵。

(三)以工具性为主导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理念,是高职教育的一种要求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大学语文”课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与其在普通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应该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以职业需求为主的工具性就是高职“大学语文”的特色所在。有学者认为要在高职院校占有一席之地,要进入高职课程体系,高职“大学语文”没有工具性是不行的[2]。这种对工具性的认知区别,也就造就了高职“大学语文”的特色性,既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服务于学生的职业发展。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育高素质的技能人才,无疑,高职“大学语文”有利于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中的“高素质”目标。当然,高职“大学语文”也符合当今产业行业对技能人才在文字能力、文化功底等方面的要求。比如,随着技能人才的职业岗位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职位升迁,技能人才向综合类管理方面发展,撰写报告等方面的工作将持续增多,对人才的要求也将逐步提高。虽然高职“大学语文”大多引用经典作品,不一定具有极强的应用文特征,但是,经过经典作品的浸润,技能人才的应用文水平也会达到相应的高度。

二、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不同教学理念的实践分析

在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理念的牵引下,高职“大学语文”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已经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逐渐融为一体。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以人文性理念为牵引,提升了高职学生真、善、美的感受能力;以审美性理念为牵引,开拓了高职学生文化文学方面的视野;以工具性理念为牵引,促进了高职学生相关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而且在高职“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中,教师通过进一步了解认识职业教育、专业教育与语文教育之间的关系,基本实现了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理念三者之间的完美融合,形成了集三者于一体的高职“大学语文”教育教学体系,为高职“大学语文”在已有基础上,引入德育导向教学理念提供了条件。

(一)人文性教学理念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以文化之

采用文学经典陶冶学生情操,完善学生人格,以文化之,培养学生真、善、美的感受能力,是人文性教学理念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实践的主要目的。在具体的教学组织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真、善、美。情境营造既可以是结合文学经典的影视,将学生带入某种情境;也可以是在一些自然人文类的作品学习时,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自然环境中体验感悟。教师还可以结合某些具有戏剧结构的文学经典作品,组织学生分小组自编自导自演,并在课堂教学时间内展示学生成果,采用老师点评、学生互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在编演的过程中感悟经典的魅力。对于某些诗词类文学经典作品,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中引入经典名家的朗诵音视频,引导学生分小组采用朗诵的形式演绎作品,让学生调动更多的感官体验感悟。对于一些具有思辨性的经典作品,教师还可以采用学生分组辩论的方式,推动学生学习了解作品背后的时代背景,体会感悟作品中人物的决策决定。

(二)审美性教学理念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引经据典

高职“大学语文”的授课时间不长,对照审美性教学理念,注定了其在选取中外经典文学类作品时,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只能根据授课的需要,节选部分经典作品的精华章节。但是,高职“大学语文”教师在阐述经典著作时,要求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在有效讲授“碎片化”的部分经典内容的同时,在课前引导学生了解掌握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历程,在课后提供作品的全篇内容、短视频解读等信息资料,供学生延伸学习使用。并且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大学语文”作品的美时,不单只是教导学生欣赏作品的文字之美,还要引导学生关注创作者的思想之美、艺术之美。在借助作品的“美”培育学生审美素养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字感悟能力、文学鉴赏水平会得到提升,学生的人格品质、思想素质等也会发生潜移默化,此方面的功效能够有效弥补职业教育在人文素养培育方面的不足,推动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三)工具性教学理念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产教融合。

以工具性教学理念为指导,围绕促进学生职业发展目标的实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必须参照高职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方法,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此类改革的目标就是要推动高职学生在今后的职业生涯中能够更好地运用“大学语文”课程,服务职业发展。高职大学语文教师要在熟练掌握课程本身教学内容的基础上,与高职专业教师一起深入行业企业,对与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进行岗位能力调研,重点对职业岗位的文字能力要求进行分析,尤其是要对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中的文字撰写任务进行剖析,并将其转化为职业能力分析报告。按照报告的要求,将工作过程对从业者文字的要求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全过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是一次性的,而是持续性的,可以以一届三年为周期,最好以一年一次为周期,将“大学语文”产教融合实施情况,纳入高职内部质量诊改体系课程部分,推动高职院校持续有效诊断“大学语文”工具性教学理念的落实程度。

三、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德育导向教学理念的构建

在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教学理念指导下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对于培育高素质的技能人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新时代,高职立德树人面临职教改革等新形势,需要推进“三全育人”等新任务,基于德育导向,高职“大学语文”课程需要贯彻落实思政性教学理念。思政性教学理念就是按照新时代立德树人所提出的“课程思政”要求,在课程建设中,将知识传授、技能培育、价值引领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相统一,实现其他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共同实现育人目标。具体到高职“大学语文”等基础课改革中,就是在已有的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等基础上,融入思政性,在“四性合一”中推动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德育导向教学理念的构建。增强高职“大学语文”思政性,已经作为一项具体的要求,落实到了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师教学能力竞赛等活动中,但是,对于如何将竞赛性课程改革转为常规性课程改革,依然有许多值得探讨与研究的地方。

(一)加强教师队伍教学理念培训

将思政性作为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理念,首先就是要加强高职大学语文教师的教学理念培训。转变观念,统一思想,加强教改,推动落实,是对高职大学语文教师展开教学理念培训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研室可以在这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一是要采用引进来的方式,组织教师学习借鉴其他院校、其他教研室在“课程思政”方面的经验。通过邀请专家讲学、讲授示范课等形式,推动大学语文教师把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政策走向,了解德育导向课程思政改革的要点、重点、难点,以外部改革的经验促进内部改革的深化。二是要采用相互学的方式,组织大学语文教师在内部经常性地交流德育导向思政性教学理念贯彻落实的具体做法,尤其是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有其自身的产业行业属性,在思政性教学理念与职业性教学理念的相互交融促进方面,既要注意一般性,更要凸显特色性,还要能够以具体的路径与方法将德育导向思政性教学理念落实落细到大学语文每一堂课程内容的传授之中。

(二)推进不同类别课程团队融合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十大”育人体系建设追求在整体上齐头并进。当前高职院校课程思政指导下的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建设,是要充分挖掘所有课程的德育元素,充分发挥所有课程的思政育人功能,全面融入课程教学的所有环节,有效实现思政育人与知识育人的衔接统一。高职“大学语文”德育导向思政性教学理念的引入与融入,不是“孤岛”式的自我开发、自我推进,而应该是与其他基础课程、思政课程、专业课程相互交融推进。在与高职其他基础课程融合的过程中,了解掌握其他基础课程思政性教学理念的推进规律、原则、方法、措施等,并加以改造“移植”至“大学语文”的课程思政之中。在与“毛泽东思想概论”等思政课程的交流中,侧重于了解把握新时代信息技术背景下思政性教学内容的网络化传播特点,尤其是重点了解针对“00”后人群如何推进充满正能量的教学内容入脑入心。在与校内其他专业课程的探讨中,要侧重了解如何有效实现思政性教学理念与职业性教学理念的统一,培育“又红又专”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三)实现德育教学内容多维生成

将思政性教学理念融入高职“大学语文”课程,需要以内容为载体,以教学内容的改进,促进教学理念的落实。在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教学理念的指引下,高职大学语文教材、教案的内容已经较为成熟,思政性教学理念的引入,就是要在已有的教学内容上,进行适当的调整删减。高职大学语文教师可以遵循产教融合规律,按照校企合作原则,与院校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企业加强联系与沟通,了解专业所对应的职业在思想品质、审美意识、职业素养、文字功底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围绕要求从中外经典文学文化作品中甄选教学内容。在与企业共同确定“四性合一”的教学内容之后,具体到教学实践过程中,高职大学语文教师还要从思政性、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四个维度,就如何阐述内容进行精心的准备,让学生了解内容所蕴含的思想、所体现的美学价值、所包括的职业素养、所采用的语文文字知识。通过一个内容的多维阐述,充分、全面、有效实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功能。

(四)推动德育导向教学理念实践

队伍的培训、团队的融合、内容的生产,最终都需要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才能切实将德育导向思政性教学理念落实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育人培养的全过程之中。在此方面,教师在德育导向思政性教学理念指引下的高职“大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充分研判“00”后高职学生的特点。他们不喜欢灌输式教学,习惯于接受碎片化信息,这就要求高职大学语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采用更为多样的方式,在保证教学内容的整体性前提下对内容做适当的分解,以符合学生碎片化信息接收习惯;要更为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认识、理解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个性化表达的愿望。其次要积极适应信息化教学改革。信息化教学为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促进课程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提供了良好的支撑与条件。高职大学语文教师要加强信息化教学技能的培训,借助信息化手段,推进在线课程建设,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能够接受学习资源,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更多教学内容,及时接收学生的教学反馈,提升德育导向思政性教育理念指导下“大学语文”课程教学的有效性。

四、结束语

“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背景下,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思政建设任重道远。基于德育导向教学理念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改革,有利于梳理、整合课程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释放课程思政教育功能,同时,为其他高职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可参考可借鉴的经验。当然,实现高职“大学语文”课程人文性、审美性、工具性、思政性“四性合一”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高职院校及任课教师需要进一步紧扣新时代建设要求,研判新时代学生特点,结合新媒体教学方式,持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工具性大学语文人文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人文绍兴
大学语文教学模式探析
人文社科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