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雪金 陈义萍
(1.闽侯县职业中专学校,福建 闽侯 350101;2.闽侯县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闽侯 350100)
资格感练习是NLP 实操技术中简快疗法的一个练习,通过简单的四句式“我有资格……我有能力……我爸爸允许我……我妈妈允许我……”对当事人内心某种不敢做、不配得的事件或者想法进行重复、强化,让他们从源头上找到自信,开启改变命运的开关。传统的资格感练习主要运用于个体心理咨询。将资格感练习运用于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时,其实施对象、实施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应不再拘泥于传统的四句式,可以结合中职生资格感缺失的具体表现以及课堂的教学目标进行创新设计,同时可以和其他心理咨询技术相结合,让资格感练习体现价值最大化。
资格感的缺失会产生不行、不配、不可能等种种有碍成长的信念[1]。中职生通常是以中考“失败者”的角色进入大众视野,外界对他们有很多偏见的、负性的评价,如“读职专的都是糟糕的孩子;中职生未来没有希望”等。这些消极的评价给他们扣上了无能、无用的帽子,对他们的自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经历中考的挫败,中职生对自己的认同度比较低,觉得自己是不受欢迎的,是没有能力的、没有希望的。在内外双重的否定下,他们的资格感极度缺失,呈现出自信心和价值感低下、学习动力不足、人际关系不和谐、人生没有目标等问题心理行为。想要改变这些现状,必须强化他们的资格感。
将资格感练习运用于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对象是全班同学,受众比心理咨询大。课堂教学不同于心理咨询中私密、安全的环境,是一种相对敞开又相互影响的环境。同时中职学校的班级设置比较特别,不同的班级往往是不同的专业,有的班级全是女生,有的班级全是男生。不同班级整体呈现出来的心理特性也不一,有的班级气氛比较安静,学生也比较内敛;而有的班级异常活跃,学生善于表达自己。同时,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主题适合学生做内在的觉察、探索;有些适合学生共同探讨、分享、表达。综合课堂教学特点、主题内容和班级的差异三个方面的因素,将资格感练习的设计分为以下三种形式:
冥想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和行为训练,强调身体、认知和心理方面的放松[2]。通过冥想可以产生微妙的心理体验变化。将资格感练习与冥想技术相融合,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生命教育、亲子关系等主题可以做相对静态深入的探索,将资格感练习与冥想技术相结合,把资格感相关的内容设计成指导语,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接受潜意识的暗示,找回缺失的资格感。[3]
例如,在“珍爱生命”这一课的教学中,专门设计了冥想式资格感练习。将婴儿啼哭声和最闪亮的星纯音乐剪辑在一起作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跟随教师的指导语进行冥想。婴儿啼哭声的巧妙设计,一下将学生拉回到生命起源最初的那个情境,感受生命的可爱和可贵。随着音乐的缓缓铺垫,冥想的内容也慢慢过渡到生命历程中的那些成功或失败、欢乐或悲伤的点点滴滴。在音乐进入高潮的段落,指导语中加入了资格感练习中的四句式:“我允许自己不够完美;我有能力面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一切;我有资格守护生命;我有资格拥有幸福快乐的人生。”在这样的特殊情境下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唤醒他们内心深处对生命的那份渴望和美好,资格感练习达到独特的效果。
大多时候,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主题、内容和场地都是比较开放的,很多班级的学生非常活跃,尤其是计算机、汽修班等男生为主的班级,想要营造一个安静的氛围并投入于冥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冥想式资格感练习很难实施,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同时这样的班级又有其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学生很乐于表达自己、分享自己。这时,尝试呐喊式的资格感练习是一种有趣又有效的形式。所谓呐喊式资格感练习,就是将希望学生改变或他们内心共同渴望改变的内容编成资格感练习的指导语,可以是一段话,也可以是一首诗,还可以是一段誓词,让学生集体大声念出来。也可以配上一些动作,加深体验感受。学生在大声喊出的时候能够接收到班级其他同学的呐喊,在这样的氛围下更容易引起共鸣,强化他们的内在感受。同时是一种仪式感,可以帮助学生强化他们的资格感。
例如,“职专生也有美丽的春天”这一课的最后环节就采用了呐喊式资格感练习的设计,将资格感练习的指导语写成一段誓词:“不管曾经怎样,都已属于过去,我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从今天开始将是一个新的起点,让我们一起努力、拼搏、成长。我一定有能力去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每一个难题,我相信职专生也有美丽的春天,也有资格拥有美好的前程和未来。”当所有的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大声念出这段誓词时,目光是如此的坚毅,这一刻,他们充满了资格感,内心做好改变的准备。
当中职生需要结合自身资格感缺失的实际情况做一些比较具体化、有针对性的体验和觉察时,或者班级学生比较安静内敛,安全感比较低,就不适合采用冥想式资格感练习和呐喊式资格感练习。这时,改用书写式资格感练习就凸显出优势。教师提前设计好资格感练习的句式,让学生补充完整。补充的部分是学生资格感缺失最严重的点,是他们最需要改变的点。这些也是他们心里最痛的部分,小心翼翼,怕被看见,怕被伤害。用写代替说既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尊重了他们的心理界限,又达到了帮助她们找回资格感的效果。
例如,在“学会欣赏自我”这节课中,针对班级学生普遍存在的无能感和自我评价低下,但每个同学的具体表现不一的情况,设计了书写式资格感练习“我有能力……我有资格……”。让学生将每句话补充完整,写出尽可能多的句子,写得越多越好。如“我有能力学好卫生保健;我有能力取得好成绩;我有能力处理好和同学的关系”等。学生每写出一个句子就等同于给自己一次自我暗示,一次强化;等同于将能力这部分资格感的缺失全方位地搜索一遍,自然也就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资格感练习除了上述提及的三种设计形式,还可以有其他形式的尝试和探索。资格感练习设计的目的是服务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资格感。基于这样的出发点,在进行资格感练习的设计时,不管做什么样的尝试,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只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尊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规律,能够满足学生心理发展的需求,能够改变中职生资格感缺失的现状,那它就是一种有效的、有益的资格感练习。这也是今后探索实践的重要任务。
无论是冥想式还是呐喊式,抑或是其他形式的资格感练习,都离不开指导语的设计和呈现。一个好的指导语设计可以起到重要的助推作用,能够让资格感练习达到更好的效果。如何设计出不空洞、不形式化,更加合理、有针对性,又能直入心灵的指导语是今后资格感练习研究实践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总而言之,中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资格感练习的设计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做更深入的探索,从而带来良好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