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帮成
年轻干部成长“黄金期”一般是指年轻干部学习意愿和动力强烈,可塑造性强,勇于接受挑战的时期,往往这个时期其综合素质和能力能快速提升,且能带来显著的实际业务效果改善。对于年轻干部而言,抓住成长“黄金期”,至关重要。
年轻干部的成长要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在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上也要注重“循序渐进”。
年轻干部成长成才有其一般规律。一方面,坚持在干中学、学中干。当前党的年轻干部队伍普遍具有学历层次高、思想观念活、眼界视野宽等显性“高素质”特点,但由于初入职场,应急处理能力、实战业务经验、协调沟通能力、压力应对技巧和心理调适能力和政治素养等方面相对不足。伴随着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不断推进,对于公共服务供给和干部治理能力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先锋力量,年轻干部的治理能力的提升与否直接关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针对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短板,各级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帮助他们在理论学习、政治历练中固本强基,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中干事创业,在攻坚克难、重大战略任务中增强本领,在敢于担当、真抓实干中展现作为。另一方面,在年轻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要注重“循序渐进”,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拔苗助长,要善于通过“墩苗”“挂职”等培养模式让年轻干部在基层经历急难险事,感受社情民情,同时注重“田间管理”和“修枝剪叶”,引导年轻干部脚踏泥土走好“乡亲路”。
抓住成长“黄金期”,多经受一些风雨的洗礼和基层的锤炼,才能健康成长,行稳致远。
把握成长“黄金期”要找准自身定位,锤炼坚定的政治品格。年轻干部在成长过程中必须把提高政治素养作为自身素质培养的首要任务,要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度自觉的政治意识积极主动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入理解和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及实际运用的能力,牢固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
把握成长“黄金期”要聚焦真学实干,练就过硬的业务本领。年轻干部初入仕途,正处于摸索积累的重要阶段,在成长过程中必须不断提高治理能力,修炼善治“内功”。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围绕当下社会治理的多元需求,聚焦科技创新、应急管理、生态保护、数字化能力等当下重要议题丰富专业知识,弥补治理短板;另一方面,要强化实践锻炼,敢于接受基层洗礼,主动前往老少边穷艰苦地区和重要岗位接受历练,在全面深化改革、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重大实战任务中提高自身的调查研究、科学决策、应急处突、群众工作以及改革攻坚等能力。
把握成长“黄金期”要严以律己,淬炼严实的工作作风。一方面,年轻干部在各项工作中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放低姿态,俯下身子,把时间和精力聚焦在为民服务上,在工作中多一些主动和实干,避免“混基层”的心态,切实把自己的所学、所思转化为工作方向和决策依据,共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另一方面,要居安思危,时时反思,利用好自身成长的“黄金期”,对工作实践中暴露出的“苗头”性问题和倾向性问题进行及时纠偏,时刻系好成长路上的“安全带”,廉洁奉公,依法行政,杜绝一切“踩红线,越底线”的脱轨行为。
随着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深层次问题不断凸显,各项治理工作呈现出任务重、要求高、强度大、时间紧等特点。部分年轻干部在高强度的工作任务、高负荷的工作节奏等交叉影响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展焦虑、工作倦怠和心理失衡,这将直接影响年轻干部的身心健康、工作态度、行为表现和公众的公共服务体验度,并最终影响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进程。
鉴于年轻干部心理失衡的成因,增强年轻干部心理调适能力至少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去应对:第一,保持平和心态,科学疏导情绪。对于年轻干部自身而言,一方面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以平常心面对个人生活和工作中的得与失,正确看待晋升提拔、上调下派等职位升迁,努力不为职位升降所困、不为琐事所烦、不被情绪所扰,做到定力不减、初心不改;另一方面要善于进行自我情绪疏导,通过培训学习、体育运动等方式科学疏导情绪压力。第二,优化激励机制,实施心理干预。增强年轻干部心理调适能力,从根本上说,仍须健全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年轻干部管理方式。一方面,各级部门要完善激励保障制度,积极营造回报与贡献相适应的组织环境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干部选用环境,同时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和厘清福利补贴等精神激励和物质驱动并重的方式,提升年轻干部的职业获得感;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年轻干部的心理健康,适时开展科学有效的心理干预,例如,引入专业的第三方心理疏导机构,建立年轻干部心理救助机制。同时,依托新媒体平台搭建年轻干部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助力年轻干部增强心理自助能力,全方位提高年轻干部的心理调适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