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数据背景下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的有效建构

2022-03-18 03:30郑秀芬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大学英语教学

郑秀芬

(山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挑战,它使得大学英语教学不再维持传统单一的模式,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呈现出了复杂多元化的特点。英语教学应结合时代发展和学校情况,打破传统的课程结构模式进行创新改革,完善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建设。增设各种行业特色的拓展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综合技能,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国际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1]。

目前为止,大学英语教学在教材和网络教学平台、教学模式、分级教学以及教学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大学英语教学仍然存在着不足,离社会对外语人才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2],学生毕业后仍难以直接阅读英文文献,获得专业最新信息,不能用英语参与辩论和谈判,进行国际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交流等。

多年来,我国高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一般只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学生只学两年的基础英语,大学阶段的英语课学习就结束了。如今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在一些大学稳步推进,但仍然在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以我们学校(山西大学)为例,每年招收6000多名学生,学生入学分级后,只有100多名学生直接学习学校规定的拓展课程(2013—2017五届学生),另外从剩余的学生中选出700多名学生学习三学期的基础英语,再学习一个学期的拓展课程;2019级和2020级学生入学后,学校从每届学生中选出大约120名学生直接学习拓展课程,其余学生只学基础英语。这样的教学安排使90%以上的学生没有机会接触拓展课程,而且开设的课程没有系统的教学大纲,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种类比较单一,覆盖面窄,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他们实际的英语应用水平也难以提高。因此,应对大数据时代给英语教学带来的挑战,满足学生的多层次需求,给学生开设大量拓展课程势在必行。

一、大学英语拓展课开设的理论依据

(一)需求分析理论

需求分析是语言教学课程设计的理论基础和课程开设不可或缺的启动步骤。一门语言课程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进行需求分析,尽可能多方位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需求分析包括“目标需求分析”和“学习需求分析”。“目标需求分析”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目的和外语水平展开的分析,在外语课程结束后进行;“学习需求分析”是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偏爱与期望,调查学生学习语言的优势和不足,在外语课程开课之前进行。学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当前单一的大学英语教学不能满足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以及社会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多元化需求。因此在开设拓展课之前,有关部门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动态且全面的需求分析,倾听学生的心声,然后依据学生的需求,设置层次多元、内容多样地大学英语拓展课程。

(二)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是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建设的主要依据。该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其主要观点为:知识是学习者借助辅助手段、使用必要的学习资料,或者在教师及其他同学的帮助下,在一定的语境中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而非通过教师传授获得。教师只是帮助、促进、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建构。建构主义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开设大学英语拓展课时,我们需要依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建设一个较完整的拓展课程体系,开设合适的课程供学生选择学习。然后教师给学生搭建良好的语言学习平台,设计多样化教学情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帮助学生建构语言知识、认知体系和知识体系,最终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为基础好的学生达到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制定的提高目标和发展目标的教学要求提供机会和创造条件。

三、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一)拓展课开设时段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国内关于拓展课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有学者倡议新生入学后不必再学基础英语,直接学习和专业有关的英语拓展课程,或者对他们加以适当的训练,然后转入同时提高外语应用技能和国际交流能力的学习和培训[3]。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已经打下扎实的基础。现在部分地方尤其是偏远地区,中学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资源匮乏,中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质量不可能完全达到学生进入大学就直接学习拓展课的层次。在新生入学后,学校有关部门组织学生进行英语笔试和口试,结合高考英语成绩进行筛选。让少数特别优秀的学生直接学习四个学期的拓展课程,不学基础英语课。山西大学已进行了七轮。如今部分高校也采用这种方式开展拓展课教学。但这样开设拓展课的弊端是绝大部分学生仍然不能接触到拓展课程的学习,这不仅影响他们的就业前景,更重要的是不能满足社会对外语人才多方面多层次的需求。

目前比较通行的拓展课教学一般是将其放在大学第三和第四学期,学时一般是32或64。由于新生英语基础不够扎实,还缺乏专业知识,所以先对他们进行为期一年的基础英语教学,然后再开设拓展课,这样效果会较好。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在结束两年的基础英语课学习后,我们对学生进行了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5.39%的学生认为基础英语和拓展英语相结合,大一大二学基础英语,大三大四可以选修或必修英语拓展课;49.36%的学生提议拓展课和基础英语同时开设;39.44%的学生主张直接学习拓展课,取消基础英语课。

综合问卷调查,我们认为针对不同学生应有不同的拓展课开设方案:英语基础特别好的同学可以直接学习拓展课,不学基础英语课;基础薄弱的在学习基础英语课的同时,可以选修比较简单的适合他们水平的拓展课程,或者他们在大二基础英语学习结束后再进行拓展课的学习;还有一种设想:大三大四时给所有学生开设难度比较高的拓展课,学生根据自己的水平和专业选择适合自己的拓展课程,学生英语学习四年“不断线”,对他们之后考研、出国、工作等大有脾益。这样开设拓展课增加了学生学习拓展课的机会,使所有学生有机会接触拓展课,达到其学有所获、学以致用的良好成效,真正成为既精通自己本专业知识又有很高英语水平的复合型人才。

(二)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

拓展课的课程设置要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课程内容应多元化,并且与一些特定的职业、学科和活动有关。48.6%的学生认为拓展课的作用是夯实他们相应的专业知识,70.74%的学生认为拓展课的开设应注重语言技能和语言文化的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多数学生要求老师拓展课上组织各种活动,活跃课堂气氛,不要只注重书本教学。

根据《大学英语教学指南》( 2020 版)关于课程设置的原则,综合考虑学生的需求,大学英语拓展课程教学可以分三个模块,每个模块开设课程及教学模式如下:

1.高级语言技能模块。该课程主要是满足部分英语水平高的学生进一步强化英语语言技能的需要,开设高级口语、英语演讲、学术英语写作;或开设雅思、托福等培训课程,以帮助学生通过一些水平和入学资格考试为主要目的,满足学生国内外继续深造的需要。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使用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以内容型和任务型教学方法为主,采用将课堂和自主学习平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英文自学能力,使提高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成为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自觉行为。

2.语言文化模块。该模块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同时满足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需要。该模块可设计的课程有:英语话中国、英美国家概况 、跨文化交际 、中西文化对比等。这类课程可采用教师讲解和学生做报告的模式组织实施。教师讲解以专题为主线,采用做专题报告的形式,给学生布置任务,留出课后准备和查阅资料的时间,然后学生就指定专题在课堂上做报告,教师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反馈和指导。建议教师在讲解文化类课程时,注重思政元素的挖掘,润物细无声地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增强他们的爱国情怀和民族文化自信。

3.语言应用模块。该模块课程主要是为满足学生将来就业的实际需要而设计。可以开设的课程有:商务英语、学术英语、实用求职英语等以及和专业有关的课程。讲授这类课程,教师可以采用慕课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混合教学模式,通过碎片化的学习和模块化视频,改变以教师讲解为主的单一课堂形式。鉴于专业英语会涉及到复杂深奥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有关的英语课程可以采取合作式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英语教师的语言优势和专业教师的专业知识,英语教师和学科专业教师合作授课,相得益彰,这样更有利于优化拓展课的教学效果。

总之,把拓展课程分阶段分级别进行,并提供不同模块的课程供学生选择。不同拓展课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形成少面授、多交互,小课堂、大网络的学习环境;课堂学习内容可以围绕学生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和背景,在轻松的交际情景中还原知识的内在性、开放性、生成性;教学过程能够促进学生兴趣、志向在内的个性发展,尊重个体差异,体现人文关怀;教学活动设计关注师生对知识的双向交流和建构,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究和自我建构的有意义学习。

(三)拓展课教材、评估及其它

作为教学内容的载体,拓展课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合适的教材能使拓展课教学更加实用化、时代化,更加有利于高技能和复合人才的培养。选择长度合适,对未来职业定位特点鲜明的教学内容,更有利于学生学习,有利于学生就业水平的提高。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12.21%的学生认为选择出版的教材较好;33.33%的学生认为老师确定教材好;54.45%的学生要求选取网上或期刊最新的材料。大数据时代知识更新快,材料丰富,当今的英语教学可以不拘泥于教材,教师应善于拓展教材以外的资源。英语报刊尤其是和学生专业有关的内容也可以作为拓展课的补充材料。只要我们在课堂内外加以充分与合理的应用,将会有助于提升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语言运用能力。

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估能正确评价教学并且能更好地指导教学,因此确立有效、切实可行的评价方式对拓展课教学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评估应重在过程,不能采用单一的方式,应该将形成性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反应、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过程评价。形成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结合、语言应用能力和语言知识结合、笔试和口试结合,以及学生评估和教师评估相结合的多元化评价体系。形成性评估的内容包括学生的课堂出勤、课堂活动参与、平时作业等。终结性评估由平时测验、小论文、期末考试等组成。教师在设置二者的分数比例时应遵循强化过程、淡化考试的评估理念和形成性评估为主,终结性评估为辅的原则。

关于拓展课的考试、作业等方面我们也进行了问卷调查(多选题):69.21%的学生喜欢老师布置开放式自由发挥作业;33.08%的学生主张英语视频资料反馈形式的作业;27.99%的学生希望作业是小组讨论;只有13%的同学喜欢老师布置常规作业。考试形式:33.84%的学生提议开卷考试;28.5%的学生喜欢做口头报告;26.21%的学生愿意写小论文。教师不管采用哪种形式的作业和考试,旨在检测学生学习拓展课的情况,这些有效的反馈将有助于教师改进以后的拓展课教学。

(四)师资队伍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建立既科学多样,又能满足学生需求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培养学生成为既懂专业业务又精通外语的复合型人才,教师是关键因素。拓展课程开设能否达到预期目标、学生学后是否有收获,这和老师的知识储备、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关系。教师应有更强更全面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要求大学英语教师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大学英语教育教学的新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倡导教师熟悉并掌握相关的教学理论和最前沿的学科知识,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和先进的教学理念[4]。因此教师应有自我发展动力意识,在教学之余抓住一切机会积极充电,把握教学与研究的新动态,更新教学理念[5],增加知识储备,充实教学内容。

同时,学校相关部门应重视大学外语师资队伍的建设,把教师的常态化培训提到学校有关部门议事日程的首位,做好教师的培养和发展工作,分层次、多形式开展师资培训[5],鼓励教师外出参加会议,积极参加研讨,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更有针对性、更高效地组织和开展拓展课教学。

四、结语

探索构建一个较全面较合理的大学英语拓展课程体系,为学生提供层次化、多元化和细分化的学习课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以及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拓展课是大学英语学习基础阶段的补充和完善,它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在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提升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它的全面开设离不开相关管理部门的组织、实施,需要他们进行深入调研并针对学生选课、学习和考试等制定一系列的配套管理措施。在此我们呼吁相关决策制定部门重视大学英语拓展课的开设,根据《指南》( 2020 版)的原则和精神,制定适合于自己学校的教学大纲和相应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进一步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开设既有多样性,又有目的性,既有拓展性,又有可行性的课程,从而使原来单一的大学英语课程转向多元化的拓展课程、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多元化的教学评估,这样的课程设置才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大学英语教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大学求学的遗憾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