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璐
(中央财经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81)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讲到,“要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思政课教学离不开教师的主导,同时要加大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接受特点的研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1],这指明了在当前研究大学生认知心理的重要性。当前,网络已经成为巨大的信息发源地和传播地,思想政治信息在内容及传播方式等方面具有了新特点,由于教育者对大学生认知心理的关注度不够,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
认知就其一般意义而言,是指人脑中的知觉和认识活动[2]。人脑是信息加工系统,认知活动即人脑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过程,这一过程涉及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也包括感知觉、注意、表象、记忆、思维、言语等心理活动[2]。同时,认知活动的实质是一个积极主动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动态系统,而不是被动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过程[2]。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是大学生对一定思想、政治信息认知的过程,即对一定社会或阶级所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及道德规范等信息进行接收、理解、加工和内化的过程,并最终形成新的思想政治认识。思想政治认知的本质,即认知主体通过实践活动,来满足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需要,并使个体最终形成符合一定社会和阶级要求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和道德规范,其中也包涵着认知主体对待客观事物的主观态度及行为方式[3]。
在网络中,大学生会接收到大量关于思想、政治等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与他们的感觉器官相作用后,被传输到大脑中枢的特定区域。此时的信息被称为感觉信息。进而,大学生通过大脑的多种分析器联合活动对所接收到的感觉信息进行分析和诠释,赋予它们意义,这即知觉信息加工阶段。在对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大学生将对所输入的信息进行判断和筛选,保留重要信息,忽略无关信息,这就是注意阶段。经过注意阶段,认知主体可以对信息进行下一步的学习和记忆。记忆是对信息进行转换、加工和存储,并在一定条件下检索和提取的过程[2],所有信息都要经过从短时记忆到长时记忆的转换,才能形成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来应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这是记忆的信息加工阶段。记忆系统中的信息被系统地组织后,就完成了对知识的建构。知识建构完成,就进入到思维阶段,即运用逻辑方法来认清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本质及与其他事物之间的联系。大学生在经过一系列的心理活动之后,最终形成了一定的思想政治认知。
从2021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来看,我国网民总数高达9.89亿,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率达到70.4%[4],由此可见,网络正日渐成为当代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高度重视网络在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形成过程中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网络既是一种环境因素,又是一种重要载体,承载和传递着大量且丰富的思想政治信息,促使大学生传统的认知方式发生改变,在一定条件下网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形成产生了负面冲击,主要表现在思维浅薄化、注意力贫乏、认知功利性凸显等方面。
思维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是人脑对刺激信息的加工处理[2],也是大学生形成思想政治认知的必经阶段。思维浅薄化意味着大学生对信息的思考和理解趋于表面化,缺乏深刻性。网络时代,思想政治信息在传播、呈现方面所具有的新特点,决定了大学生思维方式的改变。
在网络时代,大学生主要依靠网络来获取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既方便又快捷,不用像过去那样煞费苦心地从书本中收集资料,而是转向网络寻求援助。这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网络中信息的传播打破了实践、空间的界限,大学生随时随地都可以接收到他们想要的任何信息。当海量的思想政治信息呈现在大学生面前时,他们的阅读方式也会呈现出和以往不同的特点,即“快餐式”和碎片化的特点。在这种阅读方式的影响下,大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很难专注于某一信息进行深层次的考究。所以,大学生对思想政治信息的认知也只停留在感性层面而难以上升到理性层面。此外,网络中思想政治信息的呈现方式比较生动、形象,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学生的认知兴趣,但同时也由于信息呈现方式太过形象和具体,大学生想象力挥洒的空间越来越受到局限。总之,进入网络时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信息的阅读量变多但深度变浅,很多情况下绕过了学习、技能培养和记忆的思维过程,难以深入“分析、理解思想观念、价值观点、道德规范的内涵及其社会价值”[5]335,难以将新的信息整合到自身的已有的认知结构中。
注意力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刺激信息的持续关注,并对输入的刺激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选择重要信息、过滤掉无关信息的能力[2]。注意力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形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没有注意这一信息加工过程,就没有对刺激信息的分析和选择,就不会有对相关信息的学习与记忆,更无法形成对该事物的认知。
在信息量巨大的网络时代,多数时候人们关注到的信息与真正内化于心的信息不成正比,注意力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也被大量消耗。也就是说,网络中的信息内容广泛、类型多样,传播方式由原来的单向传输转变为双向传输,信息来源的不固定性也导致了信其内容的不可控性。铺天盖地的信息得以在网络中蔓延开来,不仅包括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思想政治信息,而且负面的、虚假的垃圾信息也无处不在。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查找和利用重要信息的效率,使其有限的注意力被大量无用的信息所侵占,导致注意力资源的浪费。具体而言,当网络信息与认知主体的感觉器官相接触或者作用后,这些信息被传输到大脑中枢的特定区域,这时的信息量非常大,而人脑加工信息的能力是极其有限的。当很多种复杂刺激信息呈现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需要耗费大量的注意力资源从中进行筛选,筛选完之后只有给予这些信息以一定时长的持续注意,才能进一步输入到记忆系统中进行下一步的加工处理。而当前大学生在网络学习中,往往会受到各种信息的干扰,比如各种弹窗消息、广告等,使其难以对信息保持一定时长的持续注意和快速有效地识别到关键信息,形成新的思想认识,更无法将这些新的认识与其自身原有的思想政治素质加以比较,真正实现对思想政治信息的内化和吸收。所以,网络时代过剩的信息使得注意力资源变得贫乏,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活动起到阻碍作用。
认知行为呈现出来的特点是社会化的结果,所以把握大学生认知行为的特点要从其成长的社会环境入手。当前的大学生多为上世纪90年代之后出生,他们是网络技术的先行体验者,有着较强的互联网思维以及互联网实践能力。激烈的竞争环境促使大学生功利主义价值观不断增强,这一功利性特点也突出表现在他们对网络中思想政治信息的认知方面。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学校竞争氛围的熏陶和感染,大学生的竞争意识也逐渐增强。在对思想政治信息获取和加工方面都表现出极强的功利性、目的性,更加关注个人的利益和发展。大学生思想观念超前、思维逻辑严谨,对事情有自己独到的理解,面对网络空间中海量的思想政治信息,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功利性不断彰显。一方面,新兴的搜索式阅读方式,迎合了大学生的认知特点,非必要信息被过滤掉,极大地满足了大学生的认知信息需求,促进了其功利性学习行为的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只是一味地注重加工和处理对自己有利的思想信息,这样虽然排除了对必要信息的认知负担,但是由于大学生只关注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即只注重信息带来的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忽视其带来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也在很大程度上也漠视了思想政治信息对个人道德素质培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导致对个别事物的消极认知无法遏制地产生,一些重要思想政治信息的功能无法得到有效彰显和发挥。比如,在当前一些高校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他们充分利用网络搜集资料的便利性以及网络资源的丰富性等特点,从网上摘抄内容,胡乱拼凑,简单应付思想政治理论课布置的的相关学习任务,对老师上课讲的内容也是过滤性吸收,简单地辨别、选择、记忆和思维对自己有用的思想政治信息,导致大学生对思想政治信息的内化效果比较差,更难以外化为社会所要求的行为实践。
网络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因素和重要载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形成产生了日益深刻的影响。如何针对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认知的新问题、新特点,施以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特作用,是当前亟需关注的现实问题。思想政治教育者应审时度势,及时调整教育方法、合理安排教育内容、多加关注大学生的认知需求,从而有效地激发大学生的认知兴趣,促进大学生完成对思想政治信息的选择和过滤,提高大学生的认知水平,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为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作用,教育者就需深入研究作为认知主体的大学生的认知心理规律,关注网络时代大学生认知方式所发生的改变,按照大学生本身的认知特点来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转变,使大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思想政治的相关知识[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特别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7]。这就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面,教育者应将网络技术充分运用到课堂中来,采用视觉、听觉等多知觉通道相结合的形式,吸引大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有意注意,使思想政治信息能够通过图文并茂、声情融会的方式呈现给大学生,不仅给大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感官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激发了他们的认知兴趣,而且从正面灌输了理论知识,增强了教育的可接受性。在言语表达方面,教育者要努力跨越与大学生的话语鸿沟,把握大学生思想和心理特征,将思想政治信息与社会主流文化、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网络文化相结合,通过巧妙的语言艺术将其表达出来,并善于激活大学生头脑中原有的思想政治理论和知识,以便增进大学生对新知识的感知、理解和记忆。总之,在教育过程中,大学生对于生动形象、贴近实际的思想政治信息是非常感兴趣的。教育者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他们的思想政治信息呈现和表达的方式,使得这些信息能够在大学生的头脑中被深度加工处理,进而内化为大学生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
对思想政治信息进行选择和过滤是形成思想政治认知的重要环节,也是内化思想政治信息的必经阶段。大学生高效学习与记忆的实现就在于其通过分析和选择刺激信息,对信息的关键部分产生有意注意。所以,教育者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来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首先,从思想政治信息内容的难易程度上来看,一旦刺激信息对大学生的智力而言过于简单,就易使其产生厌倦心理。反之,如果教育者所呈现的教育内容难度过高,大学生受自身的智力的制约,无法加工和处理此类信息,就不会引起他们注意。只有那些略微超过大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但又不会超过太多时的刺激信息,才会最大程度地引起他们的注意与兴趣,进而提高学习与记忆的效率[2]。因此,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向他们传输适当的教育内容,使大学生能够在已有思想认知的基础上,将教师所传输的思想政治信息与自身原有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加以比较,准确判断信息,并筛选和接纳信息。其次,教育者想要科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就要适应大学生的认知特点,紧跟大学生的思想和认知步伐,不断更新、完善和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在教育过程中应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向更高层次发展。再次,教育者也应在自身能力的最大范围内,承担起为大学生净化、过滤网络信息的重任,如在校园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及官方公众号等领域积极宣扬正能量,谨防不良信息的入侵。并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大学生在冗杂的网络信息中正确分辨各类信息,自觉抵制腐朽文化的影响,从根本上筑起反对错误信息的思想长城,实现对思想政治信息的高效选择和过滤,减少大学生注意力资源的消耗。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始终坚持以大学生为主体,满足大学生成长的需要。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与其内在的需求是不可分割的,内在需求是促使他们进行认知活动的一个出发点。另外,更深层次的“情感”动因也是影响大学生认知行为的重要因素。如果在学习或者其他事情中,大学生得到充分的情感支撑,那么他们的做事状态以及效率就会大大改善。大学生更倾向于过一种能够释放情感压力、获得更多的情感补给的生活方式。价值判断也是影响大学生认知行为选择的重要动因,他们会根据自身的内在需要和情感需求来判断什么事情最有价值、怎么做才会有意义等。
首先,基于大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了解大学生的知识诉求以及他们的学习特征,做到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从而有针对性地传授给学生大量且有价值的科学知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达到他们内心中对知识的期望值。其次,当前多数大学生都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导致不良情绪的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他们适当疏导和调适,教授给大学生正确的认知技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对他们进行激励教育,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再次,大学生的认知具有强烈的功利性的特点,教育者要指导大学生对思想政治信息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做出价值选择。最后,教育者要着眼于大学生在思想认识方面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和确立教育对象的主体意识及认知需求,激发他们的主体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与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密切结合起来,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参与到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来,为满足其认知需求搭建平台、创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