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谚:北魏社会生活风情画

2022-03-18 03:30柏俊才
吕梁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品评

柏俊才

(陕西师范大学 文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1)

谣谚,意即歌谣、谚语,是人们口耳相传的一种民间文学样式。宋人郭茂倩在《乐府诗集·杂歌谣辞》中收录谣谚七卷314首,遗憾的是在乐府研究中,这类作品几乎没有学人关注。近年来,在学位论文写作中,谣谚逐步走进学子的视野,成果在不断增加,如安牧阳《汉代谣谚研究》[1]、齐向宇《〈史记〉谣谚研究》[2]、林淑兰《魏晋南北朝谣谚研究》[3]、王立娜《明代的谣谚》[4]等均从内容、艺术二个不同维度进行了较为深入探讨,是此类论文中较好的文章。目前,北朝谣谚研究的论文只有4篇:高贤栋《北朝时政谣谚与民间信仰》[5]从民众对国政大事、官吏评价、政治斗争的看法与评价三个方面,较为全面地分析了北朝谣谚;卢有泉《文学与历史的完美组合——北朝谣谚赏评》[6]分析了北朝谣谚的历史价值与文学性;孟琳达《北朝谣谚与北朝政治》[7]从预告、反映、参与三个层面分析了民间谣谚与北朝政治的关系;邵正坤《民间谣谚与北朝政治》[8]一文认为北朝民间谣谚表现出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参与意识,以及成为政治图谋的工具与手段,对当时的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这4篇论文分析北朝谣谚的过程中,涉及到北魏谣谚。据郭茂倩在《乐府诗集》和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所载,北魏谣谚有54首,这些作品至今无人问津。北魏谣谚,犹如一幅画卷,从不同层面展现了北魏社会生活风情。

一、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极度关切

北魏是拓跋鲜卑族建立的少数民族国家,发源于大兴安岭北段的嘎仙洞,此时尚处于氏族社会。《诘汾力微谚》就是对这种生活的记述:“诘汾皇帝无妇家,力微皇帝无舅家”[9]2234。关于这谚语,《魏书》记载了一则优美的神话故事:“初,圣武帝尝率数万骑田于山泽,欻见辎軿自天而下。既至,见美妇人,侍卫甚盛。帝异而问之,对曰:‘我,天女也,受命相偶。’遂同寝宿。旦,请还,曰:‘明年周时,复会此处。’言终而别,去如风雨。及期,帝至先所田处,果复相见。天女以所生男授帝曰:‘此君之子也,善养视之。子孙相承,当世为帝王。’语讫而去。子即始祖也。”[10]2圣武帝,即诘汾;始祖,指神元皇帝力微。拓跋诘汾时期,拓跋鲜卑族早已离开嘎仙洞,南迁到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草原西部的呼伦池地区,这个记载显系后人修饰加工的神话。但这则谚语说明拓跋鲜卑还处在氏族公社解体时期,虽然已经是父系氏族社会,然女性的地位还相当高。诘汾皇后史书无载,故其子力微无舅家。力微继任酋长之后,励精图治,拓跋部落不断发展壮大,并在盛乐(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北)建立国家政权,故被尊为始祖。始祖力微来历非凡,为天女所生,使其出身笼罩在神秘的色彩之中,与儒家君权神授的思想相契合。

北魏入主中原后,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代国君发布诏令,重视对臣民的教育。太祖初定中原便立国学,置五经博士一千余人、国子太学生三千人。太宗朝,改国子学为中书学。世祖朝在城东建立太学,显祖朝立乡学。太和年间,改中书学为国子学,又开皇子学。迁都洛阳之后,诏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这些举措显示出统治者关注教育的决心,具体执行情形如何,已不得而知。《时人为上高里歌》反映出了上层统治者对教育的真实态度:“洛阳城北上高里,殷之顽民昔所止。今日百姓造瓮子,人皆弃去住者耻。”[9]2230“上高里”,《洛阳伽蓝记》作“上商里”,当以此为是。上商里,在洛阳城东北,是周公为了修建洛阳城而训诫殷商遗民之所。《尚书·多士》载其辞曰:“今朕作大邑于兹洛,予惟四方罔攸宾,亦惟尔多士,攸服奔走,臣我多逊。尔乃尚有尔土,尔用尚宁干止,尔克敬,天惟畀矜尔;尔不克敬,尔不啻不有尔土,予亦致天之罚于尔躬!今尔惟时宅尔邑,继尔居;尔厥有干有年于兹洛。尔小子,乃兴,从尔迁。”[11]为了赢得百姓支持,周公软硬兼施,教化殷商遗民。这样一个德义教化之所,北魏迁都之后,却成了陶器工人居住之处:“迁京之始,朝士住其中,迭相讥刺,竟皆去之。惟有造瓦者止其内,京师瓦器出焉。”[12]209北魏迁都洛阳之后,最初是朝中官员居住之所,由于他们熟知此地来由,互相攻击对方为“顽民”,故纷纷搬离,最终为陶器工人居住的地方。周公教化殷商遗民的上商里,本应是进行教化的最佳场所,现在却沦为陶器工厂,居住其中的人不以为荣,反以为耻,反映出北魏上层社会对教育的轻视。

迁徙是北魏王朝最为显著的特征。拓跋鲜卑族最初居住在嘎仙洞,随着部落的逐步强大,逐渐南迁,初在盛乐建立国家政权,继迁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再迁洛阳(今属河南)。在南迁过程中,往往将占领区的汉族百姓迁出,又从其他区域迁入百姓填补,这种强制迁徙的方法目的是为了加强统治。《魏书》中这种例子不胜枚举,如天兴元年(398)正月,“徙山东六州民吏及徒何、高丽杂夷三十六万,百工伎巧十万余口,以充京师”[10]32;太平真君元年(440),“诏(周)观统五军西讨秃发保周于张掖。徙其民数百家,将置于京师,至武威,辄与诸将私分之”[10]728等。如果不愿意迁徙,其结果将被斩杀。《仇儒造妖言》就反映了这一现象:“燕东倾,赵当续。欲知其名,淮水不足。”[9]2245天兴二年(399)二月,北魏攻占中山,照例要将中山汉族人迁徙到京师平城,中山太守仇儒不愿意迁徙,推举赵准为主,自任长史,聚众二千余人对抗北魏,并传播《仇儒造妖言》以煽动常山、巨鹿、广平等郡参与谋反。“燕东倾”指后燕为北魏所败,慕容宝向东逃到和龙城,政权岌岌可危。“赵当续”意赵准继慕容宝为中山之主。“欲知其名,淮水不足”意味赵准之名已经不局限于淮河流域,已经远播其他地区。仇儒与赵准的叛军很快被中领军将军长孙肥所率领的北魏军队所剿灭,“遣肥率三千骑讨之,破准于九门,斩仇儒,生擒准。诏以儒肉食,准传送京师,轘之于市,夷其族”[10]652。仇儒被斩后为他人分食其肉,赵准押解京城平城后被车裂、灭其族,极为残酷和血腥。《仇儒造妖言》反映了北魏一贯奉行的强制迁徙的政策,以及对汉族的态度。

北魏战争频仍,与柔然、北燕、北凉、刘宋、萧齐等国的战争旷日持久,规模之大,战争之惨烈,在中国战争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古人云“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战争是残酷的。然自有战争开始,人们并不建议采用血拼到底,而是要讲究战术方法的,所谓“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13]35就是这个道理。北魏在历年战争中,也积累了不少方法与技巧,《杨衒之引秦民语》就是这方面的民谣:“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篪”[9]2241。在战争中,为什么快马健儿不如老妪吹篪呢?《洛阳伽蓝记》所载缘由是这样的:“(河间王琛)有婢朝云,善吹篪,能为《团扇歌》《陇上声》。琛为秦州刺史,诸羌外叛,屡讨之不降。琛令朝云假为贫妪吹篪而乞。诸羌闻之,悉皆流涕,迭相谓曰:‘何为弃坟井,在山谷为寇也?’即相率归降”[12]209。河间王元琛是北魏臭名昭著的纨绔子弟,曾官拜定州刺史、秦州刺史等职,领兵打仗均以失败告终。任秦州刺史期间,在与羌族战争中采用攻心战,让婢女朝云吹奏《团扇歌》《陇上声》,悠扬的笛声勾起羌族士兵的思乡之情,故纷纷倒戈投降。《杨衒之引秦民语》就是北魏战争经验的总结,出自拓跋鲜卑族元琛,尤为可贵,说明北魏拓跋鲜卑族对汉族文化的精通与灵活应用。

早在远古之时,酒已经进入中国人的饮食之中,成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饮品,举凡生日、节日等喜庆之日均要饮酒,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酒文化。为了节制人们的行为使之符合伦理道德规范要求,儒家尖锐批评“颠覆厥德,荒湛于酒”[14]857的行为,并形成了“饮惟祀”“无彝酒”[15]207、执群饮、禁沉湎的酒德传统。北魏拓跋鲜卑族具有尚武精神,历来颇好饮酒,尤其是武将好饮者甚多。这些人任侠好酒,往往会耽误大事。如古弼是世祖朝英勇骁战的将军,延和元年(432)在对北燕的战争中因醉酒贻误战机。“弼部将高苟子率骑冲击贼军,弼酒醉,拔刀止之,故文通得东奔。将士皆怨弼不击。世祖大怒,徵还,黜为广夏门卒”[10]690。在北燕军队节节败退之际,古弼酒醉,制止了部将高苟子乘胜追击的请求,导致国主冯文通逃脱,被世祖贬为守门卒。为了改变这种不良嗜好,北魏多次发布禁酒令,如“恭宗监国……禁饮酒、杂戏、弃本沽贩者”“(太安)四年春正月丙午朔,初设酒禁”[10]116等。孝文帝朝,高允上《酒训》述说饮酒之危害,为了增强说服力,引用谣谚“其益如毫,其损如刀”[9]2243。高允解释其意为“言所益者止于一味之益,不亦寡乎?言所损者夭年乱志,夭乱之损,不亦夥乎?”[16]3656谣谚运用比喻的手法揭示饮酒对人的益处如毫毛般可以忽略不计,其害处如刀刺一般,醍醐灌顶,发人深省,让人们自然而然地远离饮酒。

北魏后期,朝政日非,权臣当道,皇帝成为傀儡,国家政权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许多谣谚预示了这样的末世景象。《洛中童谣二首》反映了尔朱彦伯的悲惨结局以及北魏政出他人的局面:“三月末,四月初,杨灰簸土覔真珠”“头去项,脚根齐,驱上树,不须梯”[9]2232。“头去项”指尔朱彦伯之死,“长孙承业等启陈神武义功既振,将除尔朱。节闵令舍人郭崇报彦伯知,彦伯狼狈出走,为人所执。寻与世隆同斩于阊阖门外,县首于斛斯椿门树,传于神武。先是洛中谣曰:‘三月末,四月初,扬灰簸土覔真珠。’又曰:‘头去项,脚根齐,驱上树,不须梯。’至是并验。”[17]1767尔朱荣死后,尔朱家族内讧,尔朱世隆欲立前废帝元恭,尔朱度律想要推举元宝炬为帝。尔朱彦伯居中调节,最后拥立元晔,尔朱彦伯因功位登司徒。高欢率兵讨伐尔朱家族,尔朱彦伯仓皇外逃,后为高欢军队俘获,与尔朱世隆一起被杀。歌谣“三月末,四月初,杨灰簸土覔真珠”指永安三年(530)尔朱家族对北魏皇帝的选择,“头去项,脚根齐,驱上树,不须梯”指尔朱彦伯和尔朱世隆被杀后头悬斛斯椿门树的事实。《孝明时洛下谣》“铜拔打铁拔,元家世将末”[9]2231反映了北魏末年军阀混战、皇帝废立由人的局面。“铜拔”谓贺拔岳,“铁拔”指北魏皇室。武泰元年(528),尔朱荣任命贺拔岳为前军都督,挥师洛阳,发动河阴之变,大肆屠杀朝臣,奉元子攸为帝,是为孝庄帝。“神武之入洛也,尔朱仲远部下都督桥宁、张子期自滑台归命,神武以其助乱,且数反覆,皆斩之。斛斯椿由是内不自安,乃与南阳王宝炬及武卫将军元毗、魏光、王思政构神武于魏帝。舍人元士弼又奏神武受敕大不敬。故魏帝心贰于贺拔岳。初,孝明之时,洛下以两拔相击,谣言曰:‘铜拔打铁拔,元家世将末。’好事者以二拔谓拓拔、贺拔,言俱将衰败之兆。”[18]9孝庄帝即位之后,依靠温子升等谋士,杀掉尔朱荣。贺拔岳乘势反戈,支持孝庄帝对抗尔朱家族势力。继而尔朱兆攻入洛阳,杀死孝庄帝,拥立元晔为帝,贺拔岳被任命为骠骑大将军。永熙元年(532),高欢从晋阳南下击败尔朱兆,立元修为帝,是为孝武帝,加封贺拔岳为关中大行台。孝武帝暗中命贺拔岳杀死高欢,高欢意欲除掉贺拔岳,后终为高欢部下所杀。不久,孝武帝亦为高欢所弑。《孝明时洛下谣》反映了贺拔岳与北魏皇室之间的恩怨情仇,以及北魏末年的血雨腥风。《洛中童谣二首》和《孝明时洛下谣》均说明北魏末年皇帝沦为玩偶,朝廷成为实权派的角斗场,国家灭亡景象渐趋明朗。

综上所述,北魏歌谣反映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为后人了解北魏国家提供了别样解读。同时也反映出普通民众对国家大事的极度关切,以及强烈的使命感。

二、品评人物

人物品评自古有之,到东汉时期蔚然成风。魏晋时期,伴随着人物品评之风的盛行,谈玄说理成为一时之风尚,玄学也就应运而起。北魏继承了汉魏风尚,人物品评之风盛行。据不完全统计,《魏书》中出现的人物品评的材料多达1 283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北魏也是中国文化史上品评人物的高峰。李泽厚先生认为,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评主要从“重才情、崇思理、标放达、赏容貌”[19]87等几个方面入手。北魏人物品评与此略有不同,大多注重行为的品评,表达了人民对真善美的赞扬、对假丑恶的憎恶,从中可窥见时人的价值观。

赞美人物的德、才品质。继承东汉以来品评人物德、才的标准,倡导德才兼备的人格范式。中国传统文化十分强调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将“立德”置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重视人的道德品质的养成。《荀子·不苟》就提出“养心莫善于诚,致诚则无它事矣”[20]46。《礼记·大学》亦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1]1673,均强调道德修养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建安十五年(210),曹操为了完成统一天下的雄心大志,发布了“唯才是举”的求贤令,嗣后“才”始为人们所看重。所谓“才”,包括政治才能、论辩才华、文艺才能、才气风姿等内涵。北魏谣谚继承了这种品评风尚,从德、才二个方面品评人物。《时人为安丰中山济南三王语》是对元延明、元熙、元彧三人的品评:“三王楚楚尽琳琅,未若济南备圆方。”[9]2235据《魏书·元彧传》云:“尚书郎范阳卢道将谓吏部清河崔休曰:‘三人才学虽无优劣,然安丰少于造次,中山皂白太多,未若济南风流沉雅。’时人为之语曰……”[10]419卢道将是曹魏时期的政治家卢毓之后,卢毓以清流雅望著称于时。卢道将继承范阳卢氏家风,善于品评人物。卢道将把三王进行了比较,认为安丰元延明行事稳健,中山元熙处事圆滑,济南王元彧风流沉雅。此评已出,在社会上广为传播,方有此谣谚。“三王楚楚尽琳琅”言元延明、元熙、元彧衣冠楚楚,均是国家优秀的人才。“备圆方”指为人正派,与“风流沉雅”涵义略同。此则谣谚对元延明、元熙、元彧三人的评价,着重于其品德修养。又如《同门生为李谧语》是品评李谧文艺才能:“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9]2236《魏书·李谧传》云:“少好学,博通诸经,周览百氏。初师事小学博士孔璠。数年后,璠还就谧请业。同门生为之语曰……”[10]1932李谧初事于孔璠为师,数年后学业增长很快,孔璠反而向李谧请教学问。“青成蓝,蓝谢青”化用《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20]1成句,用以说明李谧和孔璠关系的前后变化。“师何常,在明经”,这里的“明经”并不是选举官员的科目,而是洞明经学,意谓只有精通经学者方为人师,而非资历深浅。再如《时人为祖莹袁翻语》品评其才气风姿:“京师楚楚,袁与祖。洛阳翩翩,祖与袁。”[9]2236《魏书·祖莹传》云:“莹与陈郡袁翻齐名秀出,时人为之语曰……”[10]1799祖莹与袁翻是北魏后期显贵,祖莹官至仪同三司,进爵为伯;袁翻官至中书令。二人均以才学显于世,是北魏后期儒学家和文学家。袁翻曾被肃宗、灵太后称之为北魏杜预。祖莹有文集流传于世,袁翻所著文笔百余篇,袁翻《思归赋》是北魏抒情小赋中名作。谣谚评价祖莹、袁翻时用“楚楚”“翩翩”二语,意为衣冠楚楚、风度翩翩,状其情态风姿。

对官员劣行的善意婉讽。北魏在太和八年(484)才开始实施俸禄制,此前官员的生活来源主要依靠国家供给。“太和八年以前虽然百官无禄,但官吏的身粮、官服大体上由官司提供,类似于近世所谓供给制”[22]。所谓“供给制”,是国家根据官员的军功等级所提供的赏赐。这种赐物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许多官员通过搜刮掠夺、经营谋利等不同方式自行解决生活问题。在这种情形下,贪污之风盛行。孝文帝推行俸禄制,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贪污腐败之风。但自孝文帝之后,国家财政收入逐步放缓和监察机制不力,贪污之风并没有有效遏制,反而愈演愈烈。北魏部分谣谚对官员的贪污行为进行了讽刺。如《咸阳宫人为咸阳王禧歌》是对咸阳王元禧贪婪弄权而致身败名裂的讽刺,“可怜咸阳王,奈何作事误,金床玉几不能眠。夜踏霜与露,洛水湛湛弥岸长,行人那得渡”[9]2229。元禧是左昭仪冯氏的儿子、孝文帝元宏的弟弟。为了巩固冯氏家族在北魏的地位,文明太后冯氏曾有意废除孝文帝元宏,而另立元禧为帝。元宏亲政后,元禧官至侍中、太尉,是太和年间权倾朝野的实权派。元宏临终之际,遗命元禧辅政,后因谋反为世宗元恪赐死。元禧一生贪婪成性,史载“高祖笃于兄弟,以禧次长,礼遇优隆,然亦知其性贪,每加切诫,虽当时遵奉,而终不改操……及高祖崩,禧受遗辅政。虽为宰辅之首,而从容推委,无所是非,而潜受贿赂,阴为威惠者,禧特甚焉……禧性骄奢,贪淫财色,姬妾数十,意尚不已,衣被绣绮,车乘鲜丽,犹远有简娉,以恣其情。由是昧求货贿,奴婢千数,田业盐铁遍于远近,臣吏僮隶,相继经营”[10]537。元禧由最初贪婪物质享受到最后垂涎皇权,其性格决定了人生悲剧。《咸阳宫人为咸阳王禧歌》讽刺其一生行为与处事,歌谣借“霜”“露”“水”等意象,表现了浓重的感伤意味。又如《时人为李崇元融语》亦是对李崇、元融贪婪性格的讽刺,“陈留章武,伤腰折股。贪人败类,秽我明主”[9]2235。陈留,指陈留公李崇;章武,是章武王元融。“伤腰折股”,意谓李崇和元融背负宣武灵皇后胡氏赏赐布绢过多而伤及自身,李崇扭伤了腰,元融伤了大腿。《魏书·宣武灵皇后传》云:“后幸左藏,王公、嫔、主已下从者百余人,皆令任力负布绢,即以赐之,多者过二百匹,少者百余匹。唯长乐公主手持绢二十匹而出,示不异众而无劳也。世称共廉。仪同、陈留公李崇,章武王融并以所负过多,颠仆于地,崇乃伤腰,融至损脚。”[10]338-339根据朱大渭先生考证,北魏官员年俸,五品257匹,从五品192匹,六品160匹,从六品128匹,七品96匹[23]。“过二百匹”是五品官的俸禄,“百余匹”是六品官的俸禄。陈留公李崇、章武王融俸禄肯定超过了200匹。他们为了布绢伤腰、损脚,完全是出于贪婪的本性。《时人为李崇元融语》不仅描绘了他们的本性,而且用“贪人败类,秽我明主”表达了人们的愤慨与鄙弃。因此,这类谣谚既是对官员的品评,同时也是对这种丑恶行为的揭露。

讴歌正直廉政的官员。任何时代都不乏有才干的官员,北魏也不例外。现存谣谚有许多篇赞美这些官员,表达了对他们的钦慕与尊重。《贼为杨津语》是对北魏末年英雄善战的杨津的赞颂:“不畏利槊坚城,唯畏杨公铁星”[9]2239。北魏后期,六镇起义,杨津被派往定州(今属河北)防御义军。在对杜洛周的战争中,勇猛善战,威慑敌军。“时贼帅薛修礼、杜洛周残掠州境。孤城独立,在两寇之间。津贮积柴粟,修理战具,更营雉堞,贼每来攻,机械竞起。又于城中去城十步,掘地至泉,广作地道,潜兵涌出,置炉铸铁,持以灌贼。贼遂相语曰:‘不畏利槊坚城,唯畏杨公铁星。’”[10]1298杨津修城墙,挖地道,用铸铁浇灌来犯之敌,敌人闻风丧胆。《贼为杨津语》是对杨津的赞美,反映民心向背,毕竟在北魏后期像杨津这样的官员是少有的。又《祖珽引魏世谣》是对清河太守宋世良善于理政的赞颂:“宁度东吴会稽,不历成公曲堤”“曲堤虽险贼何益,但有宋公自屏迹”[9]2232。宋世良是北魏敬宗朝功绩卓著的地方官员,他明察案情,处事谨慎,是北魏末年难得一见的好官。据史载“郡东南有曲堤,成公一姓阻而居之,群盗多萃于此。人为之语曰:‘宁度东吴会稽,不历成公曲堤。’世良施八条之制,盗奔他境。人又谣曰:‘曲堤虽险贼何益,但有宋公自屏迹。’”[24]942这二则谣谚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宋世良治理清河前后的不同情形,讴歌了其吏政才华。

北魏人物品评继承汉魏以来风尚,以德、才标准品评人物,同时善意婉讽官员劣行、讴歌官员正直廉政,体现出时代发展赋予品评人物的新风尚。

三、风景农事

北魏时期,出现了郦道元《水经注》和贾思勰《齐民要术》两部著作。《水经注》是以东汉桑钦《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中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齐民要术》总结了六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与其内容相联系,郦道元《水经注》引用了许多谣谚以描绘景色之美,贾思勰《齐民要术》引用了许多谣谚以述农业生产。

郦道元《水经注》保存了大量歌谣谚语,已经引起学术界关注(1)参看论文:陈桥驿《〈水经注〉的歌谣谚语》(《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2期),张鹏飞《天籁自鸣、直抒己志——简析〈水经注〉质朴简约之歌谣谚语》(《许昌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晁冬梅《〈水经注〉汉魏歌谣谚语研究》(《美与时代下》2018年第8期)。。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魏诗》收录了郦道元《水经注》中六首歌谣谚语,描绘了水边风景之美。《湘川渔者歌》描绘了湘江蜿蜒曲折之貌:“帆随湘转,望衡九面”[9]2230。南岳衡山景色秀美,祝融峰之高,水帘洞之奇,方广寺之深,藏经殿之秀,被誉为衡山四绝。乘船观赏衡山,让船帆随着湘江的水不断翻转,顺江而下,能够9次看到衡山。仅仅八字,衡山之高、湘江之曲,尽见于眼底。《郦道元引橘洲谚》描绘湘江夏天水涨的情形:“昭潭无底橘洲浮”[9]2241。昭潭,是湖南长沙南湘江中的旋潭,深不可测,有无底潭之称,因东岸有昭山,故名昭潭。橘洲,原为湘江中因激流回旋、沙石堆积而成的岛屿,由桔洲、织洲、誓洲、泉洲4岛组成,因盛产橘子,故称橘洲或橘子洲。“昭潭无底橘洲浮”谣谚写夏天湘江水涨时昭潭深不可测,浩荡的江水淹没了岛屿,只有橘子洲浮出水面。《郦道元引涝滩净滩谚》描绘汉水流域风光:“冬涝夏净,断官使命”[9]2242涝,指涝滩,位于汉水流域的东部,是陡河南源与汉水交汇处。冬季汉水水位降低,河滩露出且滩间多石,故而称之为涝滩。净,净滩,位于汉水流域涝滩之东,夏天水流湍急,形成了众多漩涡,行旅到此心惊肉颤,如断官催命一般。仅仅八字,尽现汉水冬、夏两季不同情形。《郦道元引俗谚论清泉河》“高粱无上源,清泉无下尾”[9]2242。高粱河源自哪里?历来记载不一,有黄河和潞水两种不同的说法。其水流涓涓、清澈见底,故有“无上源”之说。清泉河水流细小,水中的小石头依稀可见,缓缓而流,不快不慢,至潞州后分为无数支流,更加散漫难寻,消失在洼地和泊淀之中,故曰“无下尾”。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所采录之歌谣谚语大多质朴无华,直叙其事,短短几个字就可描绘山水风景之美,其语言之表现力足让人叹服。

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一部综合性农学著作,系统地总结了6世纪以前黄河中下游地区劳动人民农牧业生产经验、食品的加工与贮藏、野生植物的利用,以及治荒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被誉为“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书中收录了许多与农业有关的歌谣谚语,现代学者已经初步进行了研究(2)参看论文著作:缪启愉《〈齐民要术〉谚语解释问题》(《中国农史》1985年第6期),缪启愉《再说〈齐民要术〉谚语》(《中国农史》1986年第6期),张允中《〈齐民要术〉谚语三则释义管见》(《中国农史》1993年第2期),倪根金《〈齐民要术〉农谚研究》(《中国农史》1998年第4期),田冲《〈齐民要术〉中的谚语研究》(《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葛能全《〈齐民要术〉谚语民谣成语典故浅释》(知识出版社1998年版)等。。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北魏诗》收录了贾思勰《齐民要术》5首歌谣谚语,涉及到农事诸多方面。《贾思勰引谚论力耕》说明农耕的重要性,“智如禹汤,不如常耕”[9]2243。 “禹汤”,指大禹和商汤。贾思勰认为,即使像大禹和商汤那样富有智慧的人,也不如经常从事耕作的农夫获得的经验。《齐民要术序》云:“自天子以下至于庶人,四肢不勤,思虑不用,而事治求赡者,未之闻也……不耕不食,安可以不自力哉……谚曰:‘智如禹汤,不如常更。’是以樊迟请学稼,孔子答曰:‘吾不如老农。’然则圣贤之智,犹有所未达;而况于凡庸者乎?”[25]3-5在此,贾思勰非常重视从实践中获取真知。《贾思勰引谚论力耕》这则谚语,强调了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更深层次则有“实践出真知”的萌芽。《贾思勰引谚论种谷树木》申述植树的重要性。“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9]2243。通过“一年”与“十年”这样时间跨度悬殊对比,说明植树比种谷重要的道理。“且天子亲耕,皇後亲蚕,况夫田父,而怀窳惰乎?李衡于武陵龙阳泛洲上作宅,种甘橘千树……吴末,甘橘成,岁得绢数千匹……樊重欲作器物,先种梓漆,时人嗤之。然积以岁月,皆得其用……此种殖之不可已已也。谚曰:‘一年之计,莫如种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此之谓也。”[25]10-11李衡种橘、樊重种梓漆两个事例,有力地论证了种植的重要性。《贾思勰引谚论锄地》论述锄地的重要性,“锄头三寸泽”[9]2244。“泽”,指雨、露。“锄头三寸泽”意谓锄地及时,而且要多锄地。《齐民要术》云:“又锄耨以时,谚曰‘锄头三寸泽’,此之谓也。尧汤旱涝之年,则不敢保。虽然,此乃常式。古人云‘耕锄不以水旱息功,必获丰年之收’”[25]5。及时锄地和拔草,即使大旱之年也可获得粮食丰收。《贾思勰引谚论养牛马》论述喂养牛、马要适时,“羸牛劣马,寒食下”[9]2244。瘦牛、孱弱的马过不了寒食节就会死了。《齐民要术》云:“服牛乘马,量其力能;寒温饮饲,适其天性;如不肥充繁息者,未之有也。谚云‘羸牛劣马,寒食下。’务在充饱调适而已。”[25]493-494牛、马都要喂饱,并依照节令适时调整,否则就会死去。《贾思勰引河西语》说明西域东墙食物价值,“贷我东墙,偿赏我田粱”[9]2244。东墙,亦即东蘠、沙蓬,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由基部分枝,坚硬,具条纹。叶披针形至线形,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种子可食,也可榨油。《齐民要术》云:“《广志》曰:‘东墙,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幽、凉、并、乌地。’河西语曰:‘贷我东墙,偿赏我田粱。’《魏书》曰:‘乌丸,地宜东墙,能作白酒。’”[25]1021东墙是来自西域草本植物,可酿酒、榨油,也能够食用,故愿意种植东墙,以弥补田地收入之不足。贾思勰《齐民要术》5首歌谣谚语是对农业生产经验的概括总结,对于农作物种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综上所述,对国家政治生活的极度关切、品评人物、风景农事这三类谣谚,反映了北魏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犹如一幅社会生活风情画,在艺术上呈现出朴素稚嫩的特点。李巍曾对《左传》《史记》《汉书》《后汉书》4部著作中所收谣谚句式字数类型进行统计,发现:四言、五言、杂言谣谚比例在下降,七言谣谚比例在攀升[26]。这种统计是真实可信的,说明谣谚与文学演进是同步的。在现存54首谣谚中,七言谣谚仅9首,占17%;五言12首,占22%;四言19首,占35%,这说明北魏谣谚是以四言为主体,明显滞后于谣谚与文学的发展态势。语言上极为质朴,甚至出现口语与俗语,也不讲求艺术技巧,仅用对比、排比等简单的修辞。这些在艺术上的朴素稚嫩,说明北魏谣谚仅追求表达清楚,是儒家“辞达而已”[27]137文学思想的延续。

猜你喜欢
品评
谈国画品评中的“神品”“逸品”之别
第八次全国优良食味粳稻品评结果报告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纯牛奶中感官品评研究进展
色相、心相与舞台造型——民国京剧批评中的“扮相”品评
初中语文课堂朗读教学策略探究
直面文本,打开生命阅读的起点
也说中学语文“散文阅读”中的审美教学
让学生在个性体验中学习数学
浅论中国画的品评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