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莲
古诗文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精髓和瑰宝,是民族语言薪火相传的精品和精华,是炎黄文化的一张光鲜亮丽的金名片,更是孩子学习民族语言、传承民族文化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古诗文历来是小学语文教材的核心组成部分,自2019年起,全国中小学统一使用 “人教部编版”教材,小学语文教材共编入古诗文131首,占全部教材内容的31.6%,且均为历朝历代名家名篇。选入小学教材的古诗文题材非常丰富,有咏史怀古的、边塞征战的、山水田园的、思乡怀远的、赠友送别的,等等。选入小学语文教材的古诗文无不体现出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形象美、意境美、情感美、思想美和文化美。古诗文篇幅短小,用字考究,用词精准,有较强的概括性和抽象性,小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古诗文时,只有引导学生穿越语言文字的“山重水复”,才能见到思想感情的 “柳暗花明”。
在中国古代文人中,集 “诗” “书” “画”大成者于一身是他们追求的至高境界,因此,有很多古代文人既是诗人、书法家,还是画家。 “诗”“书”“画”三者相融相通,好比 “兄弟姐妹”,特别是 “诗”和 “画”关联更加密切,好比 “孪生兄弟姐妹”。 “诗”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画”是用线条色彩来表达思想情感的,正所谓“诗是无形画,画为有形诗。”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轼在评价王维的山水诗作品时,在 《东坡题跋·书摩诘 〈蓝田烟雨图〉》中写道:“味摩诘 (王维)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在生活中,大家也经常可以看到,在一些绘画作品上,除了绘画的具体内容外,在空白处的合适位置,有的作者还会配上一些诗句,诗咏画,画 “解”诗,完美融合、彼此相映、相得益彰、交相生辉,共同组成完整的绘画作品。可见,绘画和诗词神韵相通、息息相关、联系密切。
在古诗文教学中,笔者充分利用 “诗”与“画”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品美文、悟美境、绘美景。笔者通常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古诗:一是师生共同 “解”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形态美。教材中的古诗都配备了插图,旨在让学生通过插图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诗境。在教学古诗时,笔者充分注重发挥教材插图的作用,引导学生通过插图解读诗文。比如,唐代诗人王之涣 《登鹳雀楼》是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内容。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在引导学生学习这首诗时,在学生熟读课文、初步理解诗文大意的基础上,笔者没有直接讲解古诗的具体意思,而是首先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让学生说出看到了怎样的景物,学生们纷纷回答, “看到了西坠的落日、夕阳余晖下绵延不断的群山、滔滔河水流向天的尽头、诗人站在黄鹤楼上”,等等,在学生初步读懂画面内容后,笔者又问: “同学们,如果你是诗人,看到了这样壮观的美景,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学生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插图的景象,这个过程既是学生 “解画”的过程,也是学生感悟诗境的过程,更是学生发现形态美的过程。见多数学生只是从静态描写的角度来叙述画面,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说:“看着壮观的画面,听着同学们的描述,我仿佛听到黄河奔腾的景象、咆哮的轰鸣,听到了诗人发自内心的慨叹,真的很想看到更多更美的景色啊!怎么办呢?”学生们齐诵: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笔者说:“对了,登高才能望远。这首诗就是因为有了这两句,才被人们广为传诵。上节课,我们介绍了诗人王之涣以及他创作这首诗的背景。这两句诗,表面上看是诗人在讲看景,实际上还有更深的含义,谁能说说你的理解?”学生们又各抒己见,热烈地讨论起来,得出了 “望远必须登高”“更广的视野来自更高的站位”“更大的成功来自于更大的努力”等道理。二是教师示范作画,让学生感悟古诗文的用词美。就是教师依据古诗文的“意”和 “境”,结合学生的理解能力,采用范画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古诗文。比如,在教学 《小儿垂钓》时,为了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 “怕”,笔者用简笔画,勾画出 “小儿垂纶”的场景,我刻意把“稚子”的眼睛画得圆圆的,叉开五指示意禁声的手画得有点夸张,以体现 “小儿”焦急、担心、害怕和急于制止过路人发声问路的心理,用直观的形态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了 “怕”的内涵。三是师生共同作画,让学生感受画面美。比如,在教学 《望庐山瀑布》时,在学生初步了解诗意的基础上,笔者对学生说: “这次咱们共同根据诗意作画,老师先勾勒出画面的大体轮廓,然后大家说,老师画。”笔者边提要求,边利用电子白板快速画出俯看庐山瀑布的画面,还没等我勾勒完,有的学生就提出了异议:“李老师,我认为作者写这首诗时,应该是站在庐山下仰望瀑布时所作,您作画的视角不对。”给这名学生肯定的评价后,笔者又勾勒出仰视瀑布的画面,并引导学生说: “画面上,还需要加上什么,修改什么?”学生们纷纷回答:“因为是 ‘飞流直下’,所以画出下泻的瀑布要 ‘直’而有力。”“诗中有 ‘三千尺’ ‘紫烟’,所以在庐山的山峰上画得要高,还要画上紫色的云雾……”笔者就按照学生的意思作画、改画。这样,就把作画的过程转化为学生理解古诗文的过程,感受庐山瀑布画面美的过程。四是学生自主作画,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美。比如,在教学 《咏柳》时,笔者让每名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意的理解作一幅画,并让学生说出自己作画的依据和想法,接着展示、交流、修改,这样,学生就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加深对春柳绿、春意浓、春天美的理解。
无论是古诗文还是现代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创设意境来传情达意的,然而,两者在意境创设上有着很大差别:一是古诗文意境之于现代文学作品意境少直观而多含蓄。现代文是 “话”,接近口语,深入浅出,简洁明了,一读就懂,其创设的意境大多是比较直观地呈现在 “众目睽睽”之下,或者只要稍加推敲,便可直接 “入境”;古诗文是 “画”,其创设的意境较为含蓄隐晦,需要反复吟咏、仔细推敲、慢慢咀嚼,方可 “见其言,品其味,入其境”。二是古诗文意境之于现代文学作品意境少具体而多抽象。现代文创设的意境大多是按照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平铺直叙,且较为形象、生动,可感性强,容易让人身临其境;古诗文描述的意境相对抽象,可感性相对较弱,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三是古诗文意境之于现代文学作品意境多跳跃而少承接。现代文无论采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中的哪些表达方式,都有直观性、具体性和承接性;古诗文用词讲究的是精、要、雅,诗人往往是从某一视角截取几个不连贯的 “镜头”,综合表意、节奏、韵律等多种因素,采用跳跃性的语言,创设出一种 “情在景内,意在言外”的情境。打一个比方,现代文的意境是 “苹果”,可以直接 “咬到”,古诗文的意境是 “核桃”,撬开 “外壳”方能 “吃到”。
意境是诗人对自我经历、体验、感受的淬取、提炼和加工,创设的是一种集生活图景、情感思想融为一体的艺术境界。在引导学生学习古诗文时,教师应采用灵活的教法,引导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领会古诗文的意境。比如,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诗人刘长卿以不加渲染的笔墨、朴素简练的文字、清新淡雅的风格,为我们呈现出一幅 “风雪寒山夜归图”。为了引导学生克服语言跳跃性大,各个 “画面”距离 “远”,各诗句之间逻辑关联弱等学习困难,准确理解诗意,体会诗中的悠远的意境和无穷的韵味,笔者提出如下三组问题,第一组问题:诗人是通过哪两种感官来写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的?这样写的原因是什么?第二组问题:诗人在 “日暮” “苍山” “天寒”和大雪纷纷的环境中艰难跋涉,彼时彼刻他的境遇怎样?内心感受怎样?他最期望的是什么?当他发现 “白屋”的时候,心情会发生怎样的变化?第三组问题:听闻犬吠,当茅屋主人发现诗人来投宿时,可能与诗人进行怎样的对话?当主人热情接待诗人时,诗人内心又会有怎样的感受?通过这样的启发,学生通过想象就会 “进入”诗中描写的意境,然后让学生 “演诗”,加深理解这首诗所蕴含的意境。再如,在学习 《游子吟》时,笔者是这样引导学生体会诗的意境的: “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神圣的爱。每一位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总是围绕在自己的身旁,自己时时都能看到心爱的孩子,然而,孩子必定要有自己的事业,每一位母亲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走出去,开创一片天地,成就一番大业。诗中描绘的就是一位母亲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制衣服的场景。请同学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当时可能会是怎样的一个场面呢?”一名学生说:“在一铺不大的炕上,儿子在灯下看书,母亲也借着微弱的灯光为即将远行的儿子缝衣服。”一名学生说:“儿子明天就要离家远行,灯光下,母亲细细地打量着儿子,当她发现儿子的衣服有破损时,马上拿出针线,在儿子身上用心地缝补起来。”还有一名学生说:“油灯下,母亲默默地一针一线为孩子缝制着新衣衫,儿子深情地看着母亲,他决心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干出成绩,回报母亲……”尽管学生们想象的情境不同,但是他们都正在走进诗中描述的意境。
诗乃情之 “躯”,情为诗之 “魂”。每一首古诗文都饱含着诗人的浓厚情感,比如,陆游的 《示儿》表达的是爱国爱家情,林升的 《题临安邸》表达的是忧国忧民情,王维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表达的是思乡念友情,等等。我国自古就有“情动而辞发”之说,可见, “情”是 “诗”的“种子”, “诗”是 “情”的 “果子”,没有 “情”就没有 “诗”。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实现与诗人情感的 “对接”。我经常采用的方法:一是以景引情。寓情于景是诗人的常用手法,所以笔者经常采用由景引情的方法展开教学。比如,孟浩然的 《春晓》,看上去,每句都是写景,没有一句直抒情怀,细细咀嚼,却无一句不在表达诗人的喜春、惜春、爱春之情,可以说是句句都在抒情,因此,在教学这首诗时,笔者先引导学生通过对 “春眠”“啼鸟”“风雨”“花落”等词语内涵的理解,通过对 “不觉” “知多少”等词语情感色彩的理解,再现诗人描绘的 “春景图”,再结合这幅 “春景图”让学生体会、把握诗人对春的特殊感受和情怀。二是以曲引情。古诗文是文字的音乐,以韵吟之,方得其妙。在学习古诗文时,笔者经常播放与古诗文意境相通的乐曲,创设特定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助力学生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比如, 《咏柳》一诗,诗人贺知章采取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以 “春柳”见 “春天”,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之情。在教学这首诗时,笔者让学生在 《春天真好》这首优美、柔和、舒缓的歌曲中,进入对古诗文学习、理解,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的思维随着音乐,仿佛置身于一个暖风轻拂、柳丝轻舞、燕子呢喃的春天的美景之中,很多学生都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啊,春天真是太美了!”三是以读引情。俗话说 “三分诗七分读”。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
”古诗文学习更是如此,读是学习古诗文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读不仅仅可以把文字符号转化为声音,更主要的是可以把 “平面”的诗转化为 “立体”的诗,把 “静止”的诗转化为 “灵动”的诗,把 “平淡无味”的诗转化为 “有血有肉”的诗,可见,读是学习古诗文 “入诗、入境、入情”的 “高速公路”。教师应把读作为教学古诗文的一条主线,引导学生通过默读、领读、对读、引读、诵读、分角色读等多层次、多形式、多路径的阅读方式,反反复复地读,咬文嚼字地读,入境入情地读,声情并茂地读。在阅读中,不仅要让学生读准字音,把握声调节奏,而且要让学生读出语气和语势,体会语境语感,进而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在自然而然中,在润物细无声中,读懂本意,读出意境,读出情感,达成学习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