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瑶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语文学习不仅是简单的语言操练,还是复杂的语言运用。复杂、真实、有生活意义的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和表现的载体[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把普通的操练性语文学习转变为真实、富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得到了小学语文教师的青睐。伴随着核心素养理念的落实,我们对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应有新的思考。
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传统学习方式以单一的语言操练为主。比如汉字书写、词语解释、造句、段落朗读、名篇背诵、作文等。这些学习形式可以扎实地打牢学生的语文基础。但是为了提升能力,激发兴趣,学校、教师、家长也会增加一些比较复杂的学习方式,比如演讲比赛、专题辩论、戏剧表演、情况说明、活动安排等。因为这些活动与实践结合,我们习惯上把它们称作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这种学习的实践性可以表现在多种语文知识,如字音、字形、字义、词义、篇章等知识的实际运用上;表现在听、说、读、写、辩、译等能力的实际运用上;表现在语文、数学、英语、化学、历史、地理学、生物学等学科内容的共同学习上;表现在学生、老师、家长等人的共同参与上。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体现出这样四个特点: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学习方式上。学生在学习方式上选择的自由度更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选择自己的学习方式。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更强调学习和实践相结合。学习更具有社会性,学习的结果更多指向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往往由众多的学习者共同完成。这些学习者可能属于同一个班级,也可能分属于不同班级,甚至分属于不同学校。有时候可能还有教师、家长、工人、农民等其他行业人员的参与。这也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社会性的表现。
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需要学生的智力参与,也需要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是学生情感、态度、意志、精神、价值观等多要素的综合。
虽然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上述特点,但有一个中心是不能偏离的,即不能脱离语文而存在。应用的语言是语文,活动的支持是语文,活动的线索是语文,活动的主要目标是学生的语文学习。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社会培养更多具有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广大中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必要性是由语文课程性质决定的。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一个基本特点,即学生需要利用语文知识、语言能力、语言形式去交流、去沟通、去理解、去思维、去完成任务。所以语文不单纯是需要学生学习的知识,还是学生需要去应用、去提高的工具。只有在不断的学习和运用中,学生的语文知识才能掌握得更牢固,更广博,语言能力才更强,更具有实践意义。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另一个基本特点,它负担着学生的品德培养、情感历练、性格锻造、品质提升等任务,即人的建设。语文学习的过程既要实现学生自我成长,也要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生命力。
基于小学生乐于比赛、乐于竞争、乐于受到表扬的特点,可以开展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有:成语背诵比赛、歇后语积累比赛、格言警句记忆比赛、古诗词背诵比赛、长文速读比赛等。语文学习竞赛活动,不拘时间、不拘地点、不拘对象,不拘形式,重在参与,辅之以评比。学生准备比赛是知识积累的过程,参与比赛是能力提升的过程,观赏比赛是水平评价的过程,活动总结则是语文学习提升的过程。
小学生不怯场,敢表现,可以利用他们这个特点多设计一些表演类的活动。最能同语文课本相联系的活动是课本剧表演。在学习了情节丰富、角色多样的课文后,组织同学表演课本剧。小学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课文,比如 《两小儿辩日》 《愚公移山》《半截蜡烛》 《小露珠》等。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深化对课文的理解,增强自信心和应对学习困难的勇气。
把游戏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来巩固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组织学生猜字谜、猜灯谜、成语接龙、用找朋友的形式组词造句。教材中有 《黄山奇松》《烟台的海》《九寨沟》《庐山云雾》等有关景色的课文。教师可以设计 “我是小导游”的游戏。让一部分学生做导游,介绍课文中的景点,其他同学做游客,可以向导游提问。小导游们可以选择课文中提到的景色,也可以介绍自己当地的某些景点、某个小区,甚至自己的学校。在景色介绍中,学生兴趣盎然。因为有了课文学习的铺垫,学生的语言不再贫乏。在介绍自己家乡时,因为有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和技巧,也能做到逻辑清晰,语言华美,让小游客们身临其境一般。
现在的小学生,知识面比较广,自尊心比较强,乐于表现,总有不服输的劲头。教师可以利用学生这一特点,准备一些话题,让他们展开辩论,在辩论中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辩论的议题可以结合课本。比如学了 《两小儿辩日》,就让学生辩一辩,到底是早晨的太阳远,还是中午的太阳远。学习了 《愚公移山》,就让他们辩一辩,到底搬山好,还是搬家好。也可以脱离课本,就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辩一辩:课后作业多好还是少好,老师是严厉点好,还是温柔点好。为了让辩论更有质量,可以在辩论前发布辩题,让学生选择自己的辩论观点并自己组队,查找论据,组织语言。辩论的准备过程也是学生材料搜集能力、论文写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锻炼过程。在辩论中也要做好管理和指导,避免学生无论据的狡辩和假逻辑的诡辩。
小学生审美能力和文章鉴赏能力还不足,所以多举办些赏析型的学习活动很有必要。可以请在古诗词上有造诣的教师,或者擅长古诗词朗读的同学,为同学们示范朗读,让学生了解古诗词的韵律、节奏、平仄、情感。在现代文阅读中,也可以结合课本内容开展专题赏析活动。比如把课本中景色描写的文章集中在一起鉴赏,把人物描写的文章集中放在一起鉴赏等。也可以把学生的优秀作文统一展现出来供鉴赏。这种鉴赏虽然水平不是很高,但是比较接地气,有利于学生之间互相借鉴,共同促进。
上述活动形式都是比较单一的,其实很多类型的学习活动可以糅合在一起。比如赏析和表演可以融合,游戏和鉴赏可以融合,比赛可以和任何类型的活动融合。多类型融合的活动越多,学生得到的锻炼越多,学生的参与面也越广,参与的积极性也更高,学习后的收获就越大。学校是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渠道[2],可以把传统文化活动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比如中秋节期间开展 “中秋赞月”活动,端午节期间开展 “龙舟歌咏”活动,九月九日开展 “重阳寻亲”活动,清明节期间开展“英雄祭奠”活动。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可以利用民族节日开展语文学习活动。比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等。可以结合国家的一些重大节日开展语言类活动,比如国庆、国家公祭日等。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是由教师来组织的,但是在组织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设计的实践活动既能帮助学生牢固掌握语文基础常识,又能提升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比如为了庆祝学校文化节,学校组织学生绘画展。这个活动通常只重视学生的书画技能,没有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就不能算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要求学生在绘画作品上题诗作赋,在活动表彰上要求学生发言,或宣传自己的作品,或主持串联节目流程,或总结活动成果,这就涉及语言的具体运用,进入语言综合实践活动了。
语言是工具,工具的应用需要训练,所以单一性的语言训练也是很重要的。比如要求孩子抄写所学的汉字、背诵古诗词、用所学的成语造句。这些单一性训练是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成功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要因为课标提倡实践性语言活动,就放弃了这些基础的操练性的活动练习。
小学阶段普遍被认为是发展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3]。围绕课本展开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要尽量围绕教材文本进行,即使多类型综合性语文学习活动,如果能有教材文本做支撑,就可以使语言运用更标准,不流于普通的土语和方言。比如让学生去描写月亮升起,没有课本的铺垫,学生说出的都是又土又白的语言。倘若能够围绕教材出现的 《小小的船》《走月亮》《静夜思》《暮江吟》《月光曲》等课文,那么学生的描写就会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学了 《两小儿辩日》后,加上这样一个思考题:如果孔子来找你帮忙回答问题,你如何帮孔子呢?在讲到 《愚公移山》时,和学生讲,操蛇之神和帝都是想象,如果你是智叟,你会帮愚公移山吗?你会劝愚公搬家吗?
教材中的文章或是和学生的原有认知相契合,让学生欣然接受;或是和学生的原有认知相违背,让他们摇头不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撞击点,设计语言表达类活动,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阐述自己的意见。因为情感的撞击,学生的表达激情澎湃、真实可信,是内心的真实写照。比如 《汤姆·索亚历险记》中汤姆不应该把所获得的财宝上交给国家吗?《金色的鱼钩》中的炊事员为什么会死去,而战士们却活下来?
在听课过程中,经常看见教师鼓励学生发表人生感悟,但是很多感悟非常空洞。因为这些感悟没有文章基础或情感积累,都是些无源之水的情感宣泄,让人感到很假。在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不要强求学生去感悟,要让学生的感悟和文章或材料相结合,凭空的感慨,只能养成虚假的文风和虚伪的做人态度。
教师在活动前一定要做好计划,精心准备,尽量考虑到活动的物质需求,满足学习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特点,结合活动专题,选择适合的角度。但是计划归计划,事情经常不依从计划而发展。教师在计划执行中还要重视学生的生成。在学习活动中,会出现许多突发状况,学生会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学生的有些表达会超越教师的期待,等等。此时教师不要认为这是计划的失败,要把它们当作学生能力生成的新高度。越多的另类,越多的生成,可能反映出学生越高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科学设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充分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小学生多维的语言运用能力,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促进语文教学向纵深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