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研究

2022-03-18 02:45周问红
吉林教育(综合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生命语文课堂教学

周问红

小学语文教学既要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又要充分发挥语文的人文教育作用和功能,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生命教育理念倡导尊重不同学生之间所存在的个体差异,在教学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生命教育的实施,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形成对生命个体的正确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独立、积极、向上的个人人格[1]。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是一种指导学生能够正确认知并面对生命以及生死问题的教育。生命教育的目标与任务是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生命存在的价值,进而使学生对生命给予足够的尊重,帮助学生在生命关系的理解中学会积极健康地生活,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首次明确提出生命教育思想,并且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学校,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进入我国并逐渐得到重视。当前,生命教育已经在我国大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开始参悟生命的道理。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一)开展生命教育能够推动我国素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新课程不断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素质教育水平显著提高。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时刻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在小学素质教育体系中,生命教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要求教师结合学生实际制订生命教育方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学习积极性,通过应用丰富多元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以及正确价值观的塑造。生命教育与小学语文教学充分融合,既可以充分发挥生命教育的人文精神与价值,还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小学语文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还要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使他们在参与生命教育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人生感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推动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个人品格。

(二)开展生命教育能够满足小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需求

小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身体与心理快速成长发展的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尚未成形,生活中的许多行为习惯以及学习中的思维方式还未养成,具有极高的可塑性。因此,在小学这一教育的起步阶段,要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若在小学教育中,教师过于关注学生成绩水平的提高,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素质的培养,将使学生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不仅有可能导致学生成绩出现下降,还会影响到学生全面发展以及健康成长。同时,小学阶段的学生难以有效地分辨各类不良信息以及外部诱惑,若是在小学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开展生命教育,导致学生缺乏生命意识,就可能致使学生出现伤害自身或是伤害他人的情况[2]。开展生命教育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还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而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成长奠定坚实基础。此外,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生命教育还能够使学生的学习压力得到缓解,正确地对待、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思维能力,提高学习的效率与效果。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可行性

相较于其他学科,语文学科所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将语文教学与生命教育进行融合,不仅可以使生命教育的作用、功能与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而且可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可行性主要基于以下两点:

(一)语文学科具备良好的人文教育作用

语文学科具有人文性、综合性的特点,他们是开展生命教育的根本。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升,还要强化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我国语言文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也是我国人民精神与情感表达的载体。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学生能够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学习、创作等方式,充分表达自身的思想与情感,并在学习中获得多方面的感染与感悟。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阶段,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人文素养,开阔小学生的眼界,丰富小学生的思维,在人文素养的熏陶下逐渐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素养,若没有一定的人文素养做基础,就无法与学科中的人文教育进行融合,生命教育就难以顺利进行,无法真正发挥其功能作用。

(二)语文教材蕴含丰富的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

在我国小学语文教材中,无论任何一个版本,都有着丰富的内容,教材中大部分文章都来自古今中外各类型的名篇佳作,其蕴含着古今中外文化精华,既能够实现对学生优良品格的培养,又能够达到陶冶学生情操的目的。因此,小学语文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是确保在教学活动中开展和渗透生命教育的有力支撑。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常见的问题

(一)环境缺失

虽然我国市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升,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精神文明的发展滞后于物质文明发展的现象。当前我国社会中普遍存在着生命意识淡薄的问题,且在青少年儿童群体中尤为明显,学生的责任心缺失,对于生命的意义认知不足,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和困难的时候,部分学生容易表现出极端偏执的思想与行为。

(二)资源缺失

虽然我国小学语文教材蕴含着比较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然而在教材整体内容中并未占据很高的比例,教材中有关生命教育内容在分布、设置上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不合理问题。同时,部分语文教材中蕴含的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内容,有可能偏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且呈现出功利化的趋势与倾向,不利于学生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有效开展。

(三)教学缺失

语文教学中蕴含着丰富且强烈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知生命的价值,进而培养他们正确的生命意识。但在当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功利主义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在课堂教学中过分关注和重视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和水平的提升,并未有效地开展和渗透生命教育[3]。

五、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路径

(一)深入挖掘教材

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教材涵盖了各类型古今中外的名篇佳作,充分依托课文内容进行教学,不仅能够保证小学语文教学的有序开展,而且能够确保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进而使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提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生命教育知识点进行深入挖掘,并根据教学目标、任务、计划、方案、课堂教学效果等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开展生命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生命的意义。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及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生命教育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进而有效提高生命教育水平。

(二)创设教育情境

小学生由于受到年龄与身心发育等方面的限制,难以保持持久的专注力,但小学生好奇心却很强,此时教师引入情境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教学水平,提升生命教育效果。情境教学是我国教育改革推进以来普遍应用于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在课堂中营造和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联的环境背景,使学生在课文背景环境下进行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推动学生个性化发展。生命教育的开展与学生的实际学习生活紧密相关,若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结合教学大纲要求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就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三心二意的状态,降低语文教学及生命教育开展的效果。而创设教育情境,使学生能够在生活情境或是在课文背景情境中感受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够推动学生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识[4]。在创设教育情境时,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设备,采用多元的教学方法,提高情境创设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发挥榜样作用

教师与家长是小学生最直接接触的人,也是小学生心目中最重要的人,教师与家长会对小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对于教师而言,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和渗透生命教育,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榜样与示范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真诚地关爱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学生的表率,以正确的生命意识与认知影响学生,这样既可以营造团结友爱的良好氛围,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生命的认知,进而确保生命教学的有效性。同时,教师也要和家长多沟通,勤交流,发挥家长在学生生活中的榜样作用,使他们有正确的生命认知。

(四)教学深度融合

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存在天然的契合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深入融合生命教育,能够显著地提高语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语文成绩,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要有意识地深度融合生命教育与语文学科教学,应当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强化与生命教育的结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更好地渗透生命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养成阅读思考的学习习惯,鼓励学生发掘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词语或句子,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解读,进而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正确了解和认知。写作能够提高学生文字运用能力与自主思考能力,提升学生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命题、半命题、自拟题目等写作形式,结合教学的方案与内容渗透生命教育[5]。在写作训练时,教师可以结合写作要求,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启发学生了解和认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升华对生命的认知与感悟。

(五)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方案以及教学实际情况适当地开展实践活动,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生命教育。由于小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此时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相关知识内容的教学水平,也能够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生活中的各类生命,帮助学生了解生命、感悟生命。开展实践活动,还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讨和体会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通过沟通交流与自主探究学习的方式,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从而提高生命教育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具有重要意义。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存在着天然的契合性,生命教育与语文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可以确保语文课堂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且能够提高小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生命的意义,生命的力量,为其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精神基础。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生命教育进行多方面分析,对其内涵价值、存在的不足以及实际教学中的开展方法路径等进行研究总结,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提高生命教育效果,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认知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猜你喜欢
生命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