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子暄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91)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对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创新创造活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1]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号召教育界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以人民为中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民族伟大复兴为重要使命,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基础工作,以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为工作目标,不断推动教育工作的改革创新发展。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接班人,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
党的十八大以来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正式提出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任务。其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原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原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原则。为了推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论述,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相关问题的集体学习,中央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特别强调,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2]
2014年,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引用儒家经典《礼记·大学》的“三纲领”来说明这个问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莫衷一是,行无依归,那这个民族、这个国家就无法前进。”[3]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德”的民族和国家,是莫衷一是、行无依归的民族和国家。反过来说,“德”的功能,即“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的功能,还在于“一同国之义”(《墨子·尚同上》),在于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4]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5]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是为个人修“德”提供指引与遵循,在此基础上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共同价值追求,培育全社会的“大德”。
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育人之“德”,育德的关键在于抓好青年的价值观养成。李大钊说过:“青年者,国家之魂。”[6]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7]在青年的价值观形成与确立时期,要对其形成正确的引导,“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8]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承担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培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一个国家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教育所要培养的人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是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信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坚持教育要为人民服务,要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根据教育工作的根本问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方向要同我国发展的现实目标和未来方向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要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要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9]这就确定了新时代教育工作改革创新发展的根本目的和根本方向。
毋庸赘言,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理想、信念、情怀、品德、修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热爱中国共产党,拥护中国共产党,具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备大爱大德大情怀,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与理论体系,社会主义制度与文化要有高度自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在育“德”方面的根本内容,这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的共同努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大课堂”。
2014年,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引导,舆论要宣传,制度要保障。必须多方发力,多措并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10]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重申了这个问题。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政府、学校、家庭都有重要责任。其中,家庭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关切,重视家庭教育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一个突出特点。中国社会历来重视家庭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相互作用,认为家风不好,不仅殃及子孙,而且贻害社会。无论对于种系发生还是个体发育来说,人成为人都有一个过程——一个人生产自身的过程。这里所谓人生产自身,不是指对他人的、量的生产,而是指对自己的、质的生产,即对人的力量、精神、关系、需要的生产。这种生产的起点是人自身的现实活动;生产的过程是主体与客体、思维和存在、个体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内在精神实现外化和外在现实实现内化的过程;生产的结果是人的认知,即思维结构、自我意识和对象性活动,是“有意识的存在物”“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也就是人。自有家庭以来,人对自身的这种生产,最初总是基于家庭展开。因此,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缩影和预演,构成人的“第一个课堂”,进行着“如何做人的教育”。[11]习近平总书记一向“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12]要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发掘中国传统家风家训的时代价值,培育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引导孩子欣赏真善美、远离假丑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校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场域,是人实现发展的主要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13]教育不是一时一刻的讲述与灌输,而是“化人”“育人”的过程,需要通过日常化、生活化、具体化、形象化的熏陶,使学生形成完整的、深刻的、系统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德育教学一个割裂的部分,而是系统的、连续的,贯穿于整个国民教育全过程。只有在小学、中学、大学等各教育阶段,在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各领域中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真正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德”,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弘扬与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社会的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1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同生产生活实践紧密结合,才能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只有在全社会形成弘扬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风气,使其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5]这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引导,尤其在网络时代,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党和政府重视把握好互联网舆论阵地。青少年对互联网的参与度日益增加,虚拟社区在青少年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不仅需要政府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法制建设,维护生态良好、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还需要政府进行有效的引导、宣传,鼓励更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网络作品涌现。
总而言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针对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国民教育全过程相关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这些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政治意义、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值得教育界、理论界、学术界下大力气学习研究阐释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