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现实挑战与路径完善

2022-03-18 00:44高婷婷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院校

高婷婷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2)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农业发展转型升级、农业高质量发展都需依赖于大批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涉农高职院校则是农民培育的重要载体和中坚力量。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栏中强调,将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国家教育培训发展规划,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栏中进一步强调,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通过弹性学制参加中高等农业职业教育。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在“加强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建设”一栏中对涉农高职院校的发展给予了建议,指明了方向,指出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支持办好涉农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培养乡村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专业人才和乡土人才。国家在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方面作出了积极实践与探索,如组织并开展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推进农民培育民生工程等,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型职业农民总量已超过2,000万人,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3,300万人。[1]

涉农高职院校在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自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了“新型职业农民”概念以来,涉足该主题研究的相关学者开始增多,综合分析总结出以下标志性研究成果。一方面,基于微观地市级涉农高职院校培训实践。如有学者以湖南省各涉农高职院校为例,分析了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优劣势、培训模式、问题或困境等,探讨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路径、对策等。[2]有学者根据湖州农民学院创新体制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创业培训的实践,[3]针对创新转变的方向提出湖州市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目标与相关建议。[4]另一方面,基于全国性宏观涉农高职院校培训的概况。如有学者在分析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元问题及着力点的基础上,指出教师队伍、课程设置、专业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5]有学者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内涵、培育的必要性,进而指出高职教育在培育中的优势、问题及改进策略。[6]这些研究成果既有从微观地级市视角出发,又有从全国性宏观维度总览。但在新时期乡村振兴背景下,缺乏对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新诉求的提炼总结。基于此,笔者从宏观视角出发,分析新时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涉农高职院校的新诉求以及新诉求之下所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提出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涉农高职院校的新诉求

(一)重塑涉农职业新观念

现阶段,我国农村从事农业的劳动力水平及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科技、技能等素养更新较为迟缓。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城乡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以及“离农倾向”严重的现象得以缓解,虽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大学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等返乡创业,但相对来说,从事涉农职业的人力资源相对薄弱,数字农业时代的专业性较差,观念、思想、价值观等较为落后。这就要求涉农高职院校在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过程中改变传统的认知观念,重塑涉农职业新观念,着力渗透从事涉农职业的新价值观,增强其学农从农的意向,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先进理念、科技知识、劳动技能、经营素质以及管理经验等滋养新型职业农民,使其成为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新农人”。

(二)适应农村现代化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首次将“农村现代化”与“农业现代化”一并视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在此过程中,农民是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体力量。2019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做好高职扩招培养高素质农民有关工作的通知》,启动实施“百万高素质农民学历提升行动计划”,提出培养高素质农民,提升涉农职业院校培养高素质农业农村人才的质量水平。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从业人员的整体水平普遍不高,与现阶段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相距甚远。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增强其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整体适应性,使农业专业化人才与农村现代化的发展步调一致,积极践行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职能,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三)开放合作提升人才素养

2020年,国家教育部、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 年)》,在计划中针对产教融合方面提出健全以企业为主导、职业学校为支撑、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中心任务的产教融合创新机制。[7]产教融合需要企业、学校等多方开放合作,只有各方通力合作才能培养出复合型、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实现农村农业高水平发展。乡村振兴背景下,提倡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校地合作等方式融入到地方乡村振兴的发展中,涉农高职院校与产业、企业等进行跨界合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构建涉农高职院校产教融合办学新模式,开放合作、加大改革,面向地方农村开放办学,从而为乡村产业发展赋能,带动涉农人才具备产教融合所需的综合素养,同时把人才、研究成果等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给产业、企业、地方乡村带来实际利益。此外,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同样离不开国际合作,全球化是发展的趋势,涉农高职院校通过建立开放式的国际合作交流培训体系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必不可少的。

二、涉农高职院校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的现实挑战

(一)数量相对较少

涉农高职院校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举足轻重,是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一环,具有独特优势。但涉农高职院校的数量极少且区域分布较为不均衡,根据教育部网站的统计,截止到2020年6月30日,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共计1,468所,农林类高职院校54所,涉农类高职院校仅有29所,不足总数的2%。[8]此外,以农业大省山东和江苏为例,山东省共有78所高职院校,涉农类职业院校仅有2所;江苏省共有90所高职院校,只有3所涉农类高职院校,而且这些高职院校涉农类专业的招生比例低于50%。[9]近年来,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都仅是其本省唯一的农业类高等职业院校。湖南全省仅有娄底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3所涉农高职院校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江西全省仅有江西农业工程职业学院、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工程职业学院5所涉农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农民的任务。

(二)合作化办学力量不足

尽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理念已广泛应用到各类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但涉农高职院校合作化办学力量不足现象依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经费来源单一。我国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科研基金主要来自于国家及政府的财政拨款,社会、企业、产业等各方投资力量的参与度明显不足,缺乏合作办学的基础。根据《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显示,2008年至2017年间政府对高职经费的投入一直低于普通本科院校,二者分别占教育总经费的5.58%和25.89%。[10]对涉农类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则更是少之又少,其原因为涉农专业吸引力不够、涉农专业产教融合机制不健全等,进而导致教师福利、硬件设施等得不到应有的保障。二是产教基地不足。涉农高职院校生产、教学基地除了本校自身的资源、场域之外,校企合作的相关企业所提供的产教基地是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所需的实习、训练基地的主要来源,然而融合度不够,造成产教基地数量少、利用率不高或缺乏高效率运转。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匮乏

一方面,我国目前高职院校的涉农师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就职称结构而言,具有高级职称的涉农教师占比不到10%;从学历结构来说,获得博士学位的涉农高职院校教师较少,具有硕士学位的涉农高职院校教师占比不到20%。[11]另一方面,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深化新时代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提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为,到2022年,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的比例超过一半。[12]然而,从2020年开始,除了“双师型”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的院校毕业生之外,基本不再招聘未具备3年以上行业企业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高校毕业生的职业技能相对薄弱、质量不高、趋向于年轻化,“双师型”教师的极度匮乏直接影响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质量和水平。

(四)招生吸引力欠佳

造成涉农高职院校招生吸引力欠佳的原因有很多。“就业难”“招工难”与“招生难”是三大并存现象,三者存在某种程度上的关系,就招生情况来看,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考录取中,园艺技术(国家级精品专业)的一志愿报考率仅占53.8%,作物生产技术(央财重点建设、省高职品牌专业)的一志愿报考率仅占40.0%。[13]涉农高职院校数量及专业较少,人们对它的重视度不高。如贵州省29所高职院校中开设涉农高职专业的仅有遵义职业学院、六盘水职业学院等8所院校,这8所院校所开设的专业数共计236个,其中涉农高职专业仅有36个,占比15.25%。[14]国家支持力度不足、学农从农奖励不能满足基本需求、奖金与其贡献度不匹配、涉农高职院校办学缺乏特色等都严重影响着招生的质量与数量。

(五)专业设置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脱节

现阶段,我国正在经历着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于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等人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高职院校涉农专业担负着培育农业现代化发展所需的技术型、应用型高级人才的重任,专业设置与现代化发展的脱节严重影响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很多高职院校只从成本考虑。[15]农业农村现代化共包括农业生产手段、农业生产技术、农业劳动者、农业组织管理、农业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新时期,一方面涉农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并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发展对于生产手段、生产技术、组织管理等的需求,专业设置不能体现现代化的专业特征,适切性较低,因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效果预期很难达成。另一方面,有些院校涉农专业设置超前于当地农村的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三、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路径选择

(一)把握涉农育农宏观政策大趋势

国家宏观政策指引着涉农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大方向,帮助师生了解现代农业发展的概况,增强师生“学农从农”的信心。涉农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要抢抓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制度改革“新机遇”,迎接乡村振兴战略发展“新挑战”,精耕细作涉农关键领域,把“以农立校”作为涉农职业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办学基础,秉持“农业、科技、教育一体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相结合”的育人理念,强化为乡村振兴服务的科研、技术的优越性,在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阶段,为涉农高职院校开辟新天地,为乡村现代化发展增值赋能。把握涉农育农宏观政策大趋势,提升高水平涉农高职院校的数量及质量,在此过程中,涉农高职院校要做到:一是根据宏观政策完善本校培育制度。涉农高职院校要在宏观政策的基础上,学习借鉴各地方试点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制度,开发特色培育课程,努力探索并尝试创新符合自身发展的培育方式,做到规范化、科学化;二是健全涉农高职院校培育体系。涉农高职院校要系统整合政策内容,开展专项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在培训开展中将教育、科研及各项涉农推广相结合,健全培育体系;三是结合区域特色突出培育重点。涉农高职院校要融合政策及区域特色,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带头人”的示范引领作用,多元培养,重点培育,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群体的整体素质及实践能力。

(二)构建育农社会开放合作体系

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要更加关注与产业的对接,从而提升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和技术技能人才的技能掌握程度。[16]涉农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与产业、企业、科研院所等共治共建共享,借助创新创业育人平台,建立“产学研创推”一体化的实践教育教学管理体系,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提供标准化的科研基地和实习场所。构建育农社会开放合作体系,涉农高职院校要做到:一是推动跨界融合,共建产业学院。通过构建产业企业培育、涉农高职院校孵化、各主体共建共享的校企合作和产教融合共同体,培养大数据应用、人工智能操作等“新农科”类的新型职业农民;二是整合统筹政府、社会、企业的支持资金。一方面,政府通过设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基金为涉农高职院校添加教学设备、实验仪器等,社会及企业通过投资捐款、提供生产教学实训基地等,共同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以满足社会及企业发展的人才供给。另一方面,给予参加职业农民培训的学生奖学金、助学金及特殊补贴,保障学生的基本生活所需,调动他们学农从农的积极性。

(三)加强涉农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双师型”教师是以能力为导向,同时兼具理论教学能力及实践教学能力的专业教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教学队伍,不仅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以及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基础和前提,更是确保高职院校进行自身发展的根本途径。[17]乡村振兴背景下,涉农高职院校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进入专业化的轨道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做到:一是加大引进“双师型”专兼职教师的力度。根据涉农高职院校自身的专业设置及区域农村发展的需要,从行业、企业中选聘高理论水平及实践经验丰富的技能型人才,也可从具有创新实践经验的返乡创业知识青年以及农村能工巧匠中遴选优秀人才,聘为兼职教师,或与师资力量强的高校交流合作,共享优秀的师资资源等;[18]二是鼓励涉农在职教师到与自身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中锻炼。通过到一线亲身实践,不断积累生产实践经验,进而使得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科研创新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得以提高,在进行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学中能够得心应手;三是组织开展校本课程、校外进修等各项技能培训。充分整合校内外教学资源,通过现场观摩、结对培养等方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同时划拨专项资金,支持教师参加各项企业行业举办的职业技能培训。

(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涉农职业情怀

事业化情怀是从业者事业观和事业心的主要表征。对新型职业农民事业化情怀的培育要让其将个人理想、人生价值与乡村振兴、国家发展、民族繁荣有机结合起来。[19]具备此类职业情怀的新型职业农民以农为业、以农为乐、以农为生,他们是“新时代新农人”,是乡村振兴发展的主力军。坚信农业是有奔头的职业,会持续创新出更精细化的管理方式,挖掘特色农产品的经济价值,继而才能将现代农业发展的要素更好地融入农村农业生产发展的每一个环节,推动农村经济向纵深方向发展。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涉农职业情怀,增强职业吸引力,涉农高职院校要做到:一是突出“学以致用”“知农爱农”“尚农乐耕”办学理念,并不断在校园文化、德育培训中渗透;二是学习乡村振兴中典型人物事迹,并打造绿色课堂,深入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基层一线,进行一定程度的实践锻炼和探索,在感受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成果的同时,形成对学农从农的事业化情怀;三是在志愿服务中传递自身对于农业这项事业的热情与理解,磨炼意志,锻炼坚韧品格,形成爱农情怀。

(五)优化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群建设

作为教育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产业与人才的有效对接,深化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是“牛鼻子”。[20]打造优势专业群是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之一。专业群建设是以提升产业生产发展能力以及服务社会为出发点,变革专业建设及管理模式,突破原有束缚,拓宽涉农高职院校的专业群建设。[21]优化高职院校涉农专业群建设,涉农高职院校要做到:一是要依托特色专业群,创建职教联盟,协同有序地创造独具特色的知名品牌。结合区域乡村发展特色,构建符合区域乡村的专业群模式,如平台服务助推联盟、贤才能人引领联盟、园艺康养产教联盟、龙头企业带动联盟、特色产业引领联盟、技术创新产教联盟等;二是将“新农科”理念融入传统涉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形成精细化的特色涉农专业群。涉农高职院校依据新理念,加速各专业同“新农科”的交叉融合,对接先进制造技术和设备,进行模拟仿真训练,全面提升人才培养的教学效果;三是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改革专业群评价体系。依照区域产业链,优化专业群整体结构,分阶段、有重点、分层次地配置各专业群的教学资源,发挥专业群组的集群效应,高效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