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小学 许 燕
伴随着学校《基于对话的课堂研究》结题,诸多曾经相关的片段、细节,如同电影老胶卷一般,在脑海中反复重播。
学生犯错误时,校园里曾经最经典的画面便是如下场景——
师:“你为什么迟到?“
生:“我……”
师:“好了,不要说了,迟到可以有一万个理由,不迟到只需要一个理由。”
迟到的学生还未说完回答,提问的老师便不耐烦地打断了他,因为在老师看来,迟到就是不可原谅的错。
师:“你怎么又没写作业?不用说原因,除补做外,另多做三道题。”
这些场面中,学生即便确实有难言之隐,也几乎没有机会来阐述自己为什么迟到或没有完成作业;抑或即使有机会讲述了理由也鲜有被老师理解。
这种师生之间的交流方式,与其叫做对话,不如叫做自话——即自说自话,学生没机会表达或者表达了也不被接纳,教师用自己的标准来判断学生的“对”与“错”,忽略了事实的真相,忽略了学生的感受,忽略了对学生的尊重,所带来的效果自然也非常不乐观,学生依然故我,成了“惯犯”。
真正的对话,是要尽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学生的想法和感受,产生同理心,真诚地接纳和关心学生,也就是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很安全、从情感上感受到被看见,这些是对话的基础。
而今,对于迟到的学生和未完成作业的学生,我校老师会先请孩子们阐述自己的缘由,再用“你一定……吧”“不过,我觉得……”“要是我的话,可能就会……的呢”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当这种共情发出之后,学生表现出的往往是害羞、自责加改正的决心,而非被批评之后的恐惧、害怕或冷漠。
当学生被理解、被尊重、被接纳、被看见时,才能产生深层次的安全感、激活内在的力量,从而更愿意去表达、去努力、去改变、去创造。
曾经许多班级为了方便学生合作交流,教室的座位以组为单位围坐,四人一组,每组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成绩相当。
也曾听到老师说:“不让合作都‘交流’得不亦乐乎,哪敢放开手脚让他们讨论;每次教学进入一个新环节,下面总是蚊子般嗡嗡半天,总得不耐烦地大声呵斥,教室里才会慢慢安静下来;有时真恨不得把桌子拉得开开的,一人一桌、一米间隔,看你们怎么说?”
小组围坐自有它的道理,课堂上没能发挥小组的作用,围坐只是给学生说小话、做小动作提供了便利,究其原因,只是注重了座位排列的形式——“合座”,而教师的问题或任务设计、课堂组织方式方法等都没有让“合作”很好地发生。也难怪学生们不愿意浪费这样的团团围坐的机会,见缝插针地交流着他们想交流的一切。
如何从合座的形式走向合作的实质?我校经过细致分析,发现当前合作学习的实施存在一些误区,如:过度关注学生的展示,而忽略了倾听;过于关注群学而忽略了独学;过多关注小组讨论达成的共识,而忽略了对每个个体不同见解的收集……针对误区,我们开始了新的思考。
倾听是合作交流的基础,我校教师在充分借鉴、学习、反复实践后,制定出“附小师生倾听条约”。学生倾听条约包含:老师讲课或同学发言时,眼睛要看着对方,要仔细听清对方所说的话;他人发言时,不打断,不做其他事情,等对方说完再举手示意表达观点;积极思考发言的内容,体会关键意思、找出问题、寻求灵感、提升补充;小组讨论时,应在组长组织下依次发言,有问题可在别人说完后进行补充等。教师倾听条约包含:不随意打断学生的发言,要静静地等待学生发言完毕;要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指出不足,提出建议,不能过度批评和过严指责;对基础不好的学生,应该多鼓励,多给他们发言的机会。师生倾听条约的确立标志着师生、生生互相尊重、互相关爱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让合作有了强有力的保障。
小学校园里常有这样的镜头——有学生打了其他同学。
老师问:“你为什么打人?”
学生回答:“因为某某某说我怎样怎样,我很生气就打了他”。
课堂中也曾有这样的画面——本来学生的观察发现是正确的,但是因为大多数同学说的是另外的一种,于是这个学生就改变了自己的观点。
听了别人的话,没有对别人的话进行思索和分析就做出了不恰当的打人举动;有自己的观察发现而不坚持,不分析别人观点的依据而随大流。这些现象都指向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缺失。
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呢?我校从育人环境和育人方式上双管齐下,校园的走廊上、教室里张贴着“是什么”“为什么”“真的这样吗”“会不会有特殊情况存在”“这一结论适用所有范围吗”“推理的过程是否严谨”等批判性思维启动的重要提问路径;同时老师们将提问与五种对话模型深入到全学科实践。
研究实践,让每一位老师、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改变。
如果你有幸走进咱们华科大附小校园,无论是课堂上还是课间,常常会听到这样的对话:
“你用哪种方法比的?你认为哪种方法更合理?”
“你这样认为的依据是什么呢?”
“我认为……,因为……”
所有的观点不再是想当然,而是在事实与证据的基础上,经过合理的论证推理,审慎地形成结论与主张。“有证据的坚持和有条件的妥协”,这样审慎的品质正在形成。
教育不是知识的复制与传递,而是启迪人的智慧和思想;面对鲜活生命的教育,是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生命与生命的交流。在“尊重人、信任人、成全人”理念的引领下,不管是教什么还是怎么教,都要为了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让每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