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汉设计工程学院 赵明彦
培养良好的法律素养最基本的条件就是具备法律知识。我国高校学生学习相关基本法律知识是在进入大学之后,高校通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科目,使学生达到懂法、用法,甚至护法的期望,但所达到的效果并不太理想。虽然该门课程是公共必修课,但涉及法律相关知识比例很小,整门课程课时量也不是很多。在教育目标上,也是将法律知识教育依附于道德修养教育,缺乏独立明确定位。与此同时,该课程授课教师不是专门的法学专业背景,主要是思政背景。而学生学习该课程目的,更多的是出于应付期末考试,没有真正认知到这门课程知识的重要性。这就使得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教育仅仅流于形式,高校对学生法律教育引导缺乏一定的针对性。
新时代高校学生只有不断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正确法律意识,才能提升个人法治观念,在尊重他人合法权益的同时,也能主动的科学的善用法律武器,保护自我、保护他人。当今,高校学生正处在信息化快速发展时代,他们的“三观”也处于形成和塑造的关键时期,思想变化不稳定,心智发展尚未定型,易受外界不良环境的影响,导致对社会上某个事件或某些问题产生较为偏激或者妥协的看法,辨别能力不强。在实际生活中,很多学生碰到侵害自身权益的事情时,由于自身缺乏法律知识、怕麻烦、畏惧害怕心理等原因,往往选择沉默、妥协,不是选择用法律武器解决。此外,还有学生合同违约、银行贷款拖欠不还、网络上散布不实谣言等情况,这些都反映了高校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法治观念亟待提升。
法律信仰,是指人们在社会法治环境下对法律现象及法律问题反应过程中所产生的法律信念。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逐步发展和完善,但依然存在违法现象和行为。这对“三观”正在形成的高校学生来说,无疑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让他们由尊崇法治信仰转变为对法治的失望和不信任,质疑“法律权威至高无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观念,从而影响个人良好法律素养的形成,出现无视、践踏法律现象。
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提升,受到高校、社会、家庭等各层面的深刻影响。在高校层面,不仅借助于学校的各项章程条例、各种规范管理体系等显性制度环境,更重要的是建设好、发挥好依法治校的校园文化精神,营造一种公平、公正、公开的校风、教风和学风,让每个学生都能受到良好校园氛围的感染。同时,加强学校各部门的协同配合、相互支持和积极联动。在社会层面,正确帮助高校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引导他们从内心深处认可法律、维护法律尊严,相信法律权威,树立法治信仰。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意识的培养主要还是通过学校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的方式进行法律教育。在生活中遇到涉及侵犯个人权益问题时,学生很难做到活学活用。所以高校对学生的法治教育需要采取多样化的教育模式。在课堂教学方面,授课教师不仅运用课堂讲授方式开展教学,还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热点典型案例,课上学生互动讨论等方式教授法律知识。
当前我国正朝着法治化国家目标迈进。在思想上,教育引导高校学生崇尚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信仰,自觉追求、尊重和维护法律,从思想深处高度认可、信任法律,培养学生法律情感和思维。在行动上,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教育引导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保持积极良好心态,做好自我疏导和调控,培养和运用法律思维方式看待、分析和解决问题,相信我国社会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这要求高校学生不能仅仅停留在对法律认知意识层面上,要内化于心的坚定法律信仰。在社会生活中,能够恰当利用法律方式保障个人合法权利和权益。高校学生法律信仰形成需要坚持不懈的教育、引导,才会一步步提升法律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