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系 石雯雯(博士)
主题词:课程;校本课程;中国特色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以后,各行各业都在探索自身领域发展的中国特色问题,隶属教育学中的课程领域也不例外。中国现代课程论的先驱者陈侠先生就较早提出并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课程理论,他提出:“随着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特别是课程理论研究的发展,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理论是可以建立起来的。”受陈侠先生的启发和影响,本文拟就如何建构课程领域中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本课程理论谈一些认识。
讲到校本课程理论渊源,首先要了解校本课程的上位概念即课程理论。
什么是“课程”?《辞海》对此分别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进行了解释:广义的“课程”,就是为培养目标的实现而确定教育内容的范围、结构及进程安排。狭义的“课程”仅指教学计划中设置的学科。
除《辞海》解释之外,国内学者对“课程”还有“学科”说、“进程”说、“教学内容”说或“总和”说等不同说法。其中“进程”说比较符合实际,定义比较全面,即“课程”指一定学科包括教学科目、课时及次序安排等方面的教学进程,当然也包含对学生必备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思想品德等在不同阶段发展要求在内。
南宋朱熹在他的《朱子全书》中《论学》一章有“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和“小立课程,大作功夫”的说法,这里的课程含有学习的范围、进程、计划的程式之义,这与今天我们对“课程”的释义基本相同,可视作课程理论渊源之一。
欧美国家对“课程”这一概念是用“Curriculum”来表达的,“Curriculum”含义就是“跑马道”,而所谓“课程”就是引导学生经过学习达到一定目的的“跑马道”。20世纪初期,美国进步教育运动开始兴起,课程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课程建设也逐渐发展成为一门专业学问。此时教育界对课程的解释和理解也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比较一致的共识就是都把“课程”看作是“学习者在学校环境中或在学校指导下获得的全部经验”。
什么是“校本课程”?我国学者认为,“校本课程”是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学校通过科学评估本校学生的需求,在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多样性课程。这个定义是符合我们国家教育的实际状况的,因为它指出针对地区、学校、教师及学生的差异性,校本课程应能尽量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又能为整合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起到补充作用。
校本课程本身是一个舶来品,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逐渐被引入我国。1996年《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明确提出,学校应该“合理设置本学校的任选课和活动课”。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2001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针对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明确规定:“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两个重要文件给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明确了政策上的合法性。
在欧美等国校本课程理论的推动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大目标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三级课程管理政策。在国家关于课改宏观政策的指引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基础教育校本课程建设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各地校本课程建设也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但综合国内学者的研究来看,校本课程理论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比较明显的。
一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者对课程开发的重大意义认识不清,阻碍了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学校对校本课程自主权认识模糊,把握不了存在的问题;学校管理体制机制与校本课程开发两者之间产生矛盾、陷入困境。一部分学校对学校情境没有进行研究分析,也没有对改革方案可行性及可能会造成的风险进行评估,同时在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联系方面也严重缺失。
二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参与者能力不足,导致所开发的校本课程质量不高。表现在现实当中,少数教师对校本课程开发与利用的认识不足,比如教材本是教学双方在课堂进行沟通的重要桥梁和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媒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材中的某些新知识、新问题被少数教师或是弃置一旁,或者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缺少师生之间尝试寻找资料或共同探讨,也就谈不上对教材以外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注。
三是课程开发利用过程缺乏有效的系统支持和配合。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有足够的系统支持才能奏效。但是在现实当中,由于主观上对校本课程不重视,客观上对课程专家的培养也就不够重视。国内不少学校虽然已开发校本课程,但大多数教师并没有亲自参与其中,大部分研究也仅仅是停留在课程开发的意义和一般程序的层面上,有针对性的研究并不多见,以致研究校本课程理论的专家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待提高,而且在短期内是难以突破的。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建构具有中国特色校本课程理论,将取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怎么发展。《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加强课程教材体系建设,科学规划大中小学课程,分类制定课程标准,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并创新课程形式。”校本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重要补充,对学校、教师和学生都起着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今天全面落实基础教育国家课程方案、充分做好地方课程规范的同时,建构具有中国特色校本课程理论显得特别重要。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明确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而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核心是人才培养,人才培养的核心是课程。因此,课程体系建设深刻影响着教育质量的发展与走向。作为课程体系中的重要部分,校本课程的理论建构必须在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础上,扎根中国大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1.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我国的教育改革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前提,是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又好又强发展的正确指引,也是校本课程在内的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行动指南。怎样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最主要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只有在党的全面领导下,课程体系建设才能沿着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行进,同时才能保证课程体系的思想性、先进性、时代性和发展性。
2.必须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当然包括建设一个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高质量教育体系子体系的高质量课程体系,同样应该是满意型的课程体系,就是能让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各方都满意的课程体系,而让学生满意最为重要,学生能从学习的各类课程中产生获得感、幸福感和使命感,并且促进其个体自发、自然、自觉地成长。
3.必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就是办高质量的现代化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作为影响高质量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根中国大地的课程体系尤其是校本课程建设应实现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这也意味着具有中国特色的校本课程建设更应坚定文化自信,将中国精神转换为教育力量融入教材建设与课程实施当中,充分利用中华文化瑰宝的教育作用,做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4.必须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因此建设新时代高质量课程体系就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人无德而不立,育人的根本就在于“立德”。所以“立德”是课程体系建设的第一要务,是“树人”的根本前提。“立什么德,树什么人”“怎样立德,怎样树人”等,都是课程建设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
校本课程能否开发成功,应当做到以下“三个确保”:
1.要确保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作为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补充性的课程,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是建构具有中国特色校本课程的应有之义。校本课程开发必须因地制宜,要确保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突出本校特色。比如江浙沪的一些中小学校开设的沪剧、越剧和评弹课程,就是充分利用并发挥本地非物质文化资源的一个很好的做法,受到学生的欢迎。
2.要确保课程的趣味性。校本课程的趣味性就是指开发的课程要有让人喜闻乐见的内容,能引起学生对课程的兴趣,须知兴趣也是最好的教师。此外,在课时安排上要因地因时而定,要采取寓教于乐的形式,同时辅以多元开放的评价手段,这些都将直接或间接地决定着校本课程能否在学校站住脚。衡量校本课程存在的意义和应有的价值,标准只有一个,就是看教育的对象——学生喜欢不喜欢、接受不接受。只有学生喜欢并接受的校本课程,才会具有生命力。
3.要确保有利于教学双方的良性发展。教学相长,自古以来就是对教学双方共同发展的一个要求。从教师的角度讲,开发校本课程,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要认真理解并掌握国家课程政策和课程标准,同时又充分了解学生的发展特点和现实需求,才能为实现自身专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学生的角度讲,通过校本课程的熏陶,既能开阔视野,提升综合素质,展现出个人的青春靓丽,又能为今后健康成长积累奋发向上的力量和聪明才智。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因此,建构中国特色校本课程理论同样必须充分利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暨国学资源。作为中华民族取之不竭的思想动力,国学应成为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中的必选资源。在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中充分利用国学资源,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产生开慧益智的功效,实现学生潜能的开发,进而培养出具有道德智慧的国家建设人才。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性来自于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在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学方式来发掘传统、超越传统,目的最终还在于运用传统德育资源来育人。此外,充分利用国学资源还有助于学生掌握新的学习方法,如在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让学生参与进来的原则,与语文选修课程中学生体验式的创作活动目标是一致的。特别是在诗歌朗诵、课本剧表演、演讲与辩论等方面,国学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有利于学生通过第二课堂陶冶情操。
2016年9月,由教育部组织北京师大等高校经历三年研究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这是教育领域所取得的一个重大成果。“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很丰富,主要指学生在新时代应当具有并且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其核心内容是我国的教育应当在坚持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前提下,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发布,使新时代我国学生的素质教育有了更加清晰的目标,内涵也更加丰富,且更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成为具有中国特色校本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理论指导。在《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指导下,今后校本课程的开发利用应当进一步紧密联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由学校、学生、家长各方共同参与,来进行校本课程的改革,齐心协力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和发展。为全面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使其在我国新时代的教育改革中真正发挥作用,应当着力在以下三个方面狠下功夫。
1.要以课程改革为动力,全面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首先要通过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顶层设计来指导课程改革,所有课程设计的依据和出发点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上;其次对育人的具体目标和任务要明确分解到各学段、各学科,切实加强各学段、各学科课程之间从纵向衔接到横向配合等方面的协同。
2.要以教学实践为抓手,全面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我们国家21世纪的教育提出了明确目标,就是应该培养具备什么样的品格与能力的学生。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是关键因素,对此我们要牢牢抓住不放松。要明确要求教师必须以教学实践为抓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改变以往本末倒置的“学科本位”和“知识本位”现象。此外,还要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进行卓有成效的引导,使学生对自己未来发展方向有清醒的认识,并朝着这一方向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3.要以教育评价为推力,全面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全面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对教育质量的检验和评价这一考核手段不可缺失,而考核教育质量的依据和标准只能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学业质量标准,对学生在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学习内容都要有考核,并要明确规定对所学课程完成后应该达到的程度要求,在考核中要把学习内容和质量这两方面的要求结合起来,唯有这样才能确保扎实有效地推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真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