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干预中家校联动的困境与对策探析

2022-03-18 00:31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成才 2022年11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家校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寸 隽

1 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干预中家校联动的重要性

家庭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面对高校学生当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障碍问题时,我们很难抛开家庭影响因素来进行干预工作,有的甚至是家庭遗传性因素导致。很多学生离开自己的家乡来上学,父母不在身边或者认为自己上大学独立不必事事与父母联系,家校联动在大学阶段相较于中小学来说就有所弱化。但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心理发展来说父母和家庭仍然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家校联动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障碍干预中应该得到重视。其次,在心理障碍的干预过程中,家长的态度、综合素质、认知都会对整个干预过程以及效果起到非常关键的影响作用。家长的配合参与不仅让学校得到更多、更准确关于心理障碍学生的信息,以便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给出更为恰当的干预措施和建议,更为重要的是父母的温暖关注、关爱对心理障碍学生来说,也是帮助他们渡过心理难关,摆脱心理痛苦的重要一环。因此,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需要家长的参与。最后,当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到了需要就医的程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学校没有将学生送往医院就医的权利,因此在这一环节上,家长角色就非常重要,及时的治疗和就医对于很多患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来说是最大的帮助。另外当学生处于严重的心理障碍状态中,通常很难和学生保持一个正常有效的沟通,所以家长和学校的联动是保证心理障碍学生能够得到及时帮助和治疗的核心。当学生治疗恢复后,家长的反馈,家校联动也是学校对心理障碍学生复学追踪关注的重要途径。

2 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干预中家校联动的困境

2.1 家校联动形式内容单一

目前,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重视家校联动机制的建立或是家校沟通的问题,可是现行观念和模式仍然是以学校为主要教育场地,在家校联动的建立过程中家长基本处于一个较为被动的状态。目前,家校沟通主要是通过家长QQ群或微信群发布一些告知类的信息,以及奖惩类的信息为主要沟通内容,家校联动的形式和内容都比较简单化,当学生发生一些心理障碍时告知到家长,有的家长甚至会说“孩子之前好好的,怎么会这样?”之类的质疑话语。一些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在家庭支持以及家庭教养方面可能本身就存在一些问题,单一内容和形式的家校联动在面对孩子个性心理以及心理问题变化方面是远远不足的,持续性的双向沟通交流更为重要。

2.2 家长对心理问题认识有误区

通过心理健康的教育宣传帮助同学科学正确的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但身处社会的学生家长对于心理健康、心理问题等概念依旧在认识上有误区。在高职院校中,一些学生家长受文化程度以及观念等方面影响,对于这些词汇较为敏感。当告知家长孩子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时,有的父母难以接受忌讳就医,有的则不以为然,认为孩子过一段时间就好了,有的甚至还责怪自己的孩子不懂事。种种表现都说明在面对孩子发生心理障碍问题上,一些学生家长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如何面对心理健康问题上存在着认知上的误区,这也成为心理障碍学生干预工作的障碍。

2.3 学生对家校联动的抵触

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中,部分学生对家校联动协作存在着一定的抵触情绪。很多有心理障碍的学生都不太愿意将自己的实际情况告诉父母,有的认为父母很少关心自己不想给父母添麻烦,有的觉得父母知道后自己会被指责,有的甚至本身产生的问题来源就来自家庭等一些情况。甚至有的学生在咨询干预中就会对一些信息进行隐瞒。学校在主动应对这样的状况时,家长再不配合,就会进入到一个僵持阶段,学校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成本来进行沟通,在这期间很容易进入到一种危机状态。即使前期咨询师和来访学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告知了保密原则,如果咨询师评估情况严重,建议学生转诊,联系了父母,来访学生对于咨询干预的态度就会有所改变,后续工作开展难度就增大。

2.4 家庭背景差异大,干预机制不健全

高职院校学生家庭背景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家庭关系较为复杂,有的还是少数民族,普通话沟通都有一定的困难,有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就有遭受过一些创伤,如父母远在他乡常年见不到面的留守孩子或是父母离异、监护人去世等情况。这些复杂的家庭背景都给心理障碍的学生的家校联动协作工作带来阻碍。学校在面对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时有干预措施和一定的干预机制,但面对这些复杂的家庭背景时,即使建立了校医模式的学校,缺乏了家长这一重要环节,很多工作难以推进,易陷入僵局。

3 心理障碍学生心理干预中家校联动困境的应对

3.1 丰富家校联动内容形式,改变观念双向联动

现在,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很难抛开家长这一环节,所以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了家校联动沟通的必要性并且也开始在建立一些跨越地域限制的家校沟通方式。逐步丰富家校沟通的内容和形式成了下一步工作的重点。在通知类信息沟通基础上,也可加入心理健康教育类知识宣传,持续连贯的反馈学生在校真实的状态,有问题早发现、早沟通、早干预。

家长也不是被动等待学校的通知,如果家长发现问题也要及时联系老师,说出学生的真实情况。逃避隐瞒都没有办法真正帮助处在痛苦中的学生。学生刚开学时的家庭基本信息可增加部分内容由家长填写,以便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及学生信息。除电话沟通、微信、QQ,甚至可以开发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家校沟通App。实现双方信息相互补充,真正做到家校双向联动。

3.2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对象纳入“家长”群体

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面对心理问题心理咨询的认知上已在发生转变。从敏感避讳到愿意了解接纳,对于心理健康问题学生有了更为科学的理解认识。但放到大的社会中,这只是非常微小的部分。在心理障碍学生的干预中,家长对于心理问题的认知和态度常常起到关键作用。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可以通过学生这一纽带传送给家长,在录取通知书里加入给家长的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册,新生入学给家长提供一些讲座、小课堂,与家长的日常沟通中不定时发送一些心理健康相关的小知识,邀请家长和学生一同关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平台学习了解相关知识。在家长对学生的教育关注中埋下一颗种子——孩子除了成才有份好工作以外,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在学生发生状况时,与家长沟通更为顺畅,得到家长的积极配合,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及时就医,另外也将心理健康的科学观念传播给更多的人。

3.3 避免心理健康教师多重角色身份,多部门协作应对

在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干预或者是前期咨询中,首先应该尽量区分教师和心理咨询师两种不同的身份角色,心理咨询师就是站在心理咨询的角度给学生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无条件的接纳,价值中立,建立良好的双方关系,评估来访者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在就医以及相关程序操作上提供指导帮助等。尽量不要涉及一些行政角色出现在心理咨询中。辅导员和二级学院负责和家长积极沟通介绍了解情况,必要时请监护人到校送学生及时就医,保证沟通渠道通畅,做好学生家长的思想工作。学校保卫学生处等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如果咨询师身份复杂,在面对心理障碍的学生时,很难与其建立良好的关系和信任感。心理咨询师和辅导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应加强沟通联系,让学生的心理问题尽量在初始阶段就得到有效的疏导。

3.4 明确工作职责,健全预警机制

面对学生复杂的家庭背景,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干预工作要保证其实效性,务必要细化干预流程,做好充足准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从业者务必要在法律的规定范围内开展工作。上级主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在法律方面的培训和学习。在进行心理障碍干预工作时务必要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在家校联动受阻的情况下,健全的预警方案和干预机制,就是我们有序合法工作的重要保障,在干预机制的制定过程中要把家长不配合、不到校等发生过的情况考虑在内,细化流程,科学规范操作。除了积极和家长进行沟通之外,学校还可以与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在必要紧急时刻寻求医院的专业指导帮助。心理健康教师要不断学习,不仅要修炼专业素养,在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干预中的沟通技巧、方法上也要不断完善,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让家校联动能够在心理障碍学生的心理干预中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心理咨询家校
关于发起创建“家校共育实验校”的函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法科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研究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高校心理咨询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
家校合作,让“名著导读”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