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 贺晓燕
实践教学是指在一节课上教师理论讲解与学生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学生在教师示范引领下以动手实践操作为主,进一步掌握学科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以提高学生的技术核心素养。种植课程实践教学包括制定实践计划、进行课程设计、参与生产劳动、进行课程实践、分享实践心得体会等环节。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教师教学环节中加强实践教学。
传统的基础教育课程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留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不多,时间有限,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创新思维的火花不能进行有效的碰撞迸发,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甚至昏昏欲睡,而实践教学走进课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讲授与实践操作示范演示相结合,师少讲,生多动,理论与实践得到有效结合,是提升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由于本课程实践操作性强,教学过程中结合培智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充分利用南京市溧水区特殊教育学校实践基地的温室大棚、塑料大棚和大片露地种植示范区,分出班级实践区,供学生进行从种到收参与整个生产实践过程,最大程度的发挥动手和创新意识,从而真正掌握劳技种植基本技能,拥有一技之长。因此,多年来,学校不断改革教学内容、探寻最佳教学方法,并进行有益的尝试,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种植实践教学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培养创新能力,通过观察走访生产实践基地,制定教学实践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实行班级负责制,班级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参与作物种植的整个生产管理环节。如在蔬菜种植课让学生先进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需求以及本地区的人民消费习惯,制定生产计划,种什么?什么时候种?如何进行种?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亲自进行田间管理,增加学生“动”的机会。班级负责制还方便了班级之间实践成果大比拼,学生在竞争机制中,更能激发积极性,也增强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及分享生产成果的自豪感,提高劳动情感和技术意识。
教学与生产销售相结合,生产出来的瓜果蔬菜以及花卉产品走进农贸市场或超市进行销售,例如蔬菜种植课,可以安排在元旦进行,充分利用基地温室大棚进行育苗,赶在清明左右成苗,在满足班级需要的情况下,可以对外批发出售给种子农药店,也欢迎农民朋友来温室选苗,还可通过微信朋友圈、淘宝网、抖音出售。在蔬菜果树种植课上,由学生一起参与生产实践的圣女果番茄、葡萄、梨子成熟的季节,邀请广大市民朋友来学校基地进行采摘,即增加了经济效益又收获了社会效益。
蔬菜种植课的实践教学就是一个完整的生产实践过程,比如西瓜嫁接育苗技术它包含嫁接方法的选择,实践材料的准备,砧木苗和接穗苗的培育,让学生从砧木苗和接穗苗的培育开始进行实践活动,这样即准备了材料又进行了播种实践操作,一举两得。实践的过程中,学生还能真正理解了为什么砧木苗要早播种几天?等苗子长大到可以进行嫁接的大小时,小组之间利用自己育的苗子进行嫁接,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讲解和示范操作,学生协助,学生也可尝试进行实践操作,给学生提供自主发挥创新的机会,允许操作失败,鼓励研究创新。实践课嫁接活动完成后,并不是实践过程的结束,嫁接苗的成活率也是检验学生技能掌握的一个重要指标。小组共同完成实践课的拓展延伸阶段,嫁接成活率调查、记录、定植移栽、水肥管理、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的工作,虽然整个过程持续周期较长,工作量较大,但能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实践习惯。
由于培智学生的自身特点,他们举一反三,正迁移的能力有限,通过理论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形式,组内讨论、自主探究、个别化辅导等方式,经过反复练习,熟能生巧,在反复的操作中发现技巧,激发创新点,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促进创新思维的形成,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豆瓣绿扦插》实践课上,学习了豆瓣绿的扦插繁殖方法,同学们可以迁移到其他花卉如菊花、碰碰香、绿萝等植物的扦插繁殖,以及其他植物不同的繁殖方法,如蔬菜种子的播种、果树苗的嫁接、石榴枝的压条、吊兰的分株等。
分小组进行实践,学生自愿结合成一个小组,可以强弱互补,男女搭配,充分发挥其创新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发挥充分小组的团队合作意识,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团结协作,实践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要完成自己的任务,做到有要求有结果有质量,做到实践教学中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创新潜力。实践以自主探究的形式,比如在蚕豆播种育苗这节课上,教师先是出示蚕豆的种子,学生发现种子有大有小不尽相同,种皮光泽度也不尽相同,让学生动脑思考那些种子是优质种子(粒大饱满、颜色纯正),到了播种环节,到覆土阶段让学生自行实践覆土深度并做好深度不同的标记,观察记录种子的变化,出苗的快慢,这样经过几天的记录,学生自己就能总结出最佳覆土深度,这样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能够发挥学生的创新潜力。
由于校内实践基地资源和条件有限,针对毕业班的学生,学校安排了走向社会、走近企业以及科研院校的种植观光基地和示范种植园区进行调研和生产实践,毕业班的学生其知识结构已经形成,也有了一定生产实践的经验,最后一个学期是春暖花开、是作物岔口交替的时期,新一轮作物开始进行播种、定植;抑或是多年生植物的萌芽生长的最佳时期,所以安排植物茁壮生长的春季学期外出实践是最佳的选择,这个阶段的主要是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农产品生产加工的调研,如到种子站、农业服务部门和农资销售中心调研蔬菜种子、农资的市场情况,到横溪、白马、傅家边等地参观调研农业生态园、科技示范园的蔬菜生产模式,到江宁众彩批发市场调研新鲜蔬菜产品的销售模式,到溧水经济开发区加工企业了解蔬菜产品深加工的模式等。驻扎蔬菜、花卉生产企业跟随其职工进行整个的蔬菜花卉的生产与销售环节,了解企业的新技术和先进生产设备的实用方法以及创新独特的销售模式;还可以参与企业深加工环节如蔬菜的罐装、腌制、脱水保鲜、速冻等技术以及花卉的鲜切花工艺、干花制作、花茶的炒制工艺,理论联系实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改进评价机制,针对学生的学习和实践进行多方位的评价,不仅关注结果,还有重视实践过程中的评价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会说会写能总结反思,还包括劳动态度是否端正,劳动积极性是否高涨,小组协作是否无懈可击和个人实践动手能力等。实践过程中涉及操作过程能否在规定的时间进行所有的步骤的完美展示,如果蔬嫁接、绿萝扦插、青菜播种、芦荟分株、吊兰水培等实践活动还要有成活率的考核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总评等多种评价方式,自评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说说自己的不足,互评时在指出别人做得不到位地方的同时,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创新点,教师总评时要注意以鼓励、奖励为主,激发学生的动手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
作为一名劳技教师,以提高学生技能掌握为己任,提高动手能力、获得一技之长为目的,动手操作的学习策略虽然还存在一些不足,相信,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教师努力下,师生配合下,始终把学生对技能的掌握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放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意识,就一定能够探寻出更好的方法,从而使更多的学生爱上劳技课,爱上劳技种植课堂,为学生将来的就业打下坚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