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建设

2022-03-18 00:14:11赣州职业技术学院钟敏花黎玮琛王宝珍郑芝君朱永强
成才 2022年7期
关键词:大学化学化学思政

■ 赣州职业技术学院 钟敏花 黎玮琛 王宝珍 郑芝君 朱永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一个优秀的老师,既要以“授业”“解惑”为责任,也要以“传道”为使命,既要做学问之师,也要做品行之师。2020年,教育部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类重要决策文件,为高校全面推进和落实课程思政奠定了扎实的理论指导。因此,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立“三全育人”机制,就要充分发挥课程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大力推进课程思政的建设。

1 大学化学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大学化学课程不仅是化工专业的专业课程,也是环境工程、食品科学、生物科学、材料工程、制药工程、医学和农学等专业的基础课程,涉及的专业、高校和学生众多,具有显著的规模效应。此外,大学化学课程的思政元素较丰富,如爱国主义情操、文化制度自信、绿色环保理念、科研精神、工匠精神、团队精神、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等,对课程思政的引入有着坚实的基础。

此外,学习大学化学课程的学生毕业后工作领域涉及化工、环境工程、材料、农林、食品、制药等,与社会各行各业息息相关。而大学期间是学生塑造正确系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内容良莠不齐的网络舆情和社会热点不能准确辨别,面对成长环境中困惑和诱惑较多,此时大学生的思想最需要教师的精心教育和引导。而对大学化学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建设,有利于培养专业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兼优的大学生,对培养多行业领域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 大学化学课程思政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层面,对课程思政工作重留痕轻实效,未能形成对课程思政的管理和协调沟通机制,对课程思政落实的激励机制和评价标准也不够完善。在教师层面,压力来源于评职称,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突出,在思想上忽视了课程思政教学,而作为理工科的化学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了解也普遍不够深入,未能深入有效挖掘思政元素,思政元素融入知识点的方式也比较生硬,为了思政而思政的现象突出。此外,部分化学教师依旧采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不能有效的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且在评定学生成绩时也往往弱化思政目标,所用教材也更强调知识、方法技能的呈现,涉及的思政内容较少。在学生层面,往往重视成绩和与评优评先相关的业绩,而不重视在考核评价范围外的课程思政内容。以上这些问题导致了大学化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还不太理想。

3 大学化学课程思政的建设

3.1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多方联动保障机制

通过学校职能部门、相关学院、教师三方联动,为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推进保驾护航。其一,成立的课程思政领导小组,由校领导统筹监督各职能部门工作的开展。教务处制定完善课程思政成果的考核评价机制并执行到位,如在教师比赛、督导听评课、同行听评课、学生评教中增加对课程思政内容的评价,将立德树人作为重要的评价标准。人事处完善课程思政成果的奖励机制并执行到位,如在课程思政工作中评为优秀的教师在评优评先、职称评审中给与加分奖励,激发教师课程思政的积极性。其二,马克思主义学院要与各院(系)进行帮扶对接,派遣思政教师为专业教师提供课程思政的指导和帮助。其三,专业课教师要进行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工作,在专业课程中有效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并要对学生成绩的考核中增加课程思政学习内容,激励学生对课程思政内容的学习。

3.2 多措并举,组建高水平教师团队

化学教师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为课程思政的建设奠定扎实的基础。此外,也可以通过参加教研组集体备课、交流研讨、专题学习和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等活动来提升教师团队的课程思政教学水平。学校也要为化学教师搭建课程思政学习培训平台,如采用“请进来”的方式,如邀请课程思政教学名师、企业专家等和教学团队来交流经验;还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如组织化学教师参加课程思政骨干教师研修班或赴优秀课程思政教学学校交流学习等,以培养和提升化学教师团队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

3.3 深入挖掘和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建立思政案例资源库

通过发挥化学教师团队和思政教师的合作力量,以人才培养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深入挖掘和凝练出大学化学课程中每个知识点所对应的思政元素;并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介绍杰出的化学家事迹、时事热点、化学的应用或组织分组实验、课外实践活动等,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知识点中,达到紧密衔接的效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呈现给同学。如在讲解烯烃的加聚反应时,通过视频介绍目前聚丙烯熔喷材料的生产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使用的医用防护口罩中的应用,能很好融入科研精神、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思政元素;在化学实验的安全教育中,通过介绍北京交通大学环境工程学院实验室安全事故,来树立学生敬畏规则和安全意识,建立社会责任感。再将团队成果整合,以电子文档、课件、微课、视频、题目和实验等方式形成系统的思政案例资源库,共享给化学团队成员,以达到共建共享、化学教师课程思政教学全覆盖的效果,从而有效解决了思政元素挖掘不够深入,知识与思政元素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发挥群策群力的作用提高了大学化学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3.4 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活力

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融合信息技术的智慧教学,如大学MOOC、超星学习通、学堂在线、智慧树和好大学在线等平台,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如利用超星学习通,采用传统教学+翻转课堂方式进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在课前线上发布新课视频、课件和测试等内容为学生提供预习资源,课中采用情境式、PBL教学法、讨论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式进行线下面授,以抢答、选人、主题讨论、分组实验和任务等方式参与互动,课后线上布置测试、拓展资料等为学生提供知识巩固资源。这种教学模式有效地将化学思政元素融入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中,也能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

此外,还可以通过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如组织课外实践活动、开展课外研究课题也能有机融入思政元素。如在学习有机农药的知识点时,组织学生下乡宣讲农药知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也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绿色环保理念;如在学习氮、硫化合物和重金属知识点时,可安排学生开展家乡水质、土壤、大气情况调查和改善的课题研究,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也培养了学生的绿色环保理念和社会责任感等。

3.5 完善思政教学目标,精选教学教材

需要着力完善思政教学目标,化学教师团队可根据《专业国标》界定的化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认证标准》涉及学生品德修养培养的要求,制定科学系统的化学思政目标。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对已有的化学教材进行筛选,选取配套的课程思政教材进行教学。教学团队也可根据科学的化学思政目标,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修订,改编出符合要求的教学教材。这样的思政目标和教材才是符合最新的人才培养标准,才能推进大学化学课程思政的建设的落实。

大学化学课程思政的建设,对培养专业水平、思想道德水平兼优的多行业领域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大学化学课程思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对加强顶层设计完善保障机制、组建高水平的教师团队、建立思政案例资源库、创新教学模式、完善思政教学目标和教材等措施的探索,来进一步推进大学化学课程思政的建设,以实现对大学生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有机统一,发挥高校立德树人的作用。

猜你喜欢
大学化学化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基于SCIE的大学化学学科文献计量学研究——以河南大学为例
创新科技(2015年3期)2015-12-24 06:23:34
信息技术在大学化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亚太教育(2015年18期)2015-02-28 20:5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