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盛楠
(景德镇陶瓷大学 江西 景德镇 333000)
自然物作为人类生活生产中的一部分,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从自然物中提取元素用于陶瓷艺术创作,是从原始彩陶就已经常出现的方式,宋代陶瓷艺术也大量存在着自然物的痕迹。而在陶瓷艺术中,自然物的运用往往通过抽象化处理,这样既能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又能保证器物功能的良好发挥。
宋代结束了长达50多年的战乱景象,政权的更替对宋代的陶瓷工艺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虽然宋代整个国家仍然到受到了战乱的影响,但局部的相对安定对工艺美术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宋代手工业的生产和发展都有所提高,尤其是陶瓷工艺,达到中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顶峰,在技术上和审美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当然这与整个社会的文化、政治、经济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宋代执行了“安内虚外”、“重文抑武”的政策,实行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方式,文人社会地位的提升使整个国家的文化氛围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哲学思想领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理学占据了统治地位,所以宋代的工艺美术散发着优雅含蓄、端庄严谨的艺术魅力,简约温润的造型与程式化的各类装饰纹样时常能够在宋代陶瓷中看到。此外,在文学思想上,宋代曾有过以行政的方式来禁止五代宋初文学上浮艳的流弊。著名文学家梅尧臣曾提出“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的文学观,反对错彩镂金、淡薄而平易近人是整个宋代美学的共性,这种文学思潮,自然影响着工艺美术的风格。
宋代的陶瓷工艺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蓬勃发展起来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相互作用成就了宋代陶瓷工艺的辉煌,宋代可谓是“瓷的时代”,制瓷业打破了唐代“南青北白”的分布格局,瓷窑分布在全国各地,并且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八大窑系,每个窑口都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如定窑的端庄、清秀;汝窑、耀州窑的浑厚、大气;哥窑制典雅;钧窑之绚丽;磁州窑、吉州窑之浓厚的民间特色。官窑和民窑同时发展,整个制瓷业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宋代民窑大多是个体承包制,面对着市场的竞争,只有不断推陈出新才能在市场上存活,这也就间接地促进了陶瓷的创新,工艺方面出现了许多革新和创造,覆烧工艺的发明,“火照”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有窑炉结构的改变使人们掌握了烧还原焰的技术,这对后世高温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由于唐代的对外开放政策,一直延至宋代,瓷器仍然是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之一,这也直接刺激了陶瓷业的生产和发展。陶瓷产品已经逐渐代替漆器、青铜等制品,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
大自然是构成人类生活的天地,人们对自然界充满了敬畏之情,不论是社会生产力低下的远古时代还是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都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早在古希腊时期,人们就采用“模仿”的方式利用自然为人所用,自然界各类形态都是人们模仿的对象,田自秉先生曾说:“在原始装饰中具有普遍意义的‘图腾’,在原始社会中,每个氏族都会采取一种动物或植物图案作为本氏族的标志,并认为他们的祖先是由这种图腾演变来的,因而能保护他们,使之发展。”虽然这是在社会生产力低下时的盲目崇拜,但也能反应出自然界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们认识到自然的规律开始改造自然、利用自然,从古至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来自然的从痕迹,人们不仅模仿自然界的外在表现形式,自然界的许多物理形态、生物功能也为人类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对象,如著名的伦敦博览会会场——水晶宫,整座建筑采用了钢架和玻璃构成,所有的零件都提前加工好,现场进行装配,其实它的建筑师帕克斯顿也是受到了自然界中王莲叶子的启示,这种王莲叶子由许多粗大的叶脉构成骨架,可以稳定的漂浮在水面上。还有人们发现了蜻蜓眼睛和许多昆虫都有复眼,认识到了这种科学原理,变运用这一仿生功能支撑了光学测速仪,可以更精确地测量运动物体的速度。
造型通常是器物最直观的视觉形象,通过一件物品的外部形态可以大概判断出它的功能和用途,宋代的陶瓷文化之所以能够成为后世争相模仿的对象,这离不开宋瓷端庄雅致的造型形态。宋代的匠师们将自然界特有的美感抽象、提炼,用敏锐的洞察力充分诠释了自然美,当然模仿自然形象并不意味着对大自然的生搬硬套,“没有舍取地描摹自然,就不能突出生活中最典型的特色,必须舍弃繁琐的东西,提取精华,否则就不能创作出比较完美的艺术形象。”如莲花温酒器,堪称宋代陶瓷中的经典器皿,直至今日依然受到了许多人的追捧。其温婉的外部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制造者并不追求莲花写实的效果,而是将器型外部提炼成几片简单的花瓣状,明快而又清晰。器外采用刻划花的形式雕刻出莲瓣图案,底座也用浅浮雕的形式塑造出莲花纹样,内置注子,注子顶部装饰有一个狮子状的盖纽,将动植物元素完美的融合在一件器皿上,可谓是匠心独运,天人合一(见图1)。
图1 莲花温酒器(宋)
自然物的抽象表现对陶瓷艺术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并且能够在各个时期的陶瓷器物中找到自然物的痕迹,宋代陶瓷作为我国陶瓷艺术的巅峰时期,更将熟练地将自然形象融会贯通于陶瓷艺术中。如耀州窑刻花壶,将动物的形象自然的融入了壶的造型中,壶嘴处匍匐着一只小兽,兽口与壶口成统一体,壶盖上方用一朵反向的花朵,把手顺势处理成花朵的藤蔓,活灵活现,整件器物既满足了功能美又满足的了需要。自然形态也更容易拉进人与器物的距离,使人产生亲切感。各类花果器型的碗、盘、盏在宋代比比皆是,有菱花口、葵花口、南瓜造型的器皿,还有斗笠形的碗盏在宋代也是颇受欢迎,这些优雅含蓄的陶瓷器皿贯穿这整个宋代人的日常生活。陶瓷器物的造型从自然界提取素材,虽然在唐代时期就已经用瓜果花草创造新的器型,但是宋代时期对自然界的模仿往往更加成熟,因此造就了宋瓷在中国陶瓷史上的独特地位(见图2)。
图2 耀州窑壶(宋)
器物上的纹饰到底是怎样产生的?需要从“纹”的起源说起,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在劳动是会接触到各式各样的外形,因而触发了他们的灵感,将其描摹下来,就产生了纹饰。
“纹”实际上是另外一种表达方式,传递着制造者的精神表达,陶瓷装饰纹样在新石器时期的彩绘陶中就已经出现,随着时代的更替也在不断变换着,到了宋代,审美意识发生了转变,大量的自然元素被用于陶瓷装饰上,纹样选用更加大胆,工匠们似乎并不拘泥某种特定形态的选用,自然界的花花草草、飞鸟鱼虫都是陶瓷装作中的一部分,装饰技法的成熟也为陶瓷装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刻花、印花、绣花、画花等多种方式并用,打开陶瓷装饰的新纪元。如登封窑双虎纹瓶,很好地诠释宋代陶瓷器物对自然物的抽象化运用,老虎的形象通过简单地几笔勾勒出来,细节部分酌情省略,老虎的形象一改往常人们心目的凶神恶煞,使观者更容易接受,虎纹周围的部分用花草来填满,制作者并没有用规矩的组合方式来排列这些花花草草,而是随意地将花草置于虎纹旁边,使整个画面营造出轻松明快的视觉效果。还有许多动物形象也被用于陶瓷装饰中,简化后的动物形象更添 趣味感,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装饰元素(见图3)。
图3 登封窑双虎纹瓶(宋)
在日新月异的当今社会,虽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已经满足了人们的大部分生活,但是这些高科技产品的最初形态都是取法自然,色彩斑斓的自然界是人们模仿的对象,无论是色彩纷呈的花朵还是硕果累累的果实,都有着自身独特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自然,无处不在,同时许多自然物也被人类拟人化了,人类将自然物作为个人情感的寄托,如陶瓷装饰中的山水题材,连绵不绝的大河山川被用于陶瓷装饰画面中,将对山水的情怀以平面化的方式展现,山水形象被简化处理,提取其中典型的象征元素,恬静、自由的闲适感通过器物传递给人们,怀揣着一份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在宋代陶瓷的造型和装饰中,自然物的抽象化表现例子多不胜数,这是整个宋代经济、政治、文化、思想共同作用的结果。宋瓷的繁荣是经历了漫长的时期沉淀出来的,陶瓷艺术的发展反映了宋代已经摆脱了宗教思想的束缚,开始对自然界的各种景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审美标准的提高奠定了宋瓷的品味和格调;文人执政的新气象也为陶瓷艺术发展拓宽了道路,同时也离不开制瓷人员的辛勤劳动,创造出中华民族的绚丽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