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云振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是由于食管、胃、十二指肠等屈氏韧带以上部位发生的急性出血,该病起病急,病情迅猛,临床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等症状,当患者短时间出血量>1 000 mL或>20%的循环血量,会严重影响患者周围循环,甚至危及生命[1-2]。据相关流行病学统计显示,全世界范围内,每年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大概为60~150/10万人,而患病者中大概有6%~10%死于该病;在中国该病的发病率为60~150/10万人,且在内科该病住院人数占比约为2%~3%,且大约有5%~10%患者最终死亡,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4]。对于急性大量出血患者,其循环血容量急剧减少,患者会出现休克,即血压下降、意识不清、四肢冰冷等,如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导致死亡[5-6]。输血是治疗急性上消化大量出血患者至关重要的治疗手段,可在危及时刻挽救患者生命,但具体输血方法以及对患者的影响还需进一步研究。鉴于此,本研究旨在探究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输血治疗时不同新鲜冷冻血浆(fresh frozen plasma,FFP)与浓缩红细胞(concentrate red blood cells,cRBC)比例对临床效果的影响,为临床实施输血方案提供更多参考依据。
回顾性选取莆田市涵江医院2019年3月—2020年3月收治急性上消化道出血且接受输血治疗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均符合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诊断标准[7];达到输血指征;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者;患者同意治疗方案并签订知情同意书;临床资料完善。排除标准: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者;有严重器质病变者;意识不清或精神、智力障碍者;肝、肾功能衰竭者;合并中、晚期恶性肿瘤者。依据FFP、cRBC输注比例将其分为甲组32例、乙组28例,甲组输注比例为FFP∶cRBC=1∶1,乙组输注比例为FFP∶cRBC=1∶2。比较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
入院后,所有患者均监测血常规、血氧饱和度、心电图、中心静脉压、有创动脉压等,开通2条静脉通路,选择乳酸钠林格液等晶体液保障正常血容量。当失血量>1 L时,进行FFP和cRBC一定比例的输血治疗,单位为100 mL:1 U,每1U cRBC为200 mL全血制成,甲组输注比例为FFP∶cRBC=1∶1,乙组输注比例为FFP∶cRBC=1∶2。
比较两组FFP、cRBC、血小板(platelet,PLT)、冷却沉淀输注量和住院时间。
比较两组输血前后血常规 [血红蛋白(hemoglobin,Hb)、PLT] 和凝血功能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变化情况,检测方法为于输血前和输血后分别采集患者的空腹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
比较两组输血后过敏反应、发热、输血后紫癜、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
数据运用SPSS 18.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组间数据,用配对t检验比较组内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甲组FFP输注量高于乙组,cRBC输注量低于乙组,且住院时间短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LT、冷却沉淀输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各项目输注量和住院时间(±s)
表2 两组各项目输注量和住院时间(±s)
组别 FFP(L) cRBC(U) PLT(U) 冷却沉淀输注量(U) 住院时间(d)甲组(n=32) 1.23±0.23 3.03±0.53 0.76±0.14 0.15±0.03 13.56±2.47乙组(n=28) 0.35±0.02 5.46±1.06 0.72±0.13 0.14±0.02 15.21±3.27 t值 21.577 10.981 1.141 1.496 2.221 P值 0.000 0.000 0.258 0.140 0.030
输血前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输血后两组血清Hb水平升高,且甲组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PTT、PT均高于输血前,但PLT、FIB水平低于输血前,但甲组上调(或下降)程度均低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输血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变化情况(±s)
表3 两组输血前后血常规和凝血功能变化情况(±s)
注:输血后甲组、乙组Hb、APTT、PT、FIB、PLT比较,t=3.097、3.266、5.117、11.116、4.359;P=0.003、0.002、0.000、0.000、0.000。
组别 时间 Hb(g/L) APTT(s) PT(s) FIB(g/L) PLT(×109/L)甲组(n=32) 输血前 62.57±8.74 32.56±6.34 12.34±2.45 3.36±0.62 145.76±22.36输血后 92.56±11.45 42.37±7.25 15.39±3.01 2.21±0.42 113.64±17.24 t值 - 11.710 5.762 4.421 8.694 6.355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乙组(n=28) 输血前 62.71±8.86 33.28±6.23 12.57±3.31 3.25±0.61 146.13±21.58输血后 83.56±10.97 48.69±7.73 19.52±3.24 1.18±0.27 95.48±14.68 t值 - 9.636 7.659 9.012 11.307 10.314 P值 - 0.000 0.000 0.000 0.000 0.000
甲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与乙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0.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例(%)]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短时间大量出血,导致有效循环血容量严重不足,进而可导致机体器官和组织缺血、缺氧,使机体发生代谢紊乱以及全身各系统功能障碍等,最终出现休克,威胁患者生命[8-9]。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可发生于任何年龄阶段,但患者年龄越高、病情程度越严重以及多次发作等因素均可导致病死率的发生风险增高,因此早期诊断以及予以有效治疗措施对于控制患者病情发展、降低死亡风险等具有重要意义。而输血治疗是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重要的抢救或者治疗手段之一,而是否选择输血治疗或者输血的时机和策略均需要慎重考虑,输血治疗可以改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因机体血容量不足导致器官功能障碍,改善患者血液循环以及贫血情况,但是输血治疗也存在不良反应发生风险,尤其是短时间内大量输血甚至可增加出血风险。当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心率>120次/min,收缩压<90 mmHg或较基础血压比下降>30 mmHg,Hb<70 g/L或血细胞比容<25%就达到紧急输血指征[10-11]。虽然输血可快速改善患者循环血容量不足的情况,是治疗大量失血的有效手段,但有相关研究[12-13]显示,在短时间内大量输血,会导致患者血液稀释,导致PLT减少、低体温、低血容量等症状出现,进而一定程度影响患者凝血功能,主要表现为APTT、PT延长,FIB降低,患者血液处于低凝状态,具有出血性倾向,十分不利于患者止血。FFP、cRBC、PLT、冷沉淀通常是大量输血时主要的血液制品,其中FFP中有相对稳定的全部凝血因子,能改善大部分输血患者的凝血功能,而cRBC中没有凝血因子、PLT等成分,大量输注cRBC时较易出现凝血功能障碍[14-15]。黄雅等[16]研究证明,FFP与cRBC的比例是影响需要紧急输血患者血常规、凝血功能的重要影响因素 。
本研究结果显示,输血后两组血清Hb水平升高,且甲组优于乙组,两组APTT、PT指标均高于输血前,但FIB、PLT水平低于输血前,但甲组上调(或下降)程度均低于乙组,甲组住院时间短于乙组。表明高比例输注FFP可明显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输血后出血风险小,还能显著升高患者Hb水平,输血治疗效果更佳。李波[17]研究显示,输注比例FFP∶cRBC=1∶1对大量输血患者效果最佳,能有效预防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与本研究结果相吻合。其原因可能是输注时FFP比例较高时,可更多的补充相关凝血因子,降低稀释性凝血异常的发生率[18]。本研究显示,甲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6.25%)与乙组输血后不良反应发生率(10.7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种输注比例安全性较为接近。有研究表明[19-20],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患者自身素质、血液质量、输血速度等方面密切相关,与FFP与cRBC比例关联不大,故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为接近。
归纳上述,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需输血治疗患者而言,输血时FFP与cRBC输注比例为1∶1可有效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及Hb水平,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输血效果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