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亲和净化-高效液相质谱法检测茯砖茶中黄曲霉毒素B1

2022-03-18 09:12:30郭娇娇杨雅珺焦成瑾
茶叶通讯 2022年1期
关键词:亲和柱黄曲霉菌砖茶

祖 新,燕 妮,郭娇娇,杨雅珺,焦成瑾

1. 甘肃省食品检验研究院,甘肃 兰州 730030;2. 天水师院学院 生物工程与技术学院,甘肃 天水 741001

茯砖茶属于我国六大茶类中的黑茶类,是独具特色的一种全发酵茶。茯砖茶有别于其他茶种的关键在于加工过程中的“发花”工艺,其实质是通过控制一定的外界条件促使茶叶中的微生物优势菌——冠突散囊菌生长繁殖,产生金黄色的闭囊壳即“金花”,提高发酵茶的活性成分[1]。黄曲霉菌与冠突散囊菌都属于真菌且菌落形态非常相似,其次生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B1(AFB1)是目前已知致癌性最强的一种化学物质,是食品安全重点监控的物质,加之国内外部分文献报道发酵茶检出AFB1[2-4],继而引发茯砖茶中黄曲霉菌污染的担忧。

虽然技术先进的AFB1检测方法不断被开发,如基于纳米技术的电化学方法[5-6]和基于光学传感器原理的荧光分子探针法[7-8]等,但现阶段最具实际使用价值的AFB1检测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mass spectrometer, HPLC-MS)。HPLC-MS法可同时对多种毒素进行定性和定量检测,具有检出限低、定量准确以及重现性好等优点,是先进可靠的大型仪器分析技术。

茶叶基质复杂,样品前处理效果对结果影响很大,如ELISA分析方法,由于茶多酚在茯砖茶发酵过程中经酶催化氧化缩合为茶黄素、茶红素及茶褐素等物质,具有缩合单宁的性质,从而严重影响AFB1的检测[9-10]。为了发挥HPLC-MS精确可靠的技术优势,选取恰当的前处理方法是重要环节;免疫亲和净化是先进的前处理方法,可实现AFB1的提纯净化,大幅减少茶基质的干扰[11]。本文对免疫亲和净化-HPLC-MS方法检测茯砖茶中AFB1的有效性予以验证,为该类茶叶的安全生产以及消费采购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样品

市场出售的茯砖茶20份:H1 ~ H9产地湖南,S1 ~ S6 产地陕西,G1 ~ G3 产地贵州,B1~ B2 产地湖北。

1.1.2 主要试剂

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IAC Column,货号:10001963,规格:3 mL,美国Romer Labs公司),色 谱 柱:ACQUITY UPLC C18(2.1 mm×100 mm,1.7 μm)。乙腈、甲醇均为色谱纯。标准品:黄曲霉毒素B1标物(3 mg/L,货号:CDAA-S-290028-JH-1mL,上海安谱)。

1.1.3 主要仪器设备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液相Exion LC130,质谱5500 Q-trap,美国AB SCIEX公司)、正压固相萃取仪(PPM48,美国J2 Scientific公司)。

1.2 试验方法

1.2.1 样品提取

称取0.5 g试样于50 mL离心管中,加入25 mL甲醇-水溶液(70∶30),涡旋混匀,在6 000 r/min 下离心 10 min,取上清液备用。质控样品:以甲醇-水溶液(70∶30)为溶剂,准确配制AFB1标液,浓度分别为75 ng/mL和105 ng/mL。

1.2.2 免疫亲和柱净化

首先配制1%吐温-2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PBS):称取8.00 g氯化钠、1.20 g磷酸氢二钠、0.20 g 磷酸二氢钾和 0.20 g 氯化钾,用 900 mL水溶解,用盐酸调节pH值至7.4±0.1,加水稀释至 1 000 mL,取 10 mL 吐温 -20,用该溶液稀释至1 000 mL,即为1%吐温-20的PBS。

准确移取 4 mL 上清液,加入 23 mL 1% 吐温-20的PBS,混匀。将低温下保存的免疫亲和柱恢复至室温,待免疫亲和柱内原有液体流尽后,将上述样液移至50 mL注射器筒中,控制样液以 1 ~ 3 mL/min 的速度稳定下滴。待样液滴完后,往注射器筒内加入2×10 mL水,淋洗免疫亲和柱。待水滴完后加入2×1 mL甲醇洗脱亲和柱,收集全部洗脱液至试管中。在50℃下用氮气缓缓地将洗脱液吹至近干,加入1 mL流动相,涡旋30 s溶解残留物,0.22 μm滤膜过滤,收集滤液于进样瓶中以备进样。

1.2.3 基质效应检测

测定 1.0 ~ 30.0 ng/mL 浓度范围的茯砖茶基质提取液(1∶50)工作液和甲醇溶剂工作液,建立各自的校准曲线,基质效应相对强度(matrix effect,ME,%) =[(基质匹配校准曲线的斜率/溶剂校准曲线的斜率)-1]×100。

1.2.4 方法回收率与精密度测定

在空白样品基质中分别加入4种不同浓度的AFB1标准品,按相同步骤作样品提取和免疫亲和柱净化,加标浓度分别为2、5、10、20 μg/kg,每个浓度进行6次重复实验,计算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

1.2.5 高效液相色谱仪条件

流动相A为5 mmol/L乙酸铵溶液,B为乙腈 -甲醇溶液(50∶50),洗脱梯度为0 ~ 5.5 min:28% ~ 35%B,5.6 ~ 7.0 min:90%B,7.1 ~13.0 min:28%B。流速为 0.6 mL/min,进样量为 5 μL,柱温为 30℃。

1.2.6 三重四级杆质谱仪离子源参数

条件ESI+,离子源温度550℃,喷雾电压5500 V,气帘气 35 psi,喷雾气 (N2)55 psi,辅助加热气60 psi,去簇电压80 V;化合物参数:母离子313.2,定量离子285,碰撞能量30 V,定性离子241碰撞能量50 V。

2 结果与分析

基质效应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基质效应趋势一致,计算AFB1基质效应相对强度ME为66%,基质效应较强,表明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的茯砖茶基质对AFB1检测结果影响依然较大,为削弱基质效应,后续标线建立采用基质溶剂。

表1 基质效应测试数据表Table 1 Matrix effect Matrix effect test data table

HPLC-MS标准品检测线性关系良好,y = 858x + 528,相关系数0.9993,以信噪比S / N ≥ 3 确定检出限计算出该方法检出限为0.03 μg/kg,加标浓度 2 ~ 20 μg/kg 时,回收率为87.5% ~ 90.1%,相对标准偏差 < 6.0%,结果见表2,显示方法精密度较高。工作曲线见图2,标准溶液总离子流图见图3,样品检测数据峰见表3。

表2 加标回收率及精密度Table 2 Spiked recovery and precision

表3 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数据峰表Table 3 Data detected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图2 黄曲霉毒素B1液质标准曲线Figure 2 Standard curve of AFB1 by HPLC-MS

图3 黄曲霉毒素B1标品液质总离子流图Figure 3 Total ion current chromatogram of AFB1 standard

结果表明:尽管具有较强的基质效应,采用免疫亲和柱净化的高效液相质谱法仍然具有较高的回收率、精密度及分析检测限,适用于茯砖茶中AFB1的检测。HPLC-MS结果显示,本次检测的20份茯砖茶样品均未检出AFB1。

3 讨论

茯砖茶是否容易被真菌污染持续受到行业的关注,Xu[12]分析了茯砖茶发酵与贮藏过程中的真菌群落,从表型和基因层面鉴定出冠突散囊菌为茯砖茶优势菌种。Zhao[13]研究表明,冠突散囊菌能产生多种抗真菌化合物来抑制黄曲霉的径向生长,不但对黄曲霉菌产毒具有抑制作用,还可促进AFB1的有效降解。Daryanavard[14]研究显示,以谷氨酸、精氨酸、组氨酸、甘氨酸、蛋氨酸和半胱氨酸等氨基酸为配体的锌(II)配合物对黄曲霉菌具有抑制效果,从而减少AFB1的产生;茯砖茶富含锌和多种氨基酸[15-16],应该具有天然的黄曲霉菌抑制能力。Lu[17]通过跨膜双向转运实验和动物实验表明,氧化茶多酚(OTP)与AFB1可以复合,并对AFB1的吸收有抑制作用。Ye[18]对包括茯砖茶在内的黑茶中多种真菌毒素饮食风险进行了概率评估,其中黄曲霉毒素95%致癌风险的最大值为2.12×10-8,远低于可接受的致癌风险水平(10-6)。以上这些研究表明,正常生产和储存条件下茯砖茶的AFB1暴露处于较低水平,AFB1污染所导致的食品安全风险很低。

猜你喜欢
亲和柱黄曲霉菌砖茶
复合免疫亲和柱净化-UPLC-MS/MS测定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玉米赤霉烯酮和T-2毒素
中国饲料(2022年5期)2022-04-26 13:42:46
北方根结线虫对花生黄曲霉菌及其毒素污染的影响
花生学报(2021年4期)2021-03-08 09:33:08
PEG介导黄曲霉菌的遗传转化体系*
肝素亲和柱在乳铁蛋白检测中的应用优化
不产毒黄曲霉菌株的筛选鉴定及分子机理研究
花生学报(2018年3期)2019-01-14 03:17:04
10种中药水提物对黄曲霉菌体外生长特性的影响
泾阳茯砖茶
陕西画报(2016年1期)2016-12-01 05:35:28
砖茶型氟铝联合应用对大鼠牙齿和骨代谢生化指标的影响
黄曲霉毒素免疫亲和柱重复利用的探讨
茯砖茶中优势微生物在不同培养基的差异性比较
中国酿造(2014年9期)2014-03-11 20: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