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洁
摘要:目的:本文对比研究替牙期儿童前牙反牙合患儿使用不同矫治方法矫治后,其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儿童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儿,对比两组前牙反牙合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使用“2×4”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治疗组在治疗有效率(100.00%)上远远高于使用传统牙合垫舌簧矫治器进行矫治治疗组(治疗有效率93.33%)详见表2,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儿童替牙期前牙反牙合经“2×4”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治疗效果显著优于传统牙合垫舌簧矫治器进行矫治,其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应在医学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
关键词:儿童前牙反牙合;早期临床矫治;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04--01
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疾病因素、遗传因素、替牙障碍、营养不良等因素影响,可能出现面部、下颌、牙齿等发育畸形,会对患儿口腔功能造成影响【1】。儿童前牙反牙合出现的高危因素包括:遗传因素所致,患儿具有明显的家族史表现;先天因素所致,患儿母体在妊娠期的疾病導致比如唇腭裂患者常伴有反牙合的发生。后天因素则包括不良的哺乳姿势及喂养习惯,如人工喂养孩子下颌长时间处于前伸位置;在替牙过程中,有些乳牙早失或者因为乳牙大面积龋坏,后牙咀嚼单元减少导致形成前伸下颌不良习惯;患儿的口腔不良习惯如伸舌、咬上唇、伸下颌等。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矫治,则可能造成面部畸形,且随着患儿年龄不断增长,反牙合现象会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面部美观与咀嚼功能,所以反牙合要早发现、早干预【2】。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儿童替牙期前牙反牙合患儿,根据矫治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其中30例采用“2×4”矫治技术进行矫治的患儿纳入改良治疗组,另30例患儿实施传统牙合垫舌簧矫治器进行矫治,分为传统治疗组,所有患儿符合替牙期前牙反牙合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均得到确诊,为保证此次研究的准确性和科学性,所有入组样本病历资料完整,不存在牙齿松动与龋坏现象及拔牙史,以往未行正畸治疗,能配合、坚持治疗者,排除先天性缺牙及畸形患儿(如唇腭裂)、心肝肾功能不良或相关综合症者,指标间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传统治疗组患儿采用传统牙合垫舌簧矫治器进行矫治,制作矫治器将其打磨,并行抛光处理,给予患者试戴之后合理调整;嘱咐患儿除了刷牙可以将其取下之外,其他时间均要佩戴;患儿每2周复诊1次,舌簧加力,解除反牙合之后,加力停止,逐步磨除牙合垫,直至后牙有咬合接触,前牙有覆合覆盖,继续保持3个月的佩戴,进食期间可以将其取下。咬合关系协调稳定以后去除矫治器,结束矫治。
改良治疗组患儿采用部分固定矫治器,即“2×4”矫治技术进行矫治,托槽采用标准直丝弓托槽,辅以Ⅲ类颌间牵引,协调磨牙关系。整个过程均采用0.016英寸澳大利亚圆丝,下颌弓丝的磨牙后倾弯通常位于下磨牙颊面管近中3mm处,在反牙合解除后,钢丝持续固定,持续时间为1月~2月, 直至患者前牙建立覆合覆盖,后牙咬合良好后去除矫治器。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前牙反牙合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分析
各项统计数据通过 SPSS26.0 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n(100%)]表示,行x2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s)表示,行t检验。 若P<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
2. 结果
3.讨论
临床上,前牙反牙合属于一种发病率较高的错颌畸形,儿童前牙反牙合能够直接影响患儿的发音及咬合功能,咬合功能不良导致咀嚼功能下降,继而直接影响消化吸收功能,长期单侧的反牙合会导致偏牙合,对颞下颌关节也有不良影响,长时间前牙反牙合会导致凹陷面型、月牙脸,对儿童颜面发育的影响较大,影响患儿的社会交流及身心健康,最后形成自卑心理,前牙反牙合出现后自行恢复难度较高,为了避免反牙合畸形程度进一步加重,临床上通常会选择反牙合矫治方式,促使颌面部发育正常【3】。
经此次调查研究发现,在诊断准确、病因明确、矫治器选择恰当的情况下,2×4矫治技术相对于传统牙合垫式反牙合矫治器只需粘接两个第一恒磨牙带环以及四个切牙托糟,患儿的异物感降低,利于患儿清洁矫治器。轻细的材质不会对患儿牙周组织造成损伤,同时前牙排齐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牙合垫式矫治器,见效加快,同时可以配合进行颌间牵引协调磨牙关系。去基托后不影响患者正常进食以及牙颌系统的发育。患者治愈后复发率小,作用力较轻柔,具备可行性及有效性,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黄玥、张华芳、陈海霞.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对儿童患者牙周健康和咬合功能的影响[J].当代医学,2020,v.26;No.585(34):34-36.
[2]谢小亭,杨亚,米方林.改良型FR-Ⅲ功能矫治器矫正替牙期前牙反[牙合]38例疗效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21(8):1349-1352.
[3]毛文娟.两种不同矫治方案改善替牙期反[牙合]患者前牙覆盖及磨牙关系的疗效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21(4):584-585.
329250190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