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视角”出发的高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策略

2022-03-18 16:30林书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11期
关键词:学生视角自主探究

林书娴

【摘要】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为实例,论述高中阶段基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策略,通过多样化引导、优化教学模式、改进实验方法,有效落实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实现探究学习核心素养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学生视角;引导探究;自主探究

探究教学是以人本主义理论为基础,强调教师启发下的学生探究发现的过程,发挥学生主体性,达到对所学知识的有意义构建。探究实验的开展对分析思维、动手操作、团体协作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为例,学生的难点主要表现在:缺乏设计实验的经验、动手能力不强操作不当、不能对实验现象进行深入分析等。因此教师要充分考虑教学对象的特点,站在“学生视角”去思考——了解学生的能力,预判学生的反应,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记录实践中的难点,反思教学设计的不足并持续改进。

一、关注学生的课程体验,在实验内容上做“减法”

探究实验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局限于一节课内完成一个实验,应该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同时结合学生的能力和基础:一些简单明晰的体验式探究,可以将几个实验合并完成;一些引导式探究、自主式探究的实验则可以加长时间,如划分为课前的准备阶段(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制定方案、预实验等)、课堂的实践阶段、课后的延伸阶段(重复实验、改进实验、拓展新问题等)。

在大部分教师的教学实践中,“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都是安排一个课时完成,即在一节课内探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教学流程通常是先分别设计两个实验的方案,然后分组操作得出结果。受时间限制,每个小组只能完成其中一种自变量的操作。我从“学生视角”出发进行反思:“学生在这种课程安排下会有怎样的体验呢?”必然是疲于应对的。想要兼顾两个实验,探究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只能匆匆掠过,学生没有时间去主动思考,没有空间去内化对实验原理和方案的理解,实验过程中产生的疑问没有机会自主解决,被课堂进度机械地拉动。这样“蜻蜓点水”般的课程设计只是表面的、形式上的探究,不能带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另外每位学生只能完成一项实验操作,即使能听其他小组介绍另一个实验,但无法动手操作、观察现象,这样的“纸上談兵”缺失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关键环节。

为确保学生能体验探究活动的完整过程,我将本实验安排调整为两个课时,在第一节课做“减法”——只进行“pH对酶活性影响”实验。先引导学生将这个实验做的完整、准确、透彻,夯实基础,再迁移到第二节课的“温度对酶活性影响”实验,学生就能自主完成探究。

二、思考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时的难点,在引导设计时设置“任务”

设计实验方案是探究活动中难点集中的环节,教师已普遍认同不应给出既定的方案让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而应以学生为主体来生成。那么,是否让学生独立设计方案才能体现主体性呢?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早期教学中,我采用“学案导学、先学后教”的策略,设计的学案中只列出探究活动的流程,开放性很强,要求学生课前分组设计方案,课堂上交流后进行实验。从实际情况反馈,只有四分之一的实验小组能设计出稍成形的方案,教师需在课前针对各个方案进行个性化指导,工作量非常大,而如果没有指导到位,大部分学生在实验中将始终处于茫然的状态。遇到阻力后,我站到“学生视角”进行分析:这是高一开展较早的一个探究实验,学生缺乏经验的积累,实验本身在选材、分组、控制变量方面要考虑的细节众多,要求学生独立设计是脱离能力基础的。因此我将教学策略改进为“任务驱动、问题导学”,把重心放在加强设计方案的引导,设置形式多样的学习任务为难点的突破铺设台阶。

面对实验桌上的多种试剂,学生感觉无从下手,我整理了以下信息引导学生选择材料:“酶溶液:质量分数2%的淀粉酶溶液、肝脏研磨液。底物:质量分数3%的淀粉溶液(酸能促进淀粉水解)、质量分数3%的HO溶液(高温下HO分解加快)”,请学生选取材料填写表格(如下表)。填表任务能带动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首先是酶和底物的组合选择,一种酶对应于相应底物,体现酶的专一性;其次,材料的选择应依据实验目的,如考虑到HO分解受温度影响,以温度作为自变量时便不能选择这一组合,体现单一变量原则。学生明白了原理,选对了材料,便迈出了自信的第一步。

下一步是引导学生设计操作步骤,我列出了以下问题:(1)要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你将设定哪几个pH值?(2)怎样调节各组的pH达到设定的数值?(3)无关变量有哪些,如何控制?(4)因变量是什么,你怎样检测因变量?(5)根据你的假设,各组会看到怎样的实验现象?这些问题涵盖了设置自变量、控制无关变量、检测因变量等核心要点,逐步思考和解决这些问题,一套比较成形的操作方案就水到渠成了。

根据以往的观察,学生在调节pH时往往缺乏思辨,操作随意,导致自变量的控制不准确。直接告诉学生正确方法肯定是下策,那么是否提前组织学生讨论,总结出统一的做法就是上策呢?我在这里做了“留白”的设计——在操作前提出任务:“每个pH条件下,酶、底物、缓冲溶液应该按什么顺序加入试管呢?请各小组讨论后进行实验。”首先,提醒学生要思考这个问题,但不马上交流,各组按讨论的方案去实施,教师在实验后引导回归这个步骤的讨论,合理的方法届时便会呈现出来。这样的策略鼓励学生先想后做,在做中学,在实践后反思,使实验设计过程获得动态的生成性,无疑是更胜一筹的选择。

经过这节课的训练,当开展“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新实验时,要求学生独立设计完整严谨的方案就完全可行了,从而实现了从“引导式探究”到“自主式探究”的螺旋化提升。当教师积极提供辅助,在学案中以资料、表格、图例等直观形式呈现信息,在课堂上设置问题、讨论、反思等学习任务带动思考,学生始终是参与探究的主体,那么实验设计将不再是最难攻克的拦路虎,而更可能转化为催化探究能力发展的最佳契机。

三、多层次引导学生剖析实验现象,使实验结果成为推动探究的“支点”

实验操作完成后对于结果的分析是十分重要的,但这一环节很容易被学生忽略,观察到现象后就认为实验已经结束了。从“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可以经过几个层次的推进:(1)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测量、统计;(2)交流实验现象,总结出共同规律或不同点;(3)将结果与预测进行对比,看是否一致。若不同于预测要分析原因;(4)反思实验设计和操作过程,做出必要改进;(5)依据准确结果得出科学结论。学生一般只会本能地进行到第一个阶段,在看到表观的现象后,不能自觉地提炼规律,面对意料之外的实验结果找不到分析的切入点。认识到学生的局限后,教师应注重发挥引导作用,挖掘出实验现象中的隐藏价值。

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学生以HO分解产生的气泡情况作为因变量。操作结束后,我这样启发学生分析:“你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与预期是否一致?”有学生描述到:“在pH为3、5、7、9、11的五个组中,pH为9的条件下产生的气泡比pH为7的条件下更多,这与预期的不同。”我提出第2个问题:“实测结果与预测不同,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学生提出有三种可能性:“单次实验存在偶然性需要重复实验;可能是实验操作错误导致结果偏差;也可能是预测有误,pH为9时H2O2酶活性实际上更高。”我顺着这三种可能性逐一地分析:先請所有小组汇总结果,90%的学生都表示观察到了类似的“意外现象”,这便基本排除了单个小组单次实验的误差。那是不是操作有误影响了结果呢?我请学生回忆实验过程:“你是按什么顺序加入酶、底物和缓冲溶液的?”当听到与自己不同的做法时,学生会自发地产生疑惑进行辨析,紧接着的问题便是:“同学们交流的方法中哪种更科学?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明确了要分别调好酶和底物的pH后再混合,才能保证反应在设定的pH条件下进行,所以确实有不少小组是存在操作错误的。为什么有些小组的操作正确但仍观察到“不对”的现象呢?如果是预测有误,如何进一步检验这种可能性呢?我提示了思考的方向:“观察气泡产生情况作为因变量有何不足?”学生指出:“观察气泡的多少很主观,不同实验者的判断标准不同无法对比,现象相近的实验组之间不容易区分。”“有没有办法客观地检测反应速率呢?”有了化学学习的基础,学生纷纷提议可以用排水法测量氧气生成量,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经过这一系列讨论,学生的思维在问题的推进下积极地流动、碰撞,体验到一种抽丝剥茧般的畅快感。能够达到这一效果,正是基于从“学生视角”出发的教师引导,即协助学生梳理问题的脉络,提倡他们大胆推测、有逻辑地论证。因此,分析实验结果不应是一个实验的“终点”,而应作为一个有力的“支点”,承上启下,在讨论中把探究引向深入,启发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四、给予学生试错、反思、改进的空间,在实验操作中铺设“梯度”

当学生找出了进一步改进实验的方向时,他们最期待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摩拳擦掌地再做一次实验了。若能为学生提供多次操作的机会,不仅保证了实验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顺应了学习热情,鼓励学生不满足于理论推理,而是通过实践来找到答案,这才是探究实验所提倡的学习品质。

经过多次教学实践的积累,我将“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教学模式优化为“递进生成式”——通过“初次探究”(设计方案及第一次的定性实验)→“再次探究”(分析结果,改进后进行第二次的定量实验)→“进一步探究”(得出结论并提出新问题),三个梯度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在初次实验中,学生充分地尝试、获得直观体验。再次探究中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技能,改正之前的错误,并使用排水法检测反应速率,获得数据后进行再次的交流,得出明确的实验结论。在此基础上可以提出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如H2O2 酶的最适pH是多少,如何设计实验方案等。

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先向学生预示可能的错误,做出详细提示,束缚了学生思维,在操作时缩手缩脚。而本课的教学模式提倡“试错学习,先做后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对于通过自己观察、设计、验证出来的知识和方法理解的更透彻,记忆更深刻。

五、以课堂实效为原则创新实验方法,为学生成功完成实验提供“助力”

高中生物教材上的实验编排整体是科学合理的,原理清晰、材料易获取、现象明显。因此教师不必“为了创新而创新”,应结合教学实际,从学生角度思考:“哪个步骤的操作有难度?实验成功率低的原因是什么?”然后查阅资料,多做预实验,找到合理的改进措施。

我对“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的实验方法所做的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改进了自变量的调节方式。原实验中提供的材料是HCl、NaOH溶液和pH试纸,这需要学生一边滴加酸、碱试剂一边检测,操作繁琐,也不能通过观察试纸的颜色准确测定pH值。因此我改用具有pH梯度的缓冲溶液,由实验室在课前配制,学生直接使用,这样能够节省大量时间,而且准确性强,稳定性高。二是改进了因变量的检测方式。原实验观察气泡产生情况,直观但不准确,运用排水法可以定量检测。由于酶和底物用量很少,若使用化学的排水法装置测量误差很大。根据需要我设计了“反应—排水”装置(如下图),这些器材在实验室中都是容易获得的。在操作时先将酶滴入试管,塞上橡胶塞,然后用注射器吸取HO溶液穿刺塞子,注射后酶和底物发生反应就可收集气体,操作简单,学生能轻松掌握用法。当最后汇总实验数据确定pH为9时氧气生成量是各组中最多的,很多学生的眼中闪现出了豁然开朗的光芒。

通过这两处改进,得到了明确的自变量和因变量数据,学生就可以描点画坐标图,借由直观的曲线模型,pH对酶活性的影响便一目了然。上述对实验方法的改进,目的是服务于“递进生成式”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在一节课内顺利完成两次实验操作。因此实验方法的创新应该从改善实验效果、提高成功率出发,而不能刻意标新立异,使实验原理、方法、装置复杂化,给学生带来额外的负担,冲散了探究实验的核心主线。

本课例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而给我最深刻体会的是情感目标的达成——探究实验不是验证一个已知结果的问题,基于经验的预测有可能是错的,需要大胆质疑和实践的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和科学严谨的操作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同学间的团体协作。只有从“学生视角”出发制定的教学策略,才能实现这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密切互动和思想交流。从“学生视角”出发的教学设计,要求教师把学生看作“完整的人”,相信学生能发现自己的潜能,进行自我教育。教师要做的就是提供坚实的支持和平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断推动教学策略的“进化”,追求师生的共同成长。在这种教育思维和教学模式的长期熏陶下,学生逐渐萌发、成长起来的科学实验素养和探究能力,也将是可持续发展的,具有蓬勃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杨建忠.探索“pH影响酶活性因素”的定量探究[J] .生物学通报,2013(7):45-46.

[2] 张迎春.中学生物教材研究与教学设计[M]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121-137.

3139501908291

猜你喜欢
学生视角自主探究
学生视角:文本教学解读的起点
基于学生视角下高职“学前教育学”课程课堂教学满意度提升的策略研究
浅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的构建义
从学生视角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基于学生视角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探析
借助自主探究式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自主探究 张扬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