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学 杰,刘 振 芳
(河南师范大学 教育学部,河南 新乡 453007)
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中实行的“科目自选”政策,打破了过去文理分科所造成的壁垒,通过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学生个性化和特色化发展,对提升学生基础素养、拓展学生综合能力、科学精准选拔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由于高考的高利害风险及其衍生的多圈层评价导引功能,不同利益主体在具体的选科指引、选科支持和选科决断中出现了异化倾向。学者们指出,高利害竞争诱发学生选科判断和决策异化,学生主要依据应试强项和兴趣爱好选科,功利性明显[1];奉行“田忌赛马”趋利避害原则,引发理科萎缩[2]。高中和大学的选科指引与支持体系并未提供充分的保障,高中生涯教育尚处于探索阶段,未形成系统化制度体系,专业咨询人员缺失也限制了指导效果[3]。选科走班对高中既有育人秩序造成冲击,给教学安排和师资匹配带来困难[4]。此外,大学选科限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5],为追求生源覆盖面而放宽选科限制,对选考科目设置较为随意或不够严谨[6]。由此,导致学生的知识内容、实验能力无法与大学教学实现有效对接[7],而大学也尚未对生源结构变化做好准备[8],学生由高中向大学的顺利过渡受到影响。已有研究从高中、大学、考生独立视角明晰了选科政策的积极作用,揭示了不同利益主体选科异化风险,但缺乏高中“上构”和大学“下延”交互对接复合型视角。已有研究确证了选科的影响要素,但忽略了“如何选科、谁来选科、给何支持、如何对接”的整体交互关系。因此,选取发展中国家南非的“高考”(The National Senior Certificate,简称NSC)科目自选政策,厘清其制度设计,洞察其现实困境,对于反思和优化我国科目选择指引与支持体系、化解政策实施的异化风险、完善现代招考制度,具有积极意义。
1994年,南非民主选举之后取消了种族隔离政策,教育部的系列课改政策全面阐述了新政府对于学校课程的规范化要求。由此,南非从国家层面厘定了基础教育学段的核心领域,以确保南非中小学课程的适切性和规范化。1995年发布的《南非教育与培训发展白皮书》(WhitePaperonEducationandTraining)规定了学生发展的八大领域,即语言、自然科学、农业科学、工程与技术、商学、人文学科、艺术与文化、服务。1997年的《2005课程》(Curriculum2005)又重申了这八大学习领域。2002年,南非发布了《十至十二年级国家课程声明》(NationalCurriculumStatementGrades10-12),将原来的八大学习领域合并为六大领域——“语言、艺术与文化、经济与管理等服务领域、制造工程与技术领域、人文社会与语言领域、数学物理计算机生命与农业科学领域”[9]。2011年,南非教育部又出台《课程与评价政策声明》(CurriculumandAssessmentPolicyStatemen),规定执行“4+3”的选科模式。南非高中供学生选择的科目均来自于政府厘定的学习领域,其中4门核心必修课程包括两种官方语言(母语和第一附加语)、数学或数学素养(二选一)和“生活向导”(Life Orientation)课程,选修科目则遵从“29选3”的原则,在批准的29个科目列表中任意选择3门。其证书既是高中毕业学历文凭证书,也是考生升入大学的重要凭证[10]。
南非基础教育部(Department of Basic Education)、高等教育和培训部(Depart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raining)负责为考生多渠道提供选科指引服务,帮助学生明晰选科流程,确定未来职业发展方向。
1.帮助学生厘清科目实质及其与未来职业的关联
南非基础教育部、高等教育和培训部及南非资格证书管理局(SAQA)通过网站、广播电台、咨询热线、指导材料等多种方式为学生提供选科咨询服务,学生可通过电话、电子邮件、“脸书”“推特”等,向职业顾问咨询职业信息及选科指导与建议等。西开普敦省教育部门(Western Cape Education Department)在其官网发布“成功之道”,详细介绍所有备选科目,包括学习内容、时间分配、评价政策、未来职业、学习建议等多个方面[11]。选科关乎学生未来的职业前景,科目选择需切实考虑未来的职业或工作机会,所选科目需“链接”到学生感兴趣的职业领域。基础教育部所提供的选科指引手册中,对科目本身以及与科目相关的可能职业进行了说明,以帮助学生明确如何基于个人实际作出最佳的科目选择。以物理学科为例,该科目的实质是引导学习者通过科学探究进一步了解物理和化学现象,通过应用科学模型、理论和定律,解释和预测物理环境中的事件。该科目对应的未来职业包括医生、动物学家、药剂师、工程师、天文学家、IT行业从业者、建筑师、生物学家、城市规划师、物理学家、化学家等[10]。教育部门与考试机构通过在科目选择与未来职业规划之间建立联系,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所在和向往的职业,引导学生理性选科。
2.专设“生活向导”选科伴侣课程引导学生生涯规划
南非教育部将“生活向导”课程设立为高中阶段一门独特的必修科目,该课程对引导学生的生涯规划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科目选择的伴侣课程。“生活向导”是一个跨学科的科目,涉及自我、环境、责任、知识、价值观、公民身份、健康高效的生活、娱乐与体育以及职业选择等,涵盖健康、社交、情感、认知、个人、身体发展以及对未来工作世界的定位。该科目通过让学生了解就业前景、高校深造机会及创新创业精神,扩大学生的职业选择范围,同时通过向学生讲授学习与考试的技能与方法、高校入学要求、工作申请和面试准备等内容,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并作出明智的选科决断。生活向导课程每周两个小时,以定期邀请嘉宾开设讲座和学生实践训练的方式实施教学,鼓励学生充分参与课堂,深度交流“自我发展、学习技巧、对职业选择的看法和感受”。生活向导课程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展示自我、证明自我,并在对外部环境进行审慎评估的基础上合理选择未来发展道路。
高级中学作为选科教学的供给方,提供直接的选科支持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职业指导和咨询,助力学生在综合多种要素的基础上审慎作出选科决断。
1.设置选科指导专岗专员协助学生选科
根据南非教育部的政策,所有高中均需提供详细的选科指导信息[12]。因此,南非各高中均设有专岗负责选科系统维护并向学生提供选科建议。如南非学院高中(South Africa College High School)设立的是咨询支持部,主要职责即为助力学生选科[13]。该部每年都会邀请高校进校开展院系招生宣讲,并为学生提供大学申请所需的所有资料。电影和广告公司也在受邀之列,以便向不走传统学术路线的学生提供科目选择信息。教区女子学校(The Diocesan School for Girls)和圣安德鲁学校(St Andrew’s College)的选科指引手册中,均包括科目介绍、课程要求、课程开设详情、科目优势、可能职业等信息,以引导学生和家长在选择学科时充分考虑个人学术兴趣、能力测验分数、大学报考专业和未来职业规划,鼓励学生选择多样化的组合[14]。学校鼓励学生向教师、指导顾问寻求选科建议,学生了解的信息越多,越有利于自己作出精准的科目选择。指导教师也建议学生多渠道搜集选科信息,明晰学校所提供的科目及课程要求,依据个人的能力、性格与兴趣,选择符合个人需要的课程,同时主张学生向职业顾问或专业人员寻求建议,或者与父母讨论自己所选择的科目。
2.举办选科指导交流会支持学生选科
为了让学生及家长更好地了解选科详细信息,南非高中会举办“选科信息指导交流会”“信息之夜”等活动,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校长及其他教职员工的选科指导意见。交流会上,校方向家长宣讲未来职业所需能力、学校开设的科目、提供的选科服务以及学生了解选科信息的其他渠道,如大学的开放日、职业图书馆和年度职业博览会等。交流会的具体流程虽有差别,但基本上包括以下环节。第一,邀请高一学生家长参会,家长将获得职业调查问卷、学科概述手册、历年选科详情表等资料,以了解每门学科概况、课程考试要求及大学入学要求。第二,学校会邀请家长与各大学和学院的代表及高级管理人员讨论选科问题。第三,学生和家长需在职业调查问卷和科目选择表格上签名并上交。会议结束时,学校会让家长填一份回执单,以确认学生及家长已了解选科具体信息。此外,学校还会在高一和高二年级设立“影子周”,并联合当地雇主、商会或工业协会,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了解不同行业的社会需求、薪酬情况、发展空间等[15]。高中学校通过举办选科交流会,向学生及家长传达科目选择讯息,让家长改变“包办”的思维方式,尊重孩子的个性与需求,并通过阅读报刊、浏览网站、参观职业图书馆等,为孩子广泛搜集选科信息,协助和支持孩子理性选科[16]。
大学基于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提出选科要求,确保考生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学业水平,同时提供多种途径丰富学生的学术体验。
1.明确专业招生条件,精准指引学生合理选科
科目选择与报考专业密切相关。高校为了提高考生科目选择与专业招录的匹配度,对录取条件提出了明确要求。各高校均在其官方网站标明具体的选科指引和限制条件,同时提供电子选科指导手册,以避免学生因为错选漏选而无法申请合适的专业。如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Pretoria)在2017年的选科指导手册中,告知考生“不同高校专业录取要求存在差异,因此要准确了解大学的入学要求,确保高中选科成绩符合大学的入学要求和专业课程的最低要求”[17]。以商学为例,该专业要求学生“逻辑清晰,对商业企业兴趣浓厚,具备数学天赋和问题解决能力”,而良好的数学能力通常是录取的先决条件,同时还需具备这一行业的潜在才能,高中选择“会计”则可以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自由州大学(University of the Free State)的选科指导手册也强调:“科目选择应该与自己的能力、天分、人格和兴趣保持一致,要选择自己喜欢且具备竞争力的科目……满足自己感兴趣专业的录取标准。”[18]斯泰伦博斯大学(Stellenbosch University)的学生招聘和职业咨询中心还提供了详细的“大学专业—未来就业—选修科目”对照表,以协助考生在未来专业与科目选择之间建立紧密的联系。以“医学和健康科学”专业为例,对照表显示未来可能的职业机会包括“医生、营养师、理疗师、职业治疗师、言语治疗师”,考生如欲报考这些专业,就必须选修“数学、物理科学和生命科学”[19]。
2.设立校园开放日和“学术俱乐部”,丰富学生的学术体验
高校举办校园开放日,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高校不同专业的研究领域,为学生提供面对面交流学术课程的机会,助其作出最佳的科目选择。在参加开放日活动前,学生可就自己的选科疑惑整理出一份问题清单,以便在开放日上能够得到全部解决。开普敦大学(University of Cape Town)每年都会面向高中生、家长和高中教师举办校园开放日,所有学院和职能部门都会参与这项活动,各学院及相关职能部门会设置展览、举办学术讲座、邀请高中生和在校生及学者开展个人互动、组织感兴趣的学生访问特定的院系等[20]。一些高校还尝试建立“学术俱乐部”,以增加学生的学术体验,强化其专业沉浸感,为学生的科目选择积累直观经验。如比勒陀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Pretoria)招生与学生管理部即设立了“高阶图基俱乐部计划”(Junior Tukkie Club),为会员提供有关职业选择、领导才能、学习技能以及社区参与的第一手信息,定期发布包含校园信息、课程信息以及科目学习指南的《高阶图基》杂志,会员还可以参与高阶图基暑期学校学习、参加数学和物理学科的在线学习强化课程以及阅读发展计划等[21]。俱乐部计划旨在通过“上构”型学术体验,协助高中生进行深度学习并规划专业选择。
学生对自我、专业和职业的理解会直接影响其选科决策。南非设立了专业机构帮助学生主动识别自我兴趣、个性和能力,并通过心理测评和职业体验,衔接科目选择与未来职业发展。
1.通过心理测评和职业性向定位衔接科目选择与职业发展
南非国家职业咨询门户网站(National Career Advice Portal)为学生开展免费就业性向测验。学生在填写兴趣、能力、技能、价值观和职业适应性问卷后,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份性向诊断报告,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确定适合自己的职业领域和科目[22]。“联通教育”(Educonnect)是南非提供职业决策、了解高等教育和就业信息资源的第一大网站。该网站通过在线的“职业测试”及“九年级入门指导”帮助学生探寻适合自己兴趣的课程选项和发展机会。学生可以通过职业性向测试(Dutch Interest Rate Test)了解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类型,基于迈尔斯-布里格斯人格测试(Myers-Briggs Personality Test)了解自己的性格,搜集职业的相关信息,从而探寻适合自己的职业机会,找到合适的学习领域以及每个专业的首选科目[23]。对于未来职业生涯和选科决策不甚明朗的学生而言,利用心理测验和职业生涯评估协助选科显得更为重要。心理学专家通过评估学习者当前的学业能力、技术素养、职业取向、兴趣和叙事能力,可帮助其认识和挖掘自己新的兴趣点及内在潜力,树立独特职业价值观,同时为其提供一份完整的专业报告以及可能的职业清单,以缩小选择范围。
2.通过职业体验增强行业沉浸感和未来岗位胜任力
自由州大学(University of the Free State)学生咨询与发展部主任雷菲罗·西恩(Revelo Sean)认为,“高一学生如果不知道自己想做或能做什么,就应该体验不同的职业,在职场的锻炼中寻找方向”[18]。职业体验可以帮助学生逐渐聚焦特定的职业方向或兴趣范围。南非企业、行业协会和学校通常会共同举办职业展览,展示其计划、产品和服务,积极与学生分享行业发展前景,并借此机会帮助学生探索不同的科目选择,帮助学生在尽可能多地捕捉感兴趣的职业和学习信息的基础上,与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从而初步感知真正的职业场景,增加职业体验,明确职业生涯定位。对于学生和家长来说,通过职业体验不仅可以了解更多的职业信息,同行业专家讨论与未来职业道路、能力发展和就业机会相关的科目,而且还能增加与顶级企业和未来潜在雇主对话的机会,从行业专家那里获得用人单位所要求的“岗位胜任力”,从而实现精准选科。职业体验将学生引入工作场景,可促使他们形成对不同职业的丰富见解,进而认真考虑可能感兴趣的职业道路。
为确保不同科目等级成绩的可比性,规避由于试卷难度和选考科目不同而导致的不公平问题,南非“高考”成绩实行等级赋分,执行一到七级逐级递增等级换算方案。乌马鲁西(Umalusi)作为南非的综合评估机构,每年都会对国家高级证书考试的原始成绩进行等级赋分,以缓和考试难度和各省评分不一致等外部因素造成的影响[24]。同时,为了提高高校人才选拔的精准度,南非在国家统一标准分的基础上,赋予高校科目赋分自主权,以进一步增强不同科目的可比性。对于持有高中毕业证书的申请者,高校根据不同学科门类,采用入学分数绩点(admission point score)和院系录取分数(faculty points score)相结合的方式作为录取标准。以开普敦大学为例,对于商业、人文和法律专业,人文学院依据除“生活向导”课程以外的六门最佳学科所占百分比,计算出入学分数绩点;卫生科学学院将入学分数绩点和国家基准测试(NBT)分数折合计算出院系录取分数,再根据分数排名确定录取名额。特别是对于难度较大的数学和科学科目,理学院通过对较难科目进行加权计算学生分数,使选考不同科目考生拥有平等的入学机会,保证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性和科学性[25]。
南非多渠道并举不断完善“高考”科目选择的指引和支持体系,但由于“高考”的高利害竞争及南非师资配给与学生的阶层差异,政策运行过程中也出现了“理科整体萎缩、高中功利指导、选科倚重成绩、走班编排冲突”等现实问题。
尽管政府、高中和大学多措并举引导学生理性选科,但南非功利选科的现象依然存在。独立教育学院(The Independent Institute of Education)学术发展与支持部主任吉莉安·穆尼(Gillian Mooney)博士指出:“学生会倾向于选择他们认为相对容易的科目,以便获得最好的考试成绩。他们需要考虑选择哪些科目可以确保被大学录取,还要考虑哪些科目可以提升自身竞争力。”[26]南非基础教育部的报告显示,2009至2013年间,选择数学与物理的学生比例和获得优异成绩的人数持续下降,总人数减少了17%[27]。南非2019年高考数据表明,数学、物理科目选考人数持续下降趋势仍未减缓,依旧是南非高考中的“危机”学科。2019年,共有222 034人选考数学,大约有45%的学生数学成绩不及格,与2018年相比,通过率下降了3.5%;物理科目的选考人数为164 478人,与2018年相比减少了8 000人,选考人数降至过去5年来的最低点[28]。随着数学和物理科目选择人数持续下降,南非高等教育中以数学和物理为基础的学科专业录取人数持续走低,直接导致科学、工程、医学等国民经济发展重要支撑行业的人才培养数量短缺。
为了降低后进生在较难科目上的“失败率”,南非高中常常采取田忌赛马策略刻意引导学生选科,尽可能减少成绩一般考生选择数学和物理等难度较大科目,并在高一阶段试图阻止优等生以外的学生选择数学和物理,在高二阶段阻止后进生选择数学。通过回避较难科目,确保考生所选科目成绩最优,进而彰显办学绩效。此外,除4门必修课外,南非政府批准的选考科目多达29门,学校受制于时间安排、现有平台和师资力量等因素,仅提供有限的科目组合,学生无法在学校提供的科目组合之外自由搭配。部分高中还通过限定选科范围,引导学生在关键科目中“集中攻坚”,如皮埃尔·范·雷内维尔德爵士高中(Sir Pierre Van Ryneveld High School)即把选修科目限定在会计学、经济学、信息技术、地理、历史、生命科学、物理科学等一些“硬科目”范围内[29]。除此,一些高中为了提升学生的竞争力还另辟蹊径,要求学生选修第八门科目以扩大未来选择机会,希望通过差异化的选科结果形塑考生独特竞争力。如温伯格男子高中(Wynberg Boy’s High School)要求学生在选修7门科目的基础上,再选修第八门科目,以通过错位选科提高竞争优势[30]。
纵使南非教育部门和学校建议学生和家长在选科时要充分考虑个人兴趣、能力、职业方向等,但选科“重分数”的现象一直存在。如一些高中在选科之前对高一学生进行数学测试,以确定其是否适合选择数学,若测试成绩未达到选择该科目总人数前50%的水平,即丧失选修数学的资格。数学是物理、生物学、会计等众多科目学习的先决条件,这一做法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耶普男子高中(Jeppe High School for Boys)在选科指导中,特别强调学生的能力测验分数(aptitude test scores),并按照学生数学成绩等级提供不同选科组合套餐,这种按照考试成绩进行捆绑式科目供给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选科自由[31]。还有一些高中为了确保生源质量和教学成绩,把初三考试成绩作为选科依据,通过设置十年级最低入学要求限制学生的选科行为。如特内奥学校(Teneo School)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和升学率,对一些关键学科作了特定要求:学生在高中阶段如要选择物理,其初三毕业时的自然科学、数学成绩需达到前50%水平;如要选择生命科学,其初三毕业时的自然科学、英语成绩需达到前50%水平[32]。
教师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资源,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和选科的重要因素。师资不足和资源短缺问题一直制约着南非普通高中的发展,导致选科走班矛盾丛生。南非林波波省(Limpopo)的大多数高中没有足够的教师,教师教学负担过重,师资紧缺加上教室承载量有限,导致选科走班人数过多,教学质量严重滑坡[33]。南非根据公立学校全国和省级平均师生比,预设班级容量为35人,但由于师资和学校资源不足,自主选科后班级规模差异很大,出现了许多“大班上课”现象,尤其是在经济不发达的农村地区,甚至出现学生在室外树下学习的情形。城乡教育资源的差异更是导致选科走班编排困难重重,其中东开普省(Eastern Cape)情况最不容乐观。2016年,该省学校资源的达标率为63.3%,缺乏基本的教与学的支持材料和辅助设备,学校设施不足、教室拥挤、校长领导能力薄弱、教学质量低下[29]。资源不足成为制约选科支持的重要因素。一方面,高中受师资结构和资源配备的限制,导致科目开设不齐,不能满足学生多样化选科需求;另一方面,由于资源条件和师资有限,大班教学现象屡见不鲜,不利于实现分层教学,人员超额不能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新高考改革已在我国分批次稳步推进,科目自选政策在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以及高校精准甄别选拔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不同利益主体出现了选科决策异化倾向,导致政策实施产生异化风险。总结南非科目自选政策推进的经验与教训,对于修正政策执行偏差和完善现代招考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大学招生考试的高竞争性和高利害性,作为利益主体的考生和高中会基于“理性人”经济假设,作出最大化受益的选科抉择。在南非高考科目自选政策实施过程中,尽管各方都强调把兴趣、能力和未来生涯规划作为科目选择的重要判断依据,但现实中仍然出现考生趋易避难引发理科萎缩、高中“田忌赛马”刻意引导选科等异化问题。鉴于此,需要不断优化顶层制度设计,不仅事先引导利益主体明确选科规则和程序,还要出台方案调适选科行为的事后效应,准确评估考生和中学选科行为带来的多重影响。面对“理科萎缩”的选科结果,我国适时推出了“首选科目+再选科目”的保障机制(“3+1+2”选科模式),以降低考生群体弃选理科带来的风险,同时按照国家相关学科人才培养需求,积极设立关键科目的等级赋分保障基数进行托底,引导学生均衡选科。但是,“3+1+2”科目保障机制虽然缓解了物理选考人数快速下滑趋势,却也存在把风险转移到其他科目的弊端。未来,还需要从两个方面着力优化科目选择的整体设计。一是把综合素质评价实质性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考试当中,建立健全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综合评价录取机制,改变招生录取过程中过度依赖分数、单纯依靠选科考试成绩进行排名录取的做法。二是改变过去注重依据高考成绩评价高中办学绩效的教育评价观,积极优化高中办学资源配置方式,处理好“提分”与“育人”的现实矛盾,倡导建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和长远发展的普通高中教育健康生态,如此,高考科目自选才能避免一味追求“个体利益最大化”的异化风险。
科目选择不单是选择课程本身,学生在选择科目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选择了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和空间。基于此,在政府层面,南非把“生活向导”课程列为必修课,指引学生制订职业规划、绘制生涯蓝图,使年轻人拥有必备的知识和生活技能,能作出合适的职业选择。在学校层面,南非高中设立了选科指导和生涯指导专门机构,为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同时加强与用人单位、雇主、工商业协会的密切合作,为学生充分了解不同行业的社会需求、薪酬及发展空间提供条件。在社会层面,南非建立了完善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为学生提供精准的职业性向测评与定位,并利用心理测验和职业生涯评估为学生提供自我认知诊断模型,帮助学生挖掘自身潜能优势、判定自身人格气质、探寻未来职业兴趣,使其能在准确识别自身的主客观优势、绘制出未来职业生涯发展蓝图的基础上,科学理性地选择科目。在雇主层面,企业和行业协会通过提供职业场景,丰富学生的职业体验,协助考生提前摸清“岗位胜任力”,强化其对未来职业规划与当下科目选择的临场感知和现场体验。
高考是中高等教育衔接的重要一环,但当下仅仅表现为中高等教育两个圆的“外切”。科目选择的目的是通过多样化的学习路径,持续提升高中人才培育选送和高校人才甄别选拔的匹配度,因此,打通中高等教育之间的隔阂,实现二者有机互联,把“外切”变成“相交”甚至“内切”至关重要。中等教育机构的“上探”和高等教育机构的“下沉”是加强二者有机互联的有效手段。南非高中在提供选科支持时,力图帮助学生明晰“职业—专业—科目”的选科逻辑线路,把科目选择与大学对应的报考专业紧密联系起来,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学术兴趣、提升自己的学科效能、明晰未来的专业取向。同时,积极邀请高等教育机构“学术下移”,让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参与到学生的选科决策当中。南非大学除了在科目限定上给予精准指导外,还通过“校园开放日”“学术俱乐部”等途径,为学生提前感受高等教育学术生活提供条件,使其不仅获取到录取政策、志愿填报、专业方向等政策性指导,还能进一步感受高等教育机构深度学习的前沿性与专业性,体验精深专业研修的严格要求与智识挑战。高校通过“下沉”式的“低位”接洽,可提前为学生提供学术体验,强化其专业沉浸感,进而为其科目选择、专业学习和未来学术生涯发展奠定基础,进一步提升科目自选与人才选拔的匹配度。
提供与科目需求相匹配的师资以及建立规范有序的走班编排体系是选科政策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南非选科政策运行过程中面临的师资供给不足问题,特别是城乡二元差异引发学校师资和教学资源匮乏导致选科走班困难重重,是选科政策执行过程中必然要应对的难题,我国也面临着相似的问题。未来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是要提前研判学生的选科需求。可在高一阶段提前摸清全体学生的选科意向,开展学生选科数据的实时动态追踪,根据学校自身的办学传统、优势与特色,调配现有学科教师的比例和结构,盘活存量并扩充增量,做好选科走班与分层教学的应对预案,避免出现部分科目师资不足或学生过分集中的问题。市、县级教育管理机构可尝试探索建立区域内教师流动资源数据库,通过上位的县管校聘、教师区域走校等方式,实现动态师资调配补给,满足学生选科多元化需求。二是充分整合和利用校内外课程教学资源,建立教育教学资源的区域共享机制,最大化增加区域内师资队伍、课程教学资源、硬件平台资源的共建共享力度。可以尝试探索县域内、学区内、集团内学生跨校选科、教师跨校授课的动态流动机制,联合校外周边社会公共教育资源实施走班教学,最大化提供选科服务供给。三是持续提升选科走班编排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利用校园大数据建立一体化和智能化的走班教学管理服务平台,实现班级编排、课时调配、师生组合、教室使用等资源配置的最优化管理,为选科政策具体推进落实提供现实保障。
不同国家的具体选科政策可能存在差异,但相似境遇下的相似经验和现实困境能够给我们带来新的思考。我国新高考改革中的选科政策增加了学生的选择自主权,为学生挖掘和培育自身兴趣、特长及优势奠定了制度基础,也有利于高校从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角度精准甄别选拔人才。高考的高利害竞争,考生和家长作为社会脉络中的经济人,比较不同选择的预期效益进而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诱发了“理科萎缩、刻意竞争、田忌赛马”等偏态选科行为,选科指引和支持体系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未来,应给予高校更多科目设定的裁定权和成绩使用的判定权,以提高人才选拔精准度;建立动态师资统筹调配机制和选科编排体系,以提高选科教学效率;积极引入社会选科咨询机构,服务完善选科支持。此外,还应在此基础上推动“高中大学衔接、校内校外关联、政府社会参与、体制机制健全”的多维协作,持续推进高考科目自选指引与支持体系的优化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