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力,杨辉霞,曹红敏,林宏牛
(池州学院体育学院,安徽 池州 247000)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1],是中华文明发展的根基,维持着乡村社会基本运转,繁衍着乡村气息。随着城市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传统乡村社会图景正在发生改变,乡村社会基本结构正经历着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跨越[2],根植于传统乡村社会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的乡土伦理退场。
当前,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如何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推进乡村文化兴盛,破解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不平衡和乡风文明建设不充分的矛盾,成为新时期推进中国全面现代化的时代要求[3]。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我国农耕文明的演进而演进,构成了传统文化的根基,是实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精神源泉[4]。本研究以乡村振兴为契机,对新时代民俗体育在我国乡村发展的困境进行梳理,探索时代变迁下民俗体育文化纾解路径,以此重构适宜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的社会场域[5],赓续传统文化根脉,维系乡村和谐。
随着新型城镇化推进,传统乡村原有的结构重新组合,尤其是现代乡村旅游行业的注入,进一步挤占民俗体育的生存土壤,民俗体育文化生存空间面临胁迫危机。传统特征的空间被侵占,传统文化生活场所被蚕食,侵蚀着村民对乡村原有文化的认同与自信,乡村传统文化意识形态发生转移,乡村文化记忆与风俗习惯被一点点遗弃。从而使民俗体育所具有的“本土化”“乡土性”的特性及其依附的传统文化精神价值内涵、民族传承意识以及民族图腾等民俗特征消逝[6],导致大量民俗体育丧失完整的生存基础,只能显示出片段存活状态。
民俗体育文化是中国传统民间风俗的重要体现,与生产生活密切联系,大多在传统节日和农闲时节进行。人们参与民俗体育活动不仅仅是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更重要的是把它作为宗教仪式、节日庆典仪式的依附载体,并将其融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当前,受现代主流文化的影响,乡村原本以各种民俗活动丰富人们精神生活的载体逐渐被现代休闲娱乐生活方式取缔,传统的民俗体育活动逐渐被边缘化,一些具有影响力的项目暂存原有的名称,也只在商业活动中或政策性指令下开展。在市场经济下,民俗体育文化从文化效益到经济效益的转换过程中,对其从内容、形式、程序等方面进行颠覆性改造,已经蕴含了意义上的“变身”,被作为一种“快餐文化”,进行循环反复的扩大再生产,催生出“商品化”民俗产品,使民俗体育文化从赖以生存的母体中剥离出来,失去了原有的特征与价值内涵,导致民俗体育传承的失范和异化[7]。
随着乡村传统文化环境与外界环境的交流与融合,乡村传统的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以及文化意识发生重大变化。外来文化强势冲击以及市场经济综合影响重塑了文化主体的价值观念与运动方式,造成了农民价值观念与文化意识嬗变[8],使传统乡村依靠民俗体育活动进行村落互动的社会联络机制缺失,导致民俗体育公共性的功能丧失。民俗体育曾经作为凝结乡土人情、精神皈依、生活寄托、情感融合与交流的深层的文化价值认同感已经淡化与消失,逐渐从神秘、崇高、神圣的仪式中剥离出来,使其所具有的传统方式、意义和价值功能散失,原生态的民俗体育“本土化”的价值淡化[9],加剧了传统文化的认同危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影响,乡村精英人才的缺失,严重削弱了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中坚力量,民俗体育传承人才断层,民俗体育传继受到严重制约。由于乡村民俗体育的举办多是自发型,活动经费自主筹办(乡村集体出资),传承形式主要限于口耳相传、身体示范等传统方式[10]。随着乡村人口的大量转移以及低龄化、老龄化趋势加剧,民俗体育项目传承主体出现严重断层。而随着传承艺人的老去,民俗体育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少见,民俗体育精湛的技艺面临失传。另外,当代青年对民俗传统文化价值认识尚浅、兴趣低,无法自觉和有效参与,加速了民俗体育传承后继无人现象。
民俗体育文化根植于传统的乡村社会,并发挥着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教化民众、淳化民风,凝聚力量等价值,是维系乡村社会和谐的精神纽带。在传统的生活模式影响下,传统乡村已经成为民俗体育生存的保护壳,民俗体育与传统乡村共生共长。随着城镇化的进程,民俗体育文化的活力日渐式微,大量民俗体育活动项目处于“死态”甚至消亡。一些保持传承的项目也由于缺乏经济支撑和政策保护而活态不佳,尤其是现代乡村旅游的兴起,民俗体育与乡村旅游的结合作为乡村发展的新兴项目承担了过度的经济功能,其产业化发展的方向、规划不明确,配套政策缺失,行政资源配置滞后,资金严重短缺。政府功能发挥不明确,且缺乏吸纳社会资金的途径,直接影响着民俗体育发展的现代转型。
民俗体育文化是乡村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而传统乡村作为民俗体育生存的重要载体,二者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加强对村落的保护是传承与保护民俗体育文化的重要路径。国家先后出台《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切实加强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的指导意见》等为传统村落及相关文化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为民俗体育挖掘、整理、保护、推广,文献收集整理、归档保存以及研究利用,开展民俗体育展演,推动民俗体育进校园提供了政策支持。当前需紧跟时代步伐,积极贯彻相关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安排专职人员对民俗体育文化和传统村落保护进行专门指导,从制度层面加以落实。同时做好对民俗体育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工作,确保古村落保护与开发有序推进。在对乡村文旅开发,美丽乡村建设具体实施过程中,强化对一些古建筑、历史遗迹之类的保护,确保民俗体育依附载体的保存,不能破坏乡村风貌和乡村空间形态以及所具有的乡土文化特性,力图在保留乡村地域文化特色的同时,提升乡村文化形象[11]。
新时代,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迫切需要引导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进行有机对接,重锤精神内涵,彰显时代价值,传承文化、服务乡村建设。一方面,应当尊重民俗体育文化中具有的传统的风俗习惯、乡规民约以及符合时宜的元素,传继优秀的文化内涵,保护传统乡村文化中的乡土特性。另一方面,民俗体育文化创新发展,在保持乡村特质的基础上,将现代性因素与民俗体育文化有机融合。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髓,弃其糟粕,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民俗体育文化精神融合,不断融入现代文明,培育乡村文明乡风、繁荣兴盛乡村文化是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道路的制度要求和价值目标[12]。
民俗体育文化,具有粘合一定乡村地域内的社会成员的功能,使得他们在地缘基础上自发地形成一定的历史文化认同感[13],因其本身具有凝聚认同价值,成为乡民之间的一种共识和默契。因此,乡村建设亟需促进主体价值观念的转变,重塑传统文化价值,从思想和行为习惯上扭转乡风民俗、净化社会风气,重塑民俗体育文化这种内生于“乡规民约”的精神纽带,夯实文化认同基础。一方面,挖掘民俗体育文化精神,重塑时代价值。一是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民俗体育要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又与新时代社会价值目标较为一致。自发性的组织形式下传承人的坚守是一种“敬业”典范,是新时代公民价值准则。二是坚持以促进人民健康为根本目的,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康中国”战略下,康养需求强烈刺激着人们的体育需求。
另一方面,立足乡村主体,培养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感。当前由于乡村结构的转型,留守群体成为乡村的重要力量,加强留守群体文化的认知与文化自信尤为重要,利用乡村学校、文化大礼堂、文化活动室、村史馆等公共场所,为留守群体提供学习场所。另外,要恢复传统岁时、节庆以及农闲时间的民俗体育活动的开展,培育地方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感,重构乡村传统文化集体记忆,以及认识自身对地域文化传承的所应具有的责任意识和担当意识,重拾文化自信[14]。
民俗体育要重视以人为载体的活态与动态传承,加强对民俗体育传统技艺的传承人保护与传承人的培养尤为重要。
首先,要重视民俗体育传统技艺传承者的保护和培养。地方政府应对民俗体育项目相关传承人进行全面详尽的统计,加强挖掘和保护力度,特别要对老艺人进行重点保护;同时还需强化传统技艺传承人的身份认可度,并提高他们的待遇,对贡献突出的艺人更要给予重奖。其次,加强乡村精英的培育,发挥乡村精英示范、组织、领导的作用。乡村精英是乡村的领袖人物,作为乡村的重要的带头人,本身具有能力强、思想觉悟高、资源丰富等综合能力,在传统的乡村中具有相当高的权力、威信与感召力。尤其是乡村精英能够身体力行,带头组织和参加民俗体育活动,能吸引群众的积极参与、传承传统文化,促进乡村的和谐发展。最后,要重视对新的传承人的培养,加大培养对新乡贤,乡村生产经营、返乡学生、退役军人以及教师等积极鼓励引导这类群体学习民俗传统技艺,并将其纳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人才队伍中进行重点培育;对创新产业融合发展给予相关政策与资金的扶持,培养一批新型的民间技艺传承人。
对民俗体育文化进行产业开发,必须把握文化的本真属性,在坚持保护原生态文化的内涵本质的前提下运用创意将文化资源提升为文化成品,实现价值利益的最大化,以满足现代多元化的需求。
第一,民俗体育文化根植于传统的乡村,注重由观赏性体育旅游产品向体验型、休闲型旅游产品转型。如:民俗体育文化所拥有的自然风光,乡村古道,文化品牌的塑造必须凸显特色,精心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品牌,形成“一村一品”“一镇多品”格局,提升乡村的现代魅力与文化内涵。
第二,结合传统节日,依据地域文化特色,组织开展传统体育赛事和表演,塑造民俗体育节庆活动品牌,积极推动民俗体育旅游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活态传承和经济发展双赢[15]。如池州市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龙舟嘉年华活动”,充分发挥杏花村独具特色和影响力的旅游品牌优势,对弘扬龙舟传统民族文化、推动全民健身运动和全方位推动贵池区“打造生态样板、实现绿色崛起”起到重要作用。目前,池州市“龙舟嘉年华”已经通过商标注册,成为全国唯一具有商标注册权的龙舟品牌活动,有效助力了池州全域旅游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
第三,加强民俗传统体育项目的挖掘整理、传承保护与创新融合发展,激活民俗体育的潜力项目。结合不同项目的器械、服饰、东西、音乐、寓意等特色开发产品,使其成为宣传民俗体育文化新符号,开拓民俗体育新型产品市场。另外,民俗体育文化是融合了区域群体的价值观、世界观、族群史、族群信仰、英雄人物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公开性叙事载体和叙事实践,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具有较高的价值。因此,深入提炼民俗传统体育的技艺、故事和文化内涵,结合传统乡村的生活变迁史、特色乡土风貌、历史文化以及新农村建设等“故事”内容进行融合,为广大民众创造重述自身故事的平台。
当代青年是传统文化振兴的重要群体,学校是传播与传承乡土文化的重要阵地。当前,学校高度重视民俗体育传承问题,积极主动参与和担当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工作,进行整体把握与合理规划,确保民俗体育与校园进行合理的对接。
第一,民俗体育进校园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囊括了体育、教育、民宗等多个部门的协同联动、配合。学校层面应当积极建构相应的制度,健全学校传承机制;对民俗体育教育开发给予政策支持与激励,给予资金扶持,加强考核,强化工作制度建设并有效落实,确保民俗体育有效发展的制度环境;提升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的意识,筑牢民俗体育在校园传承的根基。
第二,要结合当前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发展现状,进行合理的遴选。首先,在确保其民俗特性的前提下,要把传统与现代教育有机融合,适当植入现代元素,通过创新民俗体育项目的推广使运动项目适应学生健身、娱乐、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以此提高参与性、观赏性与实用性。其次,以进课堂、进头脑、进心灵,立身行,身心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对民俗体育传统技艺与文化内涵的认识,培育其对乡土文化新的认知,为青少年树立乡村文化自信找到一个强有力的支点[16]。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推动实现“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教学新目标,以此传承传统体育文化,弘扬文化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激发当代青年学习的兴趣,提升个人综合修养。
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是助力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扩大民俗体育文化辐射力的重要路径。首先,运用现代技术拓宽民俗体育传播形式。主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民俗体育文化史料和传统技艺进行系统化、规范化、完整化整理,归类、存档以此建立文化遗产资料库、数据库等档案。同时建立网络服务平台,通过现代技术实现对相关资料的数字化转换,搭建互动传承平台,以实现全媒体化传播,向广大网民推送民俗体育项目,扩大传播范围,拓展传承空间。其次,突破空间限制,通过物联网、云计算、5G等新兴技术构建民俗体育智慧场馆,智能体育装备,使人们在小空间参与运动项目,在终端推送精品产品和服务,拓展消费场域。最后,对民俗运动项目,开发民俗体育传统APP软件,从民俗体育文化、体育游戏和体育学习等方面进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结合现代技术,将民俗体育文化传承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以此拓宽传播领域,提升传播效果。
民俗体育文化作为我国传统农耕文化和农业文明的重要载体,它承载和寄托了不同地域人们的历史记忆。新时代,民俗体育文化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乡村振兴的初心、灵魂和方向。因此,民俗体育的现代发展,必须突破传统社会的图景,紧跟时代发展的脉搏,顺应乡村文化的演进规律,通过保护与创新多元发展的模式,让民俗体育文化得到延续和传承,彰显地域乡土文化本色,激发“沉寂”中传统乡村的生机与活力,让传统乡村回归“看得见青山绿水,留得住记忆乡愁,寻得到文化根脉”的美好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