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巧颖
(重庆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重庆40007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文简称“疫情”)席卷全球,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勇于斗争、敢于胜利,开展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提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并将中华民族的伟大抗疫精神概括为“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1]。2020年5月,教育部出台了指导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文件——《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立德树人五个方面的建设内容,即: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深入开展宪法法治教育、深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2]。这些建设内容与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一脉相承。因此,伟大抗疫精神既是战胜疫情的思想武器,也是提升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现实教材。
与此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是当下高等教育面临的核心任务之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指出中国学生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3]。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提出要“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具有跨文化思辨能力”的新时代人才[4]。从社会需求来看,中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需要大批既懂专业又熟悉沿线国家文化的跨文化交际人才[5],这需要跨文化思维和跨文化传播能力为支撑。“疫情”具有全球性、跨文化性,这使得伟大抗疫精神置身于跨文化语境,因此它也是对学生开展跨文化教育的天然素材。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伟大抗疫精神的跨文化属性认识还不足,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的途径依然比较传统和单一,缺乏新颖的视角和渠道。高校应该抓住全球抗疫的契机,充分挖掘时代特色内容,主动将学校教育对接社会热点和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伟大抗疫精神的立德树人价值和跨文化教育价值,把疫情、灾难变为教材,在依托伟大抗疫精神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素养和国际传播能力。
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弘扬“伟大抗疫精神”以来,国内涌现了许多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育人实践的相关研究,并贡献了一些教育策略和教育实践经验。
已有研究充分肯定了在高等教育中融入伟大抗疫精神的价值和内涵,普遍认同后疫情时代,教育要用好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素材,讲好中国抗疫故事,将此次疫情抗击留下的教育资源和社会“财富”保存、传承和传播好,借此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宣传内容上,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中国传统文化等主题来挖掘抗疫故事[6-7];宣传途径上,要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阵地,同时探索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校园文化的多元路径,如开展专题讲座、课后实践[8]、依托校园文化作品、借助校园仪式活动等[9]。
然而,总体来看,现有研究存在两方面的不足。从课程融入路径来看,主要依赖思政类课程和社会实践类课程,鲜有研究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到非思政课的“课程思政”建设中,总体上未将高校作为一个教育生态整体来全面规划伟大抗疫精神的立德树人路径。正如有学者提出,“疫情教育”的想象力不足,没有充分利用举国抗击重大疫情这一特殊历史时刻,“化疫情危机为契机,将疫情的点滴转化为教学的成分、育人的养分”[10]。从素材选择来看,融入立德树人的抗疫素材普遍缺乏跨文化视角,基本是站在中国人的角度,用中国人的语言和思维来分析中国问题和中国精神,几乎不涉及文化比较与批判、文化理解与表达。并且伟大抗疫精神在高校的传播缺乏国际化语言表述,不利于高校培养具有跨文化素养的人才和中国抗疫故事的对外传播。
伟大抗疫精神诞生于全球化语境中,具有跨文化属性。跨文化语境下的伟大抗疫精神具有多重育人功能,与在单一文化语境中开展立德树人相比,跨文化语境下的立德树人体现出其独特意义和现实价值。
新冠肺炎疫情波及全球许多国家和世界主要经济体,属于全球重大社会事件。中国作为有影响力的世界大国,中国人民的抗疫行为不可避免地受到其它国家、文化的影响;反过来,正是由于中国的抗疫大战置身于跨文化环境中,才使得伟大抗疫精神在多元文化的比较之下显得愈加可贵和引人注目。
具体来说,伟大抗疫精神的跨文化属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伟大抗疫精神在中国与其它国家的互动中得到充分体现。如中国向他国捐赠抗疫物资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讲仁爱、求大同的思想精髓;抗疫期间中国外交部针对国际社会对中国制度的误读和偏见发出的外交声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卑不亢和正义精神;而中国新闻网发布的《中国战“疫”,美国小哥点赞中国制度》的英文视频[11]则从他者视角向世界解读了中国的伟大抗疫精神,增强了伟大抗疫精神在全球范围的说服力和公信力。第二,由于“疫情”的全球性,许多与中国抗击疫情相关的一手报道是通过外语(主要是英语)在跨文化语境中传播的。这些跨文化语境下的传播媒介既包括中国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的主流媒体,如中国日报网、新华网(英文)和中国外交部官网(英文版),也包括报道中国抗疫举措的全球性知名媒体,如世界卫生组织官网、美国有线新闻网、英国路透社网等。可见,伟大抗疫精神的产生、体现和传播本身就处于跨文化语境之中。伟大抗疫精神的跨文化属性是其它只在国内发生的社会事件所不具备的,是其特殊的属性。
大学作为中外文化交往、理论对话和价值传播的重要平台,是中外人文交流的前沿重地。因此,积极推进跨文化交际理念与实践,是每一所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12]。以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为依托,开展跨文化视角下的立德树人,能发挥特殊的育人功能。
1.落实文化战略部署,讲好中国抗疫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5月就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发言中指出:“要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更加充分、更加鲜明地展现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13]。同年11月,党的第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再次指出:“加快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中国共产党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明显提升。”[14]可见,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已成为我国当前至关重要的文化部署。
中国在全球抗疫中的作为和成就正是一次伟大的中国实践,其背后的思想力量和精神力量是构建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和叙事体系的宝贵资源。面对急剧变化的国际形势,我国应借中国抗疫之势加强国际传播工作,积极塑造自信、友好、可敬的中国形象。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要地,应该当仁不让地参与到这场“讲好中国故事”的运动中来,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在当下,这种担当首先就表现为抓住国际舆论热点,以伟大抗疫精神为切入点,培养学生在跨文化语境中正确解读和恰当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的能力,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2.凸显中国文化比较优势,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全球各国对同一事件的不同反应有利于突出某一文化的比较优势。比如此次疫情中,中国政府的强有力领导和中国社会各界的高度配合与西方的社会体制相比,凸现了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对比更加鲜明;又如,抗疫过程中我国人民的万众一心、医务工作人员的舍身忘我与西方民众的个人权利至上相比,凸显了集体主义文化对于个人主义文化的比较优势。由于伟大抗疫精神在跨文化语境中体现出了比较文化优势,这种比较优势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坚定学生对祖国优良传统的热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同时,在中外文化的比较与碰撞中,学生接触到来源更广泛、内容更全面、观点更多样的信息,从而能更客观、理性地看待本国文化和他国文化,避免盲目的崇洋媚外和狭隘的民族主义。
3.树立批判思维意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前所未有。如今,疫情防控已成为国际涉华舆论关注最为聚焦的议题。然而,我们必须看到,一些国外媒体对中国采取的抗疫措施和取得的抗疫成就依然存在许多误解和偏见,甚至刊登扭曲事实的恶意报道。由于当前中国在世界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非“自塑”,这些带有偏见的不实报道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际形象。对于高校学生而言,对于上述现状容易陷入两个误区:要么对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缺乏了解,导致在跨文化交际中立场模糊、言语尴尬;要么对不实的外界言论不知如何应对。这两种情况都与高校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理解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目标背道而驰。在跨文化语境下解读伟大抗疫精神,引导学生从跨文化视角去探究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及其存在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理解到文化误解和文化偏见可能是由中外文化差异导致,进而思考和寻找有效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声音的方法和途径,培养起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批判性思维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前面对跨文化语境下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独特意义的剖析,阐明了本研究的合理性和必要性,下面将沿着“确立指导原则——建设育人资源——提升教师素养——开拓育人路径——实施育人评价”的逻辑思路,构建跨文化语境下伟大抗疫精神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融入机制。其中,确立指导原则为高校整体教育生态规划提供价值导向与宏观思路,是开展育人活动的起点;建设育人资源为立德树人提供现实基础,是开展育人活动的“硬件”;提升教师素养为开展立德树人提供教师能力保障,是开展育人活动的“软件”;开拓育人路径为跨文化语境下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具体实践方法,是取得育人成效的重点和关键;实施育人评价使教与学均有所依,起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的作用,是开展育人活动的最终落脚点。
教育系统在应对社会重大事件引发的公共危机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肩负着引导学生思想意识的使命。其中,高校作为教育系统的中坚力量,利用社会重大事件开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是其紧跟国家形势,以此发挥其特殊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15]。鉴于“跨文化语境”的特殊性,在这样的语境和视角下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需要在理念、教育者和教法三个层面确立指导原则,为育人活动设计提供方向。也就是,在理念上遵循“人类命运共同体”原则,在配置教育者时遵循多方跨文化教育者合作原则,在教法上遵循混合式育人原则。
1.“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原则
在跨文化语境中,文化碰撞与冲突不可避免。然而,相互依赖、互惠合作是人类社会的通行法则,中华民族的抗疫之战也是全世界人民共同抗疫战斗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跨文化语境下讲述伟大抗疫精神就要首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16],在弘扬本国精神文化的同时,避免文化偏见和文化优越等错误观念。
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导下思考跨文化视角下的立德树人路径,要始终凸显中国与世界共同行动的框架,突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对接交融的一面。如跨文化教育研究专家孙有中教授所述,“教师应引导学生尊重、宽容甚至欣赏文化差异,避免急于进行价值判断,把文化差异视为丰富自我、开阔视野和创造新文化的宝贵资源。”[17]在具体实践中,一方面要注意从文化共性切入,即突破中西方文化对立视角,实现对偏重文化差异、忽视文化共核的传统文化对比范式的超越,探索“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8]的跨文化交流格局;另一方面要做到个性化表达,突出中国文化在跨文化语境中的主体地位,强调伟大抗疫精神在多元文化互动中的比较优势和特色话语,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2.跨文化教育者合作原则
当前,精神文化在我国高校中的解读与传播往往单纯依托高校思政课教师群体,这就使得观点难免片面,传播形式难免带有说教意味。学生多数情况处于被动、被灌输价值观的地位。在跨文化语境下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就要充分发挥跨文化语境的优势,由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社会背景的多方主体充当精神文化的解读者、传播者,合作开展立德树人活动。这就要求教育者不仅仅是思政课教师,还应该包括专业课教师;不仅仅是中国教师,还应包括学校外籍教师和留学生群体[19];不仅仅是校内教师,还应该有校外行业专家和社会媒体。教育形式不仅仅是课堂说教、灌输,也可以是互动交流和社会实践。通过校内外、国内外各方在中国的见闻,联合“国嘴国脑”和“外嘴外脑”,共同讲好伟大抗疫精神。多文化立场的观点和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使得伟大抗疫精神的内涵解读更真实和立体,在实际教育互动中,为伟大抗疫精神带来更多讨论性、思辨性和启发性。
3.混合式育人原则
在跨文化语境下将课本之外的“抗疫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单纯凭借课堂教学难以实现,这时就要遵循混合式育人模式,实现两个维度的混合,即:线上育人与线下育人混合、课堂育人与实践育人混合。
首先是线上与线下育人的混合。疫情期间,全国高校广大师生开展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在线教学,在线教学正在由新鲜感向新常态转变,正如教育部高教司吴岩司长所说:“我们再也不可能、也不应该退回到疫情发生之前的教与学状态! ”[20]后疫情时代,混合式教学在教学模式中依然占据着主导优先地位。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的高校都具备了开展混合式教学的网络条件与硬件条件。在线学习平台为补充的育人资料提供了展示平台,并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精准监控,为高校搭建了课堂之外随时随地开展育人工作的平台。鉴于线上育人的优势,线上、线下混合育人应体现在育人实施与育人评价的方方面面。
其次是课堂与实践育人的混合。课程思政的落实要以学生的输出成果为导向,这就需要充分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探索立德树人的方法与途径,为学生的能力输出提供平台,开展竞赛类、体验类、应用类实践活动,使课堂教学中渗透的价值观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价值观。课堂育人与实践育人的结合有助于提升课程思政教育的引领力,形成立德树人在课内外的联动效应。
基于伟大抗疫精神在高校开展跨文化语境下的立德树人,需要有恰当的育人资源或素材作为依托。本研究的育人资源主要指全球范围内跨文化语境下体现伟大抗疫精神的新闻事件、人物故事、媒体评论、公共演讲、政府言行等。资源可呈现文字、音频、视频等多模态形式。建设跨文化语境下的伟大抗疫精神育人资源可以按照精准筛选育人素材、建设分类育人资源库和逐步开发相应教材的发展路径来推进。
1.精准筛选育人素材
体现伟大抗疫精神的素材涉及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可谓包罗万象,且获取素材的平台从报纸、网站到纪录片,十分多样。若要通过抗疫素材在高校中实现高效立德树人,就不能将伟大抗疫精神素材信手拈来,而要根据本校办学特点和学生需求来精准筛选育人素材,做到三个“匹配”。
一是育人素材与主流价值观匹配。在跨文化视角下探讨伟大抗疫精神,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因此首先要确保用于立德树人的素材能匹配中华民族当下主流的、正确的价值观。结合《纲要》意见,要以党的十八大提出的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和友善)[21]为筛选伟大抗疫精神教育素材的主要价值导向;同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其颁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当代中国发展的突出优势,对延续和发展中华文明、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着重要作用”[22],因此,用于开展立德树人抗疫素材也应该尽量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二是育人素材与院校特点匹配。《纲要》按照学科专业特点,明确了七大类专业的立德树人建设目标,使各个专业院系、各专业课教师都能在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中干出自己的特色[2]。因此,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各校要根据自身办学特点筛选素材,使伟大抗疫精神依附的素材与体现的价值观尽可能匹配本校人才培养目标,形成校本特色。具体来说,文科型高校倾向选择深刻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素材,如抗疫期间中国人民互帮互助、并与全世界人民命运与共从而体现“天下大同”的素材,以及中国政府强有力领导中国人民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素材;研究型高校倾向选择体现尊重科学和法治意识的素材,如抗疫过程中宣传“不信谣、不造谣、不传谣”的素材和科研人员争分夺秒研发疫苗的素材;应用型高校倾向选择体现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的素材,如疫情期间社区工作者及医护工作人员忘我牺牲的素材和教育工作者克服困难、创新线上教学模式的素材。总之,选用与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匹配的育人素材而引导学生在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同时,自觉践行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
三是育人素材与学生认知匹配。在跨文化语境这一特殊环境下开展基于伟大抗疫精神的立德树人,育人素材需要在内容和语言两个层面匹配学生的认知。首先,素材内容需要与学生所学课程的相关话题匹配,使抗疫素材成为学生原有学习内容的相关拓展和整个学习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防止融入伟大抗疫精神成为“贴标签”,也防止立德树人和课程教学成为“两张皮”。其次,由于伟大抗疫精神在跨文化语境中的体现往往存在于一手外语(主要是英语)语料中,为实现信息的有效获取,外语语料的语言难度就需要与学生外语水平相匹配。以英语语释为例,《中国日报》(英文版)的文章适合于中级英语水平学习者,英美媒体或杂志的原版文章适合于高级英语水平学习者,而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学习者,教师或需对篇章文字进行适当调整,以符合学生的英语认知水平。
2.建设分类育人资源库
为服务不同课程、不同渠道的育人实践,需要建设分类的伟大抗疫精神育人资源库。在搜集和选择案例时,除了要满足上文提到的育人素材精准匹配原则,还要特别考虑跨文化语境下的素材特点来建设分类资源库。第一类,建设动态更新的时效性育人资源库。整个国家和民众在短时间内将目光聚集到突发疫情这一社会重大事件,受众表现出极强的主体互动性[23],真实、鲜活的抗疫素材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能直抵青年学生心灵,使立德树人效果立竿见影。第二类,建设契合国家发展的育人资源库。现阶段中国致力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则可以建设涉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中国抗疫案例库,如中国提供援助物资到该地区以及该地区政府和民众对中国抗疫表现的评价;也可以建设关于中国抗疫过程中的生态环保举措案例资源库。第三类,建设外语语料资源库。有效对外传播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外语能力为支撑,因此需要建设一定数量的外语讲述伟大抗疫精神的文本、音频和视频资源,在保证语言地道、准确,观点无意识形态错误的基础上,按照语言难度分级,照顾不同外语水平的学生。外语语料资源库在充当立德树人素材的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外语能力,尤其是提高用外语讲述伟大抗疫精神的能力。
3.逐步开发配套教材
立德树人的基础是课程,而课程开展的关键要素之一是承载教学内容的教材。教材开发需要依托前期建设的分类育人资源库,但与资源库相比,因其更成体系、并包含有教学活动设计,将为立德树人的落地提供更具操作性的现实条件。同时,固化的育人资源使跨文化语境育人实现长效性。因此,在跨文化语境下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其可持续发展的依托点是教材建设。以合适的教材为抓手,推动教师育人意识和跨文化意识的提高,指导育人活动的开展。
在构思教材内容时,有两条思路是可行的。一条思路是基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搜集的教学案例,编写从跨文化视角解读伟大抗疫精神的读本(中英文都要涵盖)。这样的读本既可以作为各课程教师开展立德树人教学的参考教材,也可作为学生自主拓展学习的教材。另一条思路是将跨文化意识与理念融入到专业学科教材的编写中,并恰当引用符合学科教学话题的伟大抗疫精神素材作为案例设计教学活动和练习。
在设计教材配套活动时,尽量设计主题式、任务式、项目式学习活动。这些类型的学习活动都注重让学生协同做事,关注人自身的发展,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与立德树人具有高度的内在一致性。同时,学习过程中的沟通与合作有利于培养学生民主、平等、开放的意识与理解、包容、共享的精神[24]。这些品质正是跨文化思维的内在要求和跨文化能力的外在表现。
立德树人实施的效果怎么样,教师的素养与意识是关键。教师“挖掘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元素的广度和深度,以及把所挖掘的育人元素全面有机融入课堂教学的精度和效度,都与教师自身的思想水平、业务能力等密切相关”[25]。与单纯在中国文化语境中开展立德树人相比,在跨文化语境下开展立德树人工作,要求教师除具备基本的道德素养和专业知识素养外,还特别需要加强教师的跨文化素养、跨学科素养和信息技术素养。
首先,提升教师的跨文化素养。由于最终将由教师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中落实跨文化教育理念[26],因此教师只有自身拥有了较高的跨文化素养,如文化差异敏感性、国际理解力、中外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才能游刃有余地对学生开展跨文化素养的培养。高校可通过对教师开展跨文化能力专题培训、跨文化教学工作坊、示范教学观摩等方式促进教师跨文化素养的提升。
其次,提升教师的跨学科素养。跨文化语境下的立德树人要求教师能准确筛选恰当的育人素材,并将其融入自身所教课程的教学任务,这就需要教师拥有跨学科的思维能力甚至是跨学科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跨学科素养的有效办法是建立教师教学共同体。一是“重合作”,如思政课、外语课和其它专业课教师一起搭建教学团队、分工搜集不同主题、不同难度的“抗疫”语料,分工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等;二是“树表率”,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打造典型跨学科教学案例库;三是“广共享”,经常开展教学经验交流、现场教学观摩、教师教学培训等活动。
此外,还需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素养。“互联网+”时代要求教师具备“更加敏锐的信息意识、更加综合的信息知识、更加专业而创新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也对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信息道德与法律要求”[27]。在本项研究中,教师需要通过报刊、网络等渠道收集、筛选和整理“抗疫”素材中适合开展跨文化语境下立德树人的语料,就要求教师具有高度敏锐的信息意识;跨文化语境下的抗疫素材主要来自网络,那么网络资源的下载、转载与使用要求教师遵守信息道德与法律要求;同时,教师开展多元化立德树人评价需要具有创新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可见,教师信息技术素养对于跨文化语境下立德树人的落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如前文所述,当前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主要依赖思政类课程。在跨文化视角下思考这一论题,需要突破思想政治课的局限,将高校作为一个教育生态整体,从课堂教学、网络宣传和社会实践三方面来全面规划伟大抗疫精神的立德树人路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跨文化能力的同步提升。
1.拓展课堂教学主渠道
课程是开展立德树人教育的主阵地,开展跨文化语境下的课程思政,总体上需要在继续用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同时,思考在其它各类课程中融入伟大抗疫精神的路径。根据跨文化语境的特点,将思政课之外的课程分为大学英语公共必修课、其它外语类选修课和非思政非外语类课程,下文将分别论述跨文化语境下伟大抗疫精神在各类课程中的融入路径。
第一,将跨文化思维融入思想政治课。思想政治课始终是开展高校课程思政的主渠道。然而,基于跨文化视角设计思政课的特别之处在于,要尝试引导学生从多元文化价值观比较、文化内涵阐述、文化批判的角度开展伟大抗疫精神主题思政课,通过案例分析、价值讨论、集体反思、创设情境等途径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碰撞,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价值引领。
第二,发挥大学英语公共必修课的育人优势。高校外语课程是大学生接触外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主要途径,也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中坚力量,本身就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全球化时代,文化交流、文明互鉴不断增强,外语课程参与高校立德树人的积极作用尤其明显。从课程规模来看,《大学英语》课是全国各高校所有专业学生都要修读的公共基础课,该门课“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将对高校整体立德树人效果产生重要影响。更重要的是,从课程性质来看,语言的交流也带有文化的交流,这使得《大学英语》课程具有跨文化语境的天然属性。英语文章中蕴含了西方文化、理念、思维、习俗,都可以找准切入点,用跨文化对比的方法进行思辨式解读,这些与西方文化相对的中国文化元素往往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包括新闻时事中反映的价值伦理和文化自信。因此,我们应该、也可以挖掘出伟大抗疫精神和大学英语课程内容的有机契合点,开展“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活动。
第三,在其它外语类选修课中融入伟大抗疫精神。除《大学英语》课程外,目前许多高校还开设有其它外语类选修课,这些外语类课程都具有跨文化语境的天然优势,因此也要利用好此类课程开展跨文化语境下的立德树人,特别是文化类英语课程和小语种课程。如:在《中国文化》《西方文化》《中西文化对比》《跨文化交际》《外报外刊》等文化类英语选修课中,依托伟大抗疫精神英语素材,融入文化对比、文化思辨、文化自信,并教会学生中国抗疫故事的国际化表达,培养学生用世界语言讲好中国伟大抗疫精神的能力;又如:在《大学日语》《大学法语》《大学俄语》等小语种选修课中对中国与目的语国家的抗疫互动开展文化思辨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思辨能力与多元文化理解能力。
第四,在非思政非外语类课程中融入伟大抗疫精神。对于此类课程,首先要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的指导下,以培养具有国际理解力与传播力的人才为育人导向之一,主动发掘课程教学内容的跨文化解读视角和课程知识的跨文化应用视角;其次,要抓住疫情这一社会重大事件的契机,主动挖掘伟大抗疫精神与课程的关联元素,在课程中适时、自然地融入中国抗疫时事案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道德品质。
2.扩大网络宣传渠道
当代高校学生作为数码时代的原住民,习惯于并且乐于从网络渠道获取信息。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网络平台,创造课程之外的跨文化语境,从而延展跨文化语境下立德树人的时间和空间。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可借助校园网、校园论坛、贴吧和学校微信公众号等受大学生欢迎、在学生中有影响力的网络平台开展立德树人教育。通过这些网络平台,发布跨文化视角的伟大抗疫精神报道、文章并发起讨论,帮助学生在学习伟大抗疫精神的同时,树立起跨文化思辨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需要注意的是,开展跨文化语境下的立德树人,这些网络资源中的英文语料需要占据较大比例。英文语料既可以通过文档或视频等固态资源形式呈现,也可以通过邀请专家开展英文直播讲座等动态资源形式呈现。英文语料为学生向国际社会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提供外语能力支持。
3.丰富课外实践渠道
课外实践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促进学生将价值观内化。高校应该竭力为学生创造将价值观付诸于实践的条件和平台。在校内,一方面要通过中英文演讲、征文、辩论、小视频制作、情景剧表演、仪式典礼等实践形式开展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活动;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校内外籍人士资源(如外教和留学生群体),开展以伟大抗疫精神为主题的语言文化交流活动。在校外,高校要努力为学生创造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和国际赛事服务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真实的跨文化语境中讲述伟大抗疫精神。学生在参与上述课外实践的过程中,需要突破国内视野局限,考虑中国文化和受众背景文化的差异,并主动探索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来讲述中国伟大抗疫精神。因此,实践的过程也是强化学生文化融通意识和国际传播意识的过程。
借助伟大抗疫精神开展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学校、教师、学生三方都需要有章可循,有指标可依,这就需要制定完善的立德树人评价体系并切实开展立德树人评价。以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为推力,既要对学生开展评价,也要对教师开展评价,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共同发展。一个完善的育人评价体系既可以用于检验育人方案实施的有效性,也能使教育者在评价与反思中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和优化各项评价要素。
1.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在高校开展跨文化语境下的育人效果评价,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将立德树人以及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国际传播人才纳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目前,这两部分内容在许多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已经开始体现,但描述还不够具体。尤其是培养具有跨文化能力的国际传播人才,除了在外语专业的课程教学大纲中有所体现,在其它课程的教学大纲中普遍还未引起重视。因此高校需要细化人才培养目标、健全课程教学大纲,使其切实指导跨文化语境下的立德树人工作,指导教师开发与学校整体人才培养目标以及各二级学院人才培养目标相匹配的校本育人活动。
2.对学生开展评价
本研究中立德树人的最终目的是促进伟大抗疫精神内化为学生的价值观。在制定具体的评价指标时,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思考。第一,价值塑造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无法通过终结性评价直接判断效果,而需要在平时教与学的过程中体现,这就需要注重形成性评价,开展多元化评价。如将学生在伟大抗疫精神主题讨论中的课堂发言、线上评论、以及学生参与校内外弘扬伟大抗疫精神的主题活动作为评价指标。第二,也是更重要的一点,由于思想道德情操和价值观是无形的,要做到有效评估,需要给它一个载体,开展基于学生“产出”的评价。跨文化语境下伟大抗疫精神内化为价值观的“产出”是多样的、灵活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科特点发挥创意,自主设计具体的“产出”。如考察学生主动用英文正确讲述伟大抗疫精神的能力,考察学生运用跨文化思维分析特定案例里中国和他国的抗疫表现差异,考察学生设计面向国外受众的伟大抗疫精神宣传作品,或者将学生在学习伟大抗疫精神过程中的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等通过量表和日志等形式作为“产出”来考察。
3.对教师开展评价
除了前文谈到的对学生主体开展多元化评价,还需要优化对教师主体的立德树人评价体系,形成监督和奖励机制,激发、调动教师的主体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立德树人开展过程中,教师评价机制应该充当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定期对教师的立德树人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课堂内外的抽查,使思政教育形成教学常态、融入教学全流程、且要素可查可督;另一方面,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改革情况和效果作为教师绩效考核内容,作为岗位聘用、评优奖励和晋级晋升等方面的参考依据。此外,还可以评价教师教学方案实施的有效性、以及教学方案对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的贡献度,并在评价与反思中不断优化各评价要素[28]。
需要注意的是,如前文所述,用于立德树人的“抗疫”素材要基于不同高校的不同人才培养目标选取,基于学生特点设计具体的实施路径。目标不同,实施方案不同,评价方式也就不同。实施院校要在体现院校差异的基础上,发挥院校的优势和特色,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评价体系,使学校、教师、学生三者共同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修正和完善评价体系。
上述融入机制的五个部分既是措施,也是保障,每一部分都是构成跨文化语境下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机制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各部分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实现融入机制的动态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依托跨文化视角,突破传统的在单一文化语境中讲述精神文化的局限,在思考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机制时,将学生能够内化伟大抗疫精神价值观和产出伟大抗疫精神的国际化表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作为育人导向,充分考虑了学生中国情怀、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同步培养。按照“精准”育人的理念,为跨文化语境下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提供了一套可行的实践措施和可持续的发展方案。高校应该利用好“抗疫”这一教育契机,在“培养国际化人才”的高等教育战略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战略双重国家战略背景下有所作为,切实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跨文化素养和国际传播能力。
然而,从跨文化视角对伟大抗疫精神开展探讨,在高校立德树人实践中还是一个比较新颖的提法,需要高校自上而下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育人实施平台提供保障。在教育理念上,高校要积极推行和贯彻立德树人理念、课程思政理念、跨文化教育理念以及教育改革创新理念,为教师落实跨文化语境下的立德树人提供主观能动性;在实施平台上,高校要确保拥有立德树人的广阔平台,做到无则建设,有则优化。如增开或优化相关外语类课程,发挥好外语类课程在跨文化教育中的天然优势;搭建或完善网络宣传平台,使育人素材最大可能、最大程度地渗透入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新的或优化现有的实践育人平台,积极整合校内外不同文化背景的多方教育者资源,组织形式多样的伟大抗疫精神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内化的伟大抗疫情精神和习得的跨文化能力得以通过“产出”来实现其价值,真正服务学生成长与成才。
在跨文化语境下将伟大抗疫精神融入高校立德树人已在笔者所在高校的部分外语类课程和课外活动中实践。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课程中的“伟大抗疫精神”相关内容很感兴趣,对教学的满意度高,收获度高。从学生的讨论发言和主题写作中能明显感受到学生在爱国主义情怀、文化自信、国际理解力和跨文化思辨能力方面的提升,初步证明了该机制立德树人的效果。本研究为后疫情时代的高等教育提供了一种基于“抗疫”本身的育人路径和一种在跨文化语境下用好伟大抗疫精神的新思路。研究结论尚存在一些不足,但或许可为高校当下的立德树人工作和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一点参考,也为今后全球重大社会事件发生后的高等教育提供应对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