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疆职业大学传媒与设计学院 薛 叶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20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这些对当代新闻采写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更好地在维护受众正当表达权的同时又善于发挥媒体正确的引导功能,这就对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提出更高要求。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旨在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教师要注重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新闻工作者代表的是公众利益,其本质是为人民服务,这就要求他们要具备极强的政治素养、纯熟的业务素质以及优良的个人品性。因此,要将课程思政融入课堂,推行润物无声的育人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课程思政”绝对不是简单地把思政课上的内容照搬到专业课里,而是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进行课程思政建设是对一门课程的整体设计,做好该门课程专业知识点的梳理是重新挖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的基础。本课程主要围绕三个核心问题展开:即如何认识新闻采访活动、如何认识记者的职责以及如何开展新闻采访活动。在此基础上将教学内容划分为十章,每章内容细化知识要点,根据专业知识要点的特征寻找可挖掘的思政元素。
怎样精准挖掘?第一,明确思政教育元素的来源路径。要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学之中。此外要结合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对于新闻采访课程来说,要侧重梳理党和国家历年在做好新闻宣传工作方面的政策要求、文件精神的要点。第二,知识点与思政元素本身的关联度要高。能够自然而然地将二者相结合,绝对不是为了强调思政元素而讲解知识点,而是要通过在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让学生自觉感悟到教师想要突出的思政元素。比如,教师在给学生解读“新闻敏感”这一概念时,比起团结协作精神来说引入培养敏锐地观察力就更为适合,在融入的过程中不是反复灌输学生培养观察力的重要意义,而是通过讲述一个记者怎样在复杂的新闻事实中挖掘出新闻价值点的过程去引导学生所思所悟。第三,平衡好思政元素在整门课程中的分布轨迹,在斟酌知识点所对应的思政元素时会发现它们绝对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更多是一对多的情况,比如,同一个知识点既可以联系爱党爱国的家国情怀精神,也可以表现为团结奋进的进取精神或者认真严谨的治学精神等,面对这样的情况首先要明确哪组对应是关联度最高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能否有机地将二者联系起来,其次还要规划好本课程中所有思政元素的分布轨迹,避免出现同样的思政元素在多章内容中反复出现,要把握好整体节奏。
列宁讲,方法也就是工具,是在主体方面的某个手段,主体方面通过这个手段与客体相联系。可以把主体看作是教育者、客体看作受教育者、手段就是教育方法,教育者可以通过多元的教育方法来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的。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教学方法也是课程思政的一种具体表现,既然教学手段或教学方法是实现育人的重要桥梁,那么我们对它的有效利用就至关重要。例如,我们在课堂上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进而引导他们树立团队协作意识等。
笔者在新闻采访的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了问题导入法、案例分析法、情景模拟等方法。此外,设计了小组实践项目:即话题辩论、讲述故事、模拟新闻选题会、户外采访、人物访谈、作业展示等多个实践项目,通过启发、暗示、感染等隐性的方式去影响学生。与此同时,教师在运用教学手段时要注重三点:即教学手段的出现时机、教学手段的使用频次以及教学手段的创新形式。对这些问题的综合运用,其实质是要加强整体课堂设计,明确每一课时内及各课时之间的有效衔接。
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目的还需要考量很多因素:第一,传播者的专业素养及品性。所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育者先受教育,教师要进一步加强自身的专业素养、扎实的专业功底、严谨正派的处事作风是课程思政建设的基石。第二,传播技巧的运用。教师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课堂控场能力可以体现出个人传播技巧的水平,有效使用传播技巧会大大提升传播的效率。第三,精准把握传播对象心理状态。古语讲,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实现润物无声的育人理念,就要秉持关爱学生成长的初心,了解他们的所思、所需,成为他们成长路上的引导人、帮扶人,才能做到师者的传道授业解惑。
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师生有效互动的基础,有利于提升育人成效,身教重于言教,作为教师要注重以行示人、以行教人、以行感人并且要持之以恒。要在熟悉学情的基础上,注重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面对不同的教学群体要及时调整内容强度和方法,力争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参与度。
课程思政的融入设计要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主动性,课程思政设计是一种创造性劳作,有助于教师进一步提升个人综合能力,学校可以通过专题培训学习、引导撰写教改课题、组织观摩等多种方式激发专业教师的学习兴趣,不断增强教师课程思政育人的理念意识,为全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的搭建奠定良好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