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美文学课程视域下文化自信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耦合机制探析

2022-03-17 22:02
宿州学院学报 2022年8期
关键词:英美文学思政

陈 佩

安徽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凤阳,233100

文明及其思想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而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内在表现,是最重要的文化软实力。欲人勿疑,必先自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及其生命力持有坚定信心,才能获得坚持坚守的从容,鼓起奋发进取的勇气,焕发创新创造的活力[1]。自2014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出并强调“文化自信”,并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文化自信进行了全面阐释,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这既是文化理念又是指导思想,为新时期高校专业课程建设,特别是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因此,在新时代,以英美文学课程为研究视域,以文化自信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耦合为基点,探寻分析文化自信教育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1 耦合溯源:文化自信教育与课程思政的内在逻辑

文化自信教育与英美文学课程思政耦合的前提是两者之间存在内在的必然联系。按照教育部2020年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各门课程的“课程思政”要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这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举措[2]。而在高校中开展文化自信教育,是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从文化自信这一更高更深层面上推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落实。

由此可见,从内在逻辑上看,两者都是强调正面健康积极的文化教育引导,都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功能和价值理念,都关系到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培养、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崛起以及国家长治久安等重大问题。一方面,文化自信的弘扬与发展离不开高校教育理念的改革与创新的支撑。明确英美文学课堂教学的时代使命,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在课程教学中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使大学生坚定文化自信,进而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这也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应有之义。另一方面,文化自信教育通过植入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先进当代文化、凸显地方特色文化,来着力解决英美文学课程思政载体不丰富、文化育人功能发挥不充分等问题,使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两者同向同行,可以发挥协同互促的作用。

2 耦合价值:文化自信教育在英美文学课程思政中的重要作用

坚定文化自信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英美文学课程思政中,是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的重要举措和关键抓手,在强化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性、凸显价值导向性以及发挥文化引领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1 强化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政治方向性

文化是一种社会交流及社会传递,通过特定的途径,被社会成员共同获得[3]。制度文化是文化自信教育的首要内容,决定着文化自信教育的方向和路径。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中,学生在大量接触外国文学和西方文化过程中,无疑会对西方文化特别是制度文化产生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在没有鉴别引导和批判比较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对西方制度文化产生盲目欣赏或崇拜。在这种情况下,将以制度文化为先导的文化自信教育融入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之中,可以确保课程思政不偏离原有的轨道,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开展,使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实现有机统一。

2.2 凸显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性

文化自信,就是对本国、本民族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4]。因此,文化具有极强的价值导向性和示范引领性。众所周知,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思潮极易对他们产生影响。在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中,不时流露和体现出的西方文化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会对大学生已有的思想理念和价值观产生冲击和影响。在这种情形下,如果不能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体现的核心价值观去占领学生的思想阵地,课程思政就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在英美文学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要切实发挥文化育人、以文化人功能,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指导,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对课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西方文化和负面思潮进行纠偏,发挥文化自信教育在价值引领方面的重要作用。

2.3 发挥英美文学课程思政的文化引领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我们的文化自信,不仅包含着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也有对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的自信,更有对时代鲜明、科学民主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这些多样化的先进文化,为开展课程思政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精神养料。但这些先进文化如何有机融入以西方文化为主要载体的英美文学课程讲授中,是必须深入思考解决的问题。要结合英美文学课程特点与特色以及不同教学环节的具体要求,广泛挖掘课程中的文化元素,深层次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将我国先进文化以潜隐、自然、暗示的形式与课程思政实现有机融合,在批判吸收西方文化理念的同时,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引领。

3 耦合困境:文化自信教育在课程思政中的缺失缺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高校中开展文化自信教育与思政教育同样重要,其融合发展共同承担起育人与创新的历史使命。但现阶段,作为以西方文化为主要内容的英美文学教学中,文化自信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的措施还不够有力,效果还不够理想,还存在着亟待解决的困境和问题。

3.1 教化与文化相分离

教化与文化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以文化人是教育的使命,也是教化的重要内容,教化也通常以文化作为载体。但教化又不等于文化,文化有其独特的教育意义和精神内涵,它是教化的高级阶段。随着课程思政工作的全面开展,在对安徽皖北某高校外国语学院近300名学生关于“英语专业课程思政现状”的问卷调查中,有62.65%的学生认为在课程教学中,为达到课程思政的教育目的,部分授课教师往往以传统的说教或者是牵强附会地嫁接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元素来对学生进行灌输,但对更深层次的文化教育功能则鲜有运用,其教育效果往往事倍功半。大学德育的本质属性是文化性。开展英美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必须将文化自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使其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通过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努力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人、引导人、激励人、塑造人,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3.2 教师与学生相疏远

人是文化的产物,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最终还要通过人来实现。作为高校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广大教师对中国自身优秀文化的理解、传承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文化自信教育能否在课程思政中有效展开,教师责任感支配下的文化情感因素以及言传身教的行为表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市场化、功利化等消极因素的影响以及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方式与形式的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那种言传身教、行为示范的传统模式受到冲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语言交流变得稀缺,更多的变成纯粹的知识输出者与知识输入者关系。2020年,东北师范大学一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与半结构化访谈方式抽样调查的数据显示,本科生与老师交流频率达到每周1~2次及以上的比例仅为33.74%[5]。在这种状态下,如何在专业课特别是英美文学课程教育中,将文化自信教育有机融入,使坚定的文化信仰走到学生心坎里、直抵学生心灵,让学生在感悟先进文化中体会课程思政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真正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越来越变成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3.3 理论与实践相割裂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蓬勃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必须通过社会实践来体现。因此,文化自信教育在课程思政中的有效实现,对教育者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教育者不仅要使教育教学具备高度的思想性、理论性,还要具备鲜明的生活性、实践性。然而,现实的课程思政还存在着追求理论化、理想化倾向,脱离实际的分析说理有余,对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不足,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其教育效果[6]。在现实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部分课程内容概念化,缺少‘源于问题、贴近生活’的现实土壤,不可避免地会削弱课程感召力,降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6]部分教师在课程内容的教授过程中,忽视了学生的现实内在需要而想当然地将一些内容融入课堂,出现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将文化自信教育融入英美文学课程思政过程中,尤其要避免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现象,要将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与第二课堂运用到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中来,在做到既传播知识、潜心育人的同时,主动传承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切实增强先进文化的吸引力与感染力。

4 耦合路径:文化自信教育与英美文学课程思政耦合的实现方法

文化自信教育与英美文学课程思政耦合实施路径可以从顶层设计着手,通过引领教学目标互动协同、实现教学内容深度融合、落实教学模式全程培养、建立多维评价闭环体系等四个维度予以实施。四个环节在文化自信教育和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深度耦合基础上相互关联,环环相扣。

4.1 顶层设计,引领教学目标互动协同

对于课程的顶层设计而言,主要包括课程的内涵与定位、教学目标与内容、教学方式与方法、课程评价与考核等方面。课程的顶层设计尤其是教学目标的确立是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学活动的价值导向,发挥着支配和指引教学过程的重要作用。

从课程的内涵与定位上,外国文学是人类文化最集中、最生动的表达形式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推动中国文学发展的“他山之石”,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一面镜子,映照着中国文学与文化,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学与文化的特点与本质。在2020年颁布的《纲要》中也明确了外国文学教学的时代使命,指出其应充分发挥其课程的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提升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自信[2]。因此,在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目标设计上应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理念上要体现“立德树人”的要求,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大纲的基础上设计课程思政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在此基础上编写教案、制作课件等,将文化自信与思政内容自然地融入课堂教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体现中国立场、视角和价值取向。坚持文化自信与教材建设相结合,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要素有机融入到教材的学科知识体系中,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辩证地理解这些内涵,引导他们理解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对于我国文化与文明的思考,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科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体现该课程本身应承担的责任与育人目标。同时,在阅读批判中审视自身与世界的关系,实现价值引领以及文学知识素养、语言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陶冶审美情操,实现“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的隐性德育目标。

4.2 挖掘素材,实现教学内容深度融合

语言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文学语言必然反映出意识形态领域显性或隐性附着的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外国文学课程中涉及的文学文本都不是单纯、空白和中立的,而是负载着一种或者多种意识形态立场和观点[7]。英美文学教材作为课程教与学的主要媒介,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内容支撑,是教师在课堂上落实教学内容和思想内容的重要手段,是教师实现课程思政和“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托,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实施尤为重要。而教材“是在特定的文化观念、历史传统和价值信仰的规约下建构形成的学科话语,社会价值、意识形态等文化因素在教科书话语的生产、传播和使用过程中广泛渗透”[8]。因此,在授课内容的选择方面,优化作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载体,紧贴时代要求,创新教材内容显得尤为重要。英美文学课程教师首先应注重了解相关教材的编写理念与内容编排是否把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基础的文化自信教育融入编写的整个过程,是否体现出一种理论自信、包容开放、平等交流的文化品格。如聂珍钊教授主编的“马工程”教材《外国文学史(第二版)》,这部教材中鲜明地展示出坚持文化自信、平等对话的价值理念。

在具体教学内容上,以课本为依托,鼓励学生通过文本细读的方式阐释外国文学经典作品。在阅读过程中,从作品本身的主题思想、语言特色、人物刻画、故事情节、写作技巧与手法等理解作品内涵。同时,通过批判性阅读了解作品中蕴含的英美国家文化的特性、伦理思想、意识形态等,揭示背后所反映的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倾向以及存在的诸如种族、阶级矛盾和斗争等。此外,适当联系时事动态及文学文化发展的热点问题并进行思考。如当今外国文学作品、影视中的中国元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文化文明的借鉴等,借此让学生树立文化主体自觉,主动思考中国文化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增强文化认同感,进而增强文化自信。

4.3 细化过程,落实教学模式全程培养

教学内容的落实必须依托一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与文化自信教育有机融合,是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形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将情感交流丰富的课堂面授与方便快捷的数字化平台在线学习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通过个性化自主学习以及合作式学习,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处于不断的交流与互动过程中,使学生不断建构、发现与创造新知识,实现学习效率的最优化,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团队合作精神与共同体意识、责任意识与文化自信。

英美文学课程涉及大量的文本阅读,课堂学时有限,实现课堂内外、课上课下联动机制显得尤为必要。在课前,借助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平台将相关的文学基本知识和概念通过微课视频或者慕课等实现课堂内容的预习,尤其可以添加相关中外文学思想以及中外文学作品对比的介绍。例如,在讲授美国文学意象派时,可以强调中国古典诗词对意象派诗歌的影响,如中国文化对意象派诗人庞德的影响,让学生在对比中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课堂教授阶段,教师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式学习,聚焦于课前预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教学目标设置中重要思想内涵和价值观念的理解等。刘建军指出,“作品原语的文化场域和中国的文化场域有着完全不同的思想价值、情感价值和审美价值导向与追求,这必然会导致对外来的文学的价值认知与界定出现一定差异。”[9]由此可见,授课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尤为重要。在对文本的分析和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将外国文化作品中所体现出的价值观念和文化要素,对照查找中国文化中的传统精华和时代主旋律,并有机转化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阐释的教学实践,以潜移默化实现对学生政治立场、理想信念、家国情怀等层面的价值引领。如学习美国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时,让学生了解2020年非裔男子乔治·弗洛伊德因白人警察暴力执法惨死而引发的一场声势浩大的“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再结合电影《绿皮书》,了解美国种族歧视的残酷现状和美国人权的虚假。学生可以在线上平台思考讨论党和国家在关心和帮助少数民族发展方面采取的措施,通过讨论和交流进一步构建“中华各民族和谐一家亲”的思想,在具体的教育中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文化和民族自信。

4.4 创新评价,建立多维评价闭环体系

课程的考核方式作为教育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不仅能有效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效与学生的学习成果,还能进一步引领学生学习的方向。《纲要》高度重视评价体系的建构,提出将课程思政建设成效作为对高校、院系、教师、教材考核与奖励的重要内容[2]。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思政教学的关键抓手,应该以课程思政为引领,以课程内容为中心,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在课程的考核方式上,结合多种考核方式,多措并举,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效。

一方面,将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在课程中融入思政教学元素之后,其评价内容和方式上也应该有相应的调整,增加过程性评价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以实现对学生知识传授、能力提升、价值塑造的综合评价。引导学生重视批判性阅读的交流互动,在评价撰写的读书报告和小论文过程中将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终结性考核主要由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在命题方式上要改变传统的以知识识记为主的考查内容,设计开放式的题型,考核学生的思辨、逻辑、思想表达等,让学生坚持将中国立场与国际视野相结合,确保意识形态的正确引导。比如,在对作品的批评性赏析中,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在人与自身的关系上,中华文化强调“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奋斗观;在人与人(社会)的关系上,中华文化提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交往观;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华文化主张“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自然观。这些不仅富有时代高度,还包含着契合现代世界的普遍性价值,对于学生理解深厚的中国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

另一方面,应拓展课程评价方式和对象,科学构建多角度全过程的课程思政建设质量评价体系。除了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外,还需要发挥同行、学生、督导在教师教学评价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他们对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反馈,及时总结经验、校正偏差,保证课程质量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导向性,以引导课程思政与文化自信教育的深度融合。要坚持项目驱动,推动英美文学思政示范课程或示范课堂等思政项目建设,为提高课程质量以及人才培养提供源头活水,更好地推进英美文学课程思政建设,努力实现文化自信、思政元素全面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5 结 语

中国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大国,具有接受和吸纳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宽厚的文化平台[10]。英美文学课程思政既要立足于全球化视野,又要坚定中国文化自信,树立民族文化自觉,实现本土文化认同与全球化视野的有机统一。作为英美文学课程的讲授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坚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文化本位立场,立足多元化的视角、宽广的知识维度、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文化自信与课程思政有机融合,做到教书和育人相结合、教化与文化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一致。在此基础上,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引领教学目标互动协同、实现教学内容深度融合、落实教学模式全程培养、建立多维评价闭环体系等有效举措,努力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标。

猜你喜欢
英美文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需要文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我与文学三十年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