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霞
(集美大学,福建 厦门 361000)
英语演讲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之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自信大方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思辨,能更客观的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问题,培养学生思辨和应变能力。英语演讲的具体教学设计中,需要从三个方面结合课堂思政:主题选择中,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演讲的技巧训练中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自信大方的态度;在演讲的效果评估中,则鼓励学生自评他评相结合,思辨看待问题的能力。
高校的使命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适应时代需求、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人才。对于高校一线教师而言,课程思政就是把高校课堂作为育人主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各门课程的教学和改革中,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有效结合,在传授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同时,“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高校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
英语演讲的本质是有效沟通和意义建构,英语演讲课程教师应提升中国学生英语演讲的学习信心和能力,引导学生用英语演讲进行课程思政学习,通过英语演讲拓展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将英语作为工具,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一方面,英语专业教师应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时强调价值观,精心设计教案,将课程中的教学内容和理论与现实中的案例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开展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实现课程思政的目标;另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英语专业教师需要注重开拓创新,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结合线上线下资源,在形散神聚中增强教育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2]此外,英语专业教师还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多维度评价,通过改进评价方式提升教学效果。
英语是国际商务中重要的通用语言,大学生具备良好的英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在择业和就业时更具竞争力。高校开设大学生英语演讲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利用英语在各类公共场合中进行演说、陈述、展示、论述以及即兴回答等能力,培养大学生英语演讲的整体水平,增强大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促进大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激发大学生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热情。英语演讲课程主要包括口语表达沟通能力提高和外语综合素质培养,主要教授演讲稿的分类写作方法和技巧、公共演讲实际操作方法和技巧。它通过讲解与练习相结合,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英语演讲理论知识与艺术特点及其在现实交际生活中的应用,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相关专业与外语专业之间的复合交融和渗透,使学生的学习从语言的单一性向知识的多元化转化,注重“全人”培养,除了系统地讲授演讲知识,还强调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和信息素养培养,力求通过混合式学习提高学生的文化品格和综合素养。因此,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英语演讲理论授课,主要采用翻转课堂进行,将慕课、线上分享的录像与课堂讨论讲授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课前学习,课上解决疑问和巩固。第二部分是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操练,教师在学生操练后组织学生进行评析(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最后考查时,课堂参与记录和评价占50%,期末演讲占50% 。
在教学要求上,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进行互动式授课,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演讲,示范录像观摩,进行分析讲解,阐释并归纳理论知识;强调学生的操练和课堂分析讨论、评析,主要结合课堂参与、操练与口试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考查。
笔者根据近来年集美大学针对学生(3个班级约100人)的教学情况和调研结果对其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在英语能力方面,学生的口头表达流利者不超过一半。他们在进行英语演讲时语言表达停顿较多,侧重用背诵的方式“演讲”。在思维能力方面,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审辨式思维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都有待提高。学生的逻辑松散,思辨能力较弱,很难形成有说服性的观点。在交流能力方面,学生的观众意识和交流意识较薄弱,眼神和肢体语言不够自然,经常忽略与观众互动。在知识储备方面,学生对相关话题及背景知识的了解较欠缺,阅读面不够广,表述时停留在情节层面或者细节层面,缺少论证,思想深度有待提升。
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把拓展学生的知识面、鼓励学生建立自信心、引导学生思考和自主学习作为思政课的主要融入内容。
我国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教育需要做到源于实践并且最终服务于实际工作和生活。
第一,就英语演讲内容而言,教师在设计课堂演讲题目时,应结合时代的新要求和新思想,鼓励学生把社会热点问题和新闻纳入演讲内容与材料中。笔者所在的集美大学在教学中立足品德教育这一根本,在新冠肺炎疫情隔离期间,让学生多看新闻,多读书,学会思考,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对国家、人民的关心与热爱之情。教师在各大网络平台上选择一些有特色的励志演讲与学生分享,之后与学生一起分析。比如:笔者选择了网络热点视频《we are the fighters》让学生赏析,让演讲者声情并茂的演讲激励学生对抗疫情,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提高演讲能力。此外,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入这类素材,鼓励学生述说自己的亲身经历或者自己思考过的事情,把自己熟悉的人和故事融入演讲中,这样制作出的英语演讲视频热情洋溢,更能让观众产生共鸣。教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身边的事例,关注时势热点,讲述自己的内心感受。
第二,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西汉著名学者扬雄说:“师者,人之模范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应设计与学生兴趣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要做好课堂设计,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不断学习,这样才能放眼学界,立足专业。对于英语演讲这门课程,因为学生大多没有英语语言环境,因此特别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练习,而如何用最好的方式让学生得到演讲的锻炼机会,是笔者探索的问题。首先是时间分配问题,主要涉及英语写作和演讲实践。网络平台可以较好地解决教学任务和时间之间的矛盾,笔者尽量利用目前的网络教学技术和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分配时间,提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课前阅读课本(指定内容),观看与教材相关的网络课程(慕课)和演讲视频,笔者针对这些内容提出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课堂教学活动则以梳理线索、解答疑问、检查演讲效果为主。在教学设计中,每堂课都留出50~6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演讲,然后进行点评。在点评时,以教师点评为主,学生互评为辅(教师设计一些调查问卷,让学生参与点评)。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第三,在评价活动上,教师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学生把产出任务从实时的语言说写拓展到音频录制、视频录制以及音视频编辑整合等新型读写活动中,使学生长时间记录并实时反思自己的学习成果;采用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以及模拟实训式进行多种教学评价活动;通过任务完成度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度,从不同侧面了解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和演说实践能力,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全程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并给出相应的反馈意见。
在英语演讲课堂教学中,课程思政还体现为以人为本,培养自信大方、敢于表达的大学生。英语演讲不仅与演讲内容和方法有关,还有宏观上的意义,即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培养社会和企业需要的人才。“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教师应结合“金课”建设培训,把课程思政融入英语演讲课堂,把自己的方法和理论运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当然,课堂能传达和讲授的知识有限,最重要的还是学到学习方法,教师应主要从价值观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多看书,积极向上,自信大方。课程思政的关键在于把社会主义价值观、积极向上的世界观等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润物细无声”,达到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