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时代价值与实施路径

2022-03-17 20:51杨顺清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劳动时代大学生

杨顺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努力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习近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民日报》2018年9月11日,第1版。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级各类学校都要充分发挥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功能和特殊作用,引导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全面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是广大劳动者队伍中能力较强、素质较高,能够从事复杂劳动实践的知识群体。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不仅要具备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养成良好的劳动情感,还要实现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有机统一。然而,当下从社会、高校、家庭到大学生个人,普遍存在着对劳动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深、实施不力,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这既不利于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更不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劳动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深刻分析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客观反思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性探寻有效对策和实施路径。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溯源

(一)劳动教育的演进

唯物史观认为,劳动是商品价值和社会财富的来源,也是最终实现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80页。而且,需要注意的是,在劳动成为人第一需要的理想社会,人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强调人在德、智、体、身心方面的发展,还包括人的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具体来讲是使人的生产劳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3)参见靳希斌:《马克思恩格斯教育原理简述》,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09页。从源头上讲,劳动教育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内在的、特有的社会遗传机制,它使人类的实践成果和实践能力通过教育的方式不断累积并传递给后代,从而推动着人类文明不断向高位迈进。同时,劳动教育也是人类个体从“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获得其本质的必要途径。马克思讲:“在现实意义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这里的社会关系,可以理解为生产关系,也可以理解为既定生产资料占有方式下的劳动分工协作关系,即劳动关系。这种社会关系不是神秘的,也不是先验的,而是人通过社会劳动教育和劳动实践创造的产物。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5)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20 年3 月27 日,第6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劳动教育,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深化其内涵。整个过程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劳动教育的确立与曲折发展阶段(1949年-1977 年)。这一阶段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劳动教育问题,毛泽东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6)人民出版社编:《毛泽东论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235页。这一时期劳动教育得到重视,各级各类学校都强调在教学中生产常识的培养与劳动技能的养成,注重把劳动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中,更突出劳动教育的实用性,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劳动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偏差,出现劳动教育的作用被片面夸大的倾向。(7)参见郑程月,王帅:《建国70年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脉络、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当代教育科学》2019年第5期。

劳动教育的重塑与探索革新阶段(1978-2011年)。邓小平指出:“我们必须认真研究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更好地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论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24页。江泽民提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张志勇:《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三)》,《中国教育报》2017年8月9日,第1版。胡锦涛指出:“让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都懂得并践行‘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10)张樵苏:《劳动最光荣 劳动者最伟大》,《人民日报》2010年5月1日,第1版。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和文件,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突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实施素质教育,更加注重劳动技术、劳动技能教育,这一阶段劳动教育步入正轨并实现重塑。(11)参见郑程月,王帅:《建国70年我国劳动教育的演进脉络、时代内涵与实践路径》,《当代教育科学》2019年第5期。

劳动教育体系的全新建构阶段(2012年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要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并强调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努力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12)吴安春:《培养劳动精神为孩子幸福奠基》,《光明日报》2018年10月9日,第13版。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推进劳动教育实施等方面,提出了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在最新修改的党的教育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经2021年4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审议修改)中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劳动教育从内涵到外延,实现了全面创新和升华。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提出

广义的劳动教育是针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劳动”是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劳动,不仅包括脑力劳动还包括体力劳动,兼顾了物质生产和精神活动;不仅包含服务自我的劳动,也包含服务他人的公益性活动(13)参见刘伟亮,谢红:《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研究综述(2000-2019)》,《中国高教研究》2020年第10期。。对学校而言,劳动教育就是确立提升学生劳动素养的目标,不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和活动。(14)参见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2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是培养学生劳动素养的核心,故劳动教育就可以理解为是以促进学生形成劳动价值观,养成良好劳动素养为目的的教育活动。(15)参见檀传宝:《劳动教育的概念理解—如何认识劳动教育概念的基本内涵与基本特征》,《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2期。大学生劳动教育是指在高校开展对大学生有针对性的劳动教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对大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教育以全面提高大学生劳动素养,而系统的教育就包括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培育和劳动实践锻炼。通过劳动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劳动创造中追求幸福感、获得创新灵感,实现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目标。(16)参见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2期。

(三)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特殊性

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特殊性是时代特殊性和主体特殊性的集中体现。首先,不同时代的区别不是上层建筑的区别,也非生产关系的区别,而是生产力的区别。生产力革命性的进步,推动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而“时代”无非是对这一过程的概括。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成了生产工具(生产力)水平的主要标志,这就决定了当下全社会的生产劳动和劳动教育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带有这个时代的特征,即脑力劳动为主导、线上线下协同共享。另外,从主体特殊性的角度看,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的劳动者,其最大的主体特性是他们成了互联网和信息化先进生产工具的潜在使用主体。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工具是生产力的标志,因此大学生实际上成了推进当代先进生产力发展的潜在主体。所以,新时代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应置于两个系统中考察:一是大学生劳动教育应成为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与其他学段的劳动教育体系相互贯通,进而从大学生个人、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协同展开,形成合力;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不能脱离主体所依赖的时代特性,重点是要引导大学生开发并使用他们的脑力,而不能绝对地以“农业时代”或“工业时代”的工农体力劳动形态的标尺来衡量大学生对劳动的态度和实践。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时代价值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17)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20年3月27日,第6版。这是大学生劳动教育时代价值的深刻内涵。

(一)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要求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时代赋予中华民族全体成员的历史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本上靠劳动、靠劳动者创造。”(18)习近平:《始终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 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汇聚强大正能量》,《党建》2015年第5期。唯物史观认为,以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活动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象化活动,即人作为实践主体在改造客体的同时,不断超越客体对主体的限制,实现主体自身实践能力和水平的持续提升。这样的劳动和劳动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这种基础性作用不仅体现在亿万劳动者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更体现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亿万劳动者的潜力、能力和素质得到充分开发,使亿万劳动者在通向“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道路上更进一步。后者,是唯物史观视域中人类社会发展的永恒目的,也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为深刻的内因。

以此为背景的劳动教育,既要肩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的责任和使命,(19)参见胡杨,王滨:《新时代劳动观教育:价值指向、认识基础与逻辑理路》,《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也要适应信息时代和智能时代劳动者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求,全面优化劳动者的能力结构,在强调传统体力劳动所体现的吃苦耐劳和艰苦奋斗精神的同时,为广大劳动者充分开发脑力提供条件。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目标任务,需要打造符合时代要求的产业工人队伍,还需要培养一大批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大国工匠,(20)参见李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劳动思想探析》,《思想教育研究》,2018年第1期。更需要亿万劳动者自身成长为各个领域的专门人才,而在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后备力量,加强对大学生的劳动教育,能更好发挥他们知识服务和知识创新的优势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

(二)大学生劳动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取决于社会关系而非教育本身。”(21)林经纬:《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求是》,2019年第8期。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对上层建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等主要职能,必须服务于现有的经济基础,以及由此决定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2)林经纬:《把握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和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求是》,2019年第8期。社会关系是社会的隐形结构,制度是社会的显性结构。上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描述,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社会关系的制度化,也可理解为一种劳动关系的制度化。它的优越性在于,这种劳动关系既是高效率的,又是高度平等的,前者需要科学技术的引领,后者需要将科学技术内化为劳动者能力的普遍提升,进而实现不仅在物质财富上的共同富裕,而且实现在劳动能力上的“共同富裕”,只有物质财富丰富却没有人的能力普遍发展的社会,剥削和两极分化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真正的共同富裕也难以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劳动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就必须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在实践中,坚持和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弘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23)参见杨顺清:《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反思与对策》,《云南高教研究》1999年第4期。因此,作为高校育人链条中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劳动教育不仅具有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还是一种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24)参见刘伟亮,谢红,陈思:《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内涵与路径》,《劳动保障世界》2020年第11期。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以劳动教育引导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夯实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思想基础,就是大学坚守初心和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集中体现。

(三)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以及学校对他们进行劳动教育应对标“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从科学技术层面讲,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向智能时代迈进的时代。新时代大学生的成长必须立足于这样的时代,大学生的成才也必须具备解决这个时代提出问题的能力。所以,我们要承认当今时代大学生的学习本身就是劳动。对其开展劳动教育的“第一课”,首先应该是引导他们好学上进,高质量地完成学校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业要求。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弥补他们在其他领域的不足。另外,“社会主义建设者”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主体,在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十九世纪上半叶,从事体力劳动的产业工人是它的主体;在1956 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广大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和农民是它的主体;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展开,“社会主义建设者”的主体出现了从体力劳动者向脑力劳动者转移的趋势,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取得的辉煌成就皆受益于此。高校要帮助大学生认清这一趋势,鼓励并引导他们以能够从事复杂的脑力劳动为主要目标,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从思想政治教育层面看,学校的劳动教育,对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社会的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如果说具备当代经济社会发展对大学生劳动能力方面的要求属于劳动的“硬能力”的话,那么大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的劳动态度、劳动情感以及劳动意志等,则属于他们劳动的“软能力”,二者在劳动实践中形成一种劳动的合力。“在校大学生正处于十七八岁至二十一二岁的成长阶段,正是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缺乏实践知识和劳动锻炼……缺乏艰苦环境的锻炼,这就更需要坚持和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25)杨顺清:《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反思与对策》,《云南高教研究》1999年第4期。当下大学生中不爱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并非个例,学习劲头不足、上进心不强、迟到翘课、作业马虎了事;生活自理能力弱、追求享受、贪图安逸;习惯“宅”在宿舍、时间效率观念不强、慵懒散漫、快递外卖成为必需品如此种种,都与我们一段时期以来忽视劳动价值观教育有着直接关系。劳动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三、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反思

一段时期,劳动教育被弱化、软化、淡化,有的大学生甚至不会劳动、不想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26)参见刘仙龙,崔绍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4期。这些问题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可以归纳为自我劳动教育弱化、家庭劳动教育缺位、学校劳动教育错位、社会劳动教育虚化等四个方面。

(一)学生为主体的自我劳动教育弱化

对大学生群体而言,虽然在面上存在着一些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也存在劳动意识弱、劳动观念弱、劳动能力弱等劳动精神弱化现象,但是,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大学生“不愿、不想、不会”的“劳动”,以及大学生缺乏某种“劳动精神”的“劳动”,通常指的是以体力付出为主的体力劳动。大学生作为接受高等教育的“准知识分子”,整体上应是有能力且善于、愿于从事知识服务和知识创造型劳动的。问题在于,目前很多大学生对体力劳动颇有抵触,或认为自己并不擅长体力劳动,或认为自己已经在帮家里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还有的认为这种以体力劳动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不过是形式主义,并不能得到真正收获。大学生这种“劳动精神”弱化的主观原因并不都是他们不愿意参加劳动,根源在于他们没有从社会的角度去认识劳动和劳动教育。首先,大学生往往把劳动教育内容理解为体力劳动(事实往往如此),进而产生一定的排斥心理;其次,大学生没有充分意识到参与体力劳动的意义并非仅仅在于劳动本身,而是通过劳动培养某种参与社会分工协作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再有,大学生也没有充分理解劳动教育所蕴含的意志品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最后,从脑力劳动作为复杂劳动的要求上看,很多大学生尚不成熟,社会难以为其提供合适而充分的锻炼机会,从而综合决定了他们在“劳动”面前的不积极、不主动。总之,大学生缺乏基于内在自觉的自我劳动教育和实践。

(二)家庭为基础的劳动教育缺位

目前,多数在校大学生都是超过18 周岁的成年人,所以这里理解的家庭劳动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中小学生的“家务劳动教育”。据调查,大学生在家庭劳动方面存在两极分化的现象:一方面,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城镇(包括部分农村)大学生由于家境殷实加之长期在外学习生活,假期回家父母很少让子女从事必要的家庭劳动,尤其是户外体力劳动;另一方面,部分家庭缺少劳动力、条件不好的大学生,假期回家则近乎“全职”下地务农,或帮助父母打理生意,或承当较多家务劳动。所以,家庭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也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很多家长会有大学生“只要学习好,其他什么都无所谓”的错误观念,这类家庭在对子女进行劳动教育方面是缺位的,甚至是逆向“包办”的。由于家长在思想中就没有把“劳动”和“教育”联系起来,家长没有通过日常生活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进行引导,致使一些大学生日渐养成不爱劳动的习惯。这样的家庭教育不仅导致大学生劳动习惯养成的严重欠缺,而且更容易让大学生形成对他人的依赖,认为父母对他们的劳动付出是理所应当的,缺乏劳动责任感。相反,对于家庭劳动负担过重的大学生,家长往往也只进行了诸如“家庭困难”“缺少劳力”等艰辛教育,或局限于解决“小家”“小我”翻身的浅表教育,很少有能力或有意识将这种劳动历练提升至国家和民族这一“大家”“大我”层面,导致很多家庭在大学生德育层面缺失高度,也是通常意义上家庭教育的局限,必须由学校教育加以弥补。

(三)学校为主导的劳动教育错位

在实践层面,当前高校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中,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落实不到位,劳动教育并没有真正被放在应有位置,普遍存在劳动教育课程被挤占、挪用情况,未配备专门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缺乏劳动教育专项经费保障,劳动教育内容和形式安排枯燥、单一,未能有效激发大学生对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特别是为大学生提供走向社会、校外实践的平台和机会较少,使得大学生缺少劳动锻炼和体验,不能充分认识到劳动的重要性,缺乏对劳动教育的深刻理解,难以真切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和快乐。在观念层面,学校还习惯于用体力劳动的观念和要求来对标大学生对劳动的态度。实际上,学校最应该清楚,让大学生参与必要且适当的体力劳动,其主要目的不在于让学生通过劳动产生多大经济价值,更多是大学生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有的学校对劳动教育不够重视或简单化,不考虑大学生特点和实际,往往导致劳动教育“中小学化”,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设置、经费和平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与此相关。

(四)社会为平台的劳动教育虚化

适应时代要求和社会需求,是高校培养大学生的基本出发点。只有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才能为大学生劳动教育提供必要保障,而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成效,最终也需要靠社会这个大考场来检验。当前,我国虽然在生产关系层面完成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深刻转变,但是作为上层建筑的制度和观念相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化往往具有滞后性,这在大学生的劳动教育方面,体现得比较明显。由于社会系统过于庞杂,仅以企业为例,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经济责任是并重的,甚至不少国企的社会责任可能还高于其经济责任,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有需求甚至有义务为相关领域(比如系统内)的大学生提供实习和劳动岗位,很多大学生也通过这种方式进入社会。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虽然也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但是在实际中往往是经济效益优先。如若企业没有需求,则它就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和劳动岗位的积极性。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可以作为社会资源参与大学生的劳动教育,但是需要高校和大学生具备相应的企业思维,了解企业之所想,满足企业之所需才能保证这种长久的合作关系。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和大学生都会发现,当前企业、公司、工厂向大学生开放适宜的实践机会和岗位不多,大学生较少有与普通劳动者一起经历劳动的机会。另外,高校团学组织以及各类合法规范的社会团体、公益组织动员组织相关力量、搭建活动平台相对有限,在支持大学生深入社会、参加志愿服务、开展公益劳动等方面也有诸多困难和局限,一些活动还是形式大于内容。如是,大学生参与劳动实践的社会平台和机会就相对缺乏。

四、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施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27)许南欣:《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江苏教育》2019年第26期。高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有效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应从以下方面探讨其实施路径。

(一)围绕立德树人,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就是要立德树人,促进高等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劳动观作为其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优化自身劳动能力,发挥其社会主义建设者作用的方向盘和指示器。劳动观是人们对劳动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加强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要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劳动观,要“以大劳动观、大教育观为抓手,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劳动教育全过程”(28)王连照:《论劳动教育的特征与实施》,《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7期。,要强化校内外实践实训和劳动锻炼,深入生产生活,贴近劳动群众,了解社情民意,促进大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在劳动实践中深化劳动情感情怀,增强劳动意识和劳动精神,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同时,也要看到劳动观的形成正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一样,它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大学生对劳动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实际上劳动观体现了大学生作为实践主体与包括自身在内的实践客体之间关系的理性、系统的看法。这既需要一定的理性思维水平,更需要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的积淀。

对大学生开展劳动观教育,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同向同行”的。新时代大学生劳动观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29)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人民日报》2020年3月27日,第6版。,在提升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效果的路径选择上,要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环节,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丰富劳动教育内容,拓展劳动教育载体和渠道,创新劳动教育形式,构建劳动教育协同机制,充分发挥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的联动作用。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劳动观念,形成推崇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劳动态度,塑造大学生担当社会责任、勇于创新创造的劳动精神,促进大学生学习和掌握适应新时代生产生活需要的劳动知识与技能。

高校是培养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加强大学生劳动观教育就是要培养和引导大学生弘扬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第一,高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引导大学生理解马克思关于劳动的论述,增强自身符合时代要求的劳动认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第二,高校要积极营造劳动光荣的成长氛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劳动文化,引导大学生积极参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激发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第三,高校要弘扬劳模精神和科学家精神,通过学习劳模精神和科学家精神,培养大学生刻苦钻研、爱岗敬业、攀登拼搏的劳动精神,锤炼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坚韧不拔的劳动意志。让大学生正确地认识劳动对中华民族复兴和个人奋斗目标实现的价值意义。(30)参见蔡炳育,吴自力主编:《大学生劳动教育教程》,北京:北京出版社,2020年,第34-36页。总之,高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加强劳动观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正确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价值观,培养大学生锐意创新和担当社会责任的劳动精神。

(二)以提升实效性为目标,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和方法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劳动思想教育、劳动技能训练和劳动实践锻炼。”(31)曲波:《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思想意涵与实践要义》,《光明日报》2019年5月6日,第6版。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要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进而提高大学生参与劳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教育内容上: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开展志愿劳动,用“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之志愿精神服务社会,在服务他人和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和成长自己。其次,要引导大学生参加劳动生产、家务劳动、学习劳动,将劳动理论教育与劳动专业技能的培养相结合,加强劳动实践,将劳动锻炼融入学习生活全过程,通过清洁卫生、美化宿舍、勤工助学等活动,通过实验、考试、撰写论文等形式,促进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达到强化劳动意识的效果。再次,要引导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参与社会调查、社区志愿服务、公益活动、义务劳动等,深入社区、企业、农村等,将劳动实践与价值引领、专业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敢于突破常规,勇于推陈出新,培养创新性劳动精神。在教育方式方法上:首先,要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大学阶段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到大学阶段的学习既是其作为社会劳动者的准备阶段,也是一种正在进行中的艰苦劳动。其次,要引导大学生意识到自身在大学阶段就是劳动者的自豪感和责任心,鼓励大学生不断提高学习(劳动)效率,改进学习(劳动)方法,争取优异的学习(劳动)成绩。再次,要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根据学科和专业特点,科学设计劳动教育内容,实现“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互为支撑、相互促进的合成效应。在课堂教学中既要主题突出、导向鲜明,还要“接地气”,力戒空话、套话,释疑解惑,不仅入眼、入耳,而且入脑、入心。比如在职业生涯规划课中,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就业观和择业观,自觉走与工农相结合的成长道路,主动回应时代需要,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到基层、艰苦行业和山区建功立业。在课程讲授中要强化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注重劳动教育与学科专业教育的融会贯通,挖掘课程资源与元素,将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等纳入教学内容,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打牢思想基础。

还有,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类组织作用。研究表明,在不同劳动关系的劳动集体中,人们更容易产生劳动热情。因此,在日常教育中充分发挥宿舍、社团、班集体、党团支部的作用,是高校促进大学生劳动精神养成的有效路径。例如,宿舍是大学里相对固定的一个场所,大学生在宿舍里生活、学习和互动。为了维持这一公共场所的干净整洁,自然就会产生值日、开关门窗、扫地、打水等劳动元素,学校就要将大学生劳动观念与劳动习惯的培养贯穿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使劳动不再游离于学习生活之外,而还原为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劳动教育的过程就是促进大学生个体把劳动变成自觉追求、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的过程;在大学生勤工助学中,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劳动主体意识,要立足实现学生自主管理。

(三)拓宽劳动教育渠道,构建大学生劳动教育协同机制

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校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家庭的基础作用以及社会的平台作用。高校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明确劳动教育要求,科学合理设计劳动项目,激发学生劳动的内在需求和动力,有效开展劳动技能训练。要积极建设实践教学与实践研究有机融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劳动教育实践学习基地,主动联系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城市社区、农村乡镇、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党政机关等,建立多形式、立体化的劳动教育基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考核激励机制,加大表彰力度,激发学生参与劳动的自觉性、积极性。要支持和引导班级、社团等学生组织自主开展劳动实践活动,发挥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中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作用。家庭要充分发挥基础作用,父母在把大学生子女作为孩子关心、爱护的同时,要积极引导他们完成从孩子到成年劳动者的角色转变任务,以家庭教育的方式,让大学生子女明白劳动是家庭财富和幸福的源泉。社会要进一步发挥好平台作用,为大学生提供符合专业和职业发展需求的实践和劳动平台,要激励企业、公司、工厂等向大学生开放更多实践机会和劳动岗位,使大学生在学校期间尽可能多地体验相关岗位的实践及劳动。要动员、组织社会各方面搭建更多大学生可以参与劳动和实践的平台,为大学生开展劳动教育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总之,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需要各方协调推动,在抓好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同时,发挥好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协同育人作用,统筹校内外劳动教育全要素、全资源。(32)参见刘伟亮,谢红,陈思:《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内涵与路径》,《劳动保障世界》,2020年第11期。

另外,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看,我们通过劳动教育所提倡的“劳动奉献”,在经济领域实际上是指创造某种“剩余劳动”。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教育,尤其是希望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和奉献牺牲的精神,需要让大学生明白什么是必要劳动、什么是剩余劳动,这样大学生对待当下及未来的劳动,心中才是清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可以把必要劳动理解为劳动者通过自己劳动基本解决自身生存和发展问题的劳动;而剩余劳动是在前者基础上为社会多创造的那部分劳动。引导并鼓励大学生为国家和社会多创造剩余劳动既是社会成员的劳动责任,也是社会成员光荣的劳动奉献。“一般剩余劳动,作为超过一定的需要量的劳动,必须始终存在。”(3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年,第925页。“劳动产品超过维持劳动费用而形成的剩余,以及社会生产基金和后备基金从这种剩余中的形成和积累,过去和现在都是一切社会的、政治的、智力的继续发展的基础”(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233页。,可见,能为社会创造高质量的剩余劳动是一项极其光荣而伟大的事业,尤其是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劳动者的剩余劳动由溪流汇聚成江海,推动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终实现,推动着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每一名社会主义劳动者的能力不断发展,潜能不断开发,最终朝着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迈进。

猜你喜欢
劳动时代大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热爱劳动
大学生之歌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