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跨学科主题学习呼唤教师“三化”

2022-03-17 20:40彭敏
教育科学论坛 2022年19期
关键词:理性化三化学科知识

●彭敏

2022年4月,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跨学科主题学习”和“跨学科主题教学”,并在新修订的各科课程标准中增加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且明确规定了其课时数量占本学科总课时的10%。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这次课标修订的一个亮点,同时也是教学实施中的一个难点。要使跨学科主题学习真正落地,需要教师注重“三化”,即理性化、自觉化与协同化。

“理性化”意味着教师须理性认识跨学科主题学习。首先,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相对于传统“分科学习”而言的,指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理念。其次,跨学科主题学习并不是反对或者放弃学科学习,恰恰相反,是立足于某一学科,在扎实的学科学习基础上,以主题为中心整合相关学科知识实施综合性学习,最终使学科学习与跨学科学习相互补充、相互促进。最后,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实践为导向,强调联系学生的经验与社会生活,通过创设多种情境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举一反三地解决现实中重大或复杂的人生问题与社会问题。

“自觉化”意味着教师须基于对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理性认知,发自内心地认同和支持并积极参与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首先,教师不再把自己只定位为某个学科的教师,而是从“学科本位”中走出来,跳出学科看学科。其次,教师运用正向情感力量应对跨学科主题教学可能带来的各种潜在的不确定性,增强自我在跨学科主题教学中的主体意识,而非将跨学科主题教学当作外在于自我的一项“任务”。最后,通过不断学习和研究,主动拓展并更新原有的学科知识,以及提升跨学科思维、能力和素养。

“协同化”意味着从学科教学到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变化必然要求教师协同实践,形成育人合力。首先,不同学科教师可从自身学科特色与优势出发,协同其他学科教师设计个性化教学主题、深度挖掘课程资源、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等,打破各学科之间“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现状。其次,基于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原则,教研不再仅囿于原有的以学科为核心的共同体,而是更加注重跨学科联合教研或组建新的教研共同体,不同学科教师通过深度交流与学习借鉴,在多渠道沟通协作中落实跨学科主题教学。最后,根据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诉求,教师可探索整合政府、高校、学术机构、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相关资源,形成良性互动的教学生态系统,着力提高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广度、深度与高度。

猜你喜欢
理性化三化学科知识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品读
“结社革命”背后的幽灵:非营利部门的理性化及其成因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实施矿井“三化”建设持续提升煤矿机电安全管理水平
“三化”党员评议工作 打造合格党员队伍
班级文化建设要注重“三化”
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能否迎来“春天”?
论人事管理程序化
新常态下兵团三化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