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匠精神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2022-03-17 19:24:07张金琦
林区教学 2022年6期
关键词:工匠院校精神

杨 岩,张金琦,董 莹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哈尔滨 150025)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助力我国经济高质量的发展,离不开工匠精神,离不开创新创业,离不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鼓励高职学生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培养高职学生成为具有工匠精神、懂技术会创新的新时代劳动者,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是时代赋予高等职业教育的重大任务。无论什么产业,无论什么经济形态,工匠始终都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终都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所以,工匠精神的提出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高职院校应深入探索工匠精神的内涵,侧重培养高职学生基于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高职创新型、技能型人才培养,为国家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工匠精神,英文是Craftsman’s spirit,是一种职业精神,它是职业道德、职业能力、职业品质的体现,是从业者的一种职业价值取向和行为表现。工匠精神基本内涵包括敬业、精益、专注、创新等方面的内容[1]。敬业指的是劳动者十分热爱自己的职业,对待自己的工作严肃认真,是勤勤肯肯、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甘于奉献的职业精神;精益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要求极致、追求完美的精神,是工匠精神的关键要素;专注是一种专心注意、全神贯注的职业态度,是大国工匠必备的精神品质,是术业有专攻、心无旁骛、执着、耐心的精神;创新是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也是新时代工匠精神的灵魂,工匠精神不仅蕴含着专注、完美、敬业还包括勇于革新、追求突破的内涵,是在传承的基础上追求创新。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11月24日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高度概括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伴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工匠精神又被赋予了以创新为导向、以技术为生命、以质量为追求的新内涵。为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肩负弘扬工匠精神,激发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活力的任务,更需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培育具有工匠精神和追求创新的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

二、基于工匠精神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

工匠精神不仅包含对敬业精神的传承,也包含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需要以科技为主导具有创新精神的技能人才。高职学生作为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生力军,工匠精神的培育使高职学生明晰自己的责任,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但是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还不完善,存在如下问题:

1.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够

高职院校学生生源结构多元化,素质参差不齐,在学习目标、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上各有不同。有的学生入学目的是为了“专升本”,有的学生是为了获取文凭,找份工作,无暇顾及创新创业[2]。由于部分高职学生知识理论底子薄,科研能力比较弱,自我定位模糊不清,缺乏自信心,导致他们遇事自卑、缺少勇气、缺乏创新创业意识,高职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自信亟待提升。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对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不够,忽视了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而不是单纯传授创业基础知识和技巧,忽视了创新创业教育是贯穿高职教育全过程的教育,忽视了对高职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个性和创新活力,不能满足社会和企业需求,学时有限的创业基础课程和模式化的创业大赛并不能充分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和兴趣,对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效果一般。

2.高职院校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融合培养不够

一些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中,重理论轻技术,重大赛轻精神,甚至有的学校过于追求创业大赛成绩,盲目鼓励学生开办企业,过分追求创业项目的孵化数量,导致学生认为创新创业就是参赛和开办企业,缺少对创新创业教育本质的了解,更缺少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精神的融合培养,使高职学生无法认识到在双创背景下,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不仅需要娴熟的技能,还需要创新技术,更需要以创新为导向的工匠精神的培育。当前一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现状背离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工匠精神理应贯穿“双创”的始终,就创业者而言,需要有坚守信仰、不忘梦想的初心,顽强执着、拼搏进取的决心,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耐心,更需要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匠心;就创业者而言,既需要摈弃浮躁、潜心钻研,又需要敏锐创意、精雕细琢,不断精进、永不自满。工匠精神能够使人们更加注重创新创业的细节和风险,养成踏实、勤劳、严谨,不浮夸、不浮躁的工作态度,更加脚踏实地。

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不完善

由于我国双创教育起步较晚、尤其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还需要强化,课程设置不够,可供学生学习的课程种类较少,且课程讲授的多是基础原理和方法论,课时较少,在有限的学时里教师很难对学生进行深入有效的教学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教材缺少高职特色,缺少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课程体系建设没有考虑到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和操作性,教学方法单一,偏重于创业理论讲授,忽视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综合素质等核心能力的培养,缺少有效的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学生考核评价体系不完整[3]。

4.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结构不够合理

创新创业教育需要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经验的教师。但是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师专职的少、兼职的多,兼职教师由于本职工作的需要,投入到创业教育中的精力不够,并且其中大多数任课教师缺少商科背景,大多由思政课教师或者辅导员担任。绝大多数教师毕业后直接任教,缺少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缺少企业工作经验,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融合培育不够,对创业教育规律把握不够,在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时,基本是“纸上谈兵”,很难切实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创业实践训练。有些高职院校聘请创业经验丰富的企业家授课,但由于时间较短,次数有限,企业家与师生的沟通交流比较少,时效性较差。

全球定位系统 2000年5月2日,美国东部时间午夜过后不久,世界各地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收到了一些特别的内容。在此之前,可供民用接收器接收的信号失真严重,无法充当可靠的“领路人”。

5.基于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氛围不够浓厚

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对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内在要求的升华,营造基于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氛围是高职院校培育具有技艺精湛、追求创新的人才需求。但是,高职院校在营造基于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氛围方面,一般都是以创业大赛为主的活动,缺少工匠精神的融入,内容简单,活动形式单一、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较低,并且多由学生团体组织,缺少政府、企业、学校多元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没有形成浓厚的基于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氛围,很难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基于工匠精神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

1.基于工匠精神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立足于新时代,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的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的转变,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必须把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作为强国战略的两大支柱[4]。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中,需要在继承传统技艺基础上追求创新的新型劳动者,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进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因此,高职院校培养具有爱岗敬业、专注执着、精益求精、创新创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正是时代发展的需求。

2.基于工匠精神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是拓宽就业的现实需要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紧密结合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大力提倡培育学生爱岗敬业、专注执着、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有利于帮助高职学生克服眼高手低、盲目跟风和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有力促进高职学生适应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有利于帮助高职学生更高质量就业创业,是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动力源泉。因此,基于工匠精神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通过创新带动创业、缓解就业压力,是拓宽高职学生就业渠道的现实需要。

当前我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特别是国家大力提倡工匠精神背景下,现代化的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对员工的技能和创新能力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技能、创新型人才的主阵地,要培养高职学生具有技能的同时,还要有精益求精的理念,不断追求创新的精神,创造出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的能力。为了适应时代进步,满足个人发展的需求,需要提升个人的“工匠精神+创新精神”,树立爱岗敬业、追求创新的职业理念,培养专注、坚持、精益、创新的职业素养,将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内化于个人的行动中,不忘初心,刻苦钻研、认真专注,注重长远发展。

四、基于工匠精神培养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途径

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更是时代赋予高职院校的重要责任。结合社会需求导向,明晰工匠精神内涵,通过课程、实训体系、校园文化建设提升高职学生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

1.落实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

首先,在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中注重落实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教学内容的融合,以工匠精神为切入点,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专业技能培训+实习实践训练”的多层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创新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重点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专业技能培训基于专创融合的基础上,依托创业课程、实践教学、大学生创业社团等形式,重点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技能。实习实践训练注重实践,学院通过大师工作室和创业工作室,对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愿的大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强化培育学生爱岗敬业、专注执着、精益求精、创新创业等职业素质。其次,开设丰富多样的创业类课程,线上线下教学资源相结合,宣传企业文化、开展仿真模拟活动,挖掘行业历史、工匠人物、创新创业故事等,科学有效地把工匠精神融入到创新创业教育中。

2.推进基于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体系建设

构建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体系,搭建校级+系部+企业的实践平台,建设工匠精神与创业能力融合、专业与创业融合的实践训练体系,将工匠精神融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搭建校级+系部+企业的实践平台,一是建设校级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二是系部的专业实训基地,三是校企合作的实践场所,通过这个平台培育大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依托大师工作室、现代学徒制将工匠精神融入到创新创业实践训练,使学生能够受到“真实”工作环境的熏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体会工匠精神内涵。通过师傅带徒弟、专业创业融合训练等形式,结合职业技能专项训练、创新创业比赛、顶岗实习等一系列实训教学活动,切实让实践教学成为培育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的“训练场”。按照“工学结合”的项目制、模块化训练,将工匠精神融入创新创业能力的过程培养,在创业能力培养环节,加入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突破创新等工匠精神模块专项内容,在实训中,引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专项,提升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依托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在实践中探索高职学生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能力协同培养。例如:室内设计专业和环艺设计专业的学生组建的陶艺工作室,在专业教师和企业师傅的指导下创作系列陶瓷产品,同时成立集陶艺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公司,学生的工匠精神在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得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得到提高。通过成立工作室,发挥榜样引领,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创业大赛实现以赛促教,促进学生工匠精神的养成,使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同步提升。

3.加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高职院校要组建一支由优秀企业家、创业榜样、能工巧匠、专家学者、专任教师组成的专兼职融合,理论研究深厚,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强的高素质创新创业教育教师团队。高职院校应大力支持任课教师走进企业,挂职锻炼,提升实践经验,鼓励教师踊跃参与专业行业的创新创业实践项目,拓宽视野,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和实践能力。搭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研讨交流、专项能力提升培训,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名师资源库,建设精品课,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4.营造融入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氛围

高职院校营造融入工匠精神的创新创业氛围,是工匠精神时代价值的体现,也是高职学生的价值需求,以工匠精神为营造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氛围的切入点,将工匠精神贯穿于创新创业教育始终,引领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方向。将工匠精神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注入活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弘扬新时代工匠精神,第一,举办学校创业文化节。组织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比赛,以赛促学习,以赛促教育,如“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创业大赛、技能大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体会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态度。第二,加强校企合作。高职院校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作用,引入企业实训和企业文化讲解,使高职学生充分体验职业文化、 熏陶工匠精神、修炼匠人气质[5]。第三,开展蕴含工匠精神的校园特色文化活动。将工匠精神、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起来,努力培育学生专注坚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职业素养,打造一支技艺精湛、具有现代工匠精神的职业队伍。

5.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

提高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经费的投入,为培育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设立创业专项基金,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创业课程体系建设、搭建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双创文化活动建设、创新创业对外交流、大创项目立项、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孵化创新创业成果、创业成果奖励、创业指导、鼓励和扶持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拓宽大学生就业渠道等,培养高职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总之,工匠精神的提出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指明了方向,基于工匠精神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当前高职院校教育的重点。根据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通过落实工匠精神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构建实训体系、营造校园氛围等途径,有效提高高职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使其更好地适应新时代创新创业实践发展的新需求。

猜你喜欢
工匠院校精神
90后大工匠
国企管理(2022年3期)2022-05-17 01:38:45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人民周刊(2021年22期)2021-12-17 07:36:09
工匠风采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当代陕西(2019年24期)2020-01-18 09:14:54
工匠神形
当代工人(2019年11期)2019-07-10 14:59:10
拿出精神
工匠赞
大江南北(2016年6期)2016-11-21 21:15:31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