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啸北,王 郢
(武汉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湖北 武汉 430072)
2016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将研学旅行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要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统筹考虑。研学旅行作为基础教育阶段校外教育一种新的实践形式,不仅极大丰富了学校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还由于其独特的实施方式和课程内容,成为当下突破应试教育窠臼的优选窗口及实践育人的新途径。据统计,截至2020年8月末,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超过1 600 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营地有177 个[1],可见即使在疫情之下,研学旅行的热度也只增不减。
如火如荼的教育实践背后,研学旅行也一直伴随着质疑和争论。研学旅行的教育属性能否得到落实?研学旅行在商业大潮中能否保持独立和专业?研学旅行如何避免变成新一轮的“圈钱游戏”?这些问题成为社会公众和教育业界关注的焦点。研学旅行虽然为目前的学校教育开拓了新的实施路径,但在具体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课程建设方面表现出了“精致的平庸”之隐忧。
“课程是灵魂”[2],课程质量是决定教育质量的核心要件。对于研学教育来说,高质量的课程是研学产业的生命线。它不仅能够让学生在课程实施中获得丰富体验,还能最大化地实现教育的目的。然而部分研学课程产品还存在着“言过其实、名不副实”的倾向——研学旅行形式精致但内容平庸。详而言之,即研学旅行课程形式包装精美、高大上,但其本身所承载的教育内容挖掘尚不够深刻,对于教育目标的落实也难免有浅表化、形式化之虞。这种“精致的平庸”大致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包装精致而价值平庸
研学旅行产业从诞生之初就与旅游企业、非官方教育企业紧密联系,目前行业内从事研学旅行产品服务的主体还是社会化企业。企业天然的逐利性,使得研学行业主体在宣传、兜售自己的研学产品时必然精心包装,甚至于过度宣传。例如有研学基地大肆宣扬自己的资源独特,体验课程丰富,然而经实地考察,发现存在体验内容缩水、课程内容与宣传不符的情况。“内不足必外彰”,过度包装背后可能隐含着的是对研学产品本身教育价值挖掘不足的短板。由于产品本身的教育性不强,为了让消费者购买这些产品,供应商不得不加大宣传、夸大包装,这可以说是行业的恶性循环。在商业社会中过度包装可能会导致恶性竞争和产品质量下降,而在研学产业中过度包装则会产生缺乏教育意义、课程游多学少、安全隐患等问题。
2.罗列精致而体系平庸
课程组织理论早已指出,“高质量课程必然是系统化、科学化的”[3]。在进行课程开发时不仅要考虑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这三个内容来源,还应该考虑教育哲学和教育心理学的要求[4]。科学的课程设计背后折射出成熟完善的教育哲学体系,而教育哲学体系又会反作用于课程内容的体系化、科学化。但遗憾的是,目前研学旅行课程的体系化和科学化还任重道远。一方面,研学旅行的课程组织仍以横向罗列为多,缺乏内在哲学逻辑的组织;另一方面,有关研学课程体系的逻辑探讨也较为鲜见,导致研学实践缺乏理论的深刻指导。如部分研学课程虽然宣称针对不同年级学生有不同内容,但这些内容的排列组织逻辑为何?其目标递进关系如何?这些问题没有得到充分考虑,甚至还有违背认知发展规律和身心发展规律的情况。这种非体系化或随意化的课程组织必然会降低研学的整体质量。
3.体验精致而目的平庸
课程不仅是“课业与进程”[5],还可能是学生的体验、感悟等实践活动。研学旅行从一开始就致力于丰富学生体验,落实实践育人。目前研学实践中有关学生的体验内容非常丰富,但在这些热闹体验的背后,却存在着教育目的模糊不清、学生体验无法转化的情况。如少数研学课程虽然以传统文化为主打,但其实际操作也只是让学生身着汉服参观游览或背诵一些古文,做一些形式上的体验活动。这种研学活动表面上看既有身着汉服的新鲜体验,又和传统文化元素相结合,但背后的教育目的却模糊或表浅,在活动过后学生也无法单靠汉服体验来理解传统文化。这样的研学课程就不得不说是一种“精致体验包装下的平庸活动”。从课程理论角度来说,课程目的是决定课程设计与实施的重要因素,没有目的的课程甚至可能导致学生体验的“虚无化”[6]。从价值理论的角度来说,这是人为造成的手段价值与目的价值的分裂。“没有目标的体验是盲目的”,在课程目标理论中,体验是为了目标实现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假如没有目标,那么体验活动就失去了指向性,从而变成漫无目的的行动。杜威认为,目的价值是高于手段价值的。在研学旅行中,如果教育目的价值的优先性没有得到体现,那么就会产生“价值失序”的状况,体验活动就失去了指向性[7]。
这种体验精致而目的平庸的问题在研学旅行中并不鲜见,甚至有研究者认为研学旅行本身是体验式学习,不需要进行学习效果评价。但我们必须清楚认识到,丰富体验和落实目标不是矛盾对立体,二者应该是相互促进的。
探求“精致的平庸”背后的成因是解决当下研学旅行发展困境的起点。笔者经调查、访谈后发现,商业包装与实际水平的差距、对研学旅行本质认识与实际运行的错位以及对研学旅行产品高要求与发展初级阶段的矛盾是造成研学旅行产品看似精致实则平庸的主要原因。
1.旅游行业的商业冲动对研学内容的过度渲染
研学旅行是一个互利多赢的系统性工程。从教育上来说,它拓宽了学生发展的培养方式,将校内教育延伸到校外;从社会经济上说,它挖掘了旅行行业的“内循环”,促进了教育产业旅游变现。商业化、市场化是当前研学旅行运行的突出特点,其运行逻辑是以销量带利润,由此就可能会导致从业者为追求销量而对产品“精心包装”、甚至“过度包装”之结果。翻阅当下研学行业的产品宣传材料,往往都有精心罗列的活动、时髦深奥的理论、丰富多元的体验等“加持”,但深入到课程的理念、设计思路、素养达成等真正的“教育属性”时,这些宣传却难免有“形式大于内容”之虞。课程组织体系性不强、与教育理论结合度不高、体验活动教育性不浓等问题成为当前研学产品较为突出的问题,研学行业的总体质量难以提升。同时,各个机构之间的课程重复率高、课程趣味性与教育性的失衡等状况也导致研学旅行教育属性难以落地。包装精致非错,但若“名不副实”,包装与内容难以匹配,则可能导致研学旅行“精致的平庸”。
2. 对研学旅行本质的认识与实际运行的双重错位
研学旅行的本质是实践教育。与课堂教学一样,二者都是人才培养的形式,并无优劣之分。事实上,实践教育因为突出了学生具身参与和情境互动的特点,在很多情况下比课堂讲授更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迁移水平。但是,目前我们对于实践教育的认识和运行还存在一些偏差。具体表现有二:一是家长、学校将研学旅行片面理解为“春秋游升级版”,这与研学旅行本身实践教育的本质有差距;二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研学旅行的“旅行”特征凸显,但其中的“研”与“学”由于相对内隐而被忽略,导致研学的本质和实际运行错位。而这种错位又直接造成家长和学校对研学重视程度不足、从业人员教育素质不高、运行市场鱼龙混杂等乱象,直接影响了研学旅行的质量。
3.研学旅行产品高要求与发展初级阶段的过程性矛盾
研学旅行中学校与家长不是单纯的旅游产品购买者,学生也不是传统意义的旅游者[8],这意味着研学旅行产品的供给方必须以发展的角度看待各方利益主体的需求。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学校、家长、学生都倾向于体系化的、专业化的研学旅行课程。此外,家长希望研学旅行的价格能够更加合理,学校希望研学旅行机构能够提供完善的安全保障,学生希望研学旅行的活动过程趣味性更强。多元而复杂的用户需求无疑是对研学旅行行业的挑战,特别是在目前研学行业刚刚起步,绝大多数从业者都仍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在没有明确规范的情况下难以产出优质的研学旅行课程产品来满足各方的需求。
课程是研学旅行的灵魂,研学旅行的优质发展必然离不开课程的精致化,但研学旅行行业目前欠缺的是教育行业从事者的针对性指导,笔者作为教育研究者将从课程建设的角度探求研学旅行的发展路径。
1.课程开发调动多方智慧
研学旅行“游”与“学”兼具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课程开发必须高度综合化。研学旅行课程的开发至少需要三方面力量的共同参与。其一是学校方,一线学校教师的参与必不可少,他们能够提供有关学生发展状况的重要信息和具有教育价值的课程,这是研学旅行中“学习”属性的表现。其二是旅游服务提供方,需要专业专职人士整合旅游资源、提供游学路线,这是研学旅行中“旅行”属性的表现。其三是营地、基地运行方,他们熟悉研学旅行目的地的环境与文化,能够为课程开发提供独特的视角。三方形成合力,深入挖掘对不同旅行路线上具有教育功效的内容,从生产生活现象中提炼育人元素,使学生在旅游中学习,在实践中研究,进而达到实践育人的目标。
2.课程特色突出本土资源
研学旅行要做出特色,既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总体方针,又要在总方针指导下充分挖掘自身特色,摆脱千篇一律的传统文化、信息科技等内容的学习,做到“人优我特”,将课程置于真正的乡土乡情当中。一方面,使学生“充分感受、发现、认识所到之处的文化内涵,增强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自信”[9]是研学旅行的内在要求。另一方面,本土的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善用本土资源能够使研学旅行课程具有独特性和创新性。研学旅行课程应该以“一地一特色”为目标,选取当地具有教育性意义的资源进行整合,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学习不同的风土人情、文化知识,领悟中国文化的多样性。
3.课程内容贯穿主题线索
研学旅行是形式,其实质是在实践中育人。这就要求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而运用所学知识,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因此,研学旅行课程既要与学校课程衔接,但又不能是简单的延续,而应打破学科的界限,形成跨学科的主题式学习课程。主题式学习课程强调以主题为中心的活动串联,避免拼盘式的零散拼接,有机整合课程资源,注重活动与活动之间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某一次研学旅行课程可以围绕一个主题开展,也可以由多个主题构成。在不同主题之间,要按照课程的逻辑深度链接;在同一主题下,课程内容可用模块的形式深入细化和整合,每个模块之间有序相连,在模块中设置层次递进的研学问题,以问题为切入点选取具体的课程内容[10],最后将可操作的实践活动与课程内容对接。
研学旅行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究。必须明确的是,将学习的场所置于广大的天地中是研学旅行所秉持的愿景;把已有的自然、社会资源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发现自我,这是研学旅行的价值所在;转变教育观念、整合各方资源、围绕学生发展、探索新型课程模式不仅是研学旅行摆脱“精致平庸”的道路,更是真正落实发挥研学旅行实践育人、立德树人作用之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