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与地方特色文化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2022-03-17 18:17颖,褚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1期
关键词:繁昌文化遗产传统

程 颖,褚 力

(安徽建筑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22)

文化遗产作为文化经济的一种独特形态,它的存续与发展面临着巨大危机,保护文化遗产并使其焕发生机与活力,让历史走向未来,是我们刻不容缓的使命。本文以制约传统文化遗产发展的因素入手,从历史、文化、经济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传统文化遗产衰落的原因,提出推动传统文化遗产发展的宏观建议,探寻地方特色匠艺遗存与地域经济融合发展的途径。

一、文化遗产基本特征

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时期人类创造力凝结的典型性代表,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是呈现相关现存或已消逝的文化传统与文明的独特、稀有之证据,对某一历史阶段、地域、文化圈的建筑、技术、文学、艺术、城镇规划、景观设计的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

安徽地区发达的制瓷业对中国古代陶瓷业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最具代表性的为寿州窑、繁昌窑、萧窑。以芜湖繁昌区的繁昌窑为例,繁昌是我国青白瓷的诞生之地,繁昌窑的诞生打破了“南青北白”的格局,形成了“三足鼎立”的瓷业盛世局面。繁昌窑在宋时为专烧影青瓷的窑口,对研究中国青白瓷的起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历年出土的繁昌窑青白瓷器种类繁多,涉及了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青白瓷器物造型简洁、圆润、浑厚,曲线流畅,圆形类器具会在器物口沿处做“花口、葵口、莲瓣口造型,外壁则用压印竖浅凹槽形成仿生莲瓣或葵花口,使器物在整体形象上犹如盛开的莲花或葵花”[1]。青白瓷器在纹样装饰方面也非常独特,多以划花、印花、刻花、镂空等工艺手法呈现。色彩方面,繁昌窑青白瓷器“釉色淡雅,薄胎碧透,质地细腻,有‘假玉器’之称”[2]。繁昌窑青白瓷采用的独特原料配方,将瓷土与高岭土混合,改进了烧制工艺,开辟了二元配方的制瓷技艺。

二、地域传统文化遗产处境堪忧的原因

(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冲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国家利用其强大的科技手段与文化传播媒介,向全世界输送他们的价值观,扩大其世界影响力,企图通过文化引领世界。媒介的大肆宣传与大众文化的趋同,对人们的思想及精神产生了巨大影响,中国传统民族文化在“全球文化大同”的观念下逐渐消亡,地域差异的缩小,使文化的丰富性、多样性受到了严峻挑战。

(二)工业化进程的冲击

中华传统民族文化是伴随着漫长的华夏文明产生、发展的,这些文化遗产植根于农业社会,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折射的是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文化理念、审美需求。在城镇化进程急速推进的现阶段,农耕文化架构下的文化形态及生产、生活方式都在快速瓦解与消亡,作为城市文化根基的地域传统文化也在逐渐消逝。

三、传统文化遗产与地方经济融合发展的“政、用、产、学、研”之路

地域传统文化遗产在数字化时代下的复兴并非简单复原,而是创新性重塑,在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与指引下,以文化创意产业推动传统手工艺的承接、发展与复兴,深度挖掘传统匠艺与当下生活、经济发展的契合点及其自身的核心价值,导入原乡原土特有的“鲜活的形式内涵”[3],以此带动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政:政府精准扶持下的创新性平台搭建

各级政府在政策上的扶持,资金、技术上的精准投入,为提升传统文化遗产影响力而进行的宣传、推广,都为传统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夯实了基础。

以繁昌窑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省人民政府将繁昌窑遗址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21世纪初,国务院将繁昌窑遗址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2020年1月召开的繁昌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对2019年繁昌县的产业结构、状况进行了总结,从中可以看到政府对兼具文化创意产业和传统手工艺特点的新兴产业给予了重点关切与扶持,其中多处提及繁昌窑及其相关文化产业,如作为2019年部分重点产业项目的繁昌窑考古遗址公园主体建设已竣工完成等。繁昌窑目前的相关建设包括:已建成的繁昌窑遗址网、2012年启动的被列入芜湖繁昌县重点产业项目建设项目的繁昌窑考古遗址文化公园、芜湖境内首个省级度假区——连接了繁昌窑和马仁奇峰的繁昌慢谷度假区、繁昌窑龙窑遗迹展示馆等。21世纪初,杨国民建立了繁昌窑陶瓷科技研究所,扩大了青白瓷在普通老百姓中的知名度及认可度。芜湖市也将七大新型文化业态:文旅产业、休闲娱乐业、艺术品制造与交易业、影视制作业、文化会展业、教育培训业与创意设计业纳入其重点培育的文化产业布局及规划中[6]。

然而,繁昌窑在全国范围内的知名度并不高,且尚未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和规模化经营。因此,必须将繁昌窑的宣传提升到战略高度,加大相关网站的建设,同时,扩大以青白瓷为中心的文化创意产业规模,突出时代气息,避免同质化倾向。

(二)用:探索“以人为本”的文化创意产业模式

运用创意产业的思维,创意+传统匠艺,让传统手工艺作品具有独特的审美趣味和强烈的时代气息,让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全方位融合;消除、拓展传统工艺边界即传统匠艺+多产业,两者的融合发展不仅可以带来新的商机,也可提升产品附加值,为现代工业社会注入文明的温度,提升用户的体验感。

1.提升用户体验感

融入科技元素,让广大用户真切感受科技力量与艺术之美,拉近传统文化与大众的距离,改变大众对传统技艺固有、刻板的印象,加强传统文化在普通民众中的亲和力。在传统工艺的体验、宣传、推广过程中,利用AR、VR、MR等智能科技对其进行数字化重现,如对繁昌窑青白瓷的古窑厂进行数字化复原,复原古时手工匠人制瓷场景及过程,让用户只需带上智能头盔便可以感受亦真亦幻的场景。繁昌窑考古遗址公园的体验区可以设置3D打印体验馆,用户可随心所欲进行设计,通过3D技术将其创想转化为现实之物,实现传统工艺无法企及的效果。

2.创意+传统匠艺模式

通过创意拓展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的艺术表达方式,让传统走进现代。如在雷克萨斯LS的车门内饰板设计中运用的日本江户切子和鹤羽折布工艺,晶莹剔透的江户切子将原本厚重的车门变得灵动、轻盈,折布工艺也使得车门内饰更显雍容华贵。日本传统玻璃制造业中的切子工艺与日本折纸、折布工艺一脉相承,这些传统、古板的手工艺,看似与现代科技毫无交集,但创意将两者联系在了一起。

3.传统匠艺+多业态模式

时尚设计大师三宅一生的作品始终贯穿着抽象的几何图案和折痕,在他的服装及饰品设计中就融入了传统折纸、折布工艺,“一生折”便是他的独门技艺。三宅一生的“菱格包”和“褶皱”系列服饰,都将日式“折”艺发挥到了极致。传统技艺在航空领域也有所运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将折纸这种古老的工艺运用于太阳能电池板的折叠收藏与运输过程中。瑞典现代陶瓷艺术家乔纳森·凯普利用3D快速成型技术,使人工吹制的玻璃与外部陶瓷结构有机结合在一起,两种不同膨胀率和收缩率的材质通过高科技的力量得以结合。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走科技与传统匠艺融合创新之路,延伸了传统技艺的边界。

(三)产:创新传统文化产业发展模式

1.传统文化+旅游的文旅融合发展

地域人文内涵体现在五个方面:“古人类遗留下的历史文化遗迹、古今名人文化、宗教文明、红色文化、自然生态文化。”[7]深度发掘各地区蕴藏的历史人文价值及不同特色的人文景观并使其融合发展,以芜湖繁昌地区为例,繁昌拥有源远流长的远古遗迹,如人字洞遗址、繁昌窑遗址等;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如繁昌县烈士陵园红色文化;还有地形独特的马仁奇峰自然景观。以繁昌窑陶瓷创意文化为中心,将红色文化、自然景观融入青白瓷文创之旅中,以青白瓷文化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辐射周边村镇,发挥区域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促进芜湖文化产业的发展。

2.文创产业“数智化”推广及营销策略

疫情限制了区域间的人员往来,相较于传统营销模式,网络营销更高效、直观,传播更具目标性、针对性。“数智化”即数字+智能化,包括数字化销售、网络化传播与智能化体验,三者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动、缺一不可的。2017年,我国出台了数字文化产业相关的政策,为互联网时代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新途径[8]。“数字化已成为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数字+文化’”[9]有助于激发传统文化的潜能,带来传统产业的新发展。数智化的销售有助于提升传统手工艺的市场价值,重构、拓展其文化价值、销售平台和渠道。

(四)学、研:开展校企合作,以科技带动传统技艺与地方经济的和谐发展

与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进行校企合作,兴建实验基地、工作室等,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途径,在传承传统手工艺的基础上融入当代设计理念、工艺及材料,“支持有条件的学校帮助传统工艺传承人群提升学历水平”[10]。景德镇陶溪川文创园内有多所知名院校进驻,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景德镇陶瓷大学等在园区内均设有艺术作品展示馆,不仅极大提高了文创园区的专业性,也为高校教、科研成果落地提供有益支持。与各大高校进行深度合作,建立合作示范与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实习岗位的同时,也为古老的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创意与血液,一定程度上解决传统行业发展后备人才队伍储备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针对小学、初中、高中的“传统匠艺文化进校园”活动,介绍传统手工艺的历史、美学特征及工艺,并让学生参与其中,建立并强化青少年学生对本地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四、结语

地域特色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重塑与振兴是一个长期发展的过程。在政府的支持下,走以国潮文化为中心的“政、用、产、学、研”文创发展之路,多手段增加融资渠道,扩大资本投入的力度与规模。打破行业间的壁垒与隔膜,避免行业窄化,将现代科技与传统手工制造业相融合,将特色文化创意产业融入文创产业发展战略布局中,以此撬动地区经济的持续性发展。

猜你喜欢
繁昌文化遗产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繁昌蝶变
安徽繁昌窑青白釉瓷炉研究
老传统当传承
繁昌老年大学参加全县庆祝建党97周年书画展
安徽省繁昌老年大学校歌
活态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