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接受理论的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构建

2022-03-17 17:52李光明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理论大学生

张 巍,李光明

(福建工程学院 人文学院,福州350118)

爱国主义作为维护国家稳定、推动国家发展的一种价值共识,折射出个人对于祖国的政治认同以及情感认同,体现了人们对家园故土、文化和民族的尊严感、归属感以及荣誉感统一。爱国主义以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刻情感为精神纽带,是一种集情感、思想、意志为一体的国家意识和家国情怀。培养具有高尚爱国情怀的公民,汇聚爱国主义精神力量,是维护国家稳定、巩固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爱国主义教育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的重要支撑,也是中国共产党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优秀传统和宝贵经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新时代爱国主义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为主要内容,爱国主义精神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根本、最永恒、最深层的主题之一。高校是青年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实践的重要场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构建契合新时代青年学生价值取向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是实现“聚民心、育新人”价值旨归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育人成效的直观体现。接受理论具有围绕客体、与时俱进、主体间性和内容三元联动的理论特性,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构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和经验启示。

一、接受理论与爱国主义教育

(一)接受理论的起源与发展

接受理论,又称接受美学理论,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以及沃尔夫冈·伊瑟尔(Wolfgang Iser)创立了该理论,该理论以哲学的现象学和阐释学作为主要的理论基础,后期发展也受到了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派等学说的影响。1967年,姚斯发表接受理论的开山之作——《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成为最早系统提出接受理论的理论体系以及基本思想的学者,将长期以来被文学研究边缘化的读者提升到文学史的重要位置,宣告了接受理论的诞生,该理论颠覆了传统文学批评的思维,在当时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至今仍然被广泛应用于文学批评、新闻传播学、翻译学等方面的研究。接受理论最鲜明的理论特色在于促成西方文论完成由“文本中心论”到“读者中心论”的转向,[1]自此,作者和文本二元论的主张退出历史舞台,读者的价值和地位被重新考量和审视。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接受理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因其创新的思维、独特的视角被广泛应用到其他学科,构成了一种重要的话语体系,其学术价值也远远超过了美学的范畴。

(二)接受理论与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契合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精神基因,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宝贵的精神财富。2019年,新颁布的《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作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对新时期爱国主义教育进行了全新谋划和战略部署,彰显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内涵,也为当前青年学生国家意识的培养和教育管理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接受理论关注接受问题,从“以生为本,围绕学生、关照学生”的角度来看,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同样面临着受教育者的认同、凝聚力提升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接受理论与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天然的内在契合性,两者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辩证统一的逻辑联结性。首先,两者关照的对象具有高度相似性。接受美学是一种围绕读者,聚焦于读者的理论,在接受理论看来,正是读者的阅读与理解,才赋予作品意义与价值,否则作品只是一堆没有生命的语言材料。[2]当代青年大学生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接受者,也是教育成效的评价者,爱国主义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高尚爱国情怀的优秀人才,脱离这个目标、脱离受教育者维度的考量,爱国主义教育也将沦为空洞的说教、没有价值的口号。其次,两者的底层逻辑具有一致性。接受理论摒弃“唯作者”“唯文本”论,以不断变化着的,多元的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考量,是以发展、革新的观点看待问题,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当前复杂的教育环境为前提,以新时期、新任务、新要求为依据,以不断变化着的教育需求为导向,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最后,两者的工作机制具有同一性。接受理论以读者作为文学作品解读的中心,充分强调读者对文学作品的价值与作用,但也不否认作者与文本的存在价值,该理论的生命力在于建立起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的三元联动关系。与此相似,爱国主义教育作为一种育人的实践活动,综合探讨教育者、教育内容和受教育者三者之间的平衡是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二、当前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庄严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3]新时代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应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应顺势而为,求新求变。然而,从理论上来讲,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研究大都聚焦于教育手段、教育过程、教育者队伍建设等方面,从青年大学生接受角度出发的研究还不多;从实践上来讲,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也面临着教育手段单一、教育载体陈旧、教育效果不理想等困境。在以“教育灌输”“行政式命令”为主导方式的教育环境下,教育者的主体地位被过度强调,而受教育者多元的教育需求和主观能动性常常被忽视,导致当前爱国主义教育无法适应新时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与接受习惯,教育效果不尽如人意。

(一)网络新媒体阵地挑战严峻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革新,新的媒体形式层出不穷,依托新的媒体技术和手段,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由线下转移到了线上。“00后”大学生,他们是在互联网文化裹挟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利用网络传播、接收信息,学习交友等构成了其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语言、网络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着当代青年学生的行为习惯、认知方式和价值观念,而当前爱国主义教育在很多方面还没能适应这种发展与变化,教育方式和理念上还相对滞后:首先,相当一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媒体素养不足,没有在思想上认识到开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网络的认识还停留在工具或手段层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环境和网络场域意识不足;对新媒体的认识和运用能力不强,校园媒体网络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陈旧,方式老套,缺乏吸引力,主题教育和资源整合的创新力不足;其次,部分教育工作者对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内涵和精神的学习与理解不够深入,难以有效平衡政治高度、理论深度和生活温度之间的关系,致使在教育和引导学生过程中缺乏生活化、大众化的网络实践话语,难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导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低;最后,网络思政课内容和形式创新不足,当前大部分网络思政课仍然重复着线下课程的内容与授课方式,虽然“触网”却在本质上没有太多的突破,两者之间未能达成优势互补、有机融合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二)错误的文化思潮弱化政治认同

在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的背景下,各种思潮迭起、文化碰撞的现象层出叠见,对意识形态领域的话语权争夺也愈演愈烈,伴随而来的意识形态安全问题也愈发显著,西方某些发达国家企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中国,危害我国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高校是社会思潮、多元文化和各类意识形态碰撞、交流、交锋的重要场所,新时代的大学生由于思想不够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容易受到这些文化与思潮的负面影响,产生政治信仰动摇、价值观迷失等问题。另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迎来新历史时期社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当现行体制的局限性制约了意识观念的发展,就会引发一定的社会矛盾与负面评价。国家在高质量发展与转型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大学生对国家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的理解与认同。最后,借助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元文化思潮得以快速传播,多途径、爆炸式的信息传播,泥沙俱下、良莠不齐,其中不乏所谓“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纷繁芜杂的网络空间为这些错误思想、消极价值观的滋生提供了繁殖条件,“00后”大学生,从小就生活在网络环境下,很容易受到这些负面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产生思想和认识上的偏差。总之,在全球化推进、社会转型发展的融媒体新环境下,多元价值观的存在与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形势,其中裹挟着错误观念的文化思潮在不断弱化大学生对国家政治形态的认同,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构成一定的威胁与挑战。

(三)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单一

当前的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单一,缺乏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导致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不足。长期以来,高校的爱国主义教育一直徘徊重复以往的教育形式,大多以主题班会、讲座、课堂教学等方式开展,在内容与形式上少有创新,以教育主体的单项灌输和教育客体的被动接受来呈现,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教育客体的积极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物化了教育对象,忽视了当前大学生的个性需求,此外,这种机械化的教育模式也忽视了大学生作为不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把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当作是一种任务来完成,认为把相关步骤走完即算圆满。但是,作为增进民族认同感、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一环,爱国主义教育已成为一项培育时代新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中国梦的系统工程,具有深远的战略性意义。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内和国际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也呈现出新的特点,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模式亟需改进创新。

三、接受理论对于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构建的理论借鉴

接受理论是德国现象学与解释学在美学领域的延伸与发展,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姚斯的《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和伊瑟尔的《文本的召唤结构》两部巨作架构了接受理论的系统框架,以读者的角度进行文本分析,从而重构了研究文本的意义。从接受问题研究的角度看,接受理论所关注的阅读者接受与爱国主义教育中受教育者接受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因此接受理论特有的逻辑价值和原则立场具有与之相契合的理论借鉴意义。

(一)接受者中心: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在接受理论看来,文学史就是一部读者对于作品的接受史,缺乏读者参与的文学作品就等同于没有意义和价值的文本,正是读者的接受和阅读才使作品的生命力得以延续。接受美学的独创性在于确立了“接受者中心”的思路和思考方向,由原来的“文本中心论”转向了“读者中心论”,以不断变化着的读者作为文学作品的考量依据,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爱国主义具有历史性,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丰富表现形式和内在意义,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爱国主义教育应当以当前的时代背景为底色,根据各个时期社会不同的发展阶段和历史使命,制定相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回归“聚民心、育新人”的根本任务,教育者不仅需要发挥引导、教育、服务的作用,更要注重深入了解青年大学生的实际情况,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工作,以此达到鼓励学生批判性思考、深入性研究和实践的目的,由此延伸出教学相长、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

(二)期待视野:教育内容的感召性

在海德格尔“前结构”“前理解”哲学理论的启发下,姚斯提出了“期待视野”这一重要的概念,构成了接受理论浓墨重彩的一笔。所谓期待视野,是指文字活动中,读者原先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需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中,表现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4]受到生活阅历、价值观念、文化素养等差异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在爱国主义教育接受过程中有着不尽相同的“期待视野”,并且这种“期待视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受教育者的成长而相应发生变化。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环境因受教育“期待视野”的“差异性”“发展性”影响而变得纷繁复杂,因此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应当立足大学生多元的“期待视野”,在内容设置上贴近学生的思想和现实生活,做到真正走进学生心灵,引起其精神共鸣,从而增强教育内容的情怀感召。

(三)召唤结构:教育理念的创新性

接受理论的另外一个重要概念——“召唤结构”,是由伊瑟尔提出的,该理论借鉴了英迦登阐释学部分的理论概念,在完善、改造和补充的基础上,形成了“空白”“未定点”和“具体化”等重要概念。作品的空白和未定之处处于一种潜在的和可能的状态,因而审美活动就需要把作品的空白之处加以填补,使其由潜在的状态转换为现实的状态,这就是所谓具体化的过程。[5]伊瑟尔认为文本空白会形成一种召唤读者进行阅读的结构,这与英迦登提出的读者“填空”促使文学作品的现实化观点不谋而合。接受美学的“召唤结构”对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的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实施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应当极力避免“一言堂”、“独角戏”式的理论灌输,在组织教育教学时,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的能力,在必要时再进行有针对性地引导与点拨,使学生在自我的深思、感悟中切身体会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与价值意蕴,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家国情怀的熏陶、爱国情感的升华以及爱国情操的浸润。

四、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研究的中心由“文本”向“读者”的转移,标志着接受理论的诞生。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回归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不断优化联动爱国主义教育的客体要素。在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体制构建的研究中引入接受理论,不仅意味着研究思路的转换,也是一种研究方法的创新与变革。

(一)以主体接受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

接受理论最大的理论特色就是确立起“以读者为中心”核心观点,这与当前“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从本质上来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是一种民主交往的关系,彼此尊重、平等对话、相互理解,在此过程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受教育者自主意识得到唤醒和增强,独立思考能力得到提高。首先,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就要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需要是人动力的来源、行为的基础。根据马斯洛的需要理论,人类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及自我实现需要五个层次。当今大学生的需要与马斯洛提出的需要理论是相当契合的,同样具有多样性、层次性、发展性和变化性,因此爱国主义教育在内容设置、教育方式上应该充分考虑青年学生的内在需求,在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其次,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就要强化青年学生的身份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中国的未来属于青年,中华民族的未来也属于青年。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爱国主义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把实现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之中,在奉献祖国、服务人民中创造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当前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激发青年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其次,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就要激发青年学生的参与热情。在爱国主义教育中激发大学生的参与热情,打破传统爱国主义教育中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边界,充分释放青年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活力,以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的爱国主义教育大格局,使大学生真正做到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回归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把受教育从“旁观者”的角色转换成“参与者”,使得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平等互动中实现教育的对话与交流,不仅有利于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意识,也有利于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

(二)以内容建设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感召力

立足于自身不尽相同的期待视野,当前高校大学生具有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思想意识,他们会根据自身的接受习惯和价值判断有目的性地选择教育信息资源,选择接受符合自身审美取向的教育内容。当前,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时期,必须一以贯之地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坚持民族团结统一,反对分裂。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应当紧密围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鲜明的主题,充分挖掘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精神基因,调动多方资源,将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与文化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中,积极探索大学生爱国精神培养的有效路径。首先,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对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资源的挖掘整合,抓住传统节庆、重大节日等契机,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将鲜活生动的教育内容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之中,积极引导青年学生把爱国、爱党与爱社会主义等有机统一,避免爱国主义教育抽象化的情况。其次,可以依托第二课堂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浸润式的爱国主义氛围,通过组织红歌传唱、经典诵读等活动,将红色经典中所蕴含的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充分挖掘出来,达到知识性与趣味性、历史性和时代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的统一,使学生在沉浸式的活动体验中感受家国情怀的感召性,实现爱国主义教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最后,爱国主义教育应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引导大学生多角度、全方位了解基本国情,把握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和变化,通过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水平、社会面貌等方面的变化,通过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摆事实、讲数据,以图片、文字、视频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充分了解国家辉煌的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从而激发青年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激情。高校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久久为功的实践活动,大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积极调动多方资源,并适时结合相关的主题活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爱国主义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需要以当前大学生的“期待视野”为依据,根据学生的接受习惯、价值取向来选取“适时应景”的教育资源,以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呈现,才能实现爱国主义教育的最优效果。

(三)以理念创新引领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

接受理论最具革命性的观念就是提出召唤结构这一核心的概念,召唤结构是实现作者与读者对话的有效途径,作者在文本中设置“未定点”和“空白”来引导读者进行阅读活动,而读者通过对“未定点”和“空白”的具体化实现与作者的交流与沟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文本的意义得到进一步的充实与升华,读者的审美体验也得到了丰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偏重“灌输式”的内容输出,强调对具体内容的“占有”而非“获得”,教育过程成为了学生对大量知识内容占有的过程,未能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难以使学生真正地接受和信服。“召唤结构”对于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理念的变革具有十分重要的其启示意义,爱国主义教育的在内容设置上应该留有“空白”,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在方式手段上应该注重启发式引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首先,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的作用,推进课程改革,完善课程体系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当前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处于课程变革的重要窗口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6]高校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引导作用,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和结构,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成效,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启发大学生思考,学会明辨是非,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和亲和力。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爱国情怀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组织青年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引导学生在探索、思考、体验中感受祖国的辉煌成就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爱国、爱党和爱社会主义的辩证统一。高校要积极开发利用各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自然人文景观、国防教育基地等,积极组织学生参观纪念馆、烈士陵园、英雄纪念馆等,创设富有意境的爱国主义教育场景,丰富青年学生的感官体验,在潜移默化中启迪学生的家国意识,陶冶爱国情操,升华爱国情感。最后,还应该完善网络媒体和舆情事件的监管机制,整合分类网络上违背公序良俗事件和现象,并根据其对国家和社会产生的不良影响程度界定爱国主义教育的不同指标,以反面的案例来警示大学生,以此来规范和约束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五、结语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进行爱祖国自然实体、人文实体、政治与经济实体的情感教育,也是培养大学生崇高理想、正确价值观念、民族使命与担当的道德教育。在当今信息开放、网络发达、民主活跃的新环境下,教育客体的个性和需求展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接受理论以复杂的教育环境为前提、以接受问题的研究为导向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体系构建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和经验启示,以主体接受增强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以内容建设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感召力、以理念创新引领爱国主义教育主旋律,固本培元、凝心铸魂,新时代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必将取得显著成效。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理论大学生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爱国主义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