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庄边中心幼儿园 林明霞
绘本具有简洁性、生动性寻特征,是当前一种应用广泛且教育功能突出的文化载体,与美术之间也具有一定的联系。下文主要就绘本所呈现的创意美术驱动价值展开分析,并结合实际深入探索其在美术活动中的具体实践与应用路径。
笔者通过了解和分析发现,在当前的幼儿教育领域,创意美术是一种重要的活动形式,对启发和熏陶幼儿形成良好的审美思维,激发创新意识以及提高整体的实践能力等具有积极影响。然而,在实践中,教师所组织的创意美术活动没有深入挖掘绘本的价值,在活动内容上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幼儿在学习中难以理解创意美术的核心,在灵感激发方面也具有很大限制,同时阻碍了幼儿美术创意实践热情。因此,教师需积极转变育人观,探索全新的教育举措,让创意美术活动更精彩,打开另一扇窗。
在创意美术领域,绘本所具有的实践功能是十分显著的,让幼儿能在感受故事氛围的基础上,获得创意的灵感,在此基础上大胆拓展思维,并沉浸于创意美术的自主创新与实践中,以培养其形成灵动的创新意识和创作品格。绘本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建构氛围和情境,减少创意美术活动的抽象性,让幼儿有更大的创作欲望和更高的创作热情,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也有更多的借鉴和参考。除此之外,绘本内部往往还包含着一些故事情节,而幼儿在理解分析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过程中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可以有效地避免传统教育刻板单一的弊端。因此,教师需要正确看待绘本在与创意美术之间所具有的关联性和衔接性,充分发挥绘本所具有的育人价值,开展多元化、趣味性的创意美术活动。
绘本选择是决定创意美术主题定位的前提要素,教师需要针对绘本要素进行规范性选择。全面了解幼儿在绘本阅读方面的认知基础以及所呈现的兴趣体现,合理选择更加合适的绘本,能促使幼儿在绘本阅读和赏析的过程中,了解其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并综合自身对绘本的理解,完成创意美术的实践任务。例如,《好饿的毛毛虫》是相对比较简单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绘本,其主题是讲述毛毛虫的生长和蜕变过程。将其应用于美术活动中,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和观察绘本图片,思考毛毛虫演变蝴蝶的过程,然后根据自身的联想与体验绘制美术作品。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开展的过程中,需要对绘本素材做出相应的分析,立足教学需求和幼儿的学龄特点作出综合的考量,确保选择的绘本可以有效地调动幼儿的参与兴趣,同时符合与幼儿的认知规律和认知能力,进而保证教学工作的有序展开。
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十分丰富,可以助力创意美术资源有效整合与提炼。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并结合绘本所具有的故事性特征,从中发掘故事情节。引领幼儿结合绘本内涵进行自主分析,并梳理相关故事内容,感悟绘本的趣和美,然后积极参与到创意实践中。以《牙齿大街的新鲜事》这一绘本素材为例,其主要介绍的是牙齿的构造以及保持健康卫生习惯的重要性。为了让幼儿能认识到绘本中所蕴涵的故事内涵与基础元素,教师可以采取故事渗透法,渲染趣味的文化氛围,让幼儿了解具体的故事情节,能联系生活思考牙齿的构造以及不健康生活习惯给牙齿造成的危害,如不规范刷牙导致牙齿出现蛀虫等,让幼儿以此为依据进行丰富想象,然后展开美术活动。因此,故事情节是创意美术活动开展过程中的重要依据。诚然,创意美术活动的展开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幼儿的艺术创造能力,但是这种艺术创造并非天马行空无根无据的创造,而应是在一定依据的基础上,发挥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进行二次创作。因此,明确故事情节十分重要,故事情节的明确除了可以为幼儿的美术创作提供更多的资源,也可以通过绘本情节的分析落实对于幼儿的价值观念培养和行为习惯培养,进一步挖掘绘本的附加教育价值。
相较于平面化的图片展示,具像化、形象化的情境构建对幼儿的兴趣提升和认知提高可以起到更好的帮助和影响。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可以结合绘本内容构建相应的绘本情境,通过绘本情境的构建,既加强了幼儿对绘本素材的理解和认知,也在构建的过程中强化了幼儿的共情能力、认知能力和感受能力。依托于绘本开展创意美术的前提,是需要重点培养幼儿的思维想象力。因此,教师需根据绘本主题以及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合理的创设情景。借助现代化载体,渲染更生动的文化氛围,引领幼儿在此基础上进行思维发展与大胆创新。以《小脚丫》这篇绘本为例,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围绕这一主题构建情景展示小脚丫的直观形态,然后将其置于不同的情景中,如海中小岛、动物园等,让幼儿对小脚丫的旅程加深认识。之后,引导幼儿将脑海中想象的图画运用手中的画笔生动地描绘出来。
绘本中文字是重要的部分,也是渲染故事氛围的重要载体,具有一定的推敲价值,也是支撑幼儿确定创意实践方向的核心要素。因此,在运用绘本开展创意美术时,教师需带领幼儿对绘本中的内容进行由浅入深的解读。然后引领其根据自身的认知以及所形成的感悟,对绘本的结构加以调整,融入自身的理解,科学地进行绘画创作,以激发幼儿的创意绘画潜能。例如,《秋秋找妈妈》是一篇经典的绘本故事,其主题为陪伴。讲述的内容是秋秋作为一只小鸟,因为自己长得比较奇怪无法融入大家,而别人也不愿意和它一起玩耍,但有一只小熊则和他人的态度明显不一样,更愿意去陪伴和它做朋友,这给秋秋带来了很大温暖,并认为小熊才是它的妈妈。在确定绘本的核心主题后,教师以问题为依托鼓励幼儿设疑导思,进一步明确文字推敲的目标和方向。引领幼儿进行假设:设想如果故事中的其他动物都和小熊一样给予秋秋温暖和帮助,那么接下来故事将会如何发展?在确定具体的思考方向后,引导幼儿进行大胆的联想,并通过互动交流的方式总结思路,然后进行构图绘画。例如,有些幼儿的绘画中呈现了一些可爱的小动物和秋秋一起走在找妈妈的路途中,他们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动物,最终找到了秋秋的妈妈,然后大家一起唱歌、舞蹈。通过对幼儿这一美术作品的分析,可以发现其所呈现的故事性十分突出,也比较符合幼儿的个性特点。
绘本中的图片包含着丰富的美术资源,具有重要的引导价值,能支撑幼儿自主展开创意创新。因此,教师需充分发掘和整理绘本中所包含的美术手法,将其科学地渗透给幼儿。例如,《100层巴士》是一篇经典绘本,讲述的是司机每天重复的工作、重复的路线,以及面对熟悉的乘客,产生了一种厌烦的感觉和不良情绪。当有一天,无意间改变了交通路线,走到一条从未见过的小路时,包括司机和乘客在内的所有人都变得十分兴奋,产生了一种期待和向往的感觉。之后,运用留白法合理地布置创意美术的自主创新任务,为幼儿提供正确方向指引。引导幼儿思考在接下来的路途中这座巴士会经历怎样的情景以及发生怎样趣味的故事?之后,鼓励幼儿模仿绘本中所包含的巴士图片以及故事情节进行自主创编与创意绘画。
绘本自身所具有的主题比较显著,中心思想比较突出,能助力幼儿在创意实践中实现情感认知进一步升华。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明确绘本的主题,之后,鼓励幼儿进行自主创新与深入探索。通过艺术创作,将绘本的核心主题与情感内涵直观地呈现出来,促使其在创意实践体验的过程中能增强情感认知。以《我爸爸》这篇绘本为例,教师依托联系生活法,引导幼儿联系生活回顾自己印象中的爸爸形象,总结绘本的中心思想。然后借助画笔进行创意设计,构建特色的爸爸形象,表达自己对爸爸的情感。例如,有些幼儿的创意作品中呈现了一个白衣天使的爸爸形象,并讲述自己的爸爸是一名医生,自己以爸爸为骄傲。
绘本对创意美术的教学与实践所呈现的驱动作用比较显著,教师在实践运用期间需要进行深入的思考,如何将绘本要素与美术活动进行深度的融合。从而保证所彰显的美术氛围更具有创意,并吸引幼儿的关注,让幼儿更积极地探索相关的创意美术活动。而教学目标的设定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需要在明确目标的前提下,就精彩的绘本画面进行合理的截取与提炼,以保证所渲染的创意美术氛围以及营造的学习条件,更加满足幼儿的创意思维发展要求。以《克里克塔》这一绘本内容为例,在整个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结合对绘本核心内容以及美术教育目标的了解,就绘本中所包含的相关图片因素进行科学的截取和选择。然后,就卡米拉身体从彩条纹、星条纹等层面的变化进行图片的展示,然后引领幼儿在绘本阅读与赏析的过程中,感受其中所蕴涵的艺术特色。
创意美术的教学活动在实际开展时,需要遵循幼儿的年龄特征。在了解其对美术的认知情况后,科学地选择绘本,然后做好创意活动的规划设置。在此阶段需要充分挖掘绘本所具有的内在含义,并从艺术性、鉴赏性的角度出发进行多元的解构。一般要从造型、色彩以及整个图画的结构分布等多个层面进行有效提炼,以保证所渲染的创意美术学习环境更具有一定的艺术鉴赏力。以《我的连衣裙》这一绘本为例,在进行创意美术教学期间,教师则需要针对大、中、小不同阶段的幼儿思想认知情况,设置多元化、个性化的创意美术教学活动。针对小班的幼儿,需要从连衣裙的基础色彩以及形状等层面进行感知性教学。而针对大班的幼儿则需要从拓展和自主设计的角度出发,科学开展创意美术,引领幼儿结合自身对连衣裙的想象进行自主的创作。
为了充分彰显绘本在整个创意美术实践中所具有的先进功能特点,教师在实际组织教学活动期间,要正确看待绘本中的美术元素,然后就具体的表现手法进行合理的优化与创新,从而保证所搭建的美术课堂更具有自由化以及创新性的特点,同时能切实激活广大幼儿对绘本美术鉴赏的自主学习动力。要让幼儿在观察与想象的过程中,对整个绘本的内涵以及综合的艺术特点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不仅如此,通过表现手法的进一步丰富与完善,也能促使美术要素的多元展现,进而让幼儿掌握更加丰富的美术元素,实现审美思维的进一步发展。以《森林里的聚会》这一绘本为例,为了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对动物的形态以及具体的造型形成更清楚的认识,则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画笔以及具体的展现形式,将绘本中动物的形态进行直观的呈现。或者借助一定的动画视频,给予广大幼儿正确的思想引领,通过观察环境的创设,让幼儿能进一步加深对整个绘本要素形态的感知。
在接下来具体开展创意美术活动,并发挥绘本功能时,教师需要对绘本中的基础内容进行全面的统整与优化。然后在此基础上引领幼儿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索,总结相关的绘画技能以及在绘本中所包含的美术元素,让幼儿能参与创意美术的综合探索。比如,在幼儿的创意美术学习阶段,色彩是重要的组成要素,也是幼儿需要掌握的知识难点。为了让他们能加深对这一方面的认知,形成良好的色彩辨识能力,教师可以科学选择相关的绘本内容,如《彩虹色的花》《莱尼喜欢的蓝色》等,引领幼儿自主判定和识别不同的色彩。
一般而言,适合幼儿阅读的绘本在篇幅上相对比较简短,同时所呈现的故事性以及情境性特征也比较显著。为了让幼儿能对绘本产生深入探索的兴趣,并能在阅读与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绘本中所包含的基础绘画元素和相关的美术技巧,教师需要正确看待现代化技术对整个创意美术活动实践所具有的辅助作用。将绘本中的相关图片元素进行智能的整合,然后借助多媒体演示进行直观呈现,引领幼儿在观察与赏析的过程中萌发美的感知与体验。以《好饿的小蛇》这一绘本为例,通过动态视频的展示为幼儿呈现绘本中小蛇的具体形态以及整体的运动状态。之后,引领幼儿更好地思考,并总结其中的基础美术方法和创意特征。
综上所述,绘本作为幼儿阶段一种功能和教育地位比较突出的文化载体,其所具有的故事性、直观性特征比较显著。将其有效运用于创意美术中,能进一步丰富活动的文化内涵,也能渲染更直观、生动的活动氛围,让幼儿在绘本的引导下更好地联想,激发其在活动中的灵感,并根据自身对绘本内容的理解进行自主创新与绘画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