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靖江市城中小学 殷静波
新时代要求培养创新型人才,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发现问题。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展开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站在学生的角度制订教学计划,从而促使学生可以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中,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学习思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自主归纳和自主总结。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信息技术逐渐走入小学教学课堂,成了学生主要学习的科目之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展开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从小就建立起创新意识,要抓住小学生的发展规律,结合小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展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师可以采取鼓励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注重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连接,构建清晰的思维逻辑框架,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
很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会采取说教的教学形式,教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聆听,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其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学生建立强大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教师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思考空间,学生在遇到问题后,不会进行主动思考,而是寻求教师的帮助。自主思考能力作为创新能力的基础,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并不符合新时代的教学理念,没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更新教学模式,结合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展开创新型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要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很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解教学内容的时候,没有联系生活实际,导致学生认为学习小学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最终目的就是应付考试。所以很多学生并没有端正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过于片面化。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信息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学习模式,促使学生可以真正热爱上信息技术这门学科,从而从小就建立创新意识。
兴趣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敲门砖。学生对一件事情感兴趣,才会主动地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小学生正处于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要抓住教学的重点,结合学科特点,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原本枯燥乏味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变得更生动有趣。例如,很多小学生对机器人都很感兴趣,教师可以结合这一特点展开“认识机器人”这一节课的教学。教师可以先借助多媒体,将与机器人有关的视频或动画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初步了解机器人的概念,再让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机器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找出生活中的机器人,并且用语言描绘生活中机器人的作用。
这一教学过程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教师及时地了解小学生的心理动态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结合信息技术教学内容,能让学生了解机器人的历史和分类,并且让学生通过系统化的学习,掌握机器人的发展方向。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很多学生认为机器人会对世界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还有一部分学生会认为过度地使用机器人会影响人类的发展,所以教师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考虑机器人课堂教学的现代特征,让学生形成发散性思维。建立发散性思维是培养学生建立创新意识的重难点,发散性思维的建立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习过的内容思考新的问题,发现新的事物,从而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强大,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探索信息技术的奥秘。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思考机器人在生活中的运用实例以及机器人的一般工作原理,再结合自己所学习的内容设计一台机器人,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学会学以致用,还有助于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为学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原本枯燥乏味的信息技术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要充分考量如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龄特征作出有效的分析和判断,在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引入学生较为倾向和喜欢的教学内容或教学形式,让教学的开展更具有趣味性,让学生具备更高的参与热情和学习欲望,进而让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在学习中不断收获知识,在学习中不断成长和发展,让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从而共同进步。之所以要引入小组合作教学形式,是希望学生可以锻炼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到教师所设置问题的答案,并对教师所设置的问题提出反问。举一反三能力也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元素之一,教师要利用小组合作教学形式的优势,展开高效的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解Powerpoint这一教学内容的时候,可以先将学生分为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探索Powerpoint的概念以及应用方式,初步认识启动和退出Powerpoint的方法以及窗口和功能。在展开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要合理分配组员,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展开科学合理的组员分配,将接受能力相对较强与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学生分为一组,通过小组互帮互助的形式激励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和发现问题。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主题,让学生围绕该主题编辑演示文稿,让小组成员分工负责,给予学生展示自我的平台,可以让一部分小组成员搜集插入的图片,另一部分小组成员设计幻灯片的排版,通过这种教学形式,可以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缩短学生之间的距离,避免两极分化现象的产生,还可以让学生学会打开演示文稿,并插入新的幻灯片,让学生通过系统化学习掌握插入文本框和艺术文字的方法,让学生进一步利用迁移规律学习新知识,使学生将旧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对比,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建立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学习树立自信心,从而体会合作学习的乐趣,并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习的内容,制作内容丰富的幻灯片。
事实上,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制作幻灯片的过程,也是一个建立创新能力的过程。由此可见,小组合作教学形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以及学生的发展规律,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和效能,为学生建立起展示自我的平台。小组合作探究教学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可以起到较大的帮助和影响,是现阶段教育研究中被反复提及的话题。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给予了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和分析空间,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可以起到较大的帮助,营造较好的氛围和环境,而教师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小组实力的均衡,也就是说保证每一个小组中综合能力相当,合理分配小组中信息技术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相对较强的学生数量和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相对较低的学生数量。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和质量,也可以引入一定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断提高学生知识吸收、了解、应用的效率和质量,促进学生成长。
每一名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要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化,结合学生的发展规律展开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对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在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后可以适当拓展和延伸学习内容,让学生结合信息技术查找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学习资料。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信息技术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是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好的一方面,又有坏的一方面。教师要让学生建立明辨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在互联网这个大平台中精准地摘选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料。例如,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讲解机器人转动这一节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利用互联网平台学习皮带链传动和齿轮的传动,让学生查找传动在机器人运动中的作用的相关资料,通过这种学习形式,可以让学生真正成为信息技术课堂的主人,并且可以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机器人传动的相关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而对接受能力相对较弱、基础知识相对较差的学生来说,教师要不断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注重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连接,为学生构建清晰的网络框架体系,让学生结合该网络框架体系学习相关知识内容,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阶段,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基础的展开教学。在这其中,教师可以通过活动的开展,为学生确立合适的活动主题,让学生以任务式学习的方式,达到最终的学习目标。通过对一个个任务的完成,学生能逐渐明确学习的重点和方向,以一种更加全面的眼光看待信息技术整体的学习过程。实践活动也更具针对性,学生能一步步突破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重难点内容,通过真实的实践与操作过程,而拥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印象。在这一过程中,为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教师可以以课下作业的形式进行学习任务的布置,让学生通过独立完成任务的形式,不断积累、总结学习经验和学习方法。这种方式能让学生通过真实的操作过程而拥有更加良好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使学生在课下自主复习课堂内吸收讲解的知识内容,让学生能以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对知识产生新的思考,不断拓宽学生的学习思路,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让学生在掌握丰富的理论性知识基础上,不断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其在课下进行知识的探讨与研究,这种方法能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其能以不同的角度对信息技术相关的知识进行审视和探究,这样能产生最佳的学习效果。在这其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微信群或QQ群的方式进行及时的沟通与交流,相互分享自己所获取的信息和经验。若学生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出现疑问,也能及时进行提出并解决。在这期间,学生可以分工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促进班级中每名学生都进行积极参与,进而逐渐意识到合作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强化学生的学习认知。
例如,教师在讲解幻灯片相关的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幻灯片主题的设置。在这其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明确的主题,让学生进行自由选择,根据选择的结果进行分组,让学生能根据自己所喜爱的事物,进行幻灯片的制作与设计。这种实践的过程能促进学生进行自主的思考,让学生通过课堂上所讲解的内容进行灵活的运用和操作,这样便能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记忆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组内进行合理的分工,比如,一些学生进行图片材料等元素的获取,一些学生进行材料的整理,一些学生进行幻灯片的美化。在这期间,通过讨论的过程而确立幻灯片内容的大体方向,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充分参与。
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结合新课改教学理念的要求将创新能力融入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让学生从小建立创新意识,养成正确的学习方式,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丰富学习内容,帮助他们建立起清晰的学习思路,从而提高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