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四中学 郭惠婷
当今社会注重对“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在这个大环境下中学开设的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正是落实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和必要途径;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主要是借助公共参与素养的落地来呈现,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提升学生的公共参与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得以落地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代教育提倡“以人为本、立德树人”,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教师必须以“以人为本”为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更应遵循这一理念,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工作。在实际的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公共参与的意识,主要就是学生要掌握公共参与的基本知识。公共参与的知识是指在现代社会中公民参加到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各项事务中,对其处理社会公德以及法律原则等方面的理解与掌握。因此,公共参与的知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论性的知识,如何正确地理解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理解公民的政治义务和权利等;二是程序性知识,如村委会居民会的构成、选举程序、人大运行程序、政府决策的程序等。通过对初中政治教材的研究发现,理论知识才是教材的主体,而程度性的知识在教材中涉及的较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到了高年级,对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学习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传统的教学观点,要将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领会学习的过程,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能够表达并且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从而提升学生公共参与的基本素养。公共参与首要就是学生能够参与到其中,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着眼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和长远发展,使理论观点与实际生活能够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初中学生正处于青春烂漫,有激情、有冲劲的美好阶段。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更应考虑初中学生的本体特点,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构建恰当的教学模式,创建民主、平等的教学环境,带动学生积极思考、参与课堂,在教学中要多加入成程序性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感受到“公共参与”。例如,在七年级上册“少年有梦”这一框题教学中,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从少年时期开始坚持自己的“禾下乘凉梦”,终于在90多岁高龄时实现了自己的少年梦为引题,询问学生:“你的梦想是什么?梦想在实现过程遭受挫折怎么办?”教师要肯定、欣赏学生充满幻想的美妙梦想,以袁隆平的正能量强化榜样的力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为学生构建学习平台,引导学生畅谈自己的梦想,并树立为实现梦想而努力学习的人生目标;以榜样的高尚品质和实践精神为学生树立榜样;以畅所欲言的教学氛围,为学生充分表达内心需求提供平台;关注学生价值观念的形成,以人为本,内化公共参与意识无形于有形,帮助学生树立公共参与意识,为公共参与素养的有效达成做铺垫。
教材内容来源于生活,学生所学应用于生活。社会生活中处处蕴涵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精髓,这就要求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经过思考、讨论、内化成意识,进而转化为在日常的公共活动与行为中,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因此,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展应从初中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以理论联系实际为指导,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内化,并在生活中加以有效应用,从而达到对作为社会成员所应具备的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
1.展示学生身边同龄人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进而树立公共参与意识的观念。例如,在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教学设计中,笔者选用了2020年度中国“新时代好少年”刘博洋的事迹为教学案例:刘博洋,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七中学初一学生,成绩优异、热心公益,主动帮助身边同学;为宣传冬奥,组织成立学校“迎冬奥 讲文明 树新风”红领巾志愿者宣讲团,开展“我是环保小卫士”“小交警”“小手拉大手”等志愿服务活动。以同龄人的案例贴近学生、贴近生活、树立榜样,让学生看到他人身上的闪光点,进而明白每个人都有帮助他人和为社会服务的能力,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为社会、为身边人做力所能及的事,从思想上树立公共参与意识的观念。
2.将社会热门事件引入课堂,设置情境,根植公共参与素养培育必要性的观念。在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一课中,课文内容的设置偏理论、讲道理,学生通常会觉得比较晦涩难懂而又枯燥无味,要想调动学生的兴趣,让课堂生动丰满起来。首先在素材的选择上,笔者选用了“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陈陆的事迹为教学案例。将社会热门事件引入课堂,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课堂的熟悉度,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做到有感而发、有话可讲,课堂的参与度自然也就提高了;其次在吃透课本框架和内容精髓的基础上,笔者重新对教材进行了设计:以陈陆的事迹为情境材料,通过逐层递进的设问:“当面对不可抗拒的灾难时,我们对生命有什么体会?当得救时,我们对生命又有哪些不同的体会?”将热门事件与课本内容相结合再重新设问,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保持了问题的时代性和新颖性,通过与学生对话的方式将生命的特性(脆弱与艰难,坚强与神圣)引导、总结、呈现出来,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蕴涵着生命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爱生命);最后运用视频再现陈陆舍己救人的行动,引导学生在感动中领悟生命的宝贵,需要大家一起践行,从而将公共参与的理念落地。运用社会热门事件,培养学生的共情、观察、分析、概括、表达能力,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深刻的生命教育,从而达到课题上的突破和在学生的观念中根植公共参与素养的目标。
3.以学生自主活动带动课堂,设身处地,践行公共参与素养在生活中落地开花。素养的培育最终的目标是要在现实生活中的落地开花,传达正能量。在“如何落实敬畏生命”这一课题中,笔者选用了小组讨论续写情境的活动方式,将课堂变成生活场景讨论的活动场地。选用生活中最常见的场景“快递小哥赶时间,而电梯超载时……我见到一个酒醉的夜行人时……当一个收纸皮老人的三轮车与我的车发生刮碰时……”组织4人小组任选一个场景续写,并阐明如此续写的出发点。统一表述为“当我见到__时,我会___。我们这样续写的出发点是____。”通过小组讨论,帮助学生从思想上竖立在生活中要敬畏他人生命,对他人伸出援助之手的观念,并在生活的小事中践行。最后以温情的视频后续肯定同学们所续写的剧情发展,将敬畏生命的观念从思想上落实现实生活中。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分析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帮助学生将敬畏生命的观念在思想上和行动上落地生根,践行其对待生命的态度之美,从而达到活动课堂带动学生践行公共参与素养,在生活中落地开花的目标。
总之,教师以贴近现实生活的方式开展教学,运用身边所见事物唤醒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责任意识,正视自己公共参与意识的匮乏,促使他们树立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承担公共责任的意识,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利己思想,促进学生责任感使命感的形成,为培育学生公共参与素养奠定基础,为核心素养的落实提供行之有效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和人类文化的快速发展,多样性教学方式的产生为教师教学丰富性的实现提供了技术支持。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生活化、理论化、实践性地呈现通过借助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多变的情境教学模式、新颖的白板游戏、专项教学等技术的应用得以实现,促进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形成,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的运用信息技术,要将运用到教学实际中,提升教学的质量。
仍以八年级上册“服务社会”一课为例,教师以“新时代好少年”刘博洋的事迹为引题,再现绘声绘色的视频吸引学生的关注,激发其兴趣,以谈话式切入:“刘博洋的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鲜活的生活案例引起学生共鸣,进而促使他们在思想上树立积极参与公共服务的意。教师进一步抛出问题:“我们可以参与哪些公共服务?”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订计划书并践行,如体验环卫工在严寒酷暑中清扫街道的生活,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环卫工的辛劳,更让学生懂得在平时生活中不能随意乱丢垃圾,在未来的生活中也能更加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教师以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创设更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领悟生活的不易,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自己是生活主人翁”的意识,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教师借助视频、情境创设、活动设计等多种教学方式引发思考,以榜样引导行动,助力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养成。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情感如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落脚点,也是学生描绘人生的起点,一个人的言行总是受着内心情感的指引,在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做内心美丽、意志坚定、情感充沛、热爱生活的人,更要做有国家大爱、民族情怀和人类命运与共的中国人。
例如,在九年级上册“共圆中国梦”教学中,由于中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还处于比较浅显的认知状态。因此,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更深刻地认识“中国梦”,设计小组活动,首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计“我的梦想”的采访单对自己身边的人进行采访;其次在信息收集后,组织学生对“我的梦想”进行归类整理,绘制成梦想图谱;再次教师运用多媒体再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展望,带领学生绘制“中国梦”的图谱,从而引导学生发现与领悟,每个中国人的梦就是中国梦;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宣传海报“我为实现中国梦,可以这样做”(从不同角度为实现中国梦出谋划策)并在生活中践行。通过学生动手将自己的想法变成作品呈现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的兴趣,也让课堂教学模式不再单一,既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收集、沟通与创新能力,也让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让学生深刻地领悟,有国才能有家,家背靠着国;爱国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要铭记心中,付诸行动;引导学生做从行动上爱国的中国人,为实现中国梦奉献自己的力量,从而达到家与国在情感上的高度统一,以情促行,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公共参与素养落地生根,牢牢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中。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养,需要家校合作相辅相成,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在的初中生普遍存在着责任感缺失、自我管理能力薄弱等问题,家长过于爱护,造成了初中生在公共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上的不足。因此,家校共建是非常重要。当下,教育已经不再是学校单独出力,而是需要社会和家长的配合。家长也要在家庭中针对学生存在“公共参与”的意识进行培养,在家庭教育中进行引导。
因此,在七年级上册“让家更美好”这一课中的“如何构建和谐家庭”这一环节,笔者做出了如下设置:在周末时,当一天小家长,安排三餐,做家务打扫卫生,管理好家中的“小孩”,谈这一天的经历与感悟。提前一周布置,与家长协商,放手信任孩子,让孩子充分地参与到家庭中,体会父母的辛苦,为建构和谐家庭出力。由于初中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可以多设置一些学生与家长相配合的家庭作业,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体会家长的不易,达成家校共同合作教学。通过家校共建,家校在学生道德教育及习惯培养方面达成共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提升道德品质与修养;引导学生参与家庭共建,树立家庭责任意识,从而为公共参与素养的有效落地提供平台。
总之,公共参与需要教师设计出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而社会实践和课堂最大的区别是一个模拟的理想环境,与现实中复杂多变的完全不同,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创设这样的情境,抓住教育机会,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公共活动中,从而培养学生公共参与的意识。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对学生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需以人为本、贴近生活、借力多种方式,以厚实的理论为基础,以多样的教学为手段,以厚植情感教育为起点,以学生生活为指导,创设适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共圆中国梦;通过多样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树立公共参与意识;通过家校合作的生活体验,鼓励学生从我做起,为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服务、为社会服务,让公共参与素养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