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丹
(黄山学院,安徽 黄山245041)
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提出了“主旋律”影视作品发展方向,通常是指能够体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影视作品类型,作品一般主旨重点突出,历史文化意义鲜明。作为凝聚社会价值共识的艺术作品和文化载体,主旋律影视作品,尤其是主旋律历史剧,直接影响着人们关于历史的集体记忆,进而影响着关于国家认同的建构。
2021年2月1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首播的《觉醒年代》,是在建党百年之际背景下,为党的百年华诞献礼而生的一部主旋律历史剧。该剧自开播以来,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成就了其“现象级”作品的市场位置。根据“中国视听大数据”等专业机构统计结果显示,该剧首播平均收视率达1.290%;作为国内影视作业风向标的豆瓣平台数据显示,共有42.89万网友参与点评并打出了9.3的高分,这是国内主旋律历史剧在豆瓣平台得分最高的作品之一,其中75.3%以上的网友给出了五星好评;2021年6月,《觉醒年代》在第27届白玉兰奖上一举包揽了最佳导演奖、最佳编剧奖、最佳男主角奖;无论是普通观众还是影评专家,对于这部剧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作为近年来最优秀的主旋律历史剧之一,《觉醒年代》在社会集体记忆建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历史意义、影视表达和媒介传播等三个层面探索主旋律历史剧在社会集体记忆构建过程中的作用。
1925年,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记忆的社会结构》中首次提出“集体记忆”的概念,即“一个特定社会群体之成员共享旧事的过程和结果,保证集体记忆传承的条件是社会交往及群体仪式需要提取该记忆的延续性”[1]。记忆不是将过去的发生的事情通过现代化手段重新恢复的过程,我们关于“过去”的回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基于当下的客观现实进行的社会性建构。
集体记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地变化和更迭,不同的社会构建出不同的集体记忆和集体意识,其中有价值的集体记忆和集体意识将会被挑选,并被有意识地进行传承、构建和发展,进而成为民族文化和国家认同。当前,中华民族正在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但国内外形势不断发展变化,各种思潮暗流涌动,部分西方敌对势力宣扬“中国威胁论”,在世界舆论场中对中国进行攻击,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大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构建集体记忆、增强国家认同、广泛凝聚共识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哈布瓦赫所说:“我们保存着对自己生活的各个时期的记忆,这些记忆不停重现:通过它们,就像是通过一种连续的关系,我们的认同感得以终生长存。所以,一个社会群体只有对生活意象的片段有了彼此相同的认知,他们相互之间的共同记忆才能被唤醒。”[2]
在数字化时代,电影、电视剧、纪录片等媒介产品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集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于一体的多元传播符号,通过多层次的叙事、全方位的演绎,带给受众更加沉浸的观看体验和视觉感受,也逐渐成为了社会公众构建集体记忆、强化国家认同的重要手段。
媒介与集体记忆的建构密不可分,它是集体记忆建构的重要载体。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以及媒介介入受众日常生活的经常化,集体记忆的影像化表达也越发日常。主旋律历史剧在真实的历史事件基础上,通过专业化影像技术和艺术化的表达还原经典的历史场景和画面,使受众更加深入理解历史、回顾历史,从而唤起并构建关于历史的集体记忆,进而形成共同的身份认知。
《觉醒年代》通过两条有代表性的叙事线全景展示1915-1921这段建党前的历史,传达伟大的建党精神。其中叙事主线展现以陈独秀、李大钊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引领思想启蒙,开展思想解放运动,为建党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叙事辅线展现以毛泽东、周恩来、陈延年等一批革命青年不怕牺牲、追求真理,勇于探寻中国发展道路,再现了党的思想领袖和革命先烈追求理想、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艰辛历程。
电视剧选用了大量观众耳熟能详的真实历史事件,比如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青年》杂志创刊、中国共产党成立等。该剧编剧龙平平曾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多年对于党史的研究较为透彻,在剧本创作的过程中,注重史实的挖掘与演绎,尽量以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全景展现百年前的建党历史,力图将最真实、最接近历史事实的内容展现给观众,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不断强化已有认知,从而对电视剧展示的历史表现出强烈的“认同感”。
1.影像技术层面
主旋律历史剧是在真实历史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与创作文化产品,真实性是主旋律历史剧的生命,也是引发观众感情共鸣的基础。《觉醒年代》团队为了尽可能还原历史事实和细节,从人物选角、场景布置和服道化等各方面都有近乎苛刻的标准和要求。
在人物选角方面,总制片人刘国华在接受采访过程中表示剧中角色选择的首要标准是要具备“文化气质”“文化底蕴”和“精气神”,导演张永新回应选角的标准是要“形神兼备”。在《觉醒年代》热播期间,有网友把剧中主要角色的剧照与对应的历史人物原型照片进行对比,发现相似度非常高,进而引发了网友对于《觉醒年代》人物选角的热议,相关话题甚至一度成为微博热搜。
在场景布置方面,《觉醒年代》为了还原多位重要角色在北大红楼的演讲场景,但真实的北大红楼空间太小,不适合拍摄。剧组就按照1:1.2的比例复制的北大红楼原版建筑,使用的各种材质等都是依据真实的北大红楼样式进行制作,既真实还原了场景原貌,同时也为现场拍摄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和可调控的空间。更加真实的场景布置增强了观众在观看过程中的“代入感”和“真实感”,为观众认同感的塑造提供了便利。
《觉醒年代》为了呈现上世纪20年代的生活景象,表现不同行业、不同人物性格特点,在服道化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准备,全剧为演员量身制作演出服达一万多套。如知识分子大多着长袍,以显示其儒雅的气质;学生则多着中山装,代表求知和探索的精神。精致考究的服道化为观众全景展示了民国期间的社会景象,打造镜头的视觉美,为观众沉浸式感受民国历史创造了全景条件。
2.意义建构层面
对于主旋律历史剧来说,精神内涵和价值导向是作品的内核。《觉醒年代》中使用了大量、具象化的表达来体现作品的精神意象,通过一些隐喻镜头和细节画面来向伟大的建党精神致敬。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共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3]这也是《觉醒年代》试图向观众传达的最重要的精神内核。
《觉醒年代》巧妙地通过大量具有隐喻意义的镜头来表现伟大的建党精神。如蚂蚁这一意象在剧中多次出现:陈延年在码头做苦工,喝水的时候看到碗里有一只快要淹死的蚂蚁,他小心地把蚂蚁捞出放生;李大钊发放《北京市民宣言》之前,一只蚂蚁努力爬向他手臂上的一块光亮的地方。蚂蚁这个隐喻虽然在每个场景中的含义不尽相同,但是都体现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建党精神。
除了使用动物作为隐喻意象之外,剧中还出现过很多通过场景塑造隐喻意象的镜头。如毛泽东出场时,天降大雨,道路泥泞,军人骑马横冲直撞,鱼贩躲闪不及,摔倒在地,手里怀抱《青年杂志》的毛泽东逆人群而上,踏泥泞而来,这个镜头不仅暗示着革命道路的曲折艰险,也象征着革命先辈们为了寻求真理不怕牺牲、勇毅前行精神。
3.个人叙事层面
以往的革命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大多使用宏大的叙事方式来展现党史,反映国家的苦难史。宏大的叙事方式是一种单一的国家视角的叙事方式,观众能够从宏大叙事表达的影视作品中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对于国家的认同感,但对于剧中人物,尤其是关键的历史人物的塑造过于扁平和脸谱化,容易造成观众审美疲劳,感受到历史的抽象和无力。
《觉醒年代》采用独特的个人叙事方式,首先通过选角工作尽可能还原历史,随后挖掘关键人物性格中的闪光品质和独特性格,再通过立体化全方位的方式向受众展示历史人物的复杂性和多面性,最后将对人物的评价权利交给观众。比如:剧中陈独秀在日本留学时,身着破衣烂衫,被人视为“乞丐”,而在上海为《青年杂志》奔走呼号的时候,又表现为一个有志向的知识分子,李大钊在历史中向来以文化斗士的形象出现,但在《觉醒年代》中,他因被妻子称为“憨坨”而被网友戏称为“憨坨先生”,历史教科书中的李大钊先生扁平化的形象顿时生动起来。
《觉醒年代》之所以成为“现象级历史剧”除了制作团队的努力之外,也得益于选择了新旧媒体同步推进和线上线下交互传播的传播方式,拓展了受众群体范围,强化了受众的价值认同;明确主体受众,牢牢把握年轻群体,使用年轻受众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提高年轻群体的参与度,进而提高了作品传播度。
1.传播方式层面
《觉醒年代》于2021年2月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进行首播,即奠定了其受众高度广泛性的基础。与此同时,@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的自媒体账号同步进行跟进,主动设置议程,强化了传播效果,完成了最广泛的社会集体记忆构建过程。以微博平台为例,截止至2022年5月,关于“觉醒年代”的热门话题达一百多个,其中微博热门话题#觉醒年代#讨论次数达162.6万,引发了29.7亿的信息阅读量。
《觉醒年代》热播期间,烈士陈延年和陈乔年英勇就义前回眸微笑的镜头感人至深。随后,有网友发现,安徽省合肥市有一条取自两位烈士姓名的道路,名为“延乔路”,后又赋予了它新的意象:“延乔路的尽头就是繁华大道”。2021年4月,《新安晚报》等安徽地方媒体跟进报道,将此文化符号纳入地方红色叙事体系;2021年7月,《人民日报》发布的相关报道又进一步将延乔路这一红色文化符号纳入中央叙事体系。随着“延乔路”知名度的提高,公众围绕延乔路路牌形成了以瞻仰、献花、献旗、敬礼、写卡片等为主要形式的线下纪念行为。至此,《觉醒年代》的传播过程经历了挖掘红色内涵、唤起民族记忆、形成集体记忆、强化国家认同、影响集体行为等多个阶段,逐步形成其“现象级”影视作品的地位。
2.传播受众方面
根据微博平台对《觉醒年代》观众及关注人群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画像显示,29岁以下年龄群体占比高达77%,受众趋向于年轻化。从数据来看,《觉醒年代》的传播平台中,传统媒介平台如电视、各类传统媒体客户端等传播占比约为20%,而新媒体平台,如各类短视频和社交平台占比达44%;从媒介角度来看,各类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和资讯平台等自媒体平台用户多以年轻人为主,用户通过话题互动、二次剪辑传播等方式,完成了信息接收者和传播者的角色互通和互换,强化了年轻人群体对于该剧传播的参与感,“觉醒年代”相关话题频频成为网络热搜,从而进一步强化了集体记忆建构行为。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影视行业提出“主旋律”概念之后,催生了大批国产主旋律影视作品,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主旋律影视作品主要承担着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和当代中国意识形态的使命,紧密围绕着那个年代独特政治使命展开,并服务于独特的政治使命[4]。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中国主旋律作品在继承过去优秀的影视制作经验和方法的基础上,更多侧重于使用影像化的表达方式讲述党史和建国史,近年来又增加了一批讲述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突出人物事迹的作品,如《大江大河》《山海情》等作品。
学者托比亚斯·艾伯利奇特指出:“‘历史的再戏剧化’已经成为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大众媒介,尤其是电视在创造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它讨论、传递着历史事件。”[5]主旋律历史剧通过对民族历史的重现、风云人物的塑造,使观众感受到中华民族筚路蓝缕、救亡图存的发展历程,从中体会到鲜明的价值取向和身份认同,从而建构起公众对于特殊历史时期的集体记忆,进而强化了国家认同。
作为建党百年华诞的献礼,《觉醒年代》通过个性化的叙事方式、质感化的媒介表达和交互式的媒介传播方式,使观众对于党史和建党过程中的关键人物的想象更加丰满和完整,强化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完成了伟大建党精神内涵的解读和传播,进而完成了社会集体记忆的构建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