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文化路小学 王 红
课堂学习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接收知识与思想的重要途径之一,以教材为媒介,师生之间在课堂内进行知识的传递与思想的交流。因为“闻道有先后”,所以学生的自主探索是需要以相应的基础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依托,而知识与能力的掌握,离不开他们在课堂上高效率的听课。只是由于年龄和思维发展的限制,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并不会那么集中,因此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听课习惯,从而提升课堂学习效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英国祖名教育家洛克说过:“事实上一切教育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培养人的良好习惯。”即使是基本上与教育教学领域没有关联的人,也知道学生在学校在课堂的学习需要认真听课,积极从教师身上获取信息,提升自身的知识与能力。但是教学实践的进行往往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尤其是小学生正是活泼好动好玩的年纪,所以良好的听课习惯就需要教师采用相关教学方法,给予学生恰当的引导。
与文科类的知识内容不同的是,数学作为典型的理科,其知识的故事性、趣味性和文化性至少表面上并不十分直观,在许多学生看来,数学要求他们计算和解题,数学知识较枯燥,并且学生过程中存在一定压力要想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就需要同时考虑学生对学科的认知及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所具有的性格特征,控制好“松”与“紧”的度,创设有助于学生听课学习的课堂氛围。
调动课堂氛围,大多数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的表现会有些区别的,受各种因素影响,学生在潜意识中会对教师保持一种敬畏和疏远的态度,课堂上大多数学生其实是“习惯”沉默的。每当教师去问:“同学们谁愿意上来解一下这道题?”这种问题的时候,会发现真正主动与教师对视或者主动举手上讲台的人并不多。但是如果点名某位同学上来,答对的概率却也不小。这说明其实不主动不代表学生真的都不会,而是偏沉默的氛围下,大家也都“习惯”沉默了。相反,如果是在大家都踊跃发表看法的氛围下,即使内向的学生也能不再惧怕说错而敢于表达。所以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不要把一道题目当成一项任务布置给学生,而可以当成一个故事讲出来,让学生去辩论、去猜想接下来的情节走向,更容易激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或者可以把计算类的题目设置成闯关或者抢答的游戏,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这样学生既不会感到害羞不安,还能在答题过程中增强集体荣誉感,就算是偏内向的学生在氛围的带动下也会愿意参与。
但是一旦学生“玩”开了,也必然会出现太过放松、注意力走偏的情况,比如,在鼓励学生讨论见过的长方形、正方形物体时,有些学生会偏离主题气氛愈加活跃课堂开始不好控制。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和学生有个小约定,比如听到教师播放哪段声音,或者看到教师开始拍手,那么大家都同时开始拍手最后停止讨论。这样的约定,一是在锻炼学生的守约意识,二是提醒他们什么时候应该将注意力放在教师身上,这种张弛有度的方式在长时间的坚持下会更有助于学生自我控制注意力,提升学习效率。
互动和交流是教学展开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良好的互动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身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同时也可以让教师更好地认识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境,根据学生的实际问题和实际困境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作出针对性的调节和优化,进而促进学生不断地成长,提高教育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但是在小学教育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往往会出现过犹不及的情况,教师需要把握好这其中的度,对互动和交流的方案进行有效的研究和分析,即提高课堂氛围又避免出现课堂教学秩序混乱的情况。
在我们看到了学生活泼思维活跃的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他们顽皮不受管束的一面,在教学中我们希望可以通过调动课堂气氛来提升学生的听课效率,但是对学和玩的收放自如实际上难以实现,毕竟小学生有活泼可爱的同时,也伴随着“捣乱”和“贪玩”。因此考虑这种实际情况,课堂上对学生适时的威慑和疏导也必须重视。
威慑其实并不意味着要声色俱厉的训斥,或者用一些惩罚的方式去“吓唬”他们,而是在授课过程中用一些小动作小技巧去隐晦的“威慑”。第一,可以选取控制音量变化来进行,当发现学生回答问题沉闷积极性不高时,教师可选择刻意提高音量来加以强调重点,从而给学生以提醒。第二,可以采用有目的的“踱步巡视”法,就是当发现学生在做题时东张西望时,教师就可以刻意地在讲台下走一走,重点“转悠”在想要提醒的学生旁边予以威慑。第三,讲台其实非常有利于教师观察座下学生的一举一动,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到了有自尊心的时期,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发现学生开小差,除了上述办法,还可以采取点他周边的同学来回答问题,当然这个选取的对象一定是在认真听课,此时就需要我们用“眼神对视”的方法,从学生的眼神中看到学生的状态,既实现了课堂的互动,也能让开小差的同学在旁边人被点到时产生一定的紧张感。
而除了威慑之外,还有偏温和的疏导,数学虽然是一个偏重解题能力的学科,但是其同样也可以和许多生活场景相连通,像是前文提到的,在讲解知识时可以把三角形、数的运算融进生活场景,就可以很好地调动课堂氛围。这一环节也同样如此,在给学生举类似“小红同学遇到了一个问题,希望同学们帮她解决一下”这种情境题时,一定要注意把情境的主人公设置成爱动脑、喜欢问问题、做题认真的形象,潜移默化地给学生正面的引导。另外,当遇到学生故意不完成作业的时候,在私下教导犯错的学生外,我们也需要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中告诉学生他们应该怎样做,让威慑和疏导相互配合,提升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威慑是保证课堂秩序确保课堂平稳展开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但是小学生的情绪消解能力和情绪平衡能力相对较弱,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的过程中,如果威慑得过于严厉就很容易会导致他们产生畏惧教师心理,导致学生与学生及教师之间的距离感越来越强,这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同时学生对数学学习也会本能地产生厌恶心理,威慑同样需要一定的度,同时针对不同学生所采用的威慑手段往往也是不同,教师需要做出相应的优化、调整和针对性的改良。
在小学学习阶段,数学对于学生来说可以说是最需要计算能力的学科了,因此对思维的反应速度的要求自然也会偏高,就像是英文单词学了不用会慢慢遗忘一样,数学倘若没有及时地运算练习,也基本是“纸上谈兵”。但是这就带来的一个问题,课堂的时间其实并不长,学生需要听课,还需要参与活动中和同学交流、表达,同时要记笔记,再加上运算练习,课堂时间不可能都做得好,但是每一个环节也都十分重要,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就需要对学生在课堂内的“工作”做好引导了。
在教育信息技术逐渐广泛应用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把课件、笔记直接截图分享给学生,但是这样的笔记与计算过程是教师的而不是学生自己的,更何况就以往的经验来看,课下能把教师给的笔记整理下来并运用练习的小学生较少。所以课堂上让学生真正动笔去记录和运算是完全有必要的,但是之前也提到课堂上不会有时间让学生去工工整整地记笔记。因此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可以采取有章法的简化技巧来达到学生高效率听课的目的。所谓简化,指的就是建议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准备一张“大号”草稿纸,然后按照自己的书写和布局习惯分为笔记区和计算区,在教师讲解重点知识时认真听课,只把自己认为最为关键的内容记下,规整与否、详细与否都不必在意,而在参与计算比拼时,就在计算区快速进行。这样的做法,一来节省了学生记笔记和突然需要计算时找笔记本和草稿纸的时间,简要的记录也不妨碍课堂教学环节的正常进行,二来还可以在自习课时给予学生重新整理的机会,让他们一边整理笔记一边复习,同时还能根据有顺序的草稿记录反思自己计算中具体出现失误的地方,加以复习、巩固,使听课所学更有效率。
对于学生来说,在上课之外,考试与作业就是最让他们“焦虑”的两件事了,毕竟课堂学生需要做的是跟着教师的思路听,但是作业和考试就会就几乎完全成了他们的主场,更是对他们课上所学的一种成果呈现。因此作业与考试这种反馈方式对学生来说较为重要,这也是提升学生听课效率需要考虑的一种手段。
不过此环节所指的作业和考试并非学生的家庭作业与期中期末这种考试,毕竟在新的教学理念下,家庭作业也需要有新的变化。现在所说的作业和考试,可以理解为与课堂学习相配合的,更注重细节和任务安排。比如,当学习乘法口诀时,我们不能将学生的识记与复习完全交给学生课下学习,一不符合“双减”的精神,二与小学生的学习自制力不匹配。所以我们可以选择准备形式新颖,比如,印有卡通图案或者特殊造型的小卡片作为学生的任务卡,然后将正在学的乘法口诀,再加上需要学生举一反三预习的口诀算式,以“二比一”或者“三比一”的搭配来分发任务。这种与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点紧密结合的任务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定时与定量这两个元素,因为定时的任务安排,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当他们习惯了小任务的分排时间,就会下意识在之前注意教师所强调的重点,有助于教师安排教学的重难点。而定量就保证了题目一定要在学生能接受的范围内,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可以利用自习、探究活动、复习等课程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做任务卡的形式及时复习,加深对知识点的记忆。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任务的题目选择、难易程度安排及完成打卡的形式甚至是坚持打卡的奖励,都可以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兴趣来妥善安排,所以这个融于细节的教学,可以说设计起来并不算容易,因此其对学生学习听课效率的提升也是非常有作用的,需要教师加以重视。
我们对学生提出认真听课的要求,但是其中“认真”二字不过是个形容词,换句话说,就是在一个班级几十个人的状况下,教师很难去一一询问或是考查学生是否做到认真,所以在调动课堂气氛、安排笔记技巧等方法之外,从课内到课外的环节的完善也不可忽视。这里所指的评价是师生之间双方的评价,既有学生对教师所教方法的反馈,也有教师对学生及学生对自身学习状态和效果的反馈。
首先,应注意的是课堂内的及时评价,如当学生能正确回答图形的面积、周长套公式的时候,就要完全不吝惜地表扬学生,鼓励学生再接再厉。而当学生回答得有错误或者不自信的状态下计算错的时候,也要先找出他做得有道理的地方予以肯定,而后在指出他哪里有错误“大家一起来想一想,刚刚在讨论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提到过这个问题,老师到底说的该怎么样处理?……老师突然想不起来了有没有哪位同学可以给大家讲一讲?”把问题抛给全班同学,既是提醒刚刚回答错误的同学,同时也是以互动的形式带领大家一起复习。
其次,课后的评价也需要重视,可以以一周为单位,以作业的形式让学生梳理其当周所学的主要内容和自己觉得掌握的还不熟练的知识点,反思今后课堂上要更重视提升哪一个环节的学习,如果有对教师讲课速度、方式的建议或者解题更好的方法不想当面说的,也可以一并做总结。这份作业其实比为学生多布置几道题目要来的更要意义,引导学生养成定期回顾课堂所学知识的习惯,反思自己听课时精力未完全集中掌握不熟悉的知识,与课堂的评价连接起来,更有助于教师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不断发现问题与调整中优化教学。
最后,教师对小学生展开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是评价理念和评价形式的优化和改良,评价不仅需要指出学生的问题缺陷和不足,帮助学生更好地调整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也需要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特长,让学生学会扬长补短,树立学生的学科自信,进而为学生的发展和提升提供更多的动力、支撑和保障,教师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全面性,从更加综合的、全面的角度对学生展开有效的评价。
总而言之,养成好的听课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同时也不是靠给学生压力,强迫他们去做任务而达到的效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耐心,在课堂甚至是课下的一些细节处多下功夫,不断地锻炼学生互动、思考的能力,让他们养成重视课堂所学、全身心投入的习惯,为接下来更深层次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