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垦利区第一实验小学 陈成君
(吴淑媛)
众所周知,小学语文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仅为其他的学科奠定基础,也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难以忽视的作用,所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结合当前的新课改大背景,很多学校的小学语文教育依旧展现出内容陈旧、方式落后等明显的问题。最明显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足够的课外阅读,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对此,新时期,我国更加注重小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从硬件和软件上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发展的空间,全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开阔视野。而当前,我国小学的课外阅读活动仍然较少,不能充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教学效率较低,需要及时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意识地进行某种活动,形成一定的规律,这种规律被称为习惯。它往往在不经意间形成,通过对行为的不断重复、练习而获得。与此同时,它还是一种态度,具有长期的稳定性。在这种情况下,阅读习惯往往指在长时间内,逐步形成的稳定性较强的阅读行为,包含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态度等较多方面。在小学阶段,小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引导下,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定的阅读量,在长期的循环中形成稳定的阅读态度和行为。这种称为小学生课外阅读习惯,会逐渐成为学生的阅读本能,在提高阅读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小学生本身的年龄较小,还处于好动贪玩的年龄段,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会让小学生对写作失去兴趣,甚至觉得乏味。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较高,因此课外阅读可以很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校的教学内容也变得单一,所以首先要发生改变的就是学校,不仅是教师对学生的阅读量提出要求,学校也要为学生的阅读提供条件。因为在之前的作文课中,基本都是教师在讲解作文的结构,学生没有一定的素材积累,导致作文都是千篇一律,不新颖。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生的作文中起到的是启蒙作用,一个良好的热爱阅读的形象也会影响学生对书籍的热爱程度。如果教师能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向学生传达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学生就会对书产生极大的兴趣。但教师影响力毕竟有限,所以,学校可以根据每个年龄段的学生推荐合适的书籍,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知识,还可以在阅读中体验学习的乐趣。除了阅读课本,课外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尤为重要。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爱好,教师应引导学生多选择、多阅读有故事的课外书籍,让小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故事环境中增长知识,体验阅读的乐趣。由于课外书籍种类齐全,可能适合不同阅读兴趣的学生。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自然会积累常用的阅读词汇,阅读理解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因此,充分的阅读兴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更准确地理解作文和写作方法的要求,从而转化为写作技巧。阅读其实是读者与作者的情感交流,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择的文章每一篇都是经过重重筛选,每一篇都是文质兼美的佳作,每一篇都可以对小学生起到启蒙与熏陶作用。因此,教师可以采取多种阅读方式,与多种创新型教学方法促进学生阅读体验。例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有感情地示范朗读,然后让学生进行分角色朗读,让学生扮演文章中角色,以自己的想法进行朗读展示,也可以为学生举办朗读比赛、读后感写作等内容,尤其是诗歌朗读,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朗读,以读带讲,读讲结合,使学生在阅读中有所感悟,有所收获。除此之外,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媒介进行阅读教学,使教学媒介成为辅助性教学工具。教学媒介可以实现多维互动,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语文阅读变得简单直观、生动有趣。教学媒介的使用能够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使阅读变得有深度,有层次,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态度,使学生思维得到培养。因此,教师要不断引进新的阅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与阅读习惯。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词汇和写作材料的积累,以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和学生的写作水平。好的课外书不仅包含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丰富词汇,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学生只有阅读课外书,积累了足够的材料,才能写好作文。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当他们在阅读时发现优美的句子和重要的词汇时,可以让学生随时随地在书本上写字,从而写出优美文字,并且可以使用书写材料进行重新创作。学生还可以有意识地从阅读中回忆一些好的词句,丰富对语言的描述,从而提高作文的质量。
在写作文时,除了要有好的词汇和作文材料外,把握作文的中心思想也很重要。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有清晰的中心和写作思路,只有文章的写作方向明确了,才不会在写作过程中跑偏。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可以试着找出文章或故事的中心思想,思考作者在每篇文章和每个故事中是如何写的,然后让教师看看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通过作文,学生可以清晰准确地把握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和写作方向,为顺利完成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受传统教学理念和应试教育的限制,很多人认为课外阅读不仅对学生的学习没有帮助,还会浪费学生的学习时间。但实际上,合理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大大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通过课外阅读的学习,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其次,小学生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求知欲强。他们在阅读中无形中锻炼了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写作思维,增强了他们在写作中的联想力和创造力。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最大动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大化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调查,发现对课外阅读兴趣较强的学生占比较少,大部分学生的兴趣不强、喜爱程度不高。他们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往往较为浮躁,阅读停留于表面,不能充分挖掘文章蕴含的知识,存在半途而废的情况。与此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诱惑,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许多小学生沉迷于手机、网络游戏,无法自拔,不能完全沉下心进行课外阅读。伴随学生年龄的增长,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不断加大,学生更倾向于阅读一些与提高学习成绩有关的文章,分给课外阅读的时间不断减少,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不断加强,极大地打消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影响阅读兴趣的提升。
根据学生年龄段的实际情况,正确地选择课外阅读书籍,对提高阅读能力来说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小学生对文学故事类书籍具有较强的兴趣,极少学生选择科普类文章,他们的课外阅读内容往往较为单一,阅读量较少,知识面狭窄。与此同时,网络技术迅速发展,学生阅读载体更加多样化,可以选择网络搜集有用的课外资料,开阔眼界。但在搜索的同时,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信息,学生无法完全静下心进行网络阅读,影响学生阅读效率的提高,阅读量受到限制。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许多学校更加重视考试成绩,在语文课堂上更加偏向考试类内容的教学,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不足。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设置的阅读时间较少,无法充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学生并未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在提高阅读能力方面收效甚微。与此同时,大部分家长忽视了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这使许多学生在进行网络阅读时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阅读效率较低,容易沉迷于网络无法自拔。
课外阅读鼓励知识的扩展,丰富知识储备,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应该更加重视课外阅读,不断摒弃课外阅读的恶习,增强阅读意志,长期坚持课外阅读,不断储备知识。同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根据自己的阅读习惯,选择更加科学合理的课外阅读形式,在阅读中积累优秀的句子,写下阅读感受,读完再思考。提高课外阅读质量。兴趣是学习的主要动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更好地提高其阅读效率和能力。对此,教师需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使课堂更加活跃,引导学生积极发言,推动沉浸式阅读,提高阅读效果。
例如,教师根据学生阅读能力科学、合理地选择相关的语文平台,为学生提供一些可以阅读的课外资料,在网络上给学生营造较为积极、融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借助平台交流自身的阅读体验,从而不断提高其课外阅读的能力。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为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阅读活动,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同时,教师要不断改进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学生课外阅读中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建议,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阅读问题,使他们更好地发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能不断提高课外阅读能力。此外,教师要充分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相关会议和培训,增强自身文化素养和专业能力,为学生树立更好的榜样和榜样,强化班级管理能力,建设更强大的教师团队。
受到年龄的限制,小学生的阅读能力较差,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较差。对此,在课外阅读书籍的挑选上要较为慎重。教师应该选择适合小学生阅读的书籍,篇幅上长短适中,内容上要便于理解。在选择上要更加注重先简后繁,使学生对课外阅读有适应的过程,从而激发起阅读的兴趣,提高其专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阅读能力选择适当的书籍。为低年级同学选择童话故事,如《安徒生童话》《快乐王子》等;为中高年级同学适当选择科普类书籍,如《十万个为什么》等。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其举一反三,提高阅读能力。
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提高阅读能力上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教给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学会抓住文章重点,破解难点,在文章的阅读上做到有法可依。例如,教师可以进行示范阅读,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故事读给学生听,引导学生去感受,深入文章体验。在阅读经验分享时,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积累优秀的阅读经验,在无形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可以得到很大的开发,因此,教师要不断融入新的教学方式。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可以加入仿写教学,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写的练习,通过多角度训练,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体验与思考,促进学生的理解与感悟,使学生阅读效率得到有效提高。例如,在一篇文章中有比较好的修辞手法的运用,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进行仿写,通过修辞手法的运用,使学生理解利用修辞手法进行写作的好处,使学生体会修辞手法在文章中的作用,体会作者的情感,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评价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作出合理的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做到真诚,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期盼与关爱。合理的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而且可以使学生热爱学习。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时刻留意学生的言行举止,通过学生表现判断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与阅读感悟。在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对学生在理解上的偏差,教师要进行及时的引导与纠正。阅读是对生活和情感的探究与感悟,因此,客观的评价有助于学生进行积极思考,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做学习的主人。
新时期,课外阅读在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等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此,教师和家长需要更加重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激发其阅读兴趣,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引导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