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莹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苏 盐城 224005)
工匠精神的培养需要依托教学实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贯彻实施,为工匠精神培养落实提供良好路径。因此,高等院校应立足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探析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有效路径。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依托校企合作,共同推进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其实质性内涵,指的是校企双方跨度开展合作育人。现代学徒制需要校企深度合作,不仅仅体现在校企联合开展招生,同时还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双方均是育人工作主体,通过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并协同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管理方式,作为现代学徒制的保障力量,进而实现企业全程参与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
工匠精神的内涵体现在工作岗位中的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是由内外在共同组成,包含展现在外的技能,以及工作岗位人员的内在思想。伴随时代的不断更新与发展,工匠精神被赋予新的内涵。首先,高尚的职业道德,是个体在职业生涯发展进程中,能够获得良好发展前景的必备条件。酒店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其内容包含其对职业的正确认知、体会,在岗位中呈现出的爱岗敬业精神,以及遵守的行业准则、职业信念和道德规范。要求个体在正确认知行业特点的基础上,能够对服务对象有充分了解,明确自身需要承担的责任,并逐步提高服务质量与水平,在为工作服务的过程中,发现自身的兴趣点,并形成职业情感,正确处理酒店管理工作中的矛盾和困难,不断提高对客人的服务水平,体现出坚定的职业意志。其次,高超的职业技能是酒店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岗位中需要按照相应的行业标准以及操作规范。针对酒店管理的各个环节和流程,均有系统化的学习和了解,并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实现对工作完美的追求。优秀的酒店管理人员,不仅要按照相关规定提供服务,更要有主动服务意识,能够根据客人的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并且灵活地更换服务方式。同时,对待工作始终保持严谨、认真和负责的工作态度,更加注重细节服务,对完美的工艺抱有坚持不懈的追求。最后,卓越创新精神,新时代背景下,工匠精神的内涵还包含追求创新、创意的思想理念,在实际工作岗位中,不仅要提供常规服务内容,更要不断改进、创新和优化服务,进一步提高酒店管理的工作效率,促进产品的创新和升级,为酒店客户打造更加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产品。
校企合作育人是现代学徒制贯彻实施的核心,伴随高等教育的不断国际化发展,学校的育人主体地位并未发生改变,但是企业在参与育人的过程中,其重要作用愈加凸显,校企双方的合作进一步拓展和深入。现代学徒制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过程中,要从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着手。首先,学校方面可以聘请酒店管理领域的知名人力资源总监或负责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指导委员,通过开展座谈会等方式,共同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探讨和研究,保证现代学徒制的贯彻落实,并逐步凸显出素养培育的重要性以及能力培育的核心价值,形成分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所有学生均在学校接受酒店管理理论知识学习,第二学年进入酒店,展开实践课程学习并参与实习工作,第三学年分为两部分,上半学年返校继续学习,下半学年由学生自主展开毕业实习。其次,校企双方需要在教学和科研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打造完善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并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和校本教材。同时酒店可以设立专门的奖学金,用于鼓励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酒店作为学生参与实习和就业的重要场所,需要为现代学徒制的学生提供实习场地,同时也可以留用优秀的毕业生。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接受学校学习和实践指导,必须要构建双导师机制,并逐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切实提高酒店管理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水平。在专业教师准入方面,要求酒店管理专业的所有专业教师,均需要具备英语专业的学科背景,并且在酒店拥有半年以上的实习实践经验。学校方面还应成立专项基金,主要用于为酒店管理专业教师外出学习和进修,并鼓励其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鼓励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到合作的酒店开展挂职锻炼,推动学校水电管理专业教师培养和培训的专业化与规范化发展。除了专职师资队伍以外,学校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的过程中,要打造一支具备丰富酒店工作和管理经验的兼职教师队伍,可以聘请合作的酒店高层管理者以及一线具备工匠精神的工作人员,作为酒店管理专业的兼职教师。双导师机制不仅要加强学校教师建设,同时也要强化酒店的师傅管理,让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学习后进入酒店,能够顺利实现学徒身份转换,并且在酒店师傅的指导下,能够将各项理论知识转化为专业技能积极配合酒店服务与管理的相应工作。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因为双导师建立沟通桥梁,使其能够针对学生的学校学习情况和酒店实习情况展开密切的沟通和交流,强化学生工匠精神培育效果。在酒店导师选取的过程中,应更加注重选择能工巧匠型一线服务人员,使其能够在带教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掌握工匠精神内涵,并在实践中践行工匠精神。
(1)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进程中,应注重素养为先、能力并重的思想理念指导,不断加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并促进其专业核心能力的提高,进一步强化核心素养培育的有效性。在核心素养培育的过程中,主要从三个维度着手,分别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以及社会参与,综合体现为人文底蕴、学会学习、责任担当、实践创新、科学精神以及健康生活等。酒店管理专业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的过程中,可以以此作为核心素养培育纲领,以工匠精神、立德树人为专业人才培育的发展方向,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自我管理、社会责任、审美情趣、人文情怀、乐学善学以及勇于探索精神培育的过程中,将工匠精神培育合理融入其中,增强学生对工匠精神内涵的解读。此外,还应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在酒店实习、技能竞赛和典型示范等方面将工匠文化、匠心精神根植其中,引导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形成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益求精等工匠精神。
(2)提升学生专业能力
在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工匠精神培育的过程中,着重提高学生专业核心能力至关重要,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着手,第一,精于工,培育具有工匠精神的合格酒店专业人才,要求学生必须对酒店相关的职业技能,具有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的能力。包括酒店前厅服务中的预订电话接听、礼宾接待、宾客关系处理等,及各项服务能力,包括桌面服务、传菜服务、酒水服务等餐饮方面的服务能力,亦包含酒店产品和客房的相关营销,以及面对其他国家客人的英语对话能力。第二,匠于心,指的是在现代学徒制实施的过程中,加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匠心培育,帮助学生对职业形成深化理解,并具备职业精神和素养,以及对于酒店的管理能力。实质上,在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发展进程中,核心能力主要包括驱动力、影响力和判断力,可以将这三项能力作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的能力指标,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切实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第三,品于行,指的是要引导学生,将匠心理念和工匠精神,贯彻落实到酒店管理的相关服务中,一方面,加强学生的资格认证培训,按照相应的认证标准进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现代学徒制背景下,应更加注重学生高于普通标准和超越客人期待的卓越服务素质和技能培育,使其无论处于酒店管理的任何工作岗位中,均能够从客人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为客人创造难忘的服务体验,增强服务的价值。另一方面,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实践机会,理论终究要付诸实践,才能得到验证和锻炼。依托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让学生能够实际参与酒店工作岗位,通过课程实习、毕业实习、顶岗实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将工匠精神融入客人服务中,形成良好的工作理念和习惯。
在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学校方面应展开深入调研工作,充分了解我国大型酒店的人才需求和标准,并将其进行系统化整合与归纳,构成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育的职业技能与素养要素,为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有效依据。即酒店管理专业,可以将学生的工匠精神、职业素养以及能力,作为课程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并根据学生核心素养、行动导向,作为课程建设和开发的指导理念,在此基础上形成基于行动导向、全方位育人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首先,在公共课程建设的过程中,可以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设置心理健康、创新创业、就业指导等课程,并且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等多种形式,将工匠精神融入公共课程教学与实践。其次,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时,则要注重培育学生过硬的专业技能与职业能力,促进其根据个体兴趣发展,为其提供酒店典型性工作,课程主要包含酒店英语、餐饮服务、前厅客房服务、餐饮运营与管理、前厅客房运营与管理、酒店产品营销、人际沟通、酒店领班与主管实务等专业课。专业课程教学的实施应从理论、实践与实习多个维度着手,可以带领学生到酒店感受企业文化,近距离观看相应的实际演练,增强学生对酒店服务的体会,感悟匠心精神的真谛,并将酒店管理规范逐步内化为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综上所述,相比较而言,现代学徒制在我国高等院校的起步相对较晚,现如今已经形成统一的理论认知,但具体的实施仍然缺少充足的可借鉴经验,仍然需要学校、企业、行业与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探索行之有效的途径,才能不断增强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育质量,使其真正形成工匠精神,并实现酒店行业的匠心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