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课后服务优化策略

2022-03-17 15:00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中心学校
天津教育 2022年19期
关键词:数学课农村学校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碱滩镇中心学校 陈 飞

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地,为了真正实现“减负”“提质”“增效”的教学效果,各个地方都做出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而一些农村地区,面对学生放学后无人看管、无人辅导的现状,具有针对性地提供了课后服务,使学生能在课后服务工作中获得良好的引导,实现课余时间的科学利用。本文基于一些地区、一些学校对课后服务工作的内涵及意义的认知不足,进行了课后服务工作的进一步探究,并对具体的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实践进行了有效的优化与改进。这样不仅通过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同时也实现了“双减”政策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真正落实,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课后服务出现的背景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教育意识的增强,很多家长为了保障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给孩子报了各种课外辅导班,这不仅助长了我国教育事业的畸形化发展,同时也为孩子增加了不必要的课业负担。因此,面对义务阶段学生作业时长过长、课外辅导压力过重的现象,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使“双减”政策的落实成为当前阶段学校教学工作的重点。但是,在对“双减”政策进行落实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非教育时间的增加与学生家长的下班时间发生了冲突,导致很多家长无法及时接送孩子,使孩子有一段课余时间处于无人看管、无人辅导的状态,存在着安全及学业方面的隐患,这就为“双减”政策的真正落实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及时解决“双减”政策落实过程中的这一衍生现象,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深化,教育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使课后服务这一新兴事物得以出现,使学校担负起了一部分学生放学后的照顾、保护及教育的责任,为学生、家长提供了更为人性化、全面性的教育服务。由此可见,课后服务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现象,其出现是以“双减”政策的落实为背景的,从表面来看是学校为学生及家长提供的教育服务,而本质上则是“双减”背景下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增强学校教育服务意识、能力,提升人民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二、农村地区开展课后服务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农村地区,人们的生活水平虽然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是人们文化水平、教育意识的提升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再加上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现象相当严重,很多学生都不能通过家庭教育获得良好的教育与辅导。因此,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农村地区学生所面临的安全及学业问题更加严重,这就决定了农村地区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意义更加显著。

(一)能为学生的课余时间营造安全、健康的环境

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促进学生健康、幸福地成长,是社会各界共同的义务。而在“双减”背景下,学生在校时间的缩短意味着课余时间的增长,这虽然减轻了学生的课业压力,但是也使一部分学生处于无人看管、无人辅导的状态,尤其是对于一些留守儿童来讲,这种情况会更加严重,这就使学生的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证。因此,在农村地区通过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学校不仅暂时代替学生家长行使了学生的看管、辅导职责,同时也会安排丰富多彩的拓展类课程,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积极参加,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安全、健康的成长和发展空间,促进了学生更为安全、全面地成长。

(二)能为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

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化的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目标。但是在农村地区,由于课堂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以及教师教学理念的局限性,教师没有时间与精力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因材施教的教育与引导,从而不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通过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使学生能更自由地利用课后服务的时间,在教师的辅导下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兴趣小组发展特长,从更全面的角度促进了学生素质能力的有效发展,使课后服务成了素质教育落实的窗口。

(三)能为多方面教育联动工作发展起到引导作用

课后服务是指,由学校、公益性或盈利性教育组织机构所提供的照顾、保护及教育服务,这就说明提供课后服务的机构不限于学校。而在一些地区的课后服务实践中,也倡导发挥校外机构的积极促进作用。由此可见,课后服务作为一种教育活动的延伸,通过学校、家庭及社会等各方面的联动、配合,才能获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因此,在农村地区通过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不仅加强了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沟通与联系,同时更吸引了少年宫、图书馆、展览馆等校外公益教育机构的加入,这就有效地强化了学校与其他教育形式及教育力量的联动,同时也为各种教育形式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四)能为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整合

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课外辅导机构之所以能得到迅猛发展,是因为其能弥补学校教育无法提供的多样化选择,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但是由于其市场化的加剧及追求利益的本质,很容易在过度发展中为学生的身心造成不良的影响。而课后服务工作的开展及深化发展,使学校更加注重相关校本课程的开发,在将更多教育资源进行整合的过程中,进行了多元化兴趣小组的构建和拓展性课程的开展,使学生能在相应活动及课程的参加与学习中,获得更为良好的个性化发展,提升了学校教育的多元化教育功能。

三、农村小学数学课后服务的优化策略

(一)与时俱进,充分重视小学数学课后服务的开展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不难发现,课后服务工作的兴起与开展是为了解决“双减”背景下的衍生社会现象,严格来讲,应是素质教育深入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因此,在这种教育形势下,农村小学在实施数学课后服务工作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正确、深刻地进行课后服务工作的认知与定位,在自身良好工作意识的树立中,促进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有效优化。

第一,教师应积极地树立自身的教育服务意识。课后服务工作是一项独立于义务教育之外的工作内容,教师在其中的作用不同于课堂教学内的教育引导作用,而是发挥的教育服务作用。因此,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转变自身的角色定位和教育意识,树立良好的服务意识,以此更有效地为学生提供教育服务,解学生家长的燃眉之急。

第二,教师应积极地树立自身的课后服务独立意识。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工作中,很多教师由于自身教学意识的局限性,狭隘地将课后服务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这就使“双减”政策没有落到实处。因此,教师在对课后服务工作进行优化时,应积极地树立课后服务独立意识,如科学、明确地制定独立于日常课堂教学之外的服务目标、设计不同于课堂教学的课程内容,使课后服务工作能真正独立于课堂教学。

(二)课程构建,积极开发小学数学课后服务校本课程

在农村小学的学校教育中,课后服务是独立于义务教育之外的一种教育性服务工作,有着独立的教育作用和教育目标。因此,在对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进行优化的过程中,教师就应充分发挥课程设置的核心促进作用,通过数学课后服务校本课程的科学设计与开发,来指引课后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以此促进学生更为有效的数学素养培养。

第一,应结合数学课程的学科特点,进行课后服务校本课程的开发。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实用性的教学课程,其中的很多知识点都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实践运用的案例。在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中,教师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良好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以及数学文化意识的提升,就可以设计、开发具有生活化的数学校本课程。如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关于数学教学的资源,也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学问题,来对学生进行数学内涵及价值的理解,以此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模式。

第二,应结合农村学生的具体学情,进行课后服务校本课程的设计。农村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成长环境、所受家庭教育以及个人兴趣爱好的不同,在数学学习方面也存在着显著的个性化差异。而小学数学课后服务作为一项教育服务工作,也应实现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因此,教师在对小学数学课后服务校本课程的设计与开发中,就应充分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不管是在内容的难度还是课程类型的广度上,都应呈现出显著的层次化和递进性,只有在这种具有科学性、针对性课程的指引下,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才能获得有效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养才能获得循序渐进的培养与提升。

(三)精细管理,积极建立健全数学课后服务机制

课后服务工作作为一项教育服务工作,涉及的教育资源、教育力量众多,通过精细化管理的开展,厘清各主体的工作职责、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是保障农村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有效、有序开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这就需要学校管理者以及教师积极地加强对课后服务工作的管理力度,以精细、全面的管理来促进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第一,应积极建立数学课后服务工作实施的规章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对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进行开展的过程中,健全、完善规章制度的制定,是课后服务工作得以有效、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因此,在对其进行优化的过程中,管理者应积极进行规章制度的建立健全。如为了使校外教育机构等更有效地参与到课后服务工作中,管理者应制定完善的校外机构课后服务审查制度,从参与服务教师资质、收费标准以及阶段性服务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考核与审查,以此实现课后服务工作质量的保障与优化。另外,为了更好地促进农村小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管理者还应制定完善的评价考核制度,将教师参与课后服务工作的表现及成绩作为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的一项标准,这样就能极大程度地调动教师的课后服务工作积极性,以此保证课后服务工作的有效、有序进行。

第二,应建立课后服务工作中的安全保障制度。在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中,其开展的目标就是为得不到家长照顾的学生提供安全、健康的成长、发展环境。由此可见,学生的安全问题是课后服务工作应注重的一项工作。因此,管理者就应积极地制定相关的安全保障制度,如学生在享受课后服务的过程中应遵守的相关行为准则、学生监管权的移交制度等,这样就在“防患于未然”中及时消除了其中的安全隐患,有效保障了学生在课后服务工作期间的人身安全。

(四)完善师资,积极打造高素质数学课后服务队伍

在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后服务工作中,课后服务工作虽然是独立于义务教育之外的工作形式,但是课程的设计者、服务的实施者绝大部分还是由教师来担任。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地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根据课后服务工作的需求来进行自身专业素养、教学能力以及协调能力的提升,并在学生家长、社会志愿者的补充完善中构建一支专业性的课后服务队伍,以此促进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一方面,应有效地挖掘、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和潜力。在学校的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中,教师是最为重要的参与者,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教育引导作用。因此,学校就应积极地鼓励教师进行数学课后服务工作的参与,并通过相关专业培训的参加,来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激发教师自身的内驱力和创新潜能。另一方面,应积极地整合其他教育力量。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中,学生家长和社会志愿者也是非常重要的参与主体,管理者在学生家长和社会志愿者进行参与之前,应对其进行相应的职前培训,使其专业素养能满足教育服务工作的需要。

(五)评价激励,优化、完善课后服务工作评价机制

在教学活动中,评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评价环节的反馈及调整作用,能极大地促进教学活动的优化。因此,在对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进行优化的过程中,管理者和实施者应通过评价机制的优化与完善,来更有效地促进课后服务工作的优化过程。如管理者应积极地进行评价主体的拓展,实现课后服务工作的全面评价。在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进行全面评价的过程中,学校内部应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自我评价。在这一过程中,作为参与者的教师、接受教育服务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都有权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样就有效地保障了课后服务工作评价的全面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为其进一步的优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综上所述,课后服务作为“双减”背景下的新兴事物,处于发展的初始阶段,在没有任何成功经验可供借鉴的情况下,只能在不断摸索中寻找发展的出路。因此,在农村地区的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中,教师一方面应从思想意识上对课后服务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另一方面应在服务工作实践中从校本课程开发、课后服务活动设计、师资队伍构建以及评价机制完善等多个方面进行积极的优化探究,使小学数学课后服务工作能向着更规范、科学的方向发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和“双减”政策的真正落实。

猜你喜欢
数学课农村学校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初中数学课导入“八法”
有趣的数学课
让学生爱上数学课
学校推介
“网红”数学课
赞农村“五老”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