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3-17 14:58:25孙梦园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儿童信息技术

孙梦园

(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山西 长治 0460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从幼儿的日常生活或网络媒体中了解的科学技术成果入手,引导幼儿对所处生活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诸多现象产生浓厚兴趣,形成初始的“数”的概念,能够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难题。因此,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对学科课程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促进的作用。幼儿园在数学教学中,推进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将能够加快网络信息化教育目标的实现,全面激发幼儿网络信息教学,不断拓展幼儿思维,促进他们自主、协作、研讨性学习,这是现阶段幼儿数学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和现实需要,对幼儿创新精神与实践技能的培养至关重要。怎样将信息技术与幼儿数学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提高儿童数学活动的有效性是目前幼儿数学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数学知识的主要特点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和逻辑性较强的课程。学前儿童思维是在特定的形象思维中逐步构成和发展的,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从某种程度上说,主要取决于对学习素材的真实感受。客观、真实、极具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往往更易激活幼儿的生活经验及学习欲望。

1.逻辑性

数学知识所体现的并不是客观事物原本的特点或属性,而是反映间的内在联系。比如三个橘子,教师无法通过任意一个橘子看出数字三的基本属性,因为三的数量属性不在这些橘子当中,必须要透过橘子间的关系来看本质。教师如果想准确计算橘子总数,就要先协调不同关系。换言之,数字概念要通过协调不同关系来获得。所以,幼儿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其实是获取逻辑知识的过程,这并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记忆过程,而是一个幼儿思维逻辑发展的过程。

2.抽象性

数学知识内容既客观反映了事物间的联系,同时也体现了抽象性的常见数学关系。比如数字5,可指代5 个苹果、5 根香蕉、5 个橘子、5 间教室等,能表示全部数量为5 的事物。只有当幼儿真正理解各个数字的概念,才能正确的使用。而这就需要教师从不同物体中提取出表示数量属性的数字,并将这样抽象性的数量统计原理有效运用到实际物体中。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生动、新颖、充满儿童兴趣的画面,直观、动态的演示,强烈吸引儿童,为儿童获取知识和信息营造生动的氛围,让儿童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在创设教学环境、实现教学目标、以及幼儿掌握教学内容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

1.丰富数学教学资源

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学前教育委员会就明确提出,网络信息技术是传统教育资源的有利补充,弥补了以往教育资源的不足。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尤其是电子设备,可极大程度地提高幼儿的认知力和数学学习效率。有关专家学者将幼儿划分成网络教学小组和传统教学小组,对比两组孩子的数学认知力。结果表明,网络组孩子在符号和计算中的综合表现明显高于传统组。当前,依托信息技术的各种成熟的与幼儿年龄特点相符的教学应用软件,在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孩子主动探究下,成为了有效提高幼儿数学认知力的重要教具和资源。根据在教学评估网中查找关键词“学前数学教育”,能检索到近千个涉及数学基础概念、数学模式、立体空间、几何图形以及逻辑思维等方方面面的教育应用软件,有效丰富了幼儿学习资源,也弥补了传统幼儿数学教学资源的不足。

2.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在以往幼儿数学教学实践中,大部分教师通常要结合教学目标来创设相应的游戏情景,并制作有关的教学工具。在活动素材的构思与制作方面花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就缩减了师生互动的时间。并且多数情况下,教师组织的游戏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工具粗糙、实践性较差等,严重降低了教学效果。但将信息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则能解放教师双手,为师生互动、问题思考、小组探讨等预留充足的时间,从根本上保障了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3.培养自主探究能力

数学知识有着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这两个特征为幼儿的数学学习带来了诸多困难和挑战。幼儿一般在学习数学知识时,是从行动开始的,利用表面符号或是语言来逐渐实现知识的理解与消化,然后通过不断实践和活动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和巩固,以便加深记忆。而运用信息技术,则能实现个性化学习,以一对一的方式教学。相比传统的集体化、单一化教学,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教师根据自主分析、不断尝试和操作,能更好的帮助幼儿认知和掌握抽象的数学逻辑知识。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成功地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形象化,枯燥的数学问题有趣,静态问题动态化,复杂问题简化,有效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幼儿从快乐的知识中获取知识,提高幼儿的体验,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拓宽和拓展幼儿园数学教育的内容,满足儿童对知识的渴求,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学习数学知识时,只要幼儿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拥有强劲的学习动力。对于学前教育来说,教师组织的全部教学活动都是站在幼儿角度,集中注意力往往是教师关注的重点。当前,网络信息技术已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教学辅助工具,幼儿数学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直观生动的将教学课件内容呈现出来,将以往书本中的静态知识转换成有趣的动态知识,深化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融合,吸引幼儿关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数学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围绕“家在哪儿”开展主题活动,帮助幼儿明确自己的家庭住址,初步了解位置坐标,掌握位置的精确表达方法。同时,教师还可利用现代多媒体制作教学动画故事,以生动的故事内容提高学生专注力和学习热情,使其真正获得新知识,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可借助多媒体与幼儿做小动物的游戏,在小兔子、小鸭子、小猴子回家后,可向他们提问小兔子的家在哪里?以启发性的提问来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探索,这样不仅能发展幼儿思维,还能活跃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和质量。

2.剖析教学重点,攻克难点知识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核心知识是数学课程的重点内容,全面掌握当代幼儿学习数学的真实情况,是帮助他们认知数学知识的关键所在。幼儿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通常依靠的是自身的形象思维,对生动有趣的知识更感兴趣,这是因为他们年龄较小,还未形成相对成熟的思维逻辑,无法真正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对此,教师可积极借助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转变抽象的知识,使其变得直观生动,增强知识的趣味性,更好的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确保幼儿高效学习,以此来逐步提升他们的数学能力。以“专栏公式”一课为例,通过公园鲜花的各种变化,引导幼儿仔细认真观察,明确数量上的转变,然后将具体公式写出来,锻炼幼儿的事物洞察力,促进其思维发展。接下来,教师需要依托网络技术生动呈现公园内鲜花的数量,即七朵红花、五朵紫花、三朵黄花等,通过鲜花颜色的转变,来让幼儿发现数量的不同,从原来单纯的数字升级为变化的数,也就是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核心知识到生动知识的转化。教师以数字颜色的变换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

3.贴近日常生活,促进思维发展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儿童数、量、形概念的形成,运用多种感官活动。教师利用flash 课件,为孩子们的学习创造生动丰富的教学情境。将物体的数量、空间特征和形状概念具体、清晰地展现在儿童面前,刺激儿童的眼、耳、口、脑等感官,获得数、量、形的体验,初步形成数、量、形的概念。比如在中班数学活动中“七个小矮人”就是要让孩子感知到七个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老师设计制作了flash 课件,场景呈现在画面中:在一片绿林中,六把小椅子以动画和声音逐一出现在绿草如茵的草地上,七个小矮人蹦蹦跳跳来到小椅子跟前坐下,只有一个小矮人坐不到椅子。通过不同总数的数量,孩子们会注意到小矮人和椅子数量的差异。强烈的数量刺激使儿童自然而然地得出矮人数量多于椅子的结论,促进了“量”概念的形成。

教师的日常教学应尽可能靠近幼儿的实际生活,使幼儿深刻意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重要性,让他们发现身边存在的数学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引导他们利用数学知识答疑解惑,培养其问题解决能力。教师应将教学课时与幼儿实际生活进行结合,努力实现知识教学的生活化,促使广大幼儿踊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从而获得新知识。信息技术运用到幼儿教学中,有助于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促进其思维发展。比如,在讲解小于等于5 这一区间的数字时,可利用多媒体来为学生展示4 个苹果、2 个香蕉的照片,让幼儿了解和认知这些数字,引导他们自主思考,并要求幼儿在纸片上画出5 种自己喜欢的水果,通过这种方式来帮助幼儿学习常吃水果的类别及数量,切实掌握重点数学知识。

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实现了传统与创新教学的深度融合。幼儿教师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应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征、学习习惯以及他们的认知程度,将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借此来激发幼儿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保障幼儿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儿童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8:58
振荡电路中周期计算需要的数学知识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学周刊(2016年26期)2016-09-08 09:03:28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六一儿童